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后42天不要胡乱瞎忙,坚守这九个重点,熬出月子脱胎换骨

都说女人生完宝宝之后秒变“黄脸婆”,其实,坐月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体质调理期,月子坐好了,坐对了,不但不会显老,反而会脱胎换骨,气息和脸色更胜从前。年轻妈妈一听坐月子,就闻风丧胆,传统那些不能下床、一个月不能洗澡的传言,把爱美的新妈妈们吓得够呛,加上产后恶露产后便秘,看似短暂的一个月,不知道如何才能熬过去。

坐月子的时候,产妇要特比注意,很多的事情不能够亲力亲为,需要别人照顾,好好的坐月子,把身体恢复好,否则可能会因此变得体弱多病,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坐月子的时候,这九点要守住,不然会加快产妇衰老落下病根,以后遭罪。

一,重视产后盆底肌

初为人母的很多妈妈们都有个难言之隐,发现自己每次一打喷嚏,下体就会有尿液溢出,让人十分不爽。原本以为只要选择剖宫产就会减少发生盆底肌肉松弛,产后就忽视了对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却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中招了。

是不是只有经过顺产的妈咪才需要做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而剖宫产的妈咪则可以高枕无忧?造成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除了分娩,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

只有顺产才伤盆底肌肉是误解

顺产是造成女性盆底肌肉松弛的主要原因,胎儿经过阴道分娩出,一般出生的婴儿头部的直径约有9-10厘米,即分娩时阴道要扩张到9-10厘米(正常阴道直径为2.5厘米),经过出生孩子的挤压,阴道扩张明显,盆底肌肉受到彻底破坏,弹性明显下降。对于这一点大家很容易理解,但因此就单纯地认为只有顺产才会造成盆底功能障碍的观点是错误的。

咳嗽、打喷嚏、漏尿其实都是腹压增加引起的,其中漏尿在医学上也叫做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漏尿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妊娠、还有由腹压增加而引起的慢性便秘、慢性咳嗽、打喷嚏都会引起盆底肌肉吊力不足,弹性下降,从而使得网内的器官无法恢复正常的位置。当腹压增加的时候,里面的吊网就不能维持这些盆腔器,所以就会有尿液不自觉地从尿道流出。

二,如何促进子宫恢复

分娩后,原本被撑大了快20倍的子宫,将经历一个恢复期。想要子宫恢复得又快又好,需要新妈妈自己做点事儿。

1.及时排尿

产后,常常会嘱咐新妈妈要尽早排尿,一般在产后4小时小便。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都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胀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

2.哺乳刺激

刺激乳头能帮助子宫收缩。因此,不妨在产后让宝宝尽早吃母乳,只要宝宝一吸吮,子宫就会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没有喂奶的新妈妈,也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头。

3.分娩后别“赖床”

老人都讲究分娩后要卧床,怕受凉。不过,产后6-8小时,新妈妈在疲劳消除后最好别“赖床”,第二天尽量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的排出。

三,产后恶露

对于产后恶露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什么是产后恶露吗?你知道产后恶露有哪些阶段吗?专家说产后恶露共有三个阶段,分别为:血性恶露、浆性恶露及白恶露。

什么是产后恶露:

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瘀血、黏液。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产后恶露。

产后恶露排出的三个阶段:

1.血性恶露。

坐月子注意事项,做月子要注意什么,月子病。产后1—3天出现,量多、色鲜红,含有大量血液、黏液及坏死的内膜组织,有血腥味。

2.浆性恶露。

产后4—10天出现,随着子宫内膜的修复,出血量逐渐减少,颜色转为暗红色与棕红色之间,子宫颈教液相对增多,且含坏死蜕膜组织及阴道分泌物和细菌,无味。

3.白恶露。

产后1—2星期出现,恶露转变为白色或淡黄色,量更少,早晨的排出量较晚上多,一般持续3周左右停止。

了解产后恶露的阶段,你才能更好的恢复身体的状况,希望能帮助到您。

四,不要浪费初乳

所谓初乳,就是妈咪产后的前一周左右乳房内所分泌的乳汁。然而,很多新妈咪不清楚初乳的作用,而把自己珍贵的初乳挤出扔掉了。殊不知,这样做太可惜了,并且也亏了宝宝。

通常,初乳的分泌量较少,且颜色不白而淡黄色。但是,它却是宝宝难得可贵的营养品。因为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及大量蛋白质,而且重要的是它还含有一种抵抗疾病的物质——免疫抗体。

初乳对产后妈妈的好处

1、促进乳汁分泌:第一时间母乳喂养,可以加速乳汁尽快分泌,能使产后妈妈的乳房充盈起来,还可以预防产后乳房增生,乳腺炎,以及乳汁堵塞。

2、帮助子宫收缩:宝宝每一次的吸允,都会帮助产后妈妈子宫的收缩,有利于产后妈妈的身体恢复,还可预防产后出血。

3、增进亲子感情:尽早母乳喂养,能够增进亲子关系,宝宝更有安全感。

五,坐月子不能碰冷水

在坐月子的时候不能接触冷水,这是因为,在中医中人物,女性生产之后气血不足,元气有所亏损,这个时期,产妇腠理不密,这样风寒凉气容易侵入身体,会导致气血不畅,容易导致身体疼痛。

因为中医学上的腠理,指的是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以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你的身体要靠它来抵御外邪内侵。

俗话所说的“月子病”有多种表现。坐月子期间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中医上称作“产后身痛”,是月子病的表现之一。这种不适往往跟坐月子期间新妈妈起居不够注意、感受风寒、居住环境潮湿阴冷等有关。因此,坐月子期间你还是要尽量避免风寒、注意保暖。

六,第一、二周不宜大补特补

第1周可以吃麻油猪肝或猪肝(适合在早上、中午食用)、山药排骨汤、红枣银耳汤,帮助子宫排出恶露与其他废物;可以喝一点蛋汤、鱼汤等较为清淡的汤;还可以吃些清淡的荤食,如肉片、肉末。瘦牛肉、鸡肉、鱼等,配上时鲜蔬菜一起炒,口味清爽营养均衡。适量的橙子、柚子、猕猴桃等水果也有开胃的作用。本阶段的重点是开胃而不是滋补,胃口好,才会食之有味,吸收也好。

第2周则以麻油猪腰花生炖猪脚、鱼汤等活化血液循环,预防腰酸背痛。另外,每天补充2000—2500毫升水分。等到第3、4周,恶露将净,进入进补期,做菜时适当加米酒,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恢复体力。

七,产妇的个人卫生

传统上认为:产褥期不能洗澡、不能洗头,怕因此受风受凉留下病根。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合理的。

1、“月子”里产妇的会阴部分泌物较多,每天应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勤换会阴垫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恶露会在大约产后4个星期至6个星期干净。

2、一般产后一周可以洗澡、洗头,但必须紧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过的脏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后可以洗淋浴。

3、居室内经常通风,室内温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过去常有将门窗紧闭,不论何时产妇都要盖厚被的说法,这是十分危险的,尤其是在夏季,极易造成产妇中暑。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坐月子期间要避免身体直接吹到电扇的风。

②开冷气时不要将风口对着产妇,并将室温设定在摄氏25~28度左右是最适宜的。

③坐月子期间衣服若因排汗量过多而湿了,一定要马上换干的衣服;冬天时床边准备睡袍,半夜起来喂奶要立刻穿上,才不会受风寒。

八,适当下床走动有助产后恢复

有人认为坐月子就要在床坐卧一个月,这是不科学的。生命在于运动。长时间卧床,甚至可能导致产妇不能下床走路了。

医生指出,一般产后第一天,产妇疲劳,应当在24小时内充分睡眠或休息,使精神和体力得以恢复,为此,周围环境应保持安静,家人应从各方面给予护理和照顾。

正常产妇,如果没有手术助产、出血过多、阴道撕裂、恶露不尽、身痛、腹痛等特殊情况,24小时以后即可起床作轻微活动,这有利于血液循环、组织代谢和体力恢复,还可以增加食欲,并促进肠道蠕动,使大小便通畅。

早期适量活动,还有利于恶露排出,避免褥疮、皮肤汗斑、便秘等产后疾病的发生,并能防止子宫后倾。单纯卧床休启、对产妇来讲是有害的。

产后体操:

适当做一些产后体操,有利于产后恢复。

①第1~3天,可做抬头、伸臂、屈腿等活动,每天4~5次,每次5~6下。

②一周后,可在床上傲仰卧位的腹肌运动和俯卧的腰肌运动,将双腿伸直上举,行仰卧起坐,头、肩、腿后抬等运动项目。

③半月后,可做些扫地、烧饭等家务和一般体操,以利肌肉收缩,减少腰部、腹部、臀部等处的脂肪蓄积,避免产后肥胖症,保持体态美。这都是可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科医生揭秘坐月子不得不说的秘密,让你收益一生!
出生后,产后42天是女人回春好机会,坚守10个重点,松弛肚子平平
医生告诫:坐月子谨记九个细节,尤其第八条,否则大肚相伴落病根
坐月子是改善体质的机会,产后做到这8点,轻松出月子年轻18岁
女性产前产后须知
产后恢复全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