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部分人交易不成功,跟心理有很重大的关系

有一种说法是交易心理是个伪命题,是不存在的,只要一个交易员对他的交易哲学、理论、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就能够不受心理波动影响——不,是几乎根本没有心理波动。

也许真的有人能做到,但起码我做不到。相反,就我的观察来看,大部分人交易不成功,跟心理有很重大的关系。

心理没有办法脱离交易行为去单独练习,在没有一个科学、完整、合理的交易体系之前,硬说心理调控是无稽之谈,这就好比自己被人架在火上烤,然后逼自己淡定从容,这没有意义。每天收盘了,怪自己这里不对,那里不好,恨不得扇自己耳光,这对学习进步毫无用处。

反过来说,也不是因为有了成熟的交易体系,心理问题就能自动消失了。体系不是万灵丹。即便你知道概率,知道风险,知道止损,但是在连续回撤的时候,还是会不开心,甚至烦躁、焦虑,尤其是职业交易者,有业绩压力的。

这是因为,我们都是人,人这种动物是不完善的,生理结构和心理模式决定了,人一定会有情绪的。有情绪和被情绪控制,是有区别的。打个比方说,医生,他一定对生老病死有深刻的理解,看的太多了嘛,但是轮到自己的至亲去世,他也是要哭,这跟他对医学知识的理性认识深不深刻,没有必然的关系。

不能把交易行为和心理割裂开,因为这二者从根本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我们可以更详细的阐述,应该是先有了正确的交易理念,包括对市场的认识,对体系的认识,对自我的认知,然后知道该怎么做,才有了合理的交易行为。那么行为带来了合乎预期的结果——亏损也好,获利也罢,都在预期范围内,不会愕然惊诧——这带来了心理上相对平稳的状态。

那么反过来,心理很稳,就能产生行为的驱动力,简称“心力”吧。在心力的作用下,动作就能稳定地输出,做出来,不变形。

这样,行为和心理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好行为带来好结果,好结果带来好心理,好心理再带来好行为。

当体会到这种运转无碍的状态,如果因为某些事影响了个人状态,做出了不符合交易体系的行为,心理自然而然会发警报,人会觉得“有点不对劲”,觉得难受,自己就会纠偏,回到体系中去。这就是自律了。

好的心理状态,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情绪的波幅很小,小到不会影响心态,不会引发胡思乱想,不会导致动作变形。

打个比方说,就好比一个茶杯里的水,你晃一晃放桌子上,那个水就是波涛汹涌,但是茶杯依然不动,不会翻到地上去。过了一会儿,水就恢复平静了。恢复的越快,说明心力就锻炼的越好。

或者,我们一定有尝试过,在身体伤痛的情况下继续劳动,那么我们知道自己身体不舒服,但是理智上也知道不能因为不舒服而影响了正常劳动。“不舒服”就好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围绕着你吵闹,可是你既不会打骂孩子,也不会摧残自己(有人真的会,把暴力对内释放)。又好比说你双手都托着重物,而恰好后背很痒,那也没有办法,你知道后背没有小虫子,不会致命,所以也只能忍耐一下。

即,你只是单纯地觉察到了不舒服,却不尝试用任何方法(比如说加重仓位、频繁操作,把亏损的钱拿回来)让它停下来。正因为你对“舒服”并没有强烈的需求,所以“不舒服”不能对你构成困扰。你“一意孤行”去做理智上知道的、该做的事情,这就是坚持。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不言而喻,绝大多数股民在开户之前,对股市一窍不通,几乎都是在整个股市环境极为疯狂贪婪的时候被动摇。电视,报纸,新闻杂志,都在宣扬股市赚钱者如鱼得水。身边的朋友也两两相劝,别人都开户赚钱现在还不开户,过这村没这店,比上班好挣钱,何不小试牛刀。诱惑,人一生最失败的源头就是受不了诱惑,上至高官下至平民,难逃此列。就这样满怀憧憬进入了股市。

蝇头小利

“蝇头小利”对股民来说可以是尝到甜头,可以是贪图小利,可以是市场对散户的不舍得孩子套不住狼,也可以是市场对散户的放长线钓大鱼。股市在疯狂贪婪阶段,怎么操作都赚钱,只是赚多赚少,可是散户却不深知自己为什么能赚钱,更不知道疯狂贪婪的背后是凶险。

锚定心理

锚定心理在股市交易的时候很常见,4900点的时候为什么舍不得卖?是因为看到前几天5100点的价格,觉得不甘心,心里想着等涨到5100的那个价格我再卖,结果再也没等到。

4500点的时候被4700点锚住。

4000点的时候被4200点锚住。

3500点的时候被3800点锚住。

一路下跌,一路被锚定,一路不甘心。这就是为什么连续暴跌的时候股民往往呆若木鸡,丧失操作能力,而当大盘开始反弹的时候如梦初醒,纷纷挥刀割肉。因为一反弹,股价容易达到之前锚定住的位置,于是就很有割肉的冲动。

自骗机制

自己骗自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行为反应,当事人对一件事持有高估的态度,很容易将事实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脱离了现实。

前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投资者并没有对这些政策进行审慎的研究和了解,去思考到底会给公司盈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反应在股价上。

股票出利空,说是“利空出尽是利好”。股灾来了自己没卖,说“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买入的股套牢到现在,说我坚持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的一种大众心理现象。

在买卖股票时往往会选择将亏损股票持在手中,而相反在盈利时倾向于卖出股票,具体表现为当股票价格上涨时,投资者卖出盈余股票,在股票价格下降时反而将股票牢牢持有在手中,最终造成了巨大亏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阻止你股市致富的6种心理误区
《交易心理》击破沉锚效应,放弃必须放弃的错误观念
作为炒股近二十年的老股民
心态决定命运?分析一下那些引发投资亏钱的心理效应
三大交易心理障碍之二
影响你收益的情绪陷阱(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