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再用奖励“毁掉”孩子了,采用补强性原则,让奖励变得更高级

我们自己往往会对孩子予以过高的期待,有些事情明明家长自己都做不到,却往往用这种过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小到生活习惯大到人生目标,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没有瑕疵的做到最好。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在小的时候,家长为了勾起孩子的欲望,经常会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向正向的方向去发展。但是其实家长不知道的是,这样奖励孩子的方式,有的时候真的可以毁掉孩子。

有一天出门和朋友一起聚餐,他带了自己的女儿,他的女儿今年刚刚两岁,但是却被手机里的动画片迷住了。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看一集动画片,不然就不吃饭。我看到这种情况告诉朋友这样的习惯不是太好,但是朋友无奈的说,他也没有办法,为了让孩子吃饭,他只能以这种奖励的方式告诉他,只要他乖乖吃饭就奖励他看动画片,这样孩子才能吃一点。

闺蜜家的女儿也是这样,虽然她的女儿已经6岁多了,已经开始懂事了,但是每次帮妈妈做家务,妈妈都要奖励他零花钱。以前的时候帮妈妈刷一次碗给一块钱,但是孩子越来越感觉不到满足,现在孩子刷一次碗就要给他5块钱。当然这仅限于孩子需要你花钱的时候,当她不需要的时候,根本一点家务都不帮妈妈做。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习惯,有的家长连考试成绩都会与奖励进行挂钩,如果孩子考得好就什么都满足他们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就完全一点都不给他们希望。这样将奖励与其他东西相关联只会让孩子产生外部的动力。如果没有奖励孩子,根本不会做这些事情,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养成内生动力。

奖励并非完全有效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多种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奖励并非完全有效。

一,破坏效应实验

心理学家将喜欢绘画的孩子分成两组,让他们创作一幅画。第1组的孩子,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画的好,就奖励他们最喜欢的玩具。第2组的孩子再告诉他们,只是想看看他们画的画。结果显示,第1组的孩子绘画的兴趣明显降低了,但是第2组的孩子还像以前对绘画充满了兴趣。

这个实验的结果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此各个国家地区的心理学家们都曾经在他们当地大致相同的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都与上述实验的结果完全一致,这就说明,奖励确实可以弱化孩子对某些事物的兴趣,降低孩子的内生动力。如果奖励这个行为运用的不得当,很有可能会对孩子自身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让孩子对本身已经充满兴趣的东西完全丧失了兴趣。

就像上述我举的例子,用零花钱奖励孩子做家务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贪婪的心理,他们会逐渐对于奖励不满而要求增加,这样他们的欲望就会无限扩大,而家长无法持续满足孩子扩大的欲望,孩子的积极性会降低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二,德西效应

一个老人都是搬到一个宁静的村子里希望能够安度晚年,但是没想到他的邻居却有好几个令人心烦的小孩,每一天孩子总是在他的门前叽叽喳喳地打闹,扰的老人非常的心烦。这一天老人想到一个方法,他出门告诉这些吵闹的孩子,说他非常的寂寞,希望他们每天都能来打闹,如果他们每天都来,还会给他们一些小费。孩子们听到之后,欣然的应允了。

一开始的几天,孩子们因为能够拿到小费,所以都变本加厉的吵闹,老人也遵守约定给了他们相应的小费,但是又过了几天,老人告诉这些孩子们他的生活太拮据了,所以小费要降低。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表达了不满,但是因为有钱,所以还是陆陆续续的来了几个孩子,但是没过几天,老人又说他没有能力再付小费了,孩子们完全不乐意了,这样前去老人家吵闹的孩子就一个也没有了。

这个著名的实验告诉我们,如果一项让孩子们感觉愉快的事情增加了,外部的奖励就会完全削弱了这种活动的内部吸引力。孩子们本来可以高高兴兴的,每天都吵吵闹闹但是一旦这项活动附加了外部奖励,他们就会为了奖励而作出行动,没有奖励自然孩子们就不愿意了。

难道奖励真的一无是处吗?也当然不是家长错就错在在一些孩子本来非常感兴趣的事物上面,附加奖励,多此一举就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兴趣。

家长应当怎样奖励孩子?

一,采取补强性原则奖励孩子

补强性原则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对他的行为带来的结果表示满意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会希望再次去做这个行为。家长在给孩子奖励之前,要明确的告诉他们家长的奖励,不是因为他们采取了什么行动,而是因为他们对这项事情感兴趣,避免孩子把某项行为与奖励挂钩。

比如孩子对某些事情感兴趣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多奖励他们可以发展兴趣的资源,而不是不管孩子做什么都奖励给他们零花钱玩具之类的东西。

二,父母说到做到

如果家长在孩子做某件事情之前给了孩子相应的承诺,那么孩子一旦做成这件事情,家长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否则就会完全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在孩子的心中,家长也会成为一个不守承诺的家长。

奖励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但是家长一定要正确运用,避免起到反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进步要靠“正反馈”
成长激励培养意见(家长必备的教育手段)
奖励孩子时要当心德西效应设下的陷阱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方法超简单
常筠家庭教育第四讲《如何批评和表扬?》视频及文字稿
学点心理学|奖励孩子要警惕“德西效应”的陷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