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蜜梨头条

最近一位妈妈同我说,她家孩子四岁了,可是生来脾气倔强的很,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用嘴咬大人的衣服,如果不理她,她就不停地拍房门,哭闹不休,直到大人们满足了她的要求为止。这几天全家人都被孩子搞得精疲力尽,又毫无办法。

蒙台梭利说过:“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一个成人若想找到这些谜底,他必须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他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迟钝麻木的管理者或专制的评判员。”

像这种现象在有孩子的家庭中是比较常见的,孩子一味倔强抵抗家长耐心消磨,就容易采用暴力教育的方式或者是直接向孩子投降,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倔强”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孩子是天生就倔强吗?

有的孩子确实天生比别的孩子更加倾向于坚持自己意见不容易妥协,但是孩子表现得像上述事例中的孩子一样,这绝对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因为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而形成的。

1.家长惯出来的

有的家长非常爱孩子,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就百依百顺,觉得孩子这么小,应该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后来孩子渐渐长大就有了不合理的要求,这个时候父母拒绝他的要求,他就会不停哭闹。因为在他看来只要他哭闹得够厉害,父母就会因为爱他而妥协的。

2.家长'暗示'出来的

《儿童心理学》一书就提到过,孩子会关注大人所不能关注的细节,若父母的行为在某个细节被忽视而体现出反向的行为,那么孩子可能就会关注这个细节,并模仿学习这个细节。

孩子有时候耍耍小性子,发个小脾气之类的,家长会给孩子贴上“脾气倔”的标签,人前人后的重复这一“标签”,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性格的养成,在日常的点滴灌输浸润中无声的走进了孩子的习惯当中,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变成了固执。

另外有的家长在家里完全没有原则,这件事今天是可以的,明天又不可以了,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完全取决于家长的心情。所以孩子在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他会觉得家长的拒绝是不坚定的,或许我哭闹一番家长就会答应了,所以才有倔强的表现。

孩子倔强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孩子倔强的表现如下:

  • 一、不相信大人的话,总是强行找大人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听到大人的批评就反应激烈,怒气冲冲。
  • 二、不听从家长的要求。
  • 三、对于家长反复的告诫反应很大,特别厌烦。
  • 四、对学校很抗拒,不愿意学习,成绩退步。
  • 五、经常和别的孩子产生矛盾,非常情绪化。

当孩子有这些表现时,家长们就要注意教育方式了,平常教育孩子的方式已经不适合教育倔强的孩子了,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来对付这样倔强的小孩子。

避免教育误区,不能暴力教育

孩子在有这些倔强表现的时候,父母肯定也很生气。很多父母就觉得说不服你,就不和你说,就给孩子下强制命令,强迫孩子去做。如果孩子还是不听指挥,可能就采取棍棒教育,将孩子打服。可能孩子暂时屈从了,但是心中的不满和怒气就会一天天地壮大,会导致孩子个性扭曲,和父母的关系急速恶化。

如果和孩子的意见不同,哪怕孩子的想法是明显错误的,也不要急着说服孩子,让孩子将他的想法做一遍,孩子失败了就会来寻求家长的帮助。而且孩子会学会听从家长的建议,以后也不会那么倔强了。

倔强的孩子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平常生活中这种个性可能会让人感到很棘手,但是倔强的孩子也有优点,比如他们不容易放弃,遇到问题一定会将它解决,总是能够坚决地执行自己的想法,他们在工作中更容易做出成就。所以父母在被孩子的倔强困扰的时候,记得想想孩子的优点,再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

不能强迫孩子

家长们可以强迫孩子躺在床上,却不能强迫孩子睡着。父母的强迫是无用的,父母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激励孩子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做。

有的父母一见孩子不听指令,就威胁孩子打骂孩子,这些方法也许对某些孩子是有用的,但是对倔强的孩子来说只会起来反作用。

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有的孩子有倔强的表现,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说了爸爸妈妈也不会听,干脆用哭闹的方式来让爸妈听自己的要求。所以在平时相处时父母要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让孩子知道,只要他开口爸爸妈妈就愿意听,他的意见是重要的,孩子就不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性格倔强的孩子特别讨厌独裁者,如果父母在家里做个独裁者,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受尊重,没有权利,从而表现得更加倔强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家长也不要表现得太软弱,这样孩子就会不尊重家长,认为自己才是有话语权的那个,完全不会听从家长的意见。

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有些倔强的孩子怎么教育都不肯听,妈妈让去打扫房间就是不去。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让孩子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可以不打扫房间,明天的零花钱就没有了。

不要用威胁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否则孩子会有情绪就更加不愿意去打扫房间了。用商量的语气和孩子说,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选择的,自己可以选择打扫房间还是不要明天的零花钱。如果孩子选择不要零花钱,家长也不要生气,每天都这么问孩子一遍,总有一天孩子会选择打扫房间的。

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除了上面的办法以外,“心理暗示教育”才是关键

美国总统老布什小时候被惩罚要刷完一整面墙,正当老布什刷墙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在旁边踢球,男孩问老布什在干什么,老布什说自己正在刷墙玩,他求妈妈,妈妈才答应他让他刷墙的。老布什做出刷墙非常好玩的样子,于是男孩提出让他来刷墙,老布什一开始并不答应,表现得很犹豫,男孩见此就说老布什可以玩他的球,最后老布什逃脱了惩罚,还有球踢。

老布什使用的办法就是心理暗示,让男孩觉得刷墙是比踢球更好玩的事,让男孩主动提出与自己交换,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教育中这一招也十分管用。

想要让孩子打扫房间,家长可以在打扫房间的时候做出很开心的样心,表达出非常好玩的意思,可以在孩子面前说“我今天打扫房间了,房间变得和电视上的房子一样呢,超级漂亮呢”,然后展示给孩子,如果孩子表现出很羡慕的样子,就趁热打铁,对孩子说“你想要这样的房间吗,我们一起来打扫你的房间吧”。

这种积极方面的暗示可以用在多方面,家长只要掌握了使用方法,就会发现原来教育孩子也没那么难。

给孩子“家中有规则”的心理暗示

有的孩子有倔强的表现是因为家中没有规则。在一档美国综艺《超级保姆》中有一家人的孩子都非常倔强,三个孩子没有一个听父母的话,还随便叫父母的外号,对父母一点也不尊重。超级保姆到来后,指出家中的问题是因为家里没有规则。

于是保姆给家里制定了规则,和每个孩子谈话,确保他们听懂了规则,制定奖惩措施,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执行。一个星期过去,孩子们变得有规矩,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大喊大闹,也愿意听父母的话了。

规则在家里是很重要的,有了规则孩子才能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坏的,有的孩子坚持做一件很恼人的事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件事是坏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建立规则,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荐读|这个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优秀家长如何养成:培养孩子的30个细节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细节
优秀孩子背后,是家长无数的思考和细节的改变
对待孩子不听话的方法
教育孩子,要重道轻术方能育子成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