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镇康德昂族婚俗

  德昂族男女青年恋爱自由,族内没严格的等级婚,只要双方愿意,贫富可联姻。因信仰小乘上座部佛教,其传统的婚恋过程被染上了一定的宗教色彩。喜用歌声表情达意,谈恋爱、婚礼的许多仪式皆在夜间完成。

 

预测对象

  选择对象前,德昂小伙要先到寺院或村里,请佛爷或安章翻看一下经书《摆嘎拉》,让他们帮自己预测要找的对象在何方。具体做法是:拿上几碗米、12元钱和一束鲜花,到佛寺或安章家里,说明来意后,佛爷或安章就会根据你来的时辰,先念上几遍咒语,再打开经书对照,然后就告诉你,要找的人在何方,她的相貌以及家庭的一般情况,如她家有多少人等,你按照所提供的情况,在本村或前后几个村寨逐一对照后,确定下来,就可与之接触、相处和提亲。另一种方法是,提供几个姑娘的名字,让佛爷帮助选择,他按经书里的程序对照后把结果告诉你。有时,提供的几个姑娘一个也不能与你婚配,只好再进行几次。以这种方式预测(德昂语称“满红鲁”)对象一般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成功率。

 

试探对方

“代核占板波扣领,代核占板定扣绕,官信地代恩定你好,官信你带嘎包你占,盼者乜周带其乜来,盼者乜周带嘎买乜得。”(大意为:早谷开花好时节,我盼阿妹心迫切。有情与你来相见,但求早日在一起。槟榔不香请莫笑,我把心给阿妹交。)这首德昂山歌形象地唱出了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份,即是收获稻谷的季节,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大好时节。

收割稻谷时,小伙会主动到自己相中的女方家帮忙,借此与姑娘接触。若女方父母没有反对意见,他们还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小伙和女方多接触。小伙在约姑娘一块到山上干活时,唱《把你等》:“今晚同来挖话根,哥妹越讲底越深。沙滩倒水水会漏,阿妹话儿称我心。太阳一出把霜化,阿妹话音绕我身。今晚阿妹情意深,竹筒舀水润我心;火塘来烤心头话,干柴烧了三大捆。今晚为啥这么短?烤热话头天就明!阿妹跟我去歇山,我在半路把你等。长青树叶采一片,摆在路口领你行。长青树下接着讲,树根上头挖话根。”

  这种以试探对象参与的劳动,不论时间长短和成功与否,女方都不还工或付给小伙报酬,如果试探对象时感觉有一定的把握,就可按风俗依次进行。

 

串姑娘

  男青年到十四五岁即可开始串姑娘。每当夜幕降临(一般10点以后),小伙就吹着芦笙或弹着三弦,来到姑娘家竹楼下,轻吹芦笙或低声吟唱《试探歌》:“起来!起来!美丽俊俏的姑娘,请你不要怕,我是个丑陋的小伙,今晚和你唱一曲。起来!起来!聪明伶俐的姑娘,请你不要怕,我是个贫穷的乞丐,今晚为你奏一曲。……”或是唱:“应应乜关汉嘎荣纳,应应乜关娃其嘎荣地,应布我恩格乜板,应布我嘎芳乜姑,关信地达勾乜你蒿无栏,关信地达岗乜地蒿无代。”歌词大意是:亲爱的屋里小阿妹,请你把火烧旺,把门打开,阿哥有情有意登门来,知心话儿要对你讲,日日夜夜把你想……。

  姑娘听到歌声后,把火烧旺,把门打开,站在门口,很有礼貌的让小伙进门。小伙坐稳后,为姑娘打开槟榔包,边把槟榔递给姑娘边唱《槟榔调》:“来!来!来!请你嚼嚼一小口我的槟榔,酸不酸也要扎挣嚼一口,如果是‘苦’着你的牙齿,我俩一起到河边去洗牙齿。”(扎挣,地方方言,意为勉强,给点面子。)

  姑娘为表达对小伙的深情,会接着唱:“你的草烟很好嚼,如果我能嚼到一小口,身上疾病都会全好。你的芦子很香,使我痛苦的心扉像枯萎的花朵重新开放。”

  姑娘嚼了小伙的槟榔后,拿出自己的槟榔递给小伙。小伙接过槟榔后唱道:“阿妹的槟榔真香,嚼一小口后我的百病都没有了,我的身体就会从此好起来。阿妹的槟榔真红,能嚼一小口使我感到很幸福。……”一直这样对唱下去,歌词全靠男女双方各自临时发挥。

  男女对歌到鸡叫时,唱《鸡叫调》,男唱:“我俩调子尚未唱完,背时公鸡就叫了。我俩的话尚未说完,背时的公鸡就叫了。依我穷人的想法,拿刀子杀掉公鸡,拿酸笋子炒鸡肉吃。”女唱:“这只瞎公鸡,见我是个老姑娘,才分离我俩。若是阿哥有心,就把公鸡杀掉。”男唱:“老公鸡叫三遍,若我不离开,大家就会说我‘愣’。老公鸡叫三遍,若我不回去,老人会骂我‘疯’。”

  快分离时,又唱《分离调》,男唱:“你这口井水好好的在,明年我还要来喝,你这口井不要急,明年我还来竹楼吹芦笙。”女唱:“你不要忘记我,请你爸打一道铁腰箍,你阿妈做一道篾腰箍,送来给我,我们一起生活。……”

  在喜庆的节日中,小伙也有用篾篓选择、试探对象的方式。比如,在泼水节这天,小伙会将自己编织的篾篓送给姑娘,即使是几个小伙同送给一个姑娘也没关系。到采花的时候观察是哪个姑娘背着自己送的篾箩,就说明她愿意和自己交朋友,小伙就伺机与姑娘接触。

  如果是恋爱不成被迫分手,男女双方就唱《分手调》:“我俩要想生活在一起,只有等到下一世。今生今世投错胎,相亲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我们今世不能在一起生活,只有等到下一世。在这人世间,做个人为什么这样难?”

 

传递槟榔包

  随着感情的发展,双方互赠手镯、腰箍、项圈、篾篓、挎包等生活用品,然后即可进行提亲。槟榔包是提亲的首要礼物,所以德昂人又把提亲叫做传递槟榔包。槟榔由草烟、石灰、砂基(一种树尖,煮熟后舂烂,压成扁型并晒干,德昂语称“撒姐”)、灰叶子树皮、芦子、草果子、砂仁等组成。用梅桑竹笋叶包好,里面放上几元钱,外用红毛线、银链子拴,放在一个特制的小布袋中,就成槟榔包。槟榔包准备好后,男方的父母或媒人提亲时可递给女方的父母,女方的父母代女儿收下。也可请媒人或自己直接递给姑娘。

  男子亲自传递槟榔包求婚的,即可在参加女方劳动时传递,也可在女方家中以对歌的形式来传递情物,唱《求婚歌》。如男唱:“这幢竹楼我从来没到过,楼上姑娘像鲜花一朵;这里的楼梯我第一次踩,漂亮的姑娘惹我喜爱。”姑娘回唱:“不嫌竹朽楼烂,阿哥就常来坐;不嫌叶枯花谢,阿哥就采这一朵。”或唱:“代乜波其嘎纳独冷周,代乜拉其嘎荣你独抒岗,来来乜洪呸乜无嘎,来来乜达呸乜无安。”歌词大意是:如果阿妹不嫌弃,又有情来又有意,请你伸手接下槟榔包,下面再把话儿唠。对歌时,若女方对不上时,嫂子甚至母亲都可帮腔,但母亲不能起来陪坐,只能在卧室里帮,否则视为对男方的不尊重。

提亲时很有规矩,提亲人只能蹲在进门的这一边,不能跨过火塘,也不能坐在凳子上,表示对女方的尊敬和礼貌。蹲好后,把槟榔递给女方。传递槟榔包,不论采取什么方式传递,女方都要反复地退回,男方递二三次后方可收下。一般情况下,一两次也就收下了。收下了槟榔包,就证明答应了这门亲事。姑娘同意了亲事,女方家长一般是不反对的,德昂人认为,姑娘爱上了别人,不同意是不好的,至于未来女婿是不是称心如意,那是女儿命定的,父母无能为力。

倘若女方父母反对,男方可“偷亲”,即女方跟随男子连夜出走到山上住一宿,第二天再请人回告女方家。如果女方家里确不同意婚事,也可把女子接回家。如果女子坚持不肯返回的,父母可暂时不给于认亲。

 

定 婚

  定婚视为小办,德昂族称“洪西就”或“洪疟”,也称“两桠热”。男女双方经过多次接触,感情越来越深,如果双方的家长也同意时,男方就要请村寨老人选择一吉日,举行“吃茶”(镇康人把“喝”称为“吃”)的定婚仪式。定婚时,男方将所选定的吉日通知女方家,并通知所有亲属和本村的每户家长参加,同时确定一人负责打开定婚茶包,这人应是男方的叔叔或舅舅。定婚主要是议定各种要负担的钱物,首先是奶母钱,德昂语称“嘎喃农”,一般为16元、36元、66元,甚至几百、几千元,视贫富而定,不论定多少,尾数都要有6;然后议定米、肉、酒、烟等的数量。定婚时,若要嫁的姑娘有未婚哥、姐的,男方必须给他们每人缝一套衣服,以示敬重。

  定婚一般在晚上进行,晚上的酒、烟、夜餐等开支由男方备办。老人们秉公说话,到鸡叫头遍时,各种条件都议定后,由男方的叔叔或舅舅打开定婚茶包,交给女家煮好,由将要成家的小伙和姑娘,双手捧着献给所有参加商议婚事的人每人喝上一大碗。定婚茶讲究一口喝干,当参加商议婚事的人每人分到一碗或一杯后,就把这茶倒掉,不泡第二次,表示确定下来的婚姻大事吉祥顺利。随后,通风报信的人立即赶到男方家传递消息,男方家就将预先准备好的酒、肉、菜、饭等挑到女方家,请大家进餐。大伙高高兴兴举杯敬酒,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后,“吃茶”仪式宣告结束,可以就餐。当晚,除定婚茶外,也喝闲茶,喝闲茶没什么讲究。举行“吃茶”仪式的当晚若是遇到月食或听到麂子叫,就认为不吉利,定婚暂停,要另择吉日再举行。

  婚事议定后,双方准备几月即举行婚礼。过去,德昂族的婚礼有一天“法定”日,即冬月初八,现已破例

 

请 客

  请客,德昂语称“洪抗”。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用茶叶传递。主人用董叶或芭蕉叶制作成三角型漏斗,里面放上一小撮茶叶,外加一对蜡烛、一个“种甲”(小佛幡)交派他人传递。传递时,要把结婚的时间、地点等说明给要请的客人,就像汉族发“请柬”一样。其二,由新郎、新娘逐家逐户邀请,请时下蹲,双手合十。请家长是让他们来客场助兴,请伙伴是让他们来相助共欢。第一种方式主要是针对远客,第二种方式主要针对本村寨的人。

 

送槟榔

结婚的第一天,男方为过礼,德昂德昂语称然唐”,主要招待寨中每户的主人和远方的客人。这天,女方为正客。下午到太阳快落山时,女方主人拿出香醇的米酒,用碗斟满后一一敬给长辈们,然后双手作揖,请他们开杯畅饮,表示宴客仪式开始。新郎、新娘则主要进行送槟榔活动。

男方在吃过晚饭后,把自己原先通知过的青年男女组织起来,身穿盛装,肩挎挂满银铃的白挎包,内放一包茶叶和一包槟榔包,一齐来到女方家。女方早已组织好自己原先通知过的男女伙伴在家里等待。双方队伍汇合后组成送槟榔的队伍,由主婚人率领先到男“头人”家,后到女“头人”家。到达“头人”家后,新郎、新娘要双手拿着槟榔包蹲下向“头人”表白,自己就要告别青春队伍,去组织新的家庭了,再也不与其他(她)人谈情说爱等。表白形式一般用调子连说带唱。被选定的“头人”在送槟榔队未到前,要把房子打扫干净,把簸箕、箩筐摆在正堂。摆簸箕、箩筐主要是“头人”给结婚青年的难题,其意是不愿让他们过早地离开青春伙伴们,若不把礼品装满簸箕、箩筐,就不许“婚配”。新郎、新娘要向“头人”说明,请求谅解,请求方式多用对歌进行。“头人”用说唱的方式祝福他们过得幸福美满,要他们成家立业后互敬互爱,并收下槟榔包,当众打开茶叶包煨送给所有参加的人员喝,打开槟榔包请女青年嚼食,送槟榔活动就算结束。

所谓“头人”就是当年村寨中未婚青年年纪最大的人,男方“头人”选男青年,女方“头人”选女青年。如果下一年这两个“头人”还未婚,可连任,若女青年出现未婚先孕情况就被免职,而另选他人。

  送槟榔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分别把自己的好友请到自家火煻边,敬槟榔给他们。当青年男女聚集在火塘边时,新郎新娘的亲属便自觉走到其他屋里,其他的老人也自觉退出新郎新娘家。男女青年在火塘边坐好以后,由新郎、新娘选自己最要好的一个朋友向其他人敬槟榔袋,大家都不会轻易将槟榔袋接过来,而是用优美的歌声向新郎、新娘询问他们结识的经过,以及今后的打算,直到获得满意的答复,才把槟榔袋接过来,并回敬自己的槟榔袋,以示尊重。大家边嚼槟榔,边谈笑。新娘的好友祝贺新娘选上一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希望新娘到了夫家,要像糯米饭团一样,把家庭关系团结得好好的,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大伙唱《青春歌》:“长长的路程像一杆称,咋个把你们的心称了又称?长长的岁月像一根红线,咋个把你们的情拴了又拴?长长的流水像一面镜子,咋个把你们的言行照了又照?”姑娘也彬彬有礼的回唱:“我虽然离开了你们,心仍和大家紧紧地贴在一起,愿你们在家好好劳动,尊老爱幼,把日子过得好好的。”新郎的好友也用歌声祝贺新郎娶到一个温柔贤惠的姑娘。活动可延续到鸡叫为止。

 

迎 送

第二天,新娘边哭边唱诉《哭婚歌》,固定的序言后分别哭别长老、爹妈、兄弟、姐妹,最后有尾声。

新娘的长辈对新娘寄予希望时唱道:“聪明伶俐的新娘哟,快背起你的嫁妆,快展开你的翅膀,迎着蓝天翱翔。愿你趁着星夜,勇敢采摘人生的情趣;愿你踏着晨曦,坚强寻找生活的真谛。”

  互相祝愿达到高潮时,小伙们取出葫芦丝,吹起《伤心曲》,曲调委婉、优雅、哀伤动人。开始由几个小伙同时吹奏,吹到一定时候,就由一位吹得最好的小伙独奏。

早上6点左右,迎亲队伍由领队带着从新郎家往新娘家迎接新娘。迎亲队伍必须有领队2人(德昂语称“达A南”)、1对背小孩的妇女、1对猎枪手、1对歌手、1对陪新郎和1对陪新娘,主要人员配齐后,其他(她)人不限。送亲队伍除领队是1人外,其他组成人员与迎亲队伍相同,领队1人(德昂语称“达A安”)一般是新娘的亲兄弟。如果女方无兄弟或兄弟还小,可以另请自己的表兄弟或其他人来代替。

“达A南”手持一个花盘,盘内放米、茶和一束鲜花。到了新娘家大门口,歌手用《迎亲调》唱道:“最香的山茶花,引来最勤快的蜜蜂;最漂亮的姑娘,引来最能干的小伙。最香的山茶花,最漂亮的姑娘,就是新娘。最勤快的蜜蜂,最能干的小伙,就是新郎。天生的一对鸳鸯,相配的一对孔雀,贴心的一对伴侣。像合意的琴弦,心跳在一个拍子上;像合音的芦笙,心连在一个调子上。两颗跳动在一起的心啊,像银子一样洁白,像芭蕉蕊一样纯净。”尽情赞美新婚青年之间纯真的爱情。歌手唱时,其他小伙伴唱。“达A南”将花盘放在女方家守火塘的首领(德昂语称“达A栋”)面前,请求他准许把女方许配给男方去操持家务,并按选定时辰起身出门。经过简单交涉,得到同意后,由主婚人拿出几元钱作为他俩的辛苦费,新娘子则可着装等待出门。女媒人从背篮里取出盘子,摆上花和彩纸,按男女主人和男女宾客之分,逐一敬拜,挨个道别。敬完拜毕,新娘手持一束用芭蕉叶制成的喇叭形管子,上插鲜花和一对用纸制成的彩旗,下蹲向自己的父母拜别后,女媒人才可领着新娘离开竹楼。

  迎亲队出女方家门,“达A安”须走在前面,“达A南”跟在后面。路上,新郎要戴白布缝制的帽子或草帽,布帽和草帽要钉有两束各色珠子串成的珠串,尾端系上各色毛线,使珠串在戴帽子时从两耳位置下垂。新娘则要打伞。歌队把新娘围在中间,边走边唱《告别调》:“父老们啊,鲜花正向我们开放,孔雀已向我们展开翅膀。采走了鲜花,会增加你们的忧伤;带走了孔雀,会刺伤你们的心房。可是啊,你们抚养孔雀的心血,将在我们心中发光。……”主要是告别父老乡亲。

  迎亲队伍于早晨8点左右来到新郎家中。当迎亲队伍到新郎家,快上竹楼时唱《欢乐调》:“欢笑的主人啊,快离开火塘,快把葫芦箫吹响。我们采来了鲜花,快尽情欣赏;我们带来了孔雀,快迎进花房。……”新娘子进入男方家门时,男方的母亲必须手持花盘在楼梯前迎接,盘中放米、茶、银制品,并在新娘上楼时向她撒谷花,将米、茶、花、钱等抛向新郎新娘表示迎亲。还要一面牵着新娘的手,一面念祝福语,把新娘领进洞房(德昂语称“嘎抖”或“A抗”)。新婚夫妇登梯上楼时,双脚一定要踩在预先放置于楼梯脚下的石块上,表示爱情坚如磐石,永不分离。

进男方家门时,“达A安”要把花盘递给“达A南”,意思是我们已把新娘子顺利地交给你们了,从今以后就是你们的人了。

“达A南”、“达A安”、“达A栋”的任务完成后,要分别付给一定的辛苦费,以表谢意。

 

拜 堂

拜堂,德昂语称“孟嘎”。是整个婚事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娘进入洞房后进行。主人家在正堂摆一张桌子,桌上放上送给新婚夫妻的各种物品,如被子、衣服、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拴牲畜的绳子、刀、枪等,新娘也要准备好要送给新郎父母的各种礼物。准备好后,新郎和新娘蹲在桌子的一边,双手合十静听安章为他俩念拜堂经,德昂族称“摆孟嘎”。念经开始,主人要给每位老人散发一小撮茶叶,经书每念完一段,众人一边把茶叶撒向新郎新娘,一边念祝福语,祝愿他俩从今往后互敬互爱、白头到老。所念经书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说:自从俩人长大后,就是难得的一对情侣,今天俩人经过相互了解后更加懂得了他们是天生一对,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了,今后,一定要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有褔同享,有难同担,养儿育女,白头到老……

从念经结束后,一直到天亮,男女青年们整夜把新郎新娘围在中间,用对歌的形式,表达对新婚者热烈的祝贺。

  

回 门

  回门,德昂语称“侯岗”或“认此洼”。主要是认亲,是婚事场中的最后内容。新娘是本村人的早饭后回,其它村的第二天早上回,比较远的村寨到第七天回。回门只需由男方父母带领新婚夫妇即可,到时,男方家要把准备好的礼物,如衣裳、褂子、裙子等,让新婚夫妻分别送给女方父母、哥姐及其它长辈,受礼方同时也要给新婚夫妻一些纪念品,如衣服等。

 

拜 年

  拜年,德昂语称“楼颂”,于新婚夫妇回门以后进行。回门时,新婚夫妻要准备好礼品,礼品主要是一碗饭,几碗肉,有的加上些毛巾、衣服等,给本寨中的每位老人拜新婚年,其意是让每位老人知道他(她)俩已结成夫妻。如果该年来不及拜新婚年的,到下一年泼水节的大年初一早上要补拜,并说明第一年来不及给长辈拜新婚年,现在补拜,请长辈谅解。被拜的老人要给新婚夫妇一点纪念品,一般是用12元钱来表示。

 

喜 调

喜调,德昂语称“嘎厄抗”。婚事开始,男方就要请12名歌手前来祝福助兴。歌手接到邀请后,从过礼开始到第二天正客结束方可退场。被请的歌手要特别招待,专设一桌宴席,烟、酒不能间断,饭菜要专人随时更换。歌手坐在席旁边吃边唱,歌词的内容按婚事场中的程序调换。如,过礼晚上,主要唱主人家是一户勤劳善良的人家,由于勤俭持家,今天能办这么一场热闹的婚事等内容;正客开始,首先要唱夸赞美好时节的到来等;在去迎接新娘的路上要唱赞美女方家的美德,以及父母如何培育这朵美丽的花蕾等;到女方家门时,唱词要夸女方如何勤劳致富,新娘如何美貌超群、人见人爱等语。叫新娘起身时要唱如何拜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回到男方家里要唱如何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吃饭时要唱请各位来宾原谅,这只是家常便饭等等。

迎新娘唱:“然然岗抖乜更妈,然然争咱乜更棍,乜地哈板娥(小)栏,乜地哈板娥当A”等,大意是:时辰已到,请新娘子手持鲜花,拜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新娘所持的鲜花,要插在用芭蕉叶制成的一小漏斗型内,德昂族称“岗斗”。到男方家时,歌词主要讲述主人怎样吃苦耐劳,今天又接进一位新人之类。如唱“线岗(绿)乜吾总也地来娥(小)侯岗,线翁(黑)乜吾线乜地来娥当侯侯。”大意是我虽只有一丝红线,也能迎来一位好儿媳……。开饭时唱词如“难洪线难洪,洪道板比来大,难洪线难洪,洪道大比打我。”大意为尊敬的各位嘉宾,粗茶淡饭请别笑,菜饭不好把客了,只因我们能力小,还请大家多指教。歌手唱时要用拇食指轻轻地捏着耳朵,放声高唱,为了助兴,在唱完一段后面都要加“阿乐色”一句,同时要使劲地跺上一脚,以示庄重。

喜调,曲是固定的,由低转高,又从高滑低,宛转自如,高昂宏亮,歌词由歌手自编自唱。

 

护 卫

  婚事中,要请一对以上猎枪手,叫迎亲护卫。在迎亲中,出门和进门时都要由猎枪手朝天鸣枪,正客那天开饭时也要鸣枪。其意有三:一是祝贺助兴,以示隆重;二是告诉天神“捆西茄”保佑这对情侣过好一生;三是祛除一切妖魔邪气。

 

入 赘

  男娶女时,进门的时间一般以太阳照进门作标志,多数在早晨8点左右,其意是光明正大的迎娶。

  入赘,俗称上门,德昂语称“候麻楼”,招赘人家必须在鸡叫头遍就把赘婿接进家,意为照顾男人尊严。其它礼节与娶亲相同。

 

假 告

  同姓氏的男女一般是不准婚配的,如果男女双方非要结婚的话,在把新娘接进家门时,就要有一人来客场当众告状,陈述同姓人不能结婚的种种理由,以及“责问”男方为何不顾这些规矩把女方领进家门。经过“达A楠”的调解、劝说,并由主人给予告状的人一定的钱(以前一般二三十元,现多至上百元)和物(茶一包,草烟一包)后,才允许拜堂成亲。

 

偷 婚

  偷婚,是男女青年不按照正规的方式迎娶的一种婚俗,男青年约同伴背着女方父母把女青年带回家后,告诉父母,再让父母和寨中头人到女方家赔礼道歉后,确定举行婚礼的日子。因为偷婚违反了寨规,男方还要拿出违反寨规的钱。偷婚与一般的婚俗有区别,一般的婚俗是女方家先宴客,而偷婚是男方家先宴客,然后再回到女方家认亲请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45)德昂族的来历习俗
乡村婚礼(20) 黎族人传统婚礼
苦聪婚嫁习俗及茶在婚嫁习俗中的用途
韵味悠长的布依族婚俗
“中华56个民族婚俗大全”新疆哈萨克族篇
【阅读悦读丨散文】杨俊《"东女国”故地的浪漫婚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