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七头闲话太极拳[11]
太极拳可以分成两部分内容,养成太极劲和应用太极劲。换劲是入门,如果多年也没有达到换劲,则必然练的不对了。

对于大多数习练者来说,不论你本意是求什么,你都应该重视换劲,如果没学到太极劲,都不会得到太极的好处。这个将来的结果,其实,我们当前就应该知道了。因为你的劲始终没换。

太极劲的获得,是两个方向的事情,一是把本力放下,就是俗称的不用力,你不放下,就不可能获得太极劲的感知。第二个结果是培养出一个新的用劲体验,这个是需要老师教的。这两条也就构成一对阴阳,一个去放弃,一个去培养,两个事情一起做,缺一不可。

获得太极劲,有两条道路,一个是老师口传身授,及时调整,这是一条快车道,有三四年时间,大概能完成初步的培养任务。另一条道路,是完全按照要领自己练,也能练出来,但是,比较慢,而且不会调用。

太极劲初步养成以后,自然需要进一步培养和逐步应用,在应用中提高。不用不知劲的高下,不用不知自己差在哪里,师父传授,也大多以推手的形式进行。所以,习练太极拳必须进行推手练习。

太极拳的功夫,都是在盘架子里练的,这句话不假,但是,有个前提,就是你练得对。怎么知道练得对不对,你就必须到推手中去知道。一个人在那里比划,你可以随便的想象,这是啥那是啥,可是,你那个东西对不对,有没有效果,就得加载,当有力量挡在你运行路线上,你的东西还能不能走了。假的就走不了了,不信的自己打拳,让别人挡挡你试一下。
当初步有了太极劲的感知以后,下面的方向除了让这个感知更加清晰以外,大概没有其他选择。这个目标,并不是非常容易达到的,因为涉及因素挺多。起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身体的通畅,一个是意念的集中。意念练习自不用说,必须把意念力练得强大。同时,身体的通畅,虽然说的是身躯肢体中经络的流通问题,肌肉群中的放松问题,其实根本还是意念的指令是否清晰有效的问题。所以,古人简明的说了“用意不用力”。我理解这是太极拳练习的总纲,总心法。

当你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当你对内劲的应用比较习惯以后,推手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身紧劲散。这个身紧就不是化僵的范畴了,是身躯深层次的放松,是内劲养成中提升阶段的表现。所以,我个人体会,这个身松是通过练习一些专门的功法而收获的。劲散也是功力达到一定阶段才能理解的身体状态,总之是你的内劲还不能做到统一使用。

当这两个问题基本解决,就达到了所谓“周身一致”,或者说周身一家。身上的功夫都可以凝聚起来,表现在具体的接触位置上,或者你下一步技术要求的空间点上,完成从实点向虚点的过渡。这时,你再去研究各个式子的多种用法劲路,就可以掌握了。

到此,你才有资格去学习各种技术应用,因为你已经大体掌握了太极劲,有劲可用。

此前,寻求打人发放,都是无用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术中的均衡力与混元劲
关于太极拳的劲和力的问题
感恩太极——扎西传授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 (书稿选登)-7
若要入门,切记太极“六要”
崇玄馆《太极内劲修炼方法》演练视频
太极推手中的“三劲”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