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洪拳——拳理及武学思想

    掌洪拳流传在中国武术之乡山东菏泽【菏泽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全国第一批武术之乡之一】,有着地方特色,传承有序的古规拳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将掌洪拳的拳理及武学思想整理成文,供广大武学研习者参考。

本文作者、掌洪拳名家尹庆桥先生拳姿

      掌洪拳是集传统武术之精华,汇道、佛、儒学、哲学、力学、兵学、心理学、医学、等多学科集传统文化于一体。文功武略,博大精深,彰显其深厚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其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实践性、自然性,是掌洪拳术门派最准确、最完备、最深远的武学思想体系之一。融天地大道自然之学,集本门派古先贤大智慧的结晶。掌洪拳有着鲜明的地方区域性,又有特殊的自身特点,以“法不传六耳,招不示六目”。“有德者据之无德都除之”之训。至使先师前辈,收授门徒慎重而严谨,有心习练者师难投,门难进,以致授业者少,成了单线传承,传播缓慢,让人觉得掌洪拳神秘莫测,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进步,继承、传承、传播、发扬理念提升,后世传承者在改革开放新思想新思路下,破陈规陋俗,敞开了学习、交流、发扬光大本门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志,同时也揭开了掌洪拳的奥秘。

       掌洪拳是佛、道、儒三教兼修之武术门派,其包含拳术技法多稀有,运动中的身法、步法灵活多变,其特点为五行运气,功到齐发,步到齐进,手到实拿,脚到实步,震脚齐发,高格低砸,勾拉棚挂,近拿远抓等掌洪拳功理技法。掌洪拳的武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的影响,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和完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状态。掌洪拳把拳术动作与道家的导引,吐纳长生术结合,吸收佛家参、悟等修持方法,注重意念,呼吸和动作的内外统一,以身、法、意的结合,古朴自然、圆通深厚、中正和谐、完善自我,它把与拳术的螺旋缠丝运动和杠杆力学对称平衡,运动及中医学人体经络理论相结合,充分发挥和激发人体潜能,是一门养生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拳法。重武德之讲武学之理,阴阳之变,知天地之道,通过武学上的修为,达到精神和意志品质上的升华,以追求清净圆明至善至美之境界。

     掌洪拳与宗教学、心理学、文学、史学、医学、吐纳术、哲学等多种学科都有相互渗透融合的关系,也吸取了古老深奥的玄学文化精华。其拳理、功法、功理汲取了道家宇宙观本源的“道论”、“气论”及“天地合一”、“天人相应”、“整体观”理论的观点和佛家的“禅”学文化,以及道家的修炼和方术等文化精髓,儒家诚、信、仁、义、爱、伦理思想核心观念为基石,以达到万法归于天地之自然。

     掌洪拳术是一内外兼修功夫的传统武术,处处体现“儒、释、道”合一的精神,其有道家的守静至柔,有儒家中和养气,有佛家的禅定参悟,互为表里,并相互融合贯通。同时中华兵学文化也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武学思想追求是“神拳合一”、“神道合一”、“神禅合一”、“神人合一”以及“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五者又同时为一个整体如一。掌洪拳在武功上的要求是“武道合一”,从拳法本身说:是内外合一、上下合一、左右合一、前后合一、周身合一、六合之法。掌洪拳将修炼者“人”置于天地、宇宙、自然之大体系和系统以及状态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构成宇宙的金、木、水、火、土,是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变化而成,五行八卦的各单元间既相互联系,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基本。作为武学拳理,《易经、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掌洪拳武术的阴阳范畴中衍生出一系列对应的概念,如动静、攻防、刚柔、虚实,开合、进退、屈伸、相辅相成等。被掌洪拳广泛运用到武术运动中。特别强调阴阳对立统一观,主要表现在动与静、重与轻、快与慢、起与伏、长与短、刚与柔、上与下、内与外等,处处体现“负阴与抱阳”的思想,追求动与静,要做到“动速静定”,“动如脱逸”,“静如山岳”似的稳定。重与轻,“重如铁”、“轻如叶”之说。起与伏则是从动作的空间运动来讲节奏变化,高的动作要挺拔,有顶天立地的气概,低的动作要沉得下去,有鱼翔潜底能力。快与慢体现身法和动作的韵律,快中有慢,慢中有快节奏。长与短有一气呵成连续完成多个动作,有时则做一二个动作即顿挫停止,长短相参,使节奏更加多变。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练身心,强调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柔中带刚,以柔克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的阴阳辩证观,其“招招式式不变有万变,行运流水中有闪电。”心静体在动,体静心在行动与静互为。静在心,动在意,动则忘我,静则思进,内外合一,混元一气,上下相随,混元一气,做到“一枝动,百枝摇”,“前手打人,后手用劲”,“五行生克平衡,六合内外统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掌洪拳拳法理论深受传统佛学文化和易学文化及道家思想的影响,《易经》、《老子》、《庄子》及阴阳家和道家学说法是基本拳学理论基础。而佛学文化“尚和天经,和尚地意,天地人三才和谐共济”的伦理。为掌洪拳拳法基本理论体系的根源和核心,中华古老传统的“天人合一”整体观,河洛文化,阴阳五行,以及九宫八卦之易理,道家的导引,吐吸长生术,中医经络学说,以及现代力学、几何学、仿生学等科学原理共同构建了掌洪拳武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和理论体系。其内含阴阳五行八卦之玄机,内涵极具包容性、多元性、统一性,浑厚而丰富,拳理博大精深,是一部真正能够载入中华神圣武学殿堂的神奇拳法。掌洪拳的武学原理源于河图洛书《道德经》、《周易参国锲》,在史《尚书》载“伏義王天下,龙马出河,随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河图有三十个黑圆圈和二十五个白圆圈组成共五十五个圆圈,其中黑圆圈为阴,白圆圈为阳,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其阳数阴数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行运。揭示万物的生长与发展规律。顺则成仙,逆则成丹。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甲乙寅卯东方木,庚辛辛西西方金,丙丁已午南方火,壬葵亥子北方水,戊已辰丑未央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其,二五之精,妙而合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五行相克相生,维持事物的平衡与和谐。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

     后天八卦图又称文王八卦图,由先天八卦演变而来,后天是八卦讲流行的,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循环往复的关系,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八卦图是从四时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掌洪拳拳理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二者是二,也是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整体如一,浑然一体,其顺应天道自然运动变化规律,是佛道两家修为高深的大道之学。

     掌洪拳的架式体系以阴阳变化五行生克理论为拳艺指南,一招一式中,都阴中含阳,阳中含阴,阴阳互变,相辅相生,既在阴阳变化之中,都是一个阴阳平衡体系。在这个平衡体系中,乾为头、坤为腹、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震为足、兑为口、巽为股、心为火、肝为木、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五行配八卦,阴阳腹中行。掌洪拳是五行的大系统,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生克变化,揭示了其内在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以五行结合人体,结合天地,结合自然,依五行相克相生之数,体现了“天人合一”观点。养生与技击的有机结合就是掌洪拳功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五捶、五行手、五行拳、五影手、五步架的五个架式,五种基本捶法,五种基本步法,五种基本掌法,五种基本手法和五种基本功法,以及在修养上的仁、义、礼、智、信等五个方面,无体现阴阳五行变化之理。掌洪拳拳法是人体五行,拳法之五行,自然之五行,天地之五行,宇宙之五行的整体统一,是一个阴阳变化五行生克的自然、中正、平衡、整体和谐的系统体系。

      掌洪拳盘架子,特别阴阳功夫十二路大架(阴阳掌)的过程就是从一个平衡状态过度另一个平衡状态不断转化的过程。经过几百年来前人经过无数岁月磨炼,实践和经受沙场征战实践检验的,是多代功夫前辈不断研磨,提炼和总结的结果,是一部经过千锤百炼的拳法,它的架式原理也来源自然界,平衡态的启发,拳法架式简单精炼,但理论深奥,大道而简,是既自然又和谐的完美状态。在具体修炼中,追求天元、地元、人元功夫之神奇界,以天一为上盘,主练人的精神意志。地二为中盘,主练根基固基。人三为下盘,主练周身灵活。天地人三元又是一个整体,每一步修炼都是武学上的一座高峰,其“三元共修”更是历代习练者终生修炼功法的最高境界。

     掌洪拳在兵法修炼方面融入奇门遁甲之学,以易经八卦为基础,结合星相历法,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和天河布陈图等    (附天河布陈图)。

太阳和月亮一阴一阳,阴阳相对,阴阳结合,阴阳互补。

     天河九道弯,两头砍,为船形,两头为阴阳,太阳与月亮其阵法:山套山、山连山,其中有四条路可攻可守可退。

    布阵图的一边有六籽,为一天一夜,十二时辰,七星调北斗,阴阳两天丢,五行斗里收,因此只要陷入此阵,不晓得缺口出口是难以逃脱的。《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自然界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离不开阴阳的相互作用。阳主动散,可促进万物的气化。阴主静而凝,可促进万物的成形,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运动形式,所以掌洪拳在修炼中顺应自然规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采天地宇宙之灵气,得日月星辰之精光,充分利用外气和自然之力作用,一气贯穿,内外通达,周身一家,使人身气血充盈,经脉畅达,内壮肺腑,外强筋骨,,使人体能量与天地宇宙能量相互溶合与平衡,聚集、激发和发挥人体最大的潜能,从而达到健身、强体、养生、祛病延年的最大功效及换发出强大实战技击功能的目的。

     掌洪拳有鲜明的社会性,又有特殊的自身特点,师祖有训“法不传六耳,招不示目”、“有德者据之,无德者除之”,致使先前师辈,收授门徒慎重而严格,有心习练者,师难投,门难进,以致受业者少,成了单线传承,传播缓慢,让人觉得神秘莫测,随着社会的进步,“善渡众生”理论提升,后世传录者终于冲破陈规陋习,敞开了收授门徒之门,同时也揭开了掌洪拳的奥秘。

    掌洪拳寓佛、儒、道、易、兵、武、医、术等一体,是一部神圣而崇高的拳法,它的创立体现了先师们超人的聪明智慧,深厚博学的文化底蕴,出神入化的武功修为,高尚崇高的品德修养和顶天立地之雄伟气势,以及博大之胸怀,英明而神武和参天地悟人生,省生死之境界,以及追求天人合一,阴阳和合。五行健全的高深修为,这些都是先师们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的精神以及对中华武术做出的卓越贡献令我们后代修炼者世代敬仰。

监制:刘洪耀

编辑制作:刘伟

电话:0719—5223531

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出品:武当杂志社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

                 总第699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当道家八掌功法与基本练法/李翘
孙氏(孙禄堂)形意拳阐秘
形意古传八句拳决解读
太极六合针法
关于无极、太极和太极拳,你怎么看
从安阳文化古都谈古代哲理与内家拳拳理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