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家:低层次的父母只讲道理,高层次的父母只做两件事

在我们父母的那个年代,人们对教育理念这个事情还没有什么概念,

更没有听说过“教育心理学”这个名词。

在那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以棍棒教育为主。

只要孩子不听话,挨打挨骂都是常有的事情。

可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人们对教育孩子这件事情有了新的理解。

棍棒教育也成了反面教材,现在的父母已经很少再像以前的父母那样打骂孩子,

绝大多数父母都开始和孩子讲道理。

但是不难发现,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讲道理所收获的效果都微乎其微。

有的孩子表面上看似听进去了,实际上却把父母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下一次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还有的孩子对家长说的话根本就没有耐心,

一点也没把父母当回事。

难道和孩子讲道理是父母做错了吗?其实,父母也是分等级的,有初级,有中级,有高级。

和孩子讲道理的父母,往往还停留在低层次阶段,没有触及到教育的核心。

国外的一位教育学家在视频中分享道,低层次的父母只会讲道理,

而高层次的父母却只做这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表扬孩子,不要总是否定孩子。

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讲道理其实就是一种对孩子的否定。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当父母制止他们的行为并对他们讲道理的时候,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

但是父母和他们讲道理的举动却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否定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被否定的时候,

他的第一反应也往往是否定别人对自己的否定。因为,人都有自尊心,小孩子也不例外。

因此,在向他人提出建议的时候,最愚蠢的方法就是先否定别人。

要想让别人接纳自己的观念,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先肯定对方做得不错的地方,

随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也要表现得非常委婉。

比如,很多家长在孩子打游戏这个问题上总是感到束手无策。

有些家长选择对着孩子破口大骂,强制孩子远离游戏;有些家长则选择讲道理,好言相劝。

但事实上,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告诉孩子:你在做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你是错的。

更好的处理方式其实是,家长应该先对孩子的处境表示理解。

提出孩子是否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等原因选择这种放松方式。

随后,再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肯定,比如“你打得很好,

比我认识的所有小孩都厉害”“你找到了一个放松自己的方式,我为你感到高兴”。

或许孩子不会马上理解你的用心良苦,但是他至少可以感受到你的接纳与肯定,

让他不会对你所说的话感到那么反感。

而且,从“麦拉宾法则”来看,和孩子讲道理也是一个不太有用的教育方式。

麦拉宾法则又叫做“7/38/55”定律,

它指的是,在人与人之面对面间交流时,

对方往往会按照55%的视觉方式、38%的听觉方式、7%的语言方式来接收信息。

也就是说,人们对视觉和听觉的交流方式更加敏感。

至于对方说话的具体内容,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听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会说,对孩子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呀,毕竟,孩子也有做错的时候。

不能盲目地表扬。确实,对孩子的行为,父母也不能没有原则地表扬。

这时候,父母就要用另一种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那就是爱。

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其实是一种不对等的亲子关系:

我是你的爸爸/妈妈,我说的都是为了你好,如果你足够懂事,就应该按照我说的来。

很显然,这是一种父母对孩子的强权与专制。

在这种沟通方式下,孩子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他们只会认为,他们选择服从是因为对方是他们的父母,

而父母就是比子女拥有更多的特权。

他们或许在行为上选择服从,但是从内心来讲,他们肯定是不服气的。

因此,最理想的改变方式其实是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爱:

我希望你改变,是因为我知道你是爱我的。

我有个小侄子,从小就特别调皮,总是喜欢打人,下手没有轻重,哥哥嫂子和他沟通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

有一次和他一起玩的时候,他又抓着我的胳膊打我。

当时,我没有生气,反而问他:“你爱姑姑吗?”他很肯定地点头:“我喜欢姑姑,姑姑总是陪我玩。”

我指着胳膊上的红印,又说:

“但是姑姑被你这样打了会感觉很痛,如果你爱姑姑,是不是不应该让姑姑感觉到痛?”

小侄子点头,摸了摸我的胳膊,说:“那我下次不打姑姑了。”

没想到,这个顽固性问题竟然就此解决,小侄子以后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打人。

其实,孩子的世界非常简单。

有的时候,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们只会用自己感受到的方式去对待他人。

被虐待的孩子在长大后,很大概率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其他的生命;

总是被父母指责的孩子在长大后也会经常指责别人。

当父母告诉孩子,自己希望他改变是因为希望被他爱护和心疼的时候。

他们也会如愿以偿地回报给你一份爱。

当然,能够收获到孩子的爱的前提是,父母必须先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足够的爱。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关注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不能奢求孩子用爱去回报他们。

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还总是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说一些诸如“到了这个年纪你应该体谅父母”之类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叛逆。

因此,教育孩子一定要做高层次的父母。不要总是啰啰嗦嗦地讲一堆大道理,

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放下父母的架子,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

对孩子多一点耐心,给孩子多一点爱。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教育孩子,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后海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犯错后,低层次父母会不停给孩子讲道理,高层次父母都这样做
父母“层次”分高低:低层次父母只会讲道理,高层次会做这3件事
低层次父母才喜欢不停给孩子讲道理,高层次父母,懂得三个技巧
低层次家庭,喜欢不停“讲道理”,而高层次父母,会做这三件事!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讲道理,而高层次的父母却做了这两件事情#家庭教育
低层次父母不停“讲道理”,高层次父母只做“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