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官逼民反?先看看宋朝官人们做了这么多!

我们解说宋朝,不是鼓励模仿学习宋朝,而是尽可能的从汉人的视野来解读我们的历史,每个人的资料、精力都有限,难免会有局限。宋朝让人扼腕痛惜的地方,以后也会花很多篇幅去批判和吸取教训。

 

是的,宋朝的买办集团也很可恶,以后我们一起来探讨宋朝的那些卖国贼们。我们要把正邪的人分开来评价,正的要鼓励,邪恶的要批评,但是不能混为一谈。

宋朝的农民起义有几个特色,大家知道吗?北宋最有代表性,也是把北宋国力带来转折点破坏的是方腊起义王庆起义

他们有几个特点:

1、方腊是漆园的庄园主,王庆原来是东京开封府内一个副排军。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富户,两个人都是富人,也就是富人集团带头造反。

2、这几个商人造反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因为税负太重,他们作为商人家庭,因为宋朝商业税负才区区2%。梁山好汉,真的被天子逼上去的有几个?还是被宋江逼上去的更多吧?

3、方腊是江南人,今天的杭州,金华,湖州一带,那里的人民是最富裕,商业发达,经济发达,生活水平也高,也是主要的产粮区,不存在民不聊生的问题。

4、宋朝的逼,是很难的,因为宋朝天子设计了非常完善的法律体系,后来的问题是买办们知法犯法,这个是每个朝代的通病,哪怕我们今天。

五代十国那样惨绝人寰,备受压迫的时代,只要有一口饭吃,都没多少人造反,哪怕是蛮夷统治时期。而到了税负最低,福利制度最健全,生活水平最高的宋朝,他们为啥偏偏反了呢?

造反的都有一帮富人、将军加入,装备齐全,作战娴熟,一上来就是正规军水准。这是北宋的百姓一直在练习战斗吗?不是说宋朝都是软弱无能的,那么临时造反的百姓为啥都可以攻城略地,甚至开始把正规军都打败?这些都是现有宋朝历史的自相矛盾之处,所以在阅读历史的时候,要带着思考,很多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背后一定藏着一些事情。再看看梁山伯,曹盖,宋江,卢俊义等108个人,是吃不饱饭的底层人民吗?造反集团里面,有80%以上的官员,商人,富二代,地主,真的贫困潦倒,因为压迫吃不饱饭的,有几个?

 

要了解宋朝,咱们从安史之乱开始聊起。唐末到五代十国,前后历时80年。亿万生灵涂炭,前后58个皇帝,有42个死于非命。唐武宗顶峰期有超过600万户到了宋太祖建国的时候,全国仅余120万户,折损率80%。也就是,安史之乱之后,汉人减少了80%。

宋朝为了让百姓不至于官逼民反,设计了很详细的制度体系,我举几个例子:

宋朝的第一个制度是——封案,这就是现在的缓刑,一来可以给办案人员更多的时间来查清真相,如果犯罪人可以悔改的情况刑罚就可以不实施,如果让不改过,就会开匣判决,实行处罚。这样就尽量的减少了误判。

宋朝的第二个制度是——试法官,司法人员要想被任命,必须要通过试法官,这个考试是非常严格的,相当于今天的司法考试。而且要求判决要写清楚让人信服的事实依据、明确的法律条文,在发现案件情况可疑的时候,要在卷子上注明,用于未来的复查。

宋朝第三个制度是——翻异别勘,翻异就是翻供;别勘就会另外审理。宋朝的刑案是允许告人在盘问、审查、宣判、临刑的时候,是可以随时的喊冤。如果开始了翻异,这个案件便可以进入别勘的流程。所以,宋朝是给了底层百姓很多的全力保障和争取的机会。

宋朝第四个制度是,南宋有高达五次的要求案件重审机会,虽然很浪费效率,但是可以把很多问题查个明白,还可以换不同的人来查案。

宋朝第五个制度是:审讯和定罪是独立的,一个管调查,一个管判决,和今天的司法很接近了,就为了防止官员滥用权力。

学过法律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的法律是最完善最严谨的,不仅有法条,法规汇编还有大量的案例,断案的成例和行政措施的例都会非常详细的用来教化百姓。

宋朝的专司审判的机构,国家层面有大理寺、刑部、审刑院,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此外还有御史台来参与国家最高的审判职责,就是为了滥杀无辜。大理寺会复审各地上奏朝廷的重要或疑难案件,怕有冤案出现。

刑部主要职责是“详复”,复审各地已决的死刑案件,判处任何一个人死刑,都是要刑部详细复查过的,有的天子还会亲自判定。不仅如此,宋官人还不够放心,要求刑部审案每次抄录案卷申报尚书省,在第二天日要申报御史台审核。宋朝的特点就是冗员,也就是太有钱,养了太多的官员,一个大案要案,是要通过层层审核,相互比对,如果要想操纵一个冤案,难度极大,成本极高。

还不够,宋官人的制度设计能力的确是一流的,为了担心常设部门勾结,宋朝还设置了临时流动的机构——制勘院,皇帝常派出“制勘使臣”到各州审理狱讼。制勘使臣检查好案子后,都要写每个案子的鉴定记录给天子抽查的,而且是终生追责,一旦以后发现了问题,他就要被处罚。这个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中纪委巡查组了。

 

这么做已经很周密很复杂了吧,天才的制度设计们,还设立了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三个法定机关,专门受理直接向朝廷投诉的案件。比如林冲你觉得很冤枉,你可以直接去国家机构去申诉,会有独立的团队介入审查,他们会把原来的案件抽调上来,这帮人是天子直辖的,其他人无权干涉。

看到了吧,宋天子就是这么为百姓着想的,任何一个重案要案,要想操纵这么多部门,这么多环节,这么多抽查,难度你想想多大?逼上梁山,有几个上梁山的人有经历过这样周密的审批?都没有去投诉,去伸冤,去告中央告状,你为啥就那么容易就放弃了这么好的制度呢?

所以,宋朝真的冤假错案是很少的,因为相互制约太多了,代价太大了,那些所谓的官逼民反,都是一个噱头,没有逼就开始反了,他们都没有去争取过最基本的伸冤流程。

宋江、方腊、王庆、曹盖、卢俊义等,有几个真的都试过这么多的投诉,伸冤?有几个是正儿八经被中央判处重刑的?有吗?都没有,为啥说官逼民反,谁逼你了,天堂都有大路给你敞开着,你都不愿意去走,就直接反了,说得过去吗?综上所述,官逼民反,是极少数的,大部分都是主动反,而且造反的不是流民,而且有钱有吃的人。

很多人对宋朝的印象,停留在水浒传,哪怕是水浒传,好好的去学习和分析,也会觉得——这个朝代的造反人民好幸福,好有钱啊。

我们先从顶层架构来看这个朝代,大家发现了一个问题没有,蒙古人写的宋史说宋朝的农民起义那么多,但是为啥都没有多大动静,大部分都好像是闹剧,一下子就安静了呢?大家看历史一定要思考这些明显的逻辑漏洞,宋朝可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部分都属于闹剧。看看汉唐明的农民起义,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而宋的确是很快熄火?为啥?因为,造反的人往往是本地的有政治野心的人,但是因为大部分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他们不愿意跟随造反,没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阵营来推翻天子,所以没有滚雪球,还是原来的集团的人,做不大。

还有,宋朝有非常完善的福利体系,这个我们在上次已经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宋朝那些完善的福利制度,包括廉租房,社保、医保和育儿服务。宋朝如果真的出现了流民,那么宋朝还有一个兜底的措施——募兵。哪里出现了流民造反,宋朝的第一反应不是去镇压,而是去招募这些人当兵。因为宋朝的士兵都是发工资的,而且待遇不错。只要解决人的温饱问题,谁还去造反呢?而且宋朝的士兵可以养到你65岁,相当于铁饭碗了。

所以,我们也看到,梁山好汉们也是被招安的,还都给了不错的待遇,当然,比起他们的野心,那是差了一些。但是已经足够丰衣足食了。宋朝最被人诟病的就是三冗问题冗兵、冗官、冗费,这些其实都是宋朝的福利制度,天子对百姓的各种保障体系。

宋朝脱胎于生灵涂炭的五代十国,用了短短的几十年就实现了汉人人口的爆发式增长、老百姓安居乐业、汉人文化得已复兴、国家也实现了富裕,领土也得到了拓展,宋朝先人们的这些努力和探索,应该值得我们后人的敬重。天子为了防止官逼民反做的大量的制度保障,我们能否用仁慈来替代软弱呢?

弱宋,能否改为——慈宋,是不是更对得起宋太祖们的奋斗!

宋家官人对人民的慈爱是出名的,大家知道雪中送炭这个成语的出处吗?那就是宋太宗给贫困百姓在冬天挨家挨户送衣服、米面和炭火,百姓们为了纪念宋太宗的关爱,发明了一个词——雪中送炭,一直流传至今。

有的人对我分析宋朝好的一面有意见,觉得宋朝的评价要延续蒙古人的基调——懦弱无能、不思进取。但是,我真的去查阅了汉人写的宋朝历史,我却发现了宋朝,可能和教科书灌输给我们的——不一样!

当土地兼并不再是威胁王朝延续的麻烦后,宋朝才能在强敌环伺的险恶环境中,靠步兵为主的军事力量,和蛮夷扛了319年。

昨天一个群友说的非常好,他说宋朝是下跌过程中的超跌反弹,经过五胡乱华、五代十国,汉人的人口、文化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如果不是宋朝在汉人减员80%的情况止住了颓势,又让汉人的人口得到了大爆发,超过了1.2个亿,汉人真的可能距离印第安人不远了。没有宋朝打下的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人口基础,元朝的起义军们如何去重开大宋日月天呢?没有大宋的昨天,哪有大明推翻蒙元的底气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代天巡狩,弹劾百官!明代的七品小御史权力到底有多大?
局势混乱时,军人最具话语权?基于唐代五代军人主狱,浅谈其内涵
新清史| 清代刑部满汉关系研究
曾翚传
施公案
数亿汉人为何甘愿被几百万满清贵族统治276年?不反抗的原因有四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