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经典招式:掩手肱捶简介

太极拳经典招式:掩手肱捶简介

掩”是掩盖和隐蔽。“肱捶”,“肱”是肱骨,通过肱骨的折叠、大臂推送小臂,将劲力输送到拳的梢节,“捶”就是拳。有的地方也叫“红捶”,把它说成红色的“红”是错误的,有人解释成是发了狠、玩儿了命见了血,这都不对,因为这些没有从肢体的运动机理上来谈。应该是像过去的火车,大臂摇小臂,小臂带车轮,才能让车走起来。之所以有“红”这个说法,是因为过去地方方言不同所造成的口误,在写书的时候将“肱”写成了读音相近的“红”,沿袭下来就产生了误解。

掩手肱拳

动作一:接上势,身体略右转,重心左移,两手双逆缠自下向左右分开,目视前方。

要求:两手分时,以身带手,沉稳圆活,此动接上势,继续呼气。

内劲:劲以腰裆右转左移,两手逆缠分开,劲掤于两小臂外侧及掌外缘。

用法:如对方双掌击来,用双手分劲将来势分化。

动作二:接上势,重心右移,身体略右转,右手顺缠上翻变拳合于右腰间,拳心向上;左手由逆缠变顺缠,立掌合于胸前正中线,目视前方。

要求:握拳合劲时身体中正下沉,松胯屈膝,劲合于右腿,蓄而待发。此动吸气。

内劲:松胯、塌腰,丹田劲过长强穴,顺督脉,冲风池(位于项部),过百会(位于头正中线,离前发际约16 厘米)至人中(在鼻下唇上,鼻唇沟之正中),下分两肩;松肩沉肘,顺缠将右拳合于腰间,左手合于胸前。

用法:左掌在前掩护,右拳藏于腰间。用时,突然从左掌下前冲,故名“掩手肱拳”。

动作三:接上势,右腿蹬地里合,身体迅速左转、松左胯;右拳逆缠螺旋前冲,左肘向后发劲,目视右拳前方。

要求:发劲时,拧裆转腰,将拳突然击出。前拳后肘,完整一气。此动发劲呼气。

内劲:劲由右脚蹬地里缠,腰迅速左转,劲螺旋通过肩肘,催于右拳顶,左肘顺缠向后发劲,与右拳配合。故内劲运行有“生于肾,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通过肩肘,催于手”之说。

用法:前拳后肘,前后对称,腰如车轴,气如车轮,完全用裆腰的旋转力。故有“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转鸟难飞”。

《歌诀》 云:

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肋并中心;

上鼻下臁兼两眼,脑后一击要人魂。

进阶指南:

要练好陈式太极拳的爆发力,必须先在去僵求柔、周身放松的基础上下功夫。所谓放松,即是指在立身中正的基础上全身各个关口松开,肌肉全部放松。拳论上讲:“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是指这种放松还必须有一种相互协调配合的力在里面,建立在拥劲的基础上,成为撞之而不开、破之而不散、浑然一圆的运动体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随时可以调动周身任何部位,随时发力,完全不加一丝勉强,挥洒自如。

太极拳是内家拳术,是一种意念和气力的运动,所以,必须要做到内气与外形的协调统一。练习陈式太极拳开始要先以外形引动内气,然后再练到以内气催动外形,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结合的境界。拳论中讲:“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只有达到内气与外形结合,才能够收发自如,随心所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氏太极拳爆发力:弹抖爆发力解一
陈式太极拳大架一路招式绣像谱
太极拳 拳诗
怎样练习太极拳发劲?
太极拳招式“云手”拆拳讲解,运动过程以腰带动,上下相随
蓝守正 谈太极拳架与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