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人选配助听器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拒不承认听力下降,认为听不清楚是没注意听。

老年性听力损失和老花眼一样,是一个普遍现象,据调查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听力问题的超过50%,需要听力学家的帮助。

老年性听力损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一开始的部分音节缺失到全聋都有可能,听不清楚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老人如果出现以下表现:电视开得很大声,在嘈杂的环境下无法交流,听不到远处的声音,对外界声音反应迟钝等等,往往听力损失已经比较严重了。

老年性听力损失通常是不可逆的,听神经也会”用进废退”,因此一旦出现听力问题,应该及早介入,除了注重日常运动及健康养生,应尽早选配适合的助听器,不要等到听力下降得很厉害了才去验配助听器。

因此,正视老年听力下降,及早选配助听器,是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误区二: 认为配了助听器就可以马上听清楚。

与一般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相比,老年性听力损失的生理病理变化更为复杂,不仅限于中耳、耳蜗毛细胞、血管纹等结构,而且还涉及传入、传出神经纤维及各级中枢传导通路上神经合团的退变。任何单一治疗及康复手段都难以解决一切问题,不能误认为配了助听器就应该可以马上听清楚。
著名的美国内耳病理学家Schuknecht于1964年将单纯老年性聋分为四型并沿用至今:

1、感音性聋:萎缩变性始于小儿或中年,慢性进展。临床表现为高频听力突然下降,呈下降型曲线,语言识别率尚好。

2、神经元性聋:听神经系统神经元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主要表现为语言识别率损害严重而纯音听力功能相对较好,两者不成比例。据研究耳蜗神经节改变发现,1—10岁时神经元细胞平均为37000,80岁后减少到2000,老年性聋者可减少到13000,这种现象可称之为老年性语言退化。

3、血管纹性聋: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聋,多在30—60岁间血管纹开始隐性进行性退变,。所有频率都听不到,呈低平听力损失曲线,早期语言识别率尚好,在纯音损失50DB之后,语言识别率亦明显下降。

4、耳蜗传导性聋:亦称机械性老年性聋。最初出现在中年,可能为蜗管运动机制紊乱所致。如患过中耳炎、耳硬化、和梅尼尔病等,则与老年性退变交织在一起,形成混合性聋。


误区三、戴比不戴好,先凑合戴吧


老年人选配助听器做全面的听力检查必不可少,气导、骨导、不适阈、言语评估和声场测试等等,不可以仅依据一项检查选配助听器。

老年性听力下降包括听力程度的下降和言语分辨率的下降,听得见和听得清楚是两个概念。不能认为配了助听器就可以解决一切听力问题, 在选配助听器时一定要选择优质产品和专业验配,劣质产品和不专业的验配将严重损害残余听力,助听器的效果也因人而异。

总之,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不仅仅帮助老人听见声音,更可以帮助他们建立重回社会的信心,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与防治老年性耳聋,重返“有声”夕阳红
老人变得孤僻、莫名发脾气,竟是因为听不见!
耳聋不治,大脑退化
【精准干预】老年人耳朵不好了怎么办?
老人总是“听不见”,当心是这个原因!越忽视越严重
60岁以上发病率过半,不注意可能会引起痴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