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么为什么荀子又说人之初性本恶,从人本质到底是什么?





孔子根本没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这方面的话,荀子也没直接说过“人之初性本恶”这句话。“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观点和概念,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孟子和荀子提出来的。看你提问的用语方式——就显得你100%的不学无术和幼稚无知,即你像是个90后又像个几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

现就关于人性和人性的的善与恶,以及人性的本质,做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解答。



一、性善论与孟子

“人性本善”是孟子的观点,但“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却是出在《三字经》中。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今山东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与性本善相对的是性本恶。是由荀子提出的。

二、什么是人性与善恶的观点

人性是什么?人性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各种观点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

关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对人性的探索中,都做了不同视角和观点的思考与解释。诸子的人性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先秦时期各家的思想和使命追求,都在于想通过对人性的认识,使人有规律、有秩序、有道德、有修养、有理想、有目的的生活,明理省事遵道,去恶存善、改恶为善;保持纯善本真,提高伦理道德意识,滋滋进取,完善人生价值,最终实现人生理想,达到人生目的,追求幸福、愉悦、高尚的人生。

1、关于诸子对人性的定义

孔子最早谈到了人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有明确回答人性是善是恶,只是强调了人性基本平等和可塑。孔子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他明智之处就是少谈、不武断下结论。正如他的弟子子贡所言:“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科学,不可事”;韩非子认为“夫智,性也;寿,命也,性命者,非能以学于人也”;孟子认为“人之异于禽兽者”。

先秦诸子所讲的“性”、“人性”的基本涵义可以说都是一致的,即“性”一般指人或物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点、特征或资质;“人性”是指人具有的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点、特征或资质,即指人的天生资质或天赋素质。

2、人性的善恶之论

先秦时期关于人性善恶,众说纷纭,各执一端,现只把孟子和荀子的观点论述简单地说一下。

(1)性善论——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力倡人性善论,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现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

(1) 性恶论——主要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恶,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于人人都有物质欲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学而自然的,正是这种物质欲望的追求,决定了人性的恶。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荀子这里的情性观与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关。然而性自命出以“情”为天的观念引出的是自然主义、情感主义的生存论调。荀子没有沿着这一个路向发展,这是因为,他认为天然禀赋的性情是恶的。因而顺应他的发展,将引起人与人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性恶论。

三、人性的变易性

在人性是否具有变易性、可不可以改变这个问题上,先秦诸子可以说是达成了共识——皆认为可变可易。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告子认为“性,犹湍水也”,孟子也承认人性不但变易不定,而且善端可得可失,“人之所以异欲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亦,君子存在”。荀子认为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明确肯定了人性的多种可能性和变易性。墨子主张人性如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在管子看来“民之从利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世硕认为“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善恶在所养焉。”

四、什么是人性本质?

为什么有人性本善和性本恶,人本质到底是什么?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自汉代以来,古代易学家和哲学家对这一命题有不同的解释。西汉京房以“二气相感而成体”、“不可执一为定象” 解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唐杨士勋《 梁传疏》引王弼对这一命题的解释:“一阴一阳者,或谓之阴,或谓之阳,不可定名也。”

中国易学表述矛盾法则的命题。定义概述:循环不已乃道也,问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太极否,曰阴阳只是阴阳,一乃是太极,阴阳只是一气,阴气流行即为阳。天一坎数,由一生二,阴阳合德,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子一丑二,于天象为日月。

中国易学表述矛盾法则的命题。认为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此道。

道即为:“人道 天道 地道”,一阴一阳也就是人类狭义的所定义的对错,成败,快慢,高低,大小,明暗……等等组成起来才为道。

其实《易经》之“一阴一阳之谓道”已对“人性”本质说的很清楚明白。为什么诸子百家对人性都提出了“自家”的观点,而在人性具有本质性的,可变异性上却达成了一致的观点?因为人性善于与恶是共同存在于一身的,就如阴阳循环转化,共生共存,互依共生。

现代心理学已把人性说的很明白。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管理中人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阶段。

'复杂人'(Complex man)是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提出的假设。'复杂人'的含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就个体人而言,其需要和潜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而各不相同。

其二,就群体的人而言,人与人是有差异的。因此,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虽然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并不适用于一切人。

因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具多层次性,因此人的动机是多方面的,随之需要变化也是随着需要的目标的长短而不同,即人是多动机的人。

即人性是随着人的需要动机不断变化的。人性会随着环境的变化需要——人的需要和对应的不同的目标(即人或事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动机而是变化着的,不断做出调整的。即人的需要和目标都潜藏着人善与恶的动机——这就是人性本质。

在此要说明的是人之本善和本恶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是两码事。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还有人性本质善和人性本质恶的含义。几千年来和很多时候打这个问题搞混了,命题和概念搞得混乱了。因此这里要说明作一次澄清。

再就是笔者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熏陶,及青壮学研儒家精典书籍,自称“儒家弟子”。本人是“人性本善”观点的承认者、支持者和继承者,是一个执仁义、行诚信,具有科学态度的理性的,做人做事的体道者。

也是一个具有执行力、管理力和领导力的职业人。

杲杲湖山

2017年9月6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说人性本善。孟子说人性不善不恶。苟子说人性即恶。你们认为哪个说的准确?
孔子读书是为了谁?
朱熹错了 | 朱熹在发明和创新孔子思想,有错吗?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为什么?
人性是个大问题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那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