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色凝时忆旧京:老北京市井风俗画

在20世纪末以来看到的北京城与传统意义上的老北京是有天壤之别的。颇具地域特色的京味建筑和风情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正与我们渐行渐远。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画家,绘制出老北京百科全书式的市井风俗画,为我们了解老北京留下了珍贵的图像资料。这位守望传统的土著画家便是盛锡珊。

盛锡珊《正阳门城楼》

盛锡珊出生于北京。他在幼年(即上世纪30年代)便在中国画学研究会从画家周肇祥(1880年至1954年)、祁昆(1901年至1944年)等人习山水、人物,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功底。盛锡珊晚年以其日积月累的无数北京风情及历史景观粉本,创作了数百幅北京风俗系列画,并一度在北京的报纸连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盛锡珊《老北京茶叶铺》

老北京的城池街市、胡同百业、世象风俗和店堂楼苑等在内的风俗画卷,在盛锡珊笔下得到生动再现。无论自然景观,抑或人文风景,均很好地传递了20世纪上半叶的旧京风貌。当文物鉴藏家王世襄(1914年至2009年)看到这些画时,禁不住赋诗歌咏:“万春亭上迎朝旭,银淀桥头揽夕岚。胜迹京华余几许,画图待与梦同参。”而另一文物鉴藏家朱家溍(1914年至2003年)则认为盛锡珊“能够把我们说不出的梦境展现给读者及后人看,当然是难能可贵又可喜可贺了”。

盛锡珊《老北京大酒缸》

盛锡珊的画大多为小品,但小中见大,咫尺之间见乾坤。无论是永定门、前门大街、天安门、地安门、庙宇等气势宏伟的建筑,还是戏院、店铺、澡堂、客舍等微观场所,或者是办堂会、祭月、耍龙的、拜年、祭财神、打更、买卖等民俗或生活场景,都能以不同的笔致,以微缩景观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他的绘画中西结合,将西画的材料与中国画技法水乳交融,写实而不拘泥于形似,细致而不生硬。长期以来,大家都在津津乐道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其原因之一便是该画为我们认识12世纪汴京的城市风俗与历史情境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无疑,若干年后,盛锡珊的北京风俗系列画也可称得上是另一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成为后人认识20世纪前期北京世貌风情的重要图像之一。

盛锡珊《西单牌楼》

清代画家唐岱(1673年至1752年后)曾在其《绘事发微》中说:“能画者品四时之景物,分南北之风俗,明乎物理,察乎人事。”纵览盛锡珊系列画作,正可印证其正是这样的“能画者”。他的“明乎物理,察乎人事”,为我们留住了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我们即便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穿越到燕京风貌,领略城南旧事。如今,惟有盛锡珊风俗画,将旧时月色定格,成为一段永恒的回忆。或许,这便是盛锡珊绘画的魅力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去故宫,看古人怎么过节、带货和带娃
老北京风俗(扑克)
老北京风俗2
《旧京风土画集》王羽仪(简介)
陈师曾的老北京风俗画
北京风俗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