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市全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到2020年,全面建成县域医共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服务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其他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县域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逐步形成‘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格局。”这是记者从市政府相关部门获得的信息。 

  据悉,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总要求,我市于八月底出台了《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市政府要求,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重点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统筹管理医共体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重点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提供接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要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工作推进中将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根据地理位置、服务人口、现有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布局等情况,通过双向选择,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组建2-3个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其他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医共体;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的医疗机构和康复院、护理院加入医共体。 

  各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将明确1-2家对口支援的城市三级综合医院和数家专科医院,建立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提升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 

  成立医共体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医共体内的各项工作。医共体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加强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建设,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医共体内部床位、号源、设备统筹使用,进一步贯通服务链,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加强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要制定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指南,明确医共体内县、乡两级疾病诊疗目录,建立完善医共体内部、医共体之间和县域外转诊管理办法;牵头医疗机构按相关要求强化重点科室建设,着力推进高血压诊疗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建设。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要统一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标准,建立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将传统的对单一医疗机构的监管转变为对医共体的监管,牵头医疗机构承担医共体内成员单位的医疗质量监管,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质量的同质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力推进县域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建设——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县域医共体来了!2018年底,山东省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市)级全覆盖!
高质量县域医共体如何建?“参考答案”和样板在这里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205号建议的答复
1年少了1万个村卫生室: 医疗资源“下沉”乡村, 如何不再“沉没”
医改调研|濉溪县智能化健康管理100%全覆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