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鑫东达铝壳·深度】正极业务占比75% 杉杉股份出击上游矿产幕后解读

摘要

协议之外再追资认购,杉杉股份此举背后被解读为与其子公司杉杉能源息息相关。杉杉能源总部设在湖南,是国内正极材料行业中的领军企业。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持续向好,三元系、钴酸锂等锂电池需求量增速。而洛阳钼业是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签署协议之外,杉杉股份加码认购股票意图明显。


日前,杉杉股份(600884)公告,公司与洛阳钼业(603993)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未来钴产品的采购与销售以及钴、锂等金属资源项目开发进行战略合作,有效期至2020年6月30日。


同一日,杉杉股份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通过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8亿元,通过华润信托·博荟7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参与报价并认购洛阳钼业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拟洛阳钼业用于巴西铌、磷资产收购项目和刚果(金)铜、钴资产收购项目。根据最新消息,杉杉股份已经完成本次认购。


协议之外再追资认购,杉杉股份此举背后被解读为与其子公司杉杉能源息息相关。杉杉能源总部设在湖南,是国内正极材料行业中的领军企业。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持续向好,三元系、钴酸锂等锂电池需求量增速。而洛阳钼业是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签署协议之外,杉杉股份加码认购股票意图明显。


事实上,高工锂电发现,这并不是杉杉股份第一次进击上游矿产资源。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杉杉股份或其股东杉杉控股瞄准瑞福锂业、SQM发起兼并购。尽管结果并不如意,但杉杉股份对上游矿产资源的野心却昭然若揭。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猝不及防,而动力电池市场持续向好,上游锂、钴等矿产资源近2-3年内将处于供应紧张局面。杉杉股份作为国内锂电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布局上游原材料可实现保障供应链的目的。


杉杉股份大手笔涉足上游原材料原因何在?


 原因一:正极材料业务占比总营收75%


从服装起家的杉杉股份新能源业务覆盖上下游产业链,为主要的业绩来源及发展重点,杉杉股份主要业务布局示意图如下:



但目前,锂电池材料业务尤其正极材料是杉杉股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盈利主力。根据其2016年年报披露,杉杉股份营业收入54.75亿元,同比增长11.09%。其中,从下表可见锂电池材料营收40.96亿元,占比总营收高达74.81%。



同时杉杉股份称,2016年年报报告期内,锂电池材料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亿元,同比上升180%,主要系正极材料业务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上升所致。



而杉杉股份也在年报中披露,公司致力成为市场占比30%的全球正极材料供应商,从长期规划来看,掌控上游矿产在杉杉股份未来的战略布局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原因二: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攀升正极材料扩产


自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以来,动力电池市场也被强劲驱动。尤其在补贴新政颁发后,三元动力电池成为国内电池企业追捧的主要对象。


杉杉能源主营钴酸锂和多元正极材料。高工锂电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目前杉杉能源主要有以下3大投建项目,总计正极材料产能达11万吨。



为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杉杉股份提前布局上游钴矿和锂矿是未雨绸缪。从现有材料商的做法来看,与洛阳钼业等上游供应巨头签署长单,维护彼此的合作关系是最普遍又互利共赢的办法。


但是对于杉杉股份来说,其大手笔涉足上游矿产资源还源于一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


就在今天杉杉股份发布公告披露,子公司杉杉能源与天齐锂业诉讼案的终审结果。相信大家都还未忘记去年两大材料巨头的这场博弈大戏。其实,不管二者之间的纠纷究竟孰是孰非,这场“风波”却重重地给杉杉股份当头一棒,加速掌控上游矿产。毕竟被人掐住咽喉的滋味不好受,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最安全和放心。


 原因三:碳酸锂、钴供不应求,价格波动频繁且呈上涨趋势


锂电池原材料价格此起彼伏的涨价潮在今年以来接力上演,尽管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感叹“压力山大”,但作为电池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上游原材料“疯涨”也并不是材料企业所乐见其成的。


国内一位主流三元材料供应商销售总监曾对高工锂电透露,原材料价格波动过于频繁,一天多变成为正常现象,这对上下游产业链的长期发展并不好,当企业之间各自忙于各种“价格战”的明争暗斗,上下游协作的信任感以及发展的和谐环境也将因此受损。


但在现有环境中,为了避免类似天齐锂业事件重演,也是基于对原材料的强掌控欲,杉杉股份加速布局。


高工锂电注意到,杉杉股份涉足上游矿产资源,应该从2015年杉杉系掌门人郑永刚入主江泉实业,主导收购瑞福锂业算起,甚至郑永刚打算对江泉实业进行锂电业务借壳重组。尽管一波三折,江泉实业最终弃购,重组也失败,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杉杉股份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2016年8月19日策划重大事项重组停牌十多天后,杉杉股份最终宣告,筹划超10亿美元购买国际锂业巨头SQM30%股权的海外收购计划无奈告吹。


蓄势近一年后,杉杉股份再度出手,只不过这次相中的是钴矿。2017年7月12日,杉杉股份牵手洛阳钼业,签署3年合作协议并直接出资18亿元认购其股份,保证自己的优先供应权。


从碳酸锂到SQM,从钴到洛阳钼业,价格飙涨是杉杉股份涉足上游矿产的直接原因。碳酸锂从2015年不足5万元/吨上涨到2016年近20万元/吨,价格翻两番;钴价从2016年10月报价在22万元/吨左右上涨到2017年一季度最高价超40万元/吨。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锂矿资源主要掌控在SQM、泰利森、FMC、Chemetall四大巨头手中。败走SQM之后,杉杉股份又将眼光放到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洛阳钼业上。


高工锂电了解到,洛阳钼业通过其间接控制的香港全资子公司CMOCDRCLimited间接持有TenkeFungurumeMiningS.A.(下称“TFM”)56%的股权,且TFM通过位于刚果(金)境内的TenkeFungurume铜钴矿(下称“Tenke”)从事铜、


钴矿石的勘探、开采、加工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电解铜和氢氧化钴初级产品。


Tenke是全球范围内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铜钴矿产之一,资产非常优质,也是刚果(金)国内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截止2016年12月31日,Tenke铜钴矿符合JORC标准的铜矿石资源量83600万吨,铜品位2.89%、钴品位0.27%;铜矿石储量18160万吨,铜品位2.51%、钴品位0.31%;2017年第一季度,Tenke铜钴矿实现100%权益铜金属产量53883吨,C1现金成本0.42美元/磅;实现钴金属产量3587吨。


“吃一堑长一智”,此次杉杉股份并没有直接高调收购,而是通过“协议+认购”的方式与洛阳钼业共同开发钴矿项目,一边强调优先供应权,一边保持合作姿态。尽管手段上麻烦了些,但结果杉杉股份如愿以偿。


精彩回顾

·1-7月投扩产超600亿  前瞻动力电池市场四大趋势

·6家新三板锂电企业摘牌  淘汰赛还是升格战?

·丰田为什么“沉不住气”


声明:本文章属高工锂电原创(微信号:weixin-gg-lb),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haochong19881213)获得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锂电行业大事件:杉杉新材拟30亿元建国内最大正极材料基地
新能源汽车爆发,锂电池行业景气仍有望持续
新能源上市公司
锂电池成本结构与锂电池投资机会
锂电池
锂电池概念股票一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