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曾志:互联网时代媒介叙事下的生命传播



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同时,带出了媒介的大时代与叙事的小时代。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带来的连接一切、快速迭代等特征,预示着媒介大时代的到来。


麦克卢汉所谓“地球村”世界的到来,万物连接中也凸显出万物皆“媒”,人的交往与沟通越来越彰显生命本身,个体感觉、知觉与情感在沟通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种种社会“人造物”幻象的纷纷滑落甚至崩塌,人与自我、人与他者关系在心性的贴近或疏离中呈现或遮蔽,这代表着小叙事时代的开端。


连接一切的互联网中流动的感觉、知觉、意识、观点、无意识、情绪、情感间彼此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未来的肯定与确定可能只能在事件发生之后、在对事件的回溯中得以呈现,其凸显出互联网自我传播的无处不在与无所不能,它对每个人在自我表达中对自身的了解与把握提出挑战,个体在表达、行动愈来愈裸露出个体生命的底色,而个体生命的底色也在生命的觉醒、觉知的前提下在珠光交错之中有所改变。


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生命传播”的概念,即生命在其之内又超乎其外,在交流互动中不断生成更迭,在关注生命内容的同时,注重生命中思想生成的性质、过程以及形式,主张互联网时代传播学更应注重生命叙事与体验。


个体信息感知力与回应力的不同,不仅仅体现出个体的心理差异,也会影响到社会心理的喧嚣与动荡。正因如此,媒介叙事成为生命传播的前提与条件。


媒介叙事是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思想的延续。


万物皆媒强调互联网时代显白了生命与死亡离不开人们感官、感知、情感在交流中的导引与影响。互联网连接了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国家民族相互依存编织了一张天衣无缝的“大网”,这个网络与今天互联网相同的是,都具有情感的共鸣与深度,不同的是前者是封闭性的,而后者是开放性的。


“媒介叙事”是媒介多中心化以及差异化的产物。媒介叙事通俗意义上指的就是讲故事,不同媒介讲故事的能力、方式、内容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与媒介生产与再生产的权力场域、符号想象与认知能力相关。


互联网时代不同媒介叙事所形成的符号世界反映与生成出人们的想象世界与心理世界,它会对人们的自我认知、交往关系甚至社会建制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改变。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历史也是一部媒介发展史。不同媒介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时空感,它影响到人的自我选择与行动,也影响到行动与卷入之间的分裂,关键在于人们的情感意识来自于真切的生死感知体验。


媒介叙事是权力场域生成的基础。


这与媒介生产与再生产的权力场域、符号想象与认知能力所生成的话语权有密切关系。媒介叙事中追问行动与卷入的统一或分离直逼生命本身。


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避谈死亡的,传统媒介时空中,死亡是人类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者在活着的时候就在处处感知死亡的气息,它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权威与对生命的敬重。


媒介叙事是一种认知能力。


人们通过自我经验的卷入,强调无言有情的责任、信念、信仰等对人生命倾向性的影响,加上细节性的描述,镶嵌在受众内心中,引发心灵深处的震荡与自我生活的呼应与交融。


媒介叙事行动与回应的统一需要发挥感官无言有情的交互作用。感官的交互有利于人内心的外交内感与外感内应,易于深入人心,有益于永恒观念的树立。认知能力强调的是对自我的否定与对外在事物的肯定,不断接受新事物,挑战传统的自我思维方式。


西方很多学者就提出,自我认知是开始于“我能”(I can)而不是“我认为”(I think that)。我们的身体经验(bodily experience)是我们能意识、思考、知道和交流之一切的最初的基础。


技术所带来的人类认知一次次的革命,这些创新的基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而认知革命一再告诉我们,相互信任与个体认知的媒介叙事的能力有关。


经验、体验、交流方式的不同,会带来传播效果的不同。本质上讲,人的经验、体验是生命的源泉,它编织的是日常生活中细微的情感、理性、智慧等,而不仅仅是个体独孤的极致体会,给出的是繁复生活中的具体建议,鞭辟入里、耐人寻味、行之有效。互联网究竟会将人类带向何方?这是如今我们逃避不了的问题,我们也不可能忽视隐蔽在互联网背后的种种反人类文明现象的存在。


全球化不仅要关注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宏大叙事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全球化过程中人员、信息的流动所带来的个体小叙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个体情感、意识、意念等作用的彰显使得一个不是革命的革命年代随之到来。


这种内生的、流动中的冲突是社会走向失控的重要因素,但它也同样变成了使人类得以发展的动力。革命很难是二元对立式的简单粗粝,传统社会中结构单一性的矛盾冲突极易引发多重暴力,而互联网时代多重冲突反而会形成内向式的相互牵制的状态,为人们沟通与交流提供更多的思考维度与空间,在自我觉察、自我否定之中寻求与外界和自我的和解。


连接一切的互联网在人们的交互中已内化到人的心智结构和思想模式,媒介大时代与叙事小时代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中最为关切的是生命传播中的认知革命。


互联网即因陀罗网,大众媒介已超越语言本身,在心念、心智基础上形成记忆、交感的生命有机体。


因陀罗网中的感觉、觉受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快速交互,凸显出媒介即讯息的特征,在信息快速流动、交互、生成与更迭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思想模式。


互联网时代社会有机团结中彰显的是长期隐匿于个体差异性背后的个体的情感、感知、感觉,信任与合作的基础更重要的产生于人类情感的共情与共鸣,它需要人类灵性的回归,这也正是认知革命的基础。


总之,“生命传播”概念的提出,就是想为传播学研究提供别样的认知与叙事方式,个体心灵、自我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个体表达行动对心灵和自我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与塑造,个体如何在传播中认识自我与权力,甚至在对话交流中如何感知自我与他者生命的交互、流变与生成等,都是我们打开生命传播的大门钥匙。


维特根斯坦也曾说过,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这些都在告诫我们,媒介叙事的无处不在与无所不能,在传播学以及媒介研究中我们应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语言简单化的抽象与不清晰,都可能会引发信念与原则、知识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等的断裂。万物皆媒中表达与互动已交织成历史的回声,荡漾在现在,叩响着未来。


(本文源于互联网时代媒介叙事下的生命传播(上下合集))


转自 | 师曾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曾志|数智时代认知加速中面向未来的无知与生命绵延(上)
林筱茹 李 堃 仁增卓玛 | 情感、行动与责任:公益传播中的生命叙事
真题点评 | 第8期:做论述题,首先要明确一道题有几个小问题!
南方传媒研究|元宇宙的一种世界观:我们对未来媒介与社会的基本观点
数字时代:视觉艺术审美与媒介传播如何共赢?
互联网时代的景区营销五大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