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能给孩子什么,孩子就变成什么

  现实中会发现,有很多家庭,家长自己是高知高管,是成功人士,从家境、榜样来说都无可厚非,但孩子却发展得差强人意。原因有很多种,但是缺乏关爱,缺少高质量的陪伴恐怕是一种。

  梁启超是民国名人中家庭教育的成功典范,虽然他学术和事务繁忙,但是对于子女的教育,仍然是事无巨细地关心,九个子女莫不做出一番成就。如今已年近九旬的梁思礼还常常想起父亲:“他与孩子们之间,除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知心的朋友。孩子们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父亲均能逐个给以详尽的解答并予以鼓励。”

  相比之下,康有为的十二个孩子中,除了长女和次女之外都不大行。梁启超在给其子女的信中提到了恩师一家的乱象与窘境:“他家里真是八塌糊涂,没有办法……我真不解,像南海先生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全不会管教儿女,弄成这样局面。”康有为身后更是“萧条得万分可怜”,梁启超得知其死讯后“赶紧电汇几百块钱去,才草草成殓”。究其原因,在维新变法前,康有为还有余暇照管其长女、次女,但对后面几个子女明显投入不够,子女们后来的发展也就有了很大差别。

  而另一个名人胡适,则两子均未成大器,次子更是在美国读了两个大学都未能毕业,还染上了赌博等坏习惯,被美国当局驱赶回国。原因就在于自己忙于公务,妻子是家庭妇女,文化程度不高,使孩子疏于管教。

  这三个名人,他们后代的起点都不可谓不高,榜样也不可谓不好,但在孩子的教育上有没有用心,决定了后代走得多远。

  哈佛的儿童发展中心从2004年至今连续出了13本白皮书说早教和发展的关系。其中讲到,人与人的互动关系,是环境来影响儿童发展的活性成分,并且是唯一的活性成分。孩子最需要的,是与参与他生活的人有良好的互动。

  父母的爱与陪伴,是孩子在人生长跑路上的巨大动力。

  但是说到最后,我们自己仍在跑步的路上。和孩子一样,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唯有成为同行者,在各自的跑道上努力奔跑,共同成长。


(转自思齐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所谓孩子的起跑线其实就是父母!
康有为的后人不平凡,还有一位女性,是“当红”羽毛球运动员
为人之父要有“大气场”
梁启超教育子女之道
陪娃写作业是“高危工作”?No!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我国近代最牛的父亲,九个子女全是国家栋梁之才,让许多家庭佩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