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盛放了三千年的梅花,你真懂得如何赏梅吗?

冬天就快要过去了,都没写梅花,因为,要留到春天写!


为什么呢?读完这篇你就会知道了。


提到梅花,梅兰竹菊和岁寒三友的名气,是外国友人都知道的。喜欢传统文化和中式风的朋友,一定对梅花爱得不得了,虽然用在名字上挺土哒。不过,真的把你丢到一片梅园里,除了「卧槽,好美!好香!」之外,你真的知道应该怎么赏梅吗?


不确定的,往下看吧。


芍药姑娘 Vol.238

x

为有暗香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咏梅的诗篇够囤个图书馆的,就数王安石的《梅花》最出名,使人听见梅花二字就寒颤抖三抖,敬她是条好汉,顺便以为冬天才是赏梅佳季。


其实在淮河流域,梅花是每年第一批开放的蔷薇科花卉。2月初开始绽放,比1月初的迎春晚了一个月;一直开到3月上旬,天气稍暖,樱花、桃花、杏花、海棠粉墨登场,拉开春日大幕,梅花的使命才结束。


所以人家是实打实的「报春花」,还是先遣部队那拨的。



不过提到蔷薇科,你们就知道这队伍有多闹腾了,别说樱桃杏李的花不好认,梅花也没强到哪去。只不过梅花个性强,非要在冬天暗香就对了。


2000年前就做为园林树木造福城市绿化了


「踏雪寻梅」一直是众多文人雅士追求的境界,但是恕芍药提醒一句,冬天下雪时,如果巴巴地去看梅,除了冻出鼻炎,估计是一无所获。因为古人张岱自己都说了: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


他在《夜航船》里写了一个经常冒雪骑驴寻梅的书呆子孟浩然(这呆子还爱看桃花),「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想要看见雪中绽放的梅花,开春后得靠老天赐一场雪,再次印证了,梅梅是报春花的铁事实。不过孟兄未必不懂啦,只是人家陶醉在这种意境里,不想醒来。


聊到这里,芍药想起大学里一个喜欢骑着烂摩托去甘蔗地里看夕阳的老师,真是异曲同工啊!


说好杭州开春有一雪,至今还没下下来。


梅花在我国存在的历史悠久到可怕,春秋时期,古人就开始吃梅果了,发现她的味道贼适合做调味品。


梅的品种分为果梅和花梅两大类:


白梅做梅干,成熟期在4月中上旬;

青梅做蜜饯、酿酒,4月中下旬成熟;

花梅主做陈皮梅,5~6月成熟

所以春夏交替之际都是酸津津的。


赏梅行为是从汉初开始的,到了宋朝变成一种流行。不夸张的说,赏梅简直是行为艺术,关于如何能够更高逼格地赏梅,这种著作是一本又一本。


最古老的是南宋范成大的《梅谱》(约1186年),搜集梅花品种12个,还介绍了繁殖栽培方法等,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艺梅专著,爱梅爱到骨子里的同学可以研究下。




其次是宋朝张功甫的《梅品》(1194年),专门介绍如何欣赏梅花。


《梅品》里写了赏梅的「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簪戴……


感觉优美的同时,是不是有点眼熟?咦,这不是我家附近那茶馆、饭店、民宿的……包厢名?!


究竟该如何赏梅才不负春光,各家自有各家标准,公认的是,贵在「」字。


有道是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香得太直接,那就有毒了。要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在花丛中浪了一圈,并未宠幸任何一朵花,却能在微风拂过之后,好像全身擦满香膏那样,通体蕴香才叫好。


没错,尤抱琵琶半遮面的古典哲学,至今都管用的



探梅要讲究「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落英缤纷。


古人认为花是将开未开最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这才叫「探梅」。其实放到今天来讲,去花市买花时,挑选含苞待放的花朵也是准则。当下开得正好,买回家不多时就谢了,自然是无花可赏了。


一般来说,以惊蛰前后10天为界,都是探梅的最佳时机。(今年惊蛰3月5日,倒推来看,佳期未到)



观赏梅花的形态也是重要环节。


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


受中国影响,东亚小国,日本、韩国、越南都非常喜欢梅花,把她视作春天和高洁的象征。


不过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就很看不上这套标准,说这些文人墨客扭曲了梅本身的天性,并为此专门写了篇《病梅馆记》破口大骂(well~我们的中学时代都很痛苦地学过了)。


定庵老人家说,你们这群混子,有什么资格制定美的标准,不让人家发挥天性,凭什么弯的就比直的美!瘦的就比胖的美!斜的就比正的美!昂?」这样下去,岂不是为了卖个好价钱,卖梅人要砍掉直的、胖的,故意让它长歪啊。


简而言之,世风日下是从梅变弯那天开始的。其实你看,这篇文章放到今天,抨击整容或者网红脸,也是毫无违和感呐。


美的标准确实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但放大到历史的长河里来看,各种美法都有地位,总是美到一处去,岂不是太单调无味了。


说不定,丑也是一种美呀。


梅花妆风靡一时。梅花又以花分五瓣,而拥有「五福花」的美称,被人们用以寓意幸福、长寿、吉祥。


古人爱梅爱得要死,也不知是谁率先给她颁了个贞节牌坊,从此就和坚强、高雅分不开了。


一个女子,必须要「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才算是高段美人。光做花瓶不行,还得有内在。


图为烘炉观雪。仕女临窗而坐,轻掀帐帷,观雪赏梅。户外翠竹披霜带雪,遇寒不凋,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白色腊梅则以万花敢向雪中击,一树独行天下春的风韵尽情绽放。


直到今天,爱梅之人也不少,网红「老树画画」的作品里,芍药数了数,以梅为主题的诗画不下20幅。


上山看小梅呀


偷她一寸暗香呀


抱着梅花睡呀


总之有梅相伴就是好。你别说,梅花这物种,特别容易征服「老男人」,大大方方赏梅,一点也不娘炮哦~



洋洋洒洒聊了那么多,

只想说,做女子可做梅花,

赏梅的姿势也要正确,

你get到了吗~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了3000多年,懂她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梅花是天女送来的祝福 娄炳成
美在春天|厉害了我的古人!能把梅花写成这样!
高级导游考试:导游词(1)
话“梅'
又到一年品诗赏梅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