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孩子处好关系100招2

言传不如身教,如果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沉浸在一部又一部的电 视剧中,又怎能让好奇心旺盛的孩子不动心?电视嘈杂声中,孩子怎会安

心地思考、学习、创造?这一点上,楚天歌是幸运的。在父母给予的安静的

环境下,楚天歌可以安静地思考,尽情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成才与否 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则是后天教育。

 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可是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 到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以父

 母为榜样来模仿。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谨言慎行,以身示教,唯有 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72 -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 别人。

——第斯多惠

▼ - r y'-—―r T T V~~ —~ ~~~T ? Y~' T T T T T~~

I用行动告诉孩子该簷么倣]

孩子的学习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

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 的作用,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学习 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习惯的养成和父母平时的表现是分不开 的,所以父母自身就要做到勤奋好学,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孩子。

孙磊的父母望子成龙,一直以来对孙磊都严格要求,下班后还经常监

 督他学习,并且在他学习的时候自己也会安静地学习或是看报纸。可是最 近两个人都迷上了打麻将,时常会邀请朋友来家里打麻将。

       自从迷上了打麻将,他们对孙磊的学习毫不过问,不但自己不再读书 看报,还影响了孙磊的学习,因为他们打麻将时会让孙磊去为他们买东西 吃。时间长了,孙磊也无心于学习了。他看到父母都很爱玩,没人管,索性

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轻松的形式告诉孩子掌握丰富知识的好处。

       成功百分之九十九要靠勤奋。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 人,无不是勤奋好学的人。孩子的智力差别不大,能否取得较好的成绩,关 键在于学习的态度。

               为人父母者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在社 会上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内涵。勤奋好学,是孩子取得优异 成绩的基础,也是弥补其先天某些不足的主要途径。父母要意识到自己和 孩子勤奋好学的益处和重要性,在生活中随时将这种意识传达给孩子,帮 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2.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行为的榜样。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言行会对孩子起到很大影 响。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好孩子的榜样。对孩子来说,榜 样的精神是最好的激励。

       林敏嘉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好学生。她学习非 常刻苦。林敏嘉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平时也都是爱学习的人。他们的教 育方式不是整日对孩子进行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他们 晚上在家就是备课、查阅资料、写论文,空闲时还经常讨论学术上的问题。 家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厚,林敏嘉自然而然就勤奋好学了。

       要让孩子从心里服从父母,父母的指导才有效率。父母的言谈举止是 孩子的模仿范本。有些父母教育孩子时最经常的做法是“按照我所说的去 做,而不要按照我所做的去做',但孩子们往往会在心中嘀咕:“与其叫我按 照你们所说的去做,不如你们自己做一次,然后我便会照着做。”因此,父母 要重视对孩子的身教。

3.在家庭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

环境造就人,家庭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生长环境。父母要从自身做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4.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家长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能感受到:信息化的加速使知识更新速 度加快,要应对这样的社会,必须不断地学习。合格的父母要勇于和自己 的孩子一起学习,甚至要向孩子学习。父母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和孩子保 持同样的思维,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沟通、交流,缩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 沟。父母要时刻关注新知识,不断地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5.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要保持一致,父母之间相互督促。

               学习不是为了在孩子面前装装样子。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树 立勤奋好学的榜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父母在生活中也 不是对所有行为都具有完全的自制力,也需要别人的监督和鼓励。这就要 求父母之间协商好,当对方在孩子面前没能做到勤奋好学时及时地提醒, 用实际行动鼓励孩子通过勤奋努力去改变现在的学习状况。

       不要让孩子生活在矛盾之中。父母双方教育孩子的态度要一致,不能 在一方批评孩子的时候,另一方对孩子进行袒护,这样就会滋生孩子的不 良情绪。当一方教育不当的时候,另一方要学会督促和提醒对方改变教育 方式。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K? ? F—HI ? 1 ? X—+ ?.+,-

対孩子L定守承制

V -J

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本。然而,孩子对家长的

 不信任往往也和家长对孩子不遵守承诺有关。父母往往向孩子许下 这样那样的承诺,但很少有兑现的时候。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做 法习以为常,也就不会去遵守自己许下的承诺。而且,当父母不能履 行诺言时,孩子就会对父母的口是心非感到生气,且不再相信父母的 话,久而久之,累积的怨气不但会严重影响亲子间的和谐关系,也会降 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明明上初二了,是个聪明灵巧的孩子,就是在学习上不用心,妈妈说: “明明,好好学习,如果你下次大考能进入年级前30名,妈妈就休假带你去 看黄山。”明明听了妈妈的话后异常兴奋,非常努力地学习,最终如愿以偿 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妈妈下班刚到家,明明就急忙跑到妈妈身边:“妈 妈,咱们什么时候去看黄山呀?”妈妈说:“我有事不能休假,去不了 了 !”明 明一听就急了,拉着妈妈的手说:'我都已经告诉我的同学我要去黄山了, 到时会给他们带好吃的,还给他们看照片。现在不去了,叫我怎么和同学 说呀,人家一定会说我就会吹牛!”妈妈也对明明嚷嚷:“妈妈的工作重要还 是你同学重要?不去就是不去!'

       明明还是不放弃,再三要求妈妈带他去黄山,结果妈妈一生气,给了他 一个耳光,还大骂他不懂事。明明万分伤心,从此再也不相信妈妈的话了, 学习上也丧失了动力。后来还是老师了解到了具体情况,跟他的妈妈及时 做了沟通,他的妈妈这才明白过来,后悔当初不负责任地向孩子许诺。

       一旦家长哄骗孩子,也就失去了身为家长的威信。父母失信于孩子, 害处是相当大的。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切不可为了达到 某种暂时的目的而欺骗孩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承诺也应像与成人的交 往一样认真对待。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就必须做到时,便有了 责任感,从而督促他们学会履行责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父母许诺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不可只靠许诺教育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可以适当减少许诺的次数。不然以后无论 父母希望孩子做什么事情,孩子都会习惯性地跟父母谈条件。同时,父母 的承诺必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不在孩子面前 夸口,胡乱许诺。承诺太多而又不能兑现,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大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大降低。还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孩子提出一些不应该提出的要求,这时 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即要把握一个“度'',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可以

还是不可以,是非分明,才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2.不要只是注重从物质上满足孩子,应增加精神许诺的比重。

        不要让孩子只注重物质上的满足。许诺应当包括物质许诺和精神许 诺。适当的物质许诺是可行的,但不能过度,否则会滋长孩子虚荣、自私等 不良习性。可尽量多地使许诺与有意义的活动相连,如许诺给孩子买书 籍,带孩子去看画展、旅游等,既能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又能丰富孩子 的精神世界,开阔孩子的视野。

              3.如果确实因为某种原因家长不能兑现当初的许诺,应该晓 之以理,取得孩子的谅解。

        当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影响了诺言的兑现,孩子感到失望、委屈时,父 母不可强迫孩子接受许诺不能兑现的结果。应主动而诚恳地向孩子道歉, 把不能兑现的原因跟孩子讲清楚,取得孩子的理解和原谅,并在以后寻找 适当的机会兑现自己没有实现的诺言。即使孩子暂时无法谅解,也不能用 呵斥、教训的方式对待孩子,应该允许孩子发牢骚、表示不满。有时,孩子 只是因为已经把事情讲给同学朋友,怕丢面子而生气,只是一时的言行过 激。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 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 子尊重人的习惯。”

        所以,父母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产 生充分的信任感,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也只有说话算话的父母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威

        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 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苏霍姆林斯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孩子成才,没有什么比道德教育更重要的 了。因为,决定孩子一生幸福与否的,不是他的能力和才干,而是他的美德 和品格。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道德,需要人性的光芒。尤其是孩 子的成长,我们更需要在道德上给予特别关注,从正面加强引导。因为我 们今天面临着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挑战。人生成长,品格最重要,品格 高于智慧,品格决定命运,品格决定幸福,品格决定品位。在幼年和少年阶 段需要培养的品德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爱心。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孝敬自己。可是许多父母只知道 一味地疼爱孩子,忽略了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其实施爱与接 受爱是相互的,如果让孩子只是接受爱,渐渐地,他们就丧失了施爱的 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并且觉得父母关心他是理所当然的。 有的父母以为给孩子多点关心和疼爱,等他长大了,就会孝敬父母,疼 爱父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你没有给孩子学习关爱的机会,他们怎 么会去关爱父母呢?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事 情都不重要,只有学习好了,将来才会有一个好的前程,于是什么事都 为孩子包办,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 格、习惯、品质、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更重要,并且这些都需要在生 活、学习中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2.守纪律。

       社会规范也是一种纪律。纪律是成功的关键。家有家法,校有校规, 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保证。家长 要让孩子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遵守规矩的人,才能不断进步。风 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 只会掉在地上。

3.公德心。

公德心可以体现综合素质。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父

亥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的意识和美德。

4.友爱。

       大家都生活在社会集体中,想要生活舒适必须懂得和他人合作。要让 孩子学会合作,首先要让孩子有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不能与 其他人很好合作的孩子大多是家长过于溺爱、娇惯,使得他们处处以自我 为中心,自私、跋扈,攻击性行为较多。因此,要培养孩子学会合作,家长必

   须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与方式,教育孩子要关心他人,要友爱、宽容,与其

   他人互相帮助,遇事与人商量。

5.诚实。

       孩子都有虚荣心和好胜心,从而导致说谎,因此从小要培养孩子正 确健康的竞争观念。通过言传身教,讲故事,分析身边小事,说明一些 做人的道理,从平时的一些小事严格要求,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 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做了错事会对自己对 别人产生怎样不良影响,不良后果。让孩子明辨是非,不应该做的事 不做,不诚实的话不说,当无意中做了错事,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知

   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6.感O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现行的时尚文化是一种功利、实用文化。在 人与人的交往中,“实用,,、“功利,,通常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对传 〃统的类似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文化形成一定的冲击,导 '致社会大环境对感恩的自然遗忘,感恩教育明显缺失和滞后。父母 光爱孩子是不够的,还要教育孩子爱别人。现在90%以上的父母是

 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倾注给孩子,而从来没有要求孩子在爱的方面回 报自己。教育孩子,光有对他的爱是不够的,还应该教育和引导他爱

   别人。

名心知r CQ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十 - .r, ._ t「t :十 + ■ $ ■ ? . _ + _*??? _ } _十、\

[淡化教育痕迹,做到不教而教I

**? -4-*-丄--4—?4■■“ ? “ -4- ■■ ? - + “ 4 ..-4^- —*—* 4- ■■ A ??—-4^- -4-- —4—?? 4-- 亠 丿

       很多家长都为同样的事困扰着:家里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也作出了 相应的投入,当然包括多方面的投入,但事与愿违,孩子的成绩总不理想。 而有的家庭投入与关注看上去都不大,但孩子却很“争气”,成绩一直很好。 面对被教育者,我们应该多思考一些有效的教育方式,比如正面教育收不 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就可以用“不教而教”的方式向被教育者进行渗透,达 到在不知不觉中教育的目的。

1.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野村是老太太级的日本女画家,学油画出身,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15 次。她的学生是怎样评价她的呢? “老师的家非常整洁”,一个教画画的老 师,本身就是美的化身,她理应美。

       这样的一个画家怎样教小孩子画画呢?用同学朵朵的话说,是“不 教的'。野村老师上课总是先问学生,你想画什么?想画什么就画吧! 至于怎样画,老师不会说,也不会干扰你画。每当学生画完画,野村老 师都会在画的背面用一手十分漂亮的日本书法写上批语,批的全是表 扬,各式各样的表扬,各种角度的表扬,温暖、真诚。野村和别的老师 教学不同之处还有常常安排孩子们参观画展,她会在画前向学生及家 长讲讲色彩,聊聊画家。她的这种“无为而为'的做法,恰恰是学生“主 动发展'最迫切需要的土壤。

2.要引导孩子自身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强加给他们。

孩子喜欢以自己的角度观察生活。野村老师注意引导,引导学生观察

同神i好关系的wo妙招

3.激起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野村老师是最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不然怎 么会问“你想画什么'?为什么“批的全是表扬一一各式各样的表扬,各种 角度的表扬——温暖、真诚。”不就是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保护学生弥 足珍贵的兴趣吗?

                  这些高明的做法比空洞的说教不是更能吸引人吗?这是“不教而教” 80 教育艺术的典型。教育者用心构思,去创设一种情境,引导一种经历,让学

 生和孩子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感悟,完成精神的 升华。这样的教育艺术多么有魅力呀!令人神往!

       很多家长确实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了不少心血,可效果还是不显著。多 数家长的教育思路是:总体感知一动手实践一评价反思。即家长选定一个 范围,然后自己首先刻苦钻研,从内而外,由浅入深,一直研究到自己认为 对这一内容了如指掌,然后再带着自己研究好的东西亲近孩子,引领着孩 子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再掌握一遍,孩子所学,仍然是在家长圈定的范围内, 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得不到发挥,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创新能力得不到培 养,怎能成才,更何来“主动发展'一说?

         有一则哲理故事,说的是年轻人向年长的智者请教,年轻人问: “智慧从哪里来? ”智者说:“正确的选择。”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 、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追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错 误的选择。'

       每个人从小都有自己独特的梦想。一个老人说他最遗憾的是年轻时 候没有冒过险,一切听别人的,结果到了迟暮年纪,在别人眼里,他一帆风 顺,规规矩矩,没走什么弯路,生活安乐。他却说,他一直生活在经验里,没 有悖离过别人的告诫,如今想起来,竟然没有属于自己的决定。所以,年轻 时,宁愿冒险,也不要安逸,别给自己后悔的晚年。家长教孩子,不是单纯 地教知识,而是教获取知识的方法。

=1

III

III

ax

第蛇章做孩6的嘉密覇灰树?模

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

——乌申斯基

不要以“叔威”面目教育孩子t

HI

       孩子有自己的意志和行为,随着独立人格的形成,他们希望以自己的 意愿来做事,然而,家长却希望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愿来做事。此时,家长就 像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成了他们时刻想要推翻的势力,因此家长 和孩子的矛盾就会逐步升级。家长不想放纵孩子,更不想在孩子面前失去 自己的权威,于是难免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小波在生日的时候得到一辆自行车,他非常高兴,总是在外面骑。没 过几天,小波的爸爸听到有些邻居在抱怨:小波骑车把他们后院精心修剪 的草坪压坏了,上面到处是一道道车印。

       小波的爸爸觉得很丢面子,愤怒地对小波命令道:“你怎么老给我闯 祸,从今以后不许骑车到邻居家去!''小波对爸爸翻了个白眼,说:“凭什么 呀?'爸爸觉得小波在挑战家长的权威,一下子就被激怒了,吼道:“你做错 了事还敢顶嘴,早知道就不给你买自行车了 !'小波生气地踢了一脚自行 车,回到自己房间,使劲地摔上了门。

       这样,不但问题没有解决,而且家长和孩子谁都不高兴。那么家长应 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呢?权威对孩子究竟有什么影响?当孩子逐渐长大, 有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判断后,家长的权威自然就慢慢消退了。可见,权 威是有局限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孩子所赋予的,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 己,只能事与愿违。那么,强迫孩子服从权威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 响呢?

1.反抗,挑战

2.生气,敌意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3.

反击,报复

4.撒谎,隐瞒自己的感受

5.支配,欺负他人

6 .顺从,服从

7.退缩,逃避

82

       那么,该怎样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呢?要想树立自己的权威,就要放 弃权威,或者说放弃架子。在行动之前,家长要做好观念建设:孩子是一个 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和孩子冲突时,尊重他们的需 要和看法。父母要不断提醒自己:“我会尽可能地接纳和倾听孩子的需要, 尽量避免武断、说教。”然后开始解决问题。

       首先,允许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和需要。父母不要急于完成这一步,而 要耐心地倾听,真正搞清楚孩子的想法。只有孩子被倾听、被理解,他才会 考虑你的感受。

       其次,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注意,这一步要简短、清晰,不要 喋喋不休地讲述你的担心、愤怒和郁闷,这样孩子会听不下去的。

       最后,大家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双方提岀各自的解决办法,并 把这些办法列成单子,共同对每个办法进行讨论、评价,将任何一方不能接 受的选项除掉,最后选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父母 不要评价一个想法“愚蠢”,最好说“这个办法对我不公平”,或者“这个办法 不能满足我的需要”。

       在双方平等交流的条件下得出的解决方法,不需要家长强迫孩子接 受,不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因为这是由双方讨论得岀的“共识值得注意 的是,这个办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而且,这是 个可以不断改进的方式。

1=

■ ■

1=1

1=1

爸爸找来小波,问道:“你的车子骑得怎么样了?'

小波兴奋地说:“太酷了,爸爸。你不知道我骑得有多快!” 爸爸 小波

爸爸

小波

“你喜欢把车子骑得飞快。''(积极倾听)

“是的,爸爸,在开阔的草坪上骑车真是太爽了 !'

“哦,要在开阔的地方骑才爽。''(继续积极倾听)

'没错!妈妈在咱们家院子里种了花,我怕把花压坏了,就到邻

居家去骑了。

第西素祗孩6路*密蘭;d槌

不要压坏妈妈种的花;说服邻居同意小波在他家草坪上骑车;卖掉自行车。

他们分别把1、2、5、6项剔除,双方都同意3、4项,问题解决了。没有

争吵,没有权威的压迫,没有委屈的眼泪,双方都很高兴。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

力量。

马卡连柯

孩子才会听

       唠叨也好,长篇大论的说教也罢,这些都达不到教育孩子,让他们改正 自己的错误的目的。如果当着很多人的面,你的孩子让你感到恨不得有个 地缝钻进去,你该如何对待他——打他?不理他?还是有什么好的办法制 止他?要给一个充满好奇心,并且有使不完精力的孩子界定条条框框绝对 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但也并不是完全实现不了,家长应该掌握一些这方 面的小技巧。

1.无论孩子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家长先要保持冷静。

       在训斥责骂孩子之前先静下心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当孩子 的举动不合时宜时要保持冷静确实很难做到,但你要记住孩子也许并不是 有意在使坏,他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比如他并不 知道在奶奶家的春节聚会上往墙上乱涂乱画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2.放弃长篇大论的说教。话语要简单、明了,但不一定要大声。

       简单明确的语言是最有力度的。让孩子放弃不适宜的举动需要一定 的技巧,说教根本无济于事。要尽量用简短的话表述自己的意愿,话越短 效果越好。不管说什么事,都要针对事情本身,态度不要过激,如果孩子说 话的声音过高,你可以轻声提醒他。

       3.说出自己的感受。

       引导孩子站在你的角度想问题。家长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可以分为 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当家长和孩子的状态都好的时候,可以一起就某一

第五章父母5说,菽各才金所

作用。第二,当家长和孩子有一方或双方面临“不舒服”的心理状态时,尽 量直接表达“自我感受”,而不是用命令性的语言。

       看到孩子在看电视,一直不做功课,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宝贝,看到你 一直看电视却不学习,我心里感到很焦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听到这样 的话,孩子肯定不会有抵触情绪,反而会反过来为父母考虑,使矛盾变成一 次沟通双方思想的机会。

4.对无关紧要的事情冷处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有时候反复强调你不希望孩子做某事,反而强化了孩子做这件事的意 识,分散其注意力效果更好。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孩子特别爱抠鼻孔,就不 要让他的手闲着,让他的手中总是有玩具。当然,在孩子做出危险举动的 情况下你必须直截了当地指出来,比如在超市摇晃堆在一起的易拉罐,或 者打其他孩子等。

5.在时机不对的时候选择沉默,之后再解释。

       孩子说脏话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在孩子故意说脏话并期 待你的反应的时候,沉默是最好的方法,当然,假如孩子在静静的图书馆中 突然大声说“该死”,你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你可以轻声但坚定地告诉他: “这个词很不好,你不应该这样说”,然后在离开图书馆后再向他作解释。

6.不要只挑错处,当孩子做对了某事,要多鼓励孩子。

       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情胜于纠正孩子的错误。仅仅孩子做错事时才 予以关注是不对的,如果孩子的表现很好,就应该适时给予鼓励,这会增加 孩子的自信,有助于他养成良好的习惯。爱唠叨的家长还面临着一个最紧 要的问题——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果家长和孩子 之间沟通的质量高,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简单的交谈来解决,根本不需 要“唠叨'出场。

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

——马克思

[把握好与孩子交流的时机I

       很多介绍交际学的书中提到,说话要注意场合,家长在和同辈的成年 人说话时一般也都会注意到这些,可是由于很少有家长能做到将自己的孩 子视为有着独立人格的人,因此在和孩子说话时不够讲求方式和场合,从 而导致交流失败。教育子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家长常常抱怨现 在的孩子难教,可是,家长如果能处处留心观察,准确捕捉教育的最佳时 机,适时地对子女进行引导和教育,也完全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你刚刚发现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时。

       拔小树易,摧大树难。大量事实证明,孩子养成恶习往往与第一次发 生不良行为时未能及时得到指正有关。很多孩子做了错事,往往主观上并 未意识到。家长若能在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紧紧抓住 “第一次”不放,及时地对其进行明辨是非、详陈利弊的教育,必能帮助孩子 打下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2.新的起点让人充满希望,对孩子的要求也最好在新时期开 始的时候。

       不要随便给孩子下定义,不要说诸如“你真笨”、“你这辈子没救了”等 给孩子定性的语言。任何一个被认定的“坏”孩子,在其失足或犯错之后都 存在着悔过自新的本能。如果家长在他们立志发奋、决心从头做起的时候 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教育和鼓励,必能有效地促其变好。孩子各种新时期 刚刚开始的时候蕴含着这种时机。

3.孩子受到委屈或挫折的时候。

       当孩子没有做错事而被人误解,或好心办了坏事而被人责怪时,他们 往往认为别人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由于委屈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此 时家长若能以冷静、宽容和理解、同情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前因后果,帮助 他挽回局面,使其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孩子必然会产生感激之情。

4.在孩子明知道自己做错了,有悔过之意的时候。

小孩子也会有自责的情绪。孩子在犯了大错或闯了大祸的时候,大多

会产生畏惧感、负罪感和内疚感。此时,他们比平时更能听得进不同的意 见,也容易虚心地接受批评。父母若能抓好这一时机,在充分理解、同情和 体谅的基础上,帮其总结经验教训,循循诱导,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反,父母若抓住孩子“闯祸”的辫子不放,横加责骂,没完没了,会适得其 反,使其破罐子破摔,无心思改。

5.孩子羡慕他人取得的成绩的时候。

       只要没有受到压制和打击,每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不 甘落后的天性。当朝夕相处的同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时,他们表面上可能 装得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却在暗下决心一定要追上和超过对方。父母应善 于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指导,向孩子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促其将一时的热 情转化成持久的行动。

6.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

       孩子都会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当孩子对某一事情如绘画、弹琴、踢球 等产生浓厚兴趣时,往往同时会产生积极追求的欲望,会自觉地去寻求相 关的知识。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而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 子,逼其去做不愿做的事,学不愿学的东西。聪明的父母大多支持孩子的 兴趣爱好,并帮他们找到入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引 导,教其平衡发展,夯实知识基础,厚积薄发,少走弯路。

7.初次参加集体活动或不知所措的时候。

       孩子也很注重自己的“面子',都不希望自己在集体活动中因为乱了大 局、坏了大事而在同伴面前出洋相;相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言 行能受人表扬、受人夸奖。家长可以巧妙地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抓住搞 大型活动(如校运会、艺术周、参观、春游等)的大好时机,适时地对孩子进 行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等思想教育。

8.出外做客或家中来客人的时候。

       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喜欢听好话、受表扬,不希望在客人面 前丢人。因而当父母带其外出 做客或家中来客人时,孩子的言行会不 自觉地“规矩”起来,平时的许多劣性也会自动隐匿起来。家长如能抓 住这个时机,在客人面前适度表扬孩子的优点,他将会引以为豪而继 续发扬。

赫尔巴特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担心很多,总希望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自己的掌控 之中,否则就会感到不安,生怕孩子做出出乎意料的事。不知道孩子交什 么样的朋友,怕孩子交了坏朋友;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知识,害怕孩 子在学校没有认真听讲;不知道孩子在做些什么,害怕孩子有不健康思想; 不知道孩子吃了什么,害怕孩子挨饿……每个家长都有太多的担心,所以 家长总是希望了解孩子多一些,可又不能24小时看着孩子,于是,很多父 母动则盘问孩子的行踪,像审犯人一样。可是,这种做法恰恰会引起孩子 的反感,反而加深了孩子和父母的隔阂。

       其实,只要父母善于观察,完全可以大致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再对其 进行教育。孩子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孩子的每个行为后面都有和成人不 太一样的原因,抓住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就让 我们解开孩子内心世界的密码。

1.插话。

      听到孩子插话不要厉声斥责,只要给孩子讲清楚礼貌和插话之间的关 系就可以了。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并不是孩子故意在别人面前让父母难 '堪,这是由他的年龄特征引起的,表明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 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或者知道别人讨论的内容,他曾经听说过或 有点似懂非懂,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还有可能表示孩子独 自玩耍或独自尝试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

2.说谎。

都说孩子不会撒谎,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当孩子想得到某种利益,或

者逃避某种惩罚时,他可能会选择撒谎。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说谎就是

 小偷儿的开始。因此对说谎的孩子严加责备。实际上孩子根本不懂说谎 和小偷儿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对孩子来说,与其说不懂,还不如说这两 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孩子的大部分谎言来自想象、愿望、游戏和无知,也 有时出自辩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无论哪一种都不属于真正的谎言,更不 至于发展成性质恶劣的偷窃行为。如果不能充分理解这一点,就谈不上正 确的处理办法。我们应该认清孩子谎话背后的心理,采取与其心理状态相 应的办法解决。

3.忌妒o

       争强好胜的孩子容易忌妒,对小伙伴中智力、名誉、地位、成就或者其 他条件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怀有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一般来说, 对孩子的忌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化压力为动力,激励孩子发愤 上进,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容易忌妒 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

4.撒娇。

       父母过于溺爱的话,孩子就爱撒娇。生病、身体不舒服时,撒娇;午饭 后和晚上睡觉前撒娇;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由于不熟悉环境而感到不开 心时也会撒娇。撒娇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是亲子情感交流的一种形式, 父母都应予以理解,并给予安抚。但是对那些稍微有点不顺心就发脾气、 撒娇的孩子,父母就不能听之任之、百般迁就了,否则会使孩子养成任性、 霸道的性格。

5?不合群°

       经常自己玩的孩子会对其他的孩子感到陌生,而出现不合群现象。有 的父母总担心孩子出门惹是生非,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他们接触同 龄孩子,孩子渐渐地就会表现得特别怕生,不敢和同龄孩子接触;或者脾气 不好,同龄孩子不喜欢和他玩;或者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大家不按自己 想法去做就会不高兴,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显得“不合群父母可以多 鼓励孩子与同龄孩子交往。尽量不要在孩子身边,也不要过问太多,甚至 孩子们争吵、哭闹等也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让孩子同各种类型的孩子交往, 不要局限于邻居、亲戚家的孩子。

6.执拗。

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不按照父母指导的去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在现

实生活中,父母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一向听话的孩子逐渐变得执拗 起来,不太听话了,你让他向东,他偏往西,带有一种故意性。家长们为此 大伤脑筋,连打带骂,但收效甚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副作用。那 么运用哪种行为规范,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才能处理好此类问题呢?对此, 需要认识孩子执拗的原因。孩子的执拗、违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它的 背后隐藏着担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因此,当孩子执拗不听话 时,父母应认清原因,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使其明白是非 曲直。

名人緩皴育 1^

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拉-洛威尔

I把不便跟孩子说的话写给孩子看j

              尽管现代社会通信发达,人们已经无须用传统的手段表达自己的 心意了,不过书信作为一种情感载体,依然有其优势。傅雷是我国著 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写给他的孩子的《傅雷家书》早已经成为一本 脍炙人口的书,可谓经久不衰,至今仍在重新印刷。这本书以书信的 方式把一位关心孩子成长的父亲的话用平实的、语重心长的语调记录 下来,读来倍觉亲切。

        不要写官话给孩子看,给孩子的信要真诚。写信给孩子之所以是一种 気涎>好的交流方式,就是因为这种方式很感人,多是写信人真情的流露。如果 父母不能用真情与孩子交流,写信也只能流于形式。父母可以把心里话写 下来,放在孩子的床头,但是别急着问他看了没有或者看了之后怎么想的。 因为孩子肯定会看的,但是他看了之后可能什么也不说。你又有心里话 了,可以接着写第二封、第三封信。

              写信可以缓和双方的情绪,能让孩子心平气和地接受家长的话。写信 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比如,有的家庭用“家庭日记”的方式,还有的家庭经 常使用留言条。不管怎样,只要你采用文字的形式与孩子进行真情交流,

 就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有些事情父母无法说出口的时候,或者 与孩子冲突升级的时候,给孩子写信交流,可能比当面开口效果更好。因 为父母写信时心情会平静下来,说岀的话会中肯一些,而孩子看到父母的 信,自然会有所反思,可能会更容易理解父母。

       1.给有情绪波动的孩子写信。

             稍大一些的孩子最不喜欢别人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因此,即便自己 遇到困难,也往往不愿意让父母知道,希望自己能够在父母面前保持 自尊。父母在劝慰孩子的时候,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哄孩子,因此,有 些父母就不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才好。这时候,父母不妨给孩子写一 封信。收到信后,孩子往往能够心平气和地读,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 父母的关爱往往能够让他尽快振作起来,同时,他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自然就增加了许多。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给孩子写过这样一封信,信中的一部分内容 是:乐观的人在苦难中会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机会中会看到绝望。天才 发明家爱迪生先生在用电灯照亮房间之前,共做过一万多次实验。但在他 看来,失败不过是自己成功的试验田。当时《纽约太阳报》一位年轻记者为 此事前去采访他,少不更事的记者问他:“先生,听说你这次的发明曾经失 败过上万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爱迪生对失败一词感到很不受用,他以 长者的口吻对那位记者说:“年轻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刚刚开始,所以,我告 诉你一个对你未来很有帮助的启示,我并没有失败过一万次,我只是发现 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多么绝妙的回答!当然,并不否认失败有它自身 的杀伤力,它可以让受挫者精神上变得委靡、颓废,丧失勇气和斗志,但最 重要的是,你将失败看做什么?精神的力量对人的影响永远是巨大的!

       写信和面对面交流所用的语气和心境是不同的。写信的时候,一个人 的心态会比较平和,不会出现面对面交流时的急躁和挑剔的态度,孩子比 较容易接受,更容易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疼爱,不仅能够帮助孩子 渡过难关,树立信心,增强挑战困难的意志,而且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 关系。

       2.给失恋的孩子写信。

初恋对孩子来说就像一朵晶莹剔透的花朵,既美丽又容易破碎。孩子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3.给“问题孩子”写信。

         当孩子有了困惑却逃避和父母交流时,如果父母有意识地与孩子进行 交谈,孩子往往怀有戒备心理,有意识地回避父母,不愿意与父母进行沟 通。这时候,父母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让孩子在无声的语言中接受教育。 作为情感载体的书信,往往滤去了父母对孩子的失望、责骂等不良情感,突 显了父母的鼓励、殷切的期望、循循善诱的教导、真挚的关爱之情。这些, 都是孩子成长的养料,都能够鼓励孩子积极向上,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 良好关系。

        写信也避免了言语冗长的问题。在信中,父母可以仔细思考如何表述 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会出现口头表达时的重复、中断等现象,更利于孩子全 面、系统地了解这个问题。当一些大道理经过父母的认真思考而岀现在纸 上的时候,孩子往往比较容易接受。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马修斯

做父母的总是要求孩子做一个合格的好孩子,那么,身为父母有没有 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呢?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人与人交往中有两个词: 一是成长;一是分享。成长和分享是父母的应关注的,如何使自己成为称 职的、合格的父母?需要关注的是,家长自身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观念 变、行为变、命运变。所谓观念变,就是父母要使孩子实现自己期望的目 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因为观念始终在指挥家长的行为。因此,作为家长要

第五章*菽糸才

< < ?*< ?*< a I t > > . . < i .、?, ? ? ?*? ?'< ? >?>< i > t . . < ? ■ a. ? ? > > < 、、’. 、 * . , ' ' * , ??,,???'

确立两种观念:人才观、亲子观。

人才观就是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对子女的教育不可急功近利。家长从很早就确立目标:孩子长大做白 领;去国外留学等,总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一名班主任老师发现 了前10名现象。就是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在前10名的孩子,10年、20 年、30年后在社会上只不过是个平常的人,没有显赫的事业。相反,小学 阶段学习成绩在中等甚至中下等的孩子,在10年、20年、30年后学业达到 了目标,事业取得了成功。

       成绩好肯定不是坏事,但好成绩也要建立在人格发展完善的基础上。 为什么起跑线上优秀的孩子后来反而落后了呢?因为家长为追求眼前的 成绩,不惜牺牲孩子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一个孩子的后劲,不是去看分 数,而是要看他是花多大代价取得的成绩。成绩中等的孩子有充分的时间 去玩、阅读、参加社会实践,而这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亲子观就是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家长没有必要每天板着脸,表现出一副威严的禅情。传统的观念中家 长是监护人和教育者。做父母的要名正言顺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而现代 理念认为孩子与家长是平等关系,孩子是独立的人,大写的人。台湾教育 界提出:弯下身段与孩子说话,体现民主精神,对孩子的需求要倾听、尊重。 孩子不是玩具,不是私有财产。

       但另一方面,要把孩子看成小人,不能用大人的标准要求他。不能剥 夺孩子玩的权利,孩子犯错要学会宽容。同时现在他是孩子,但会长大,会 走上社会,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家长保护下,他也会走上社会。所以,现在就 要为他独立生涪、自立生活做好准备。

       家长不要一味地盯着卷子上的成绩。孩子不仅要读书还要学习生活 中做人的道理。孩子成长需要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父母情感的支持。如 果孩子失败了,聪明的家长决不会给受伤的心灵泼冷水,而会说“你很棒, 这次考试不代表永远。”父母的信任是孩子克服困难的动力。家长要经常 带孩子去博物馆,分享精神生活和物资享受,与孩子多交流。不主张送孩 子去寄宿制学校,因为年龄段较小的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精神上的 关注和分享。父母要为孩子做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孩子与家长的人格 轮廓是相似形的,其发展完善离不开家长的言行示范。

     1.在家庭中形成民主的氛

      与孩子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讲话是否与 孩子的视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交谈时是否心平气和,与孩子平等相处。平 等家庭的孩子在社会上会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2.双方养成信守承诺的习惯。

       口头承诺也是一种契约,契约就是说话算数,家长对孩子的承诺要兑 现。生活中充满契约关系,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要孩子孝顺则 是父母的权利。父母对孩子的承诺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兑现。

3?面对孩子支持的新的文化,父母要保持宽容的态度。

        孩子在文化观念上、生活方式上与父母有代沟。我们称爷爷是写毛笔 字的一代;爸爸是写钢笔字的一代;孩子是用电脑的一代。没代沟说明孩 子没有超越父母,没有发展。孩子不是父母的克隆,是发展的新一代。父 母对代沟要宽容,要允许有不同的文化观念。

4.人际关系上建立分享的观念。

            现在的孩子因为独生子女的关系,都受到“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待遇, 这就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思想。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与分 享的精神是对立的。现代家庭教育的最大弊端是以自我为中心。现代孩 子缺少兄弟姐妹交往,父母与孩子既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又要共同分享 家庭的精神和物资。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绝不会有对家庭和学校的责 任感。

        家长要藏起一半的爱,普天下的父母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父母的爱 大多是原始的爱,是不成熟的爱。要当孩子是家庭的1/3,使其承担家庭 段的责任,不要让孩子产生“读书是为父母读的”的想法。读书靠的是一种责 任心,这种责任心必须从小培养,比“希望工程'更重要的工程是“父母工 程'。

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

伏尔泰

            有的家长唯恐孩子累着了、晒着了,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其实,将孩子 脾顾得妥妥帖帖,让孩子无事可做是一种溺爱孩子的表现,有将孩子当宠 物的嫌疑。不能自己获得,只知道等待给予的宠物,将丧失原有的生存能 力,最终只能变得依赖和任性。更不能因为孩子做事太慢或者做不好,就 不耐烦地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爱孩子,就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做力所能 及的事情。做家务和劳动,对孩子来说,也是游戏。多鼓励和指导,少包办 和批评,让孩子在劳动中快乐地成长。

            爱孩子并不意味着让孩子脱离生活,相反,这样是害了孩子。现在 的孩子虽然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但是让他们帮助大人做家务是十分必 要的,而且他们会从中受益匪浅。孩子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都 会得到锻炼,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会增强。总之,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家 务除了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之外,还能使其通过动手开发大脑, 对其头脑的发育有好处。

       劳动也可以培养出美德。培养孩子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一 个好办法就是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家务劳动。从小干家务活儿 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他们从 小就懂得干好一件工作是多么有价值,完成一项工作是多么让人快意。如 果孩子学会了为家庭奉献,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会从中受益。当孩子能够分 担家里的一些家务活儿时,父母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和孩子玩耍、交 流上,而不必整天忙于家务。

       有数据反映,会做家务的孩子自理能力强,而且有责任感,易形成开 朗、自信等性格特征,可是让孩子主动去做家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 还需要父母使用一些技巧。

孩子参与劳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1.让孩子在安全的条件下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要急于让 孩子独立完成家务。

使用煤气炉时,不要让孩子靠近炉边做家务;不要让孩子一下做太多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2.孩子做家务毕竟还在学习阶段,不要急于让孩子做到大人 的程度。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能接受的劳动强度和难度为孩子安排劳动 内容。要培养孩子做复杂家务的能力,父母就要陪着他,将每件事分解成 细的步骤来教孩子。一面指导、一面监督,上了轨道后,才可以渐渐放手让 孩子独立完成。

                  如果确实太难了,而孩子积极性又很高,父母可以将这件家务90%都 做好,只剩一个未完成的步骤给孩子,这样孩子可以轻松完成,从而获得成 就感,孩子将更有信心下一次做到更好。但要事先跟孩子讲好规则,才不 9鑑会到最后弄得一团糟。

                  3.做家务不是为了应景,需要让孩子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

                  很多孩子做家务是图新鲜,几次后就没有耐心了。孩子像个复印机, 会把家人的言行复印出来。要求孩子做家务千万不要随性而为,要将孩子 每天需要完成的家务固定下来,父母跟孩子都要切实地执行。若孩子因为 某项原因,需要他人代为完成时,父母可以趁机教导孩子学会事先请求他 人协助,再跟孩子商量解决的方法,引导孩子完成自己的责任。

                  4.最好不要用金钱诱导孩子做家务。

                  用金钱诱导孩子做家务会让孩子感到亲情淡漠。应该让孩子知道做 好家务是家中每一份子的责任,不是一份获取金钱或礼物的工作,也不是 用来交换的条件。

       5.要让孩子懂得做家务是家庭成员应该分担的责任,而不是 、一种额外的''帮助”。

“请你帮忙”的态度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请求'。要培养孩子“责 任”的概念,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照顾好自己就是帮大人的忙。

6.不要让孩子认为做家务是一种惩罚。

       千万不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把做家务当成惩罚的工具,那会让孩子 更不喜欢做家务。父母不要太过在乎孩子家务做得如何,最重要的是要让 孩子知道自己能够做一些事。孩子的能力有限,需要学习做的家务应该多 是与生活细节相关的,如把自己的鞋子放回柜子中、把外套挂起来等。父

第五学父母思何说,孩8才会听

“你真的做得很棒! ”相信对孩子而言,也是莫大的鼓励。

7.不要责怪孩子不小心犯的错误。

       由于孩子年龄小,各方面能力较弱,所以在做家务时不可避免会犯错, 可能还会给你“帮倒忙”,这时你千万不要责怪孩子,否则孩子做家务的积 极性就很容易被打消,应给予孩子鼓励:“没关系,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 做好

8.增加劳动难度和强度要循序渐进。

孩子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父母在让孩子做家务时要考虑孩子的实

际能力,先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刚开始可以辅助孩子进行,慢慢地增加一

 些较难的家务,并让孩子独立完成。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习 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 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

       有天赋的人不受教育也可获得荣誉和美德,但只受过教育而无天赋的 人却难做到这一点。

——西塞罗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很高,见不得孩子犯错误,孩子一旦犯错,非打

即骂。可为人父母者应该明白,孩子的成长是从认识错误开始的,纠正错

误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要采取宽容的态 度。这里所说的宽容,并不是无所谓和任其发展,而是要就事论事,不要翻 老账,不要把问题扩大化。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应首先了解

 孩子出现错误的原因,采取集体教育或心理暗示等方法提醒孩子,切不可 不论青红皂白一通粗暴指责,尤其应避免使用“傻瓜”,“没用的东西!'“你

 怎么这么没出息!”“我真后悔生了你!”等言语。这样不仅不能使孩子认识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孩子也像成人一样自尊心,怎样批评孩子,里面可有不少学问。说深 了,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说浅了,又怕孩子不把批评当回事。怎样批评犯 错的孩子既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到孩子呢?批评孩子有以下6 个技巧:

                  1.批评的时间和场合很重要。

                  同样的话不同的时间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 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 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对孩子 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导致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 98 身体发育。

       不要在下列场合批评孩子: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 多亲朋的面。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觉 得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生不满甚至 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2.批评不是为了发泄怒火,而是为了帮孩子改正错误,批评孩 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有的家长在孩子做错事后会大发其火,特别是孩子犯了比较大的错或 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 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的举动,这都可能会 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有人甚至因此而酿成大错。

       发火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 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的 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 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3.给犯错误的孩子说话的机会。

不要以大人的视角武断地批评孩子。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主观方面的失误,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有可

 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 不足。

       为了避免孩子产生委屈的情绪,当孩子犯错时,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 权利,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岀来,这样家长会对 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 性,也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4.家长的自我批评会得到孩子的理解。

       孩子犯错误,家长应该自省。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 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 忙,对你不够关心'等,会让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距离拉得很近,更乐意接受 父母的批评。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 质,何乐而不为呢?

5.父母双方对待孩子的态度要一致。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一传统,父亲 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 是不利的。因为如果这样,会导致孩子犯错后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 正错误,而是去寻求庇护。

       6.做到批评与鼓励相结合。

       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批评孩子后,父 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可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 说些“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 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也 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 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自己犯了错,但父 母还是爱自己的,也还是信任自己的,孩子会对父母充满感激,会对自 己充满自信。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尔巴特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

孩子失败时要用温情的话落鼓遍i t K.

       多数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挫折不太关心,有时也只是安慰一下。当孩子 受到挫折时,一味地责骂不可取,要了解孩子受挫折的原因,再针对孩子的 不同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和鼓励,帮助受孩子的心理状况朝积极的方面 转化。

            也不能孩子一受挫折家长就代替孩子,全副武装上阵。其实孩子越被 保护就越软弱。就像被保护的产业通常都会失去竞争力,最后不得不寻求 优待措施一样。无论怎样痛苦,我们都应该在一旁坚定地鼓励孩子从挫折 中重新站起来。因为经受挫折孩子能得到锻炼,能迅速成长起来。父母不 可能使孩子的人生全都如自己所愿。父母应该明白,不能代替孩子做的事 情要远远多于能够代替孩子做的事情。否则,无论孩子是18岁、20岁还 是30岁都不能真正长大成人。

                即使是再优秀的人,生活的道理也不可能全是坦途,承受失败和挫折 的能力是综合素质中重要的一条。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 班''全国闻名。在当年那些出类拔萃的''神童''里,就有今天的微软全球副 总裁JEEE最年轻的院士张亚勤。但在当时,全国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有 一个叫宁類的孩子。20年过去了,宁類悄悄地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而 当年并不知名的张亚勤却享誉海内外,这是为什么?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抗挫能力的差 佥别。因为成长过程过于顺利,宁销很难有勇气面对失败。大学毕业后,宁 钧虽然强烈地希望报考研究生,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自己的梦想。 因为他太害怕失败了。而张亚勤在挫折面前.勇于进取,不怕失败,从而铸 就了他今日的辉煌。

       “挫折教育”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要让孩子不仅能在收获中得到 快乐,而且能在失去时内心保持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那父母应该如何培 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1.父母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一味地袒护只会害了孩子。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 该对孩子加强保护。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儿挫 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 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2.在孩子心理能承受的范围内,父母可以有意地给孩子设置 一些障碍。

       在国外的教育中,如果一个孩子各科成绩总是得到A,老师就会考虑 提高考题的难度,故意让孩子得几个B,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对 孩子来说,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要遇到困难和阻碍,如果孩子平时走惯了 平坦路、听惯了顺耳话、做惯了顺心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 惯,束手无策,情绪紧张,导致失败。所以父母不妨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些障碍,或对孩子的要求说“不”,以此给孩子“加点钙”。

3.孩子需要父母赋予其勇气,父母要鼓励孩子直面挫折。

               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不意味着孩子失败时父母撒手不管。有的孩子 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变这 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向困难发起挑 战。例如,当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时,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行的! 摔一跤算什么? ”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后,便会增添勇气,激起战胜困难的 欲望,恐惧的心理就会消失,自信心会增强,抗挫折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4.适当用温情和亲情引导孩子。

       任何人受到失败的打击时都不希望自己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不如 意太多了,对孩子来说,家人的温情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人是有感情的 动物,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一切顺利,但是挫折却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孩子 的一生,我们只好把它当做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 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更应看重孩子的心灵,用温情去温暖孩 子,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5.励志类书籍是很好的疗伤良药。

       可以多引导孩子读一些名人传记,读得多了,孩子就会认识到人生的 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和伟人比起来,我们遇到的 难和挫折实在算不了什么。伟人是在大海洋里与大波大浪搏斗,而我们的

挫折,就像在公园里划船时遇到一点小浪。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

名人镇毅育 Iffil

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

别林斯基

广r -十”十-十+ ? + ..十 ”+-

I孩子撒谎时要进行引导性教育{

           人的一生很难不撒谎,但是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诚实的习惯。生活中 有的孩子爱说谎,而且撒谎时脸不变色心不跳,这是许多家长最头疼的事。 据调查,孩子撒谎的种类并不亚于成人,包括无恶意的谎话、社交性的谎 话、残酷的谎话、隐藏事实逃避处罚的隐瞒性谎话,以及蓄意说谎以获利或 增加威信的明显谎话。事实说明,无论你如何教孩子,他们迟早会对你说 谎。孩子愈大,谎话越多越高明,而且说谎得逞又逃过处罚,谎话也就越扯 越多。英国心理学家基纳特曾经说过:“撒谎是说真话遭到训斥的孩子在 心理上解脱自己的避难所。”可见,孩子之所以撒谎,除其他心理因素外,家 长的某些教育方式是导致孩子撒谎的直接原因。孩子撒谎一般出于以下 几种原因:

1.想逃避惩罚或不想父母失望。

        虽然有的孩子很小就会撒谎,但孩子并非生来就会撒谎,他们天性纯 真、直率,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的感 X情。然而,如果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父母的不满甚至责罚,他们就能学 会装假说谎。有些孩子做错事向父母坦白时,受到的是父母的打骂,这就 会在心理上给孩子一种暗示:既然说真话也遭训斥,还不如撒谎,或许能 骗过。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长辈的认可,做事时想做好,想让父母、老师高 兴,从而得到更多奖励。成功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失望,只好 说谎,“这次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考得还可以'等。还有,孩子对周围的

迫,担心受罚而说谎。

       对这类谎言,聪明的父母不应该不分原因地责备和体罚孩子,该懂 得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虽然爸爸妈妈不 希望他做错事,但更不希望他撒谎。然后给孩子承认错误的机会,理 解孩子犯错误的动机,包容孩子的错误结果,鼓励孩子主动承认错误 并给予其改正的机会。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切忌父母之间因教育态 度不一致,一方袒护孩子的错误,而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给孩子以可

乘之机,导致孩子继续撒谎。总之,对于“惧罚型”撒谎的孩子,父母要 调节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与方式,给孩子改正的机会,不要失去孩子 对自己的信任。

2.为自己的其他不良行为辩解而撒谎

       孩子总会千方百计地去获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些孩子习惯于一切 玩具、食品都归自己所有。再加上有些父母不注意教育孩子“不是自己的 东西不能拿回家”,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孩子经常会编 造一些谎言,如小朋友送的,或者是自己拾到的等。这种属于行为性撒谎, 其表现比较严重,常常伴随偷拿和破坏等不良行为,对孩子自身成长的危

害性比较大。

       此时千万不能姑息孩子。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若孩子说谎后没有被 发现,或者被发现了但父母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或者被其他 人揭穿后,父母因顾及颜面而袒护孩子等,都会助长孩子的说谎意识。聪 明的父母应该不能让孩子的“阴谋”得逞,让他知道如果撒谎会有非常严重 的后果。

3.为得到某种好处或便利而撒谎。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成人有时迫不得已说上一两句无关紧要的小 谎言,孩子却会当真,而且不由自主地去模仿。有人做过调查研究,孩子说 谎多半来源于父母说谎或言而无信。给孩子一次次许愿,却又一次次地不 兑现;父母不愿见某个人,就告诉孩子某人来电话或到家里找就说父母不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名人镇凝育 Q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爱迪生

i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国要用谈心的方式幵导]

又>T--+*- +-+-+-+-+-+“斗一 ?-―? H--。+~*-+-4? --  1T ? +-+】

近年来'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家长的关注。专家建议父母既不要

104 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视而不见,也不要主观臆断。心理问题的初期是有心 结,如果当时发现并及时去解开它,就不会有后面的痛心疾首了。所以,平 时家长们就应注意,孩子有了心理问题的苗头,应与孩子多交流,必要时向 学校老师或专家寻求帮助。在了解孩子心理状态、平等地对待他们方面做 足功课。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很多时候,是家长自己造成了孩子内心的冷 漠,同时也为自己种下的苦果负责。如何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出现?或者 怎样将不良后果扼杀在萌芽状态?

                   首先要大致了解哪些情况属于心理危机。这一代的孩子处在一个充 满竞争的环境里,家长及学校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身体发育,却容易忽视 孩子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很多中小学生由于焦虑、抑郁、偏执、自卑、孤 僻、懦弱等心理障碍,造成出走、自残、自杀等后果,而且这种现象呈多发趋 势。专家称,这属于出现心理危机。

       在情绪方面,常出现焦虑、恐惧、怀疑、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 助、愤怒、过分敏感或警觉、持续担忧、害怕死去等。在认知方面,常岀现注 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作决定、健忘、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 等。在行为方面,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 人等。

        发现孩子有这些过激情绪和行为,不要一味指责孩子。孩子的心理出 现问题,首先是家庭教育岀现了误区。一些家长对孩子干涉过多,教育方 法简单、粗暴,引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其次是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

化教育,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疾患。不仔细查诊学生的心理病因, 是治不好他们的心理病的。

       考试的压力也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介绍,临床表 明,大多数学生存在考试焦虑症。这种焦虑是以担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具体表现在:担心考得不好,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对个人的自我理想失 去信心;担心未来的前途;担心考试准备不足等。

       还有的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存在不足。对人格因素造成学习障碍的学 生,应着眼于引导,要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对因意志因素造成学习障碍 的学生,应多鼓励,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他们自身产生 刻苦学习的内在要求。

       清楚了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就应“对症下药”。对因认知因素造成学 习障碍的学生,应着眼于辅导,有针对性地补上知识链的脱节,并指导学习 方法,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中。对因情感因素造成学习障碍 的学生,应着眼于疏导,要沟通亲人间的感情,要用自己的情感引起孩子 共鸣。

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使孩子从小懂得: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做人。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正 确的目标,崇高的理想具有鼓舞人们前进和奋斗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使 人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充满希望和信心。

2.在孩子个性形成的阶段注意沟通,完善其心理品质。

       如对孩子自我气质的了解与完善,活泼开朗性格的塑造,广泛的兴趣 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3.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通过对孩子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 系的技巧方面的辅导与训练,使其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等。

4.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品格、品德心理的培养。

       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调节 与控制、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树立自信心,对不 良品德的预防与矫正等。

5.在学习上不要单纯追求成绩,而要着眼于学习的方法和主 动性。

       注意力、记忆力、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关复习与 遗忘规律的掌握,以及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等。能使孩子在认识自己的基 础上,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合适的动机。

       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身自修做准备。

R- M. H.

       很多家长在第一次听到孩子说脏话的时候很慌张。父母喜欢说这句 话:“孩子小,学什么都快,学骂人也最快。,,而事实也果真如此,一些孩子不 该说的脏话、粗话岀现了。有时,家里来了客人,逗逗孩子,孩子张口骂人, 弄得客人和家人都十分难堪。其实,孩子年幼,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也 许他们根本没弄懂那些脏话的真正含义。

            听到孩子说脏话,父母第一个反应就是惩罚。轻则批评许久,重则给 孩子一个耳光,甚至还有打嘴的……五花八门,什么惩罚方式都有。但是, 孩子们似乎对脏话、粗话“情有独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难道骂人也 会上瘾吗?

孩子说脏话、粗话往往是周围的环境及孩子善于模仿的特性和父母的 、疏忽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要解决孩子说脏话、粗话的问题,就要查岀孩 戶子这么说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纠正孩子说脏话、粗话的 习惯,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为孩子提供好的语言环境。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注意孩子周围的生活环境,尽量不 要让孩子从电视媒体上学脏话、粗话。从小伙伴那里也容易学到各种各样 的脏话、粗话、不好的顺口溜等。我们要及时指正孩子的错误。并且要引 导孩子玩文明、健康的游戏。如果发现孩子和小伙伴说脏话、粗话,更要给

    情况,家长千万别笑,更不要流露出惊奇的神色,严厉的训斥也是无济于事

    的,这些反而会强化他的行为。其实孩子并不一定知道脏话的含义,主要

 是为了得到父母对他的反应或注意。家长听到孩子说脏话,要强忍着不显 示出任何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那些不好听

    的字眼或脏话就会逐渐被忘掉。

当然,也可以寻找比较恰当的时机,告诉孩子,说脏话很难听,只有坏

 人和不学好的人才讲脏话。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赞 赏或描述他喜欢的人和事,这时,我们一定要及时鼓励表扬,让他知道美的

    语言是令人愉快的。

3.引导孩子对脏话有正确的认识。

如果孩子经常重复一些脏话、粗话,我们应该严肃地告诉孩子这些话

    不文明、不好听,爸爸妈妈和所有的人都不喜欢听。在我们批评孩子的时

    候,要注意用词文明,不可以在批评中也掺杂脏话、粗话,这会让孩子觉得:

    父母尚且如此,我为什么不能说呢?

       告诉孩子,大人说脏话也是不对的。有时我自己急躁时也会随口说句 不好听的,所以我批评儿子说脏话时,他会问:“为什么大人说脏话?''要有 效制止孩子说脏话,在纠正前,必须先让他们知道,无论谁说脏话都是不对

    的。因此我耐心地告诉儿子,大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你也可以要求爸爸

    改正错误,大家互相帮助,都不说脏话,并说到做到。在家里建立互相监督

    的制度,如果不小心在孩子面前说了不文明的词句时,一定向孩子承认错

    误,以加深他不能说脏话的观念。

4.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孩子说脏话的原因很多,先进行了解,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如果孩子说脏话、粗话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我们就要在日常生活

    中,抓住每一个能增强孩子判断是非能力的机会,加以利用,给孩子深刻而

    有力的教育;如果孩子说脏话、粗话是因为发泄不满,我们就要随时教给孩

同孩壬处酔系的100妙招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像小树长大,需要剪枝修叶,就是纠正孩子的坏习 惯。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的坏习惯层出不穷,以前的坏习惯还没改掉又多 了新的坏习惯。殊不知孩子正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认识到正确的做 事方法。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容易听话。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更好地与自己合作,首先要从关注孩子本身,转 变到关注改善你与他的关系上来。有些父母一听到有人“告状”或看到孩 子行为不轨,就非打即骂,恨铁不成钢。实际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 天都会有不礼貌或不良行为,此时家长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情况,逐一加以 纠正,结果只能让家长和孩子双方都感到不舒服。家长感觉自己是一个坏 ?妈妈或坏爸爸,孩子则感觉自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从而不敢尝试或产生 自卑心理。家长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做的纠正工作,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正确的做法是,每天都给孩子一到两次正面积极的回应,或者在特定 的某件事上给予表扬,用肯定的态度爱护和关心,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 简单的表扬都要胜过喋喋不休的指责或过度的物质奖励。因为孩子是爱 表现的,只需轻轻一夸,孩子就会高兴,精神上就会得到满足。家长还可以 每天抽岀一点时间来和孩子玩一会儿他喜欢的游戏,这对改善家长与孩子 的关系非常有帮助。只有关系改善了,孩子的不良习惯才容易改善。

2.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带着情绪。

       看电视没完没了,晚上不肯睡,早上赖床……在这种情形下批评孩子, 通常会遭遇到孩子的哭闹、叫喊等抵抗,家长也难免会发脾气,从而开始了 又一轮的吵闹比赛,这并不能促进孩子与你配合,只能使双方更生气,让孩 子一意孤行,不思悔改。

       处理这种情况的关键是家长保持冷静。具体如何做才更有效呢?家 长可以告诉他,无法接受他现在的行为,再给他一个更好的替代选择,让其 二选一,比如:“坐在地上耍赖是不对的,你可以坐在凳子上告诉我你的 想法。”

3.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

       为了赶时间,妈妈通常会说:“我们必须马上出门,否则你去补习班就 会迟到了! ”这就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实际上妈妈可以换一种语气:“我知 道这么早起很困难,白天晚上咱们早睡,现在克服一下。'

4.不盲目地制止孩子。

       有的家长会时刻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使孩子始终处在紧张的状态 中;而且在有些严厉的家长面前,孩子得到的可能总是“不'或唠叨。告诉 那些刚会走的孩子别到处乱扔玩具,可以告诉他“屋里让你弄得一团糟,我 在整理清扫的时候就会头疼”,接着要给孩子一个警告,并强调你将要做的 事情,“如果你再乱扔玩具,我就把你的玩具给隔壁的宝宝”,这可能对孩子 产生一种警示作用。

5.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

孩子经常未经过大人同意就随意拿水果吃,或者自己开电视看,对这 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父母也不能听之任之。一些生活中的规矩应早早为 孩子订立,譬如不能随心所欲地吃糖果,不能整天看电视。放任孩子不遵 循规矩做事绝不是好办法。如果父母继续纵容,孩子就可能出现不通知大 人就外岀的情况。

       规则的确定,要清楚地、正式地告诉孩子。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 外打开电视,应让他及时关闭电视机,并且再大声清楚地陈述一遍规 则,这样有助于孩子将它铭记在心。不要以为孩子一定能从父母的行 为、好恶中明白所有的规定和限制。事实上,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孩子 只知道父母对他不满意,而不知道父母要他怎么做,难怪孩子会将父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Oo妙招

■■

       人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一个人必须在 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完成社会化过程,使自己逐渐成熟。

——亚里士多德

       孩子有了缺点,父母都很头疼。慢性子、胆小、不合群、脾气暴躁、上课 捣乱……很多父母被孩子诸多的行为问题困扰着,他们不仅想改变孩子的 现状,更想探究孩子的内心世界。实际上,在焦虑之余,我们没有想过,“问 题”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做父母的,首要之务即是停止担忧孩子是否 正常,了解到底哪一些事情在困扰孩子。轻松点,了解只是第一步而已。 最大的挑战是了解之后的行动。不管什么样的解决之道,方法是否有效, 首先要看父母能否为孩子的改变而先改变自己。

1.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催促都不行。

       我的孩子比较内向,而且有点胆小,做事也比较磨躇。他现在已经 上小学四年级了,但是写作业还必须要我盯着,否则的话,他一个小时 也写不了多少。每天早上起来,我还需要盯着他穿衣,吃饭。所以,即 ?使我早上5点半就起床,做好饭以后6点钟把他叫起来,早上上学还总 是迟到。看着他干什么都这么慢,我心里特别着急,甚至想冲他发火。

          有的孩子做事慢和家长不无关系。有时家长管得太多太细了,很多本 应该是孩子的任务就变成了家长的任务。这时候,孩子做事就比较被动, 他的效率高低与家长是否在场是紧密相关的。如果家长在时,他可以很快 地完成作业,这说明他的能力没有问题。所以,不妨采取一些游戏的方法。 比如拿一个闹钟和孩子协商,问他多长时间可以将作业完成,然后上好闹

铃。如果孩子在此之前完成了作业,要鼓励他。慢慢地让孩子形成自我约 束的习惯。

       孩子做事慢可能有他自己的考虑,可能做事更仔细一些,考虑得更 回到一些等。首先要表扬孩子的优点,再提出你的期望,比如,'儿子, 你做事真认真,只是如果再能快一点点就更好了。,,这样,孩子会比较 容易接受。

2.孩子胆小,要多培养他的自信心。

我的孩子特别胆小,做什么事都喜欢躲在后面不出头。有一次外教来 讲英语课,让小朋友到讲台前认一些英文单词。她其实都会,但就是不敢 去。别的小朋友不会她还在下边着急。老师感觉她很不错,问她愿不愿意 当班长。她实际上愿意,但是也不敢跟老师说。现在,对这个问题我比较 苦恼,不知道怎么能让她的胆子大一些。

       比较少接触外界的孩子心灵空间也会变小。一个不常和人群在一 起的孩子心灵会感到恐惧和寒冷。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多创造一些机 会,比如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聚会,或者周末的时候多带她去公园,多 接触小朋友。不要总是很严厉地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胆小呀,连这 都不敢去,你看看人家!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胆小,以后就 更不敢做事情了。

3.孩子脾气不好,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发泄情绪。

       我儿子有时候爱发脾气。有一次我们带他去商场购物,他和一位售货 员玩得很好。后来,我告诉他该走了。售货员就跟他开了一句玩笑说:“你 别走了,就留在这儿吧。'他就生气了,跟个小牛似的冲着人家就过去了,嘴 里还喊着:“我要发脾气了 !''有时候他自己就说:“我脾气可大了 !'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错误的认识:孩子是不应该发脾气的。当孩子发脾 气的时候,父母的反应特别重要。我们不需要在这个时候教他某件事你应 该做到什么程度,或者应不应该做,因为此时他的思维之门是关闭的。这 时候孩子只需要你陪他一起难过,或者给他冷静的时间让他自己调整。另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年轻人把受教育求进步的责任和对恩人及支持者所负的义务联结起

来,是最适宜不过的事,我对我的双亲做到了这一点。

贝多芬

许多父母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我的大儿子一向挺乖巧的,可是有一天,我拒绝了他买一双名牌鞋的 请求。他竟然怒气冲天、躲在屋子里不肯出来,好几天都不说话,也不和我 们一起吃饭。因为儿子知道我们不是买不起那双鞋,而是不想给他买,可 是他不理解我们这样做只是不想让他养成追求奢侈的习惯。他觉得根本

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在其他方面其实他并不奢侈,只是那双鞋他确实很喜 欢。然而我和他爸爸又怕这次满足了他,今后他喜欢的东西就会越来 越多。

家长遇到这种事情尽管很难不生气,最好的办法是在孩子怒气冲天、

恨意未消时深呼吸2?3次,不要与孩子立即或长时间争辩。关注孩子的 情感,而不是言辞好恶,保持心态平衡。“我知道,我让你生气',我对我的 儿子说,“等到你冷静时我们谈一谈这件事,但不是现在。”

       让孩子感受到你尊重他们的情感而不是一味地反对或否定,对孩子来 说是非常重要,并且你要强调“你不是真正恨我”或者“我不是不公平”。同

       及时展开讨论也十分重要。你不必等待太久,尝试着判断孩子生气多 长时间以及你恢复平衡需要多长时间。一阵大怒后,当你听到孩子在房间 嗡嗡哭泣时,你知道这时你能够开导孩子了。如果他仍然怒气未消,肯定 会保持沉默。

       一旦你们坐下来交谈,必须放弃感情用事,而且应该考虑在生气过程 中寻求事实依据,以理服人。重点是提问和倾听,而不是一味地说教。比 如你的孩子此刻很想去逛商场,可是他明天有个很重要的考试,你阻止他 去,他反而大发雷霆,反而不认真准备考试了。如果你说明了反对的理由, 可孩子还是一定要去。那就先答应这种在你看来荒唐无理的要求。不但 能改善孩子感情受挫、灰心丧气的状况,而且会让孩子过后认识到自己的 错误。

3.交流彼此的意见。

       只有当孩子和家长对彼此都没有怨言的时候才可以进行交流。这时 不如问问:“我们能够确信不再发生类的似冲突吗?我们最好做些什么 呢?”你给孩子制定一套规则,要求孩子遵照执行。不仅让他认识到你重视 他的意见,而且让他能较好地适应未来生活的挑战。

       同时要记住,有时孩子的抱怨是有道理的。父母答应给孩子购买东西 却出尔反尔不买了,或者强加给孩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或者因为孩子 做错事而不停地唠叨责怪孩子。

4.系牢情感的纽带。

血浓于水,不管有怎样的不愉快,要让孩子正确面对强烈的愤怒, 但这些都要出于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要刻意为之。让他们知道“即使 当时我对你很生气,但我仍然爱你'。我的孩子们很小时我就对他们 说这样的话,在以后的岁月中,我们发生了冲突后,他们仍能理解我, 我明白他们感到了爱的归属。孩子们遭到猛烈的暴风雨般的情感打 击后,父母要适时提醒孩子记住,他们都将找到属于他们自己安全又 充满亲情爱意的港湾。

同孩注处好关系的

柯罗连科

離島疝赢暗示、做到无声貯有戶

孩子,而总是以自己的言行和手势给孩子暗示。

母亲总是能发现我身上一些特别的东西,并总是以自豪的、不加掩饰 的赞赏的口气说出来。比如“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样东西总是目不 转睛';“看看,我们的孩子,他的精力多好,总是手脚不停,“哎呀,这孩子 哭起来像打雷一样,这太神奇了 “看看这孩子真不简单,吃这么苦的药,

一声不吭“你看,他的力气真大,这么重的东西他都能拿得起'如此种种。

几乎所有孩子都有的表现,我的母亲也会本能的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不凡 的禀赋。

有的时候,她甚至把这种表现和神秘的世界关联起来。“你看我们家

孩子就是脑瓜好用,天生就这样,肯定能学好,肯定能考上大学。'' 她的 这种暗示完全出于本能和爱,所以这种称赞本身就毫无夸张和虚饰,让孩 子真的以为自己很出色。结果,这种暗示真的被孩子所接受,他真的表现 很出色。

       但更多的家长只会给孩子消极的暗示。比如,在街上遇到了同事,让 孩子打招呼,孩子却迟疑了 一会儿,没有吱声,母亲解释说:“这孩子就这

       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施加心理影响的过程,暗示的结果是 使暗示的对象的心境、情绪、兴趣、意志方面发生变化。暗示教育最大的特 点就是“暗”,即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稚嫩的心灵。积极的暗 示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与说理教育相比,正确 的暗示更有利于融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含蓄委婉,无 形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举止,以及坚强的情感意志。消极的 暗示则是孩子心灵的腐蚀剂,除了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 外,还可能误导孩子接受某种错误的信息或概念。

       例如,家长以“孩子从小就胆小、害羞”解释孩子不愿意招呼他人的原 因,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暗示孩子“你本性就是胆怯内向型”,容易 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也使孩子默认了对自我性格的害羞、胆怯元素,不利 于孩子人际交往的发展。又如,家长过分担心外界带给孩子伤害,表示焦 虑不安,一方面在心理上增加了孩子疼痛的感觉,使孩子变得娇气脆弱,另 一方面让孩子滋生了惰性,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加深对父母的依赖。 如果家长此时淡淡地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吧。''孩子则很有可能若无其 事地站起来。

       所以和孩子交流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积极地心理暗示带给 孩子积极的认识和体验,家长应慎言慎行,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家长 讲解道理时,可以将“理”通过设喻、讲故事、做游戏、角色体验等形式 表现出来,从中点拨启发孩子,实现教育目的。在纠正孩子所犯的错 误时,可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孩子,避 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促使其不断进步。家长在暗示教育时,要 灵活运用神态表情,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对孩子的独立给予赞赏、肯 定的眼神,让他体会成功的愉悦;对孩子的挫折失误,给予安慰、爱抚 的目光,使孩子感受勇气与力量。家长还可以利用激将法,避免说教 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和逆反心理,还能激发起孩子战胜困难的斗志,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做父母的不仅不会责怪你,而且还会 贴心贴肺的理解你。

3.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理解他们的思想。

       在成人看来很愚蠢的错误,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是经过百般斟酌、冥思 苦想得出的最优选择。很多时候,在你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给孩子提建 议的时候,孩子只不过在感受你的语气忽略了你在讲什么。真正理解了孩 子,在说话的时候才有可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善心。这时候你说的话他才 有可能有心思听,否则,对方根本就不会听你说。

4.让孩子能够理解并接受父母的好意。

            常有家长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的心。这就是说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 正向性的教育。正向的意思不是你觉得这是对对方好的,而是让对方从心 里觉得这是对自己好的。很多家长内心有根深蒂固的偏见,总是把自己认 为好的东西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有这样的经典台词:“孩子要是……那 才是好孩子。”“一个孩子怎么可以……呢?”

5.永远记得建议和命令的区别。

            建议,顾名思义,就是孩子有不听从的权利。很多家长明明是提建议, 但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提了建议,如果孩子不听,就着急。经典台 词是:“我都很和气地跟他说过了,他还是不听,你说可气不可气? ”请问,这 是不是说明你一开始就认定孩子一定要听你的?否则孩子不听你怎么会 生气着急呢?甚至会采取各种强硬措施来强制执行。这样的建议,孩子一 定不会听。凭什么你给了建议,人家就一定要听? “建议”的意思是,如果 对方觉得好,执行又不困难,想执行的话,就去执行。如果孩子觉得不好, 或者执行有困难,就会不想执行,孩子是独立的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家 长会不会尊重孩子,并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

       6.和孩子拉近距离,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也是从孩子成长起 来的。

       在关系融洽、气氛和谐的时候,多给孩子讲一讲自己人生中遭遇到的 挫折和在艰难困苦,自己是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又是怎样战胜困难、挫 折的。因为孩子毕竟还小,对于创伤和挫折经历很少,甚至还没有经历过, 这个时候父母就是他的镜子和榜样。你多向他谈及这些,势必会对他产生 积极的影响。

    7.提建议时不要带有不良的情绪。

 如果提建议时,带上了批评、指责、怀疑、挖苦、审视等情绪,就会大大 降低孩子接受的可能。别以为孩子听不出来。孩子表示默认的时候,你会 :“你看,你看,我好好给你建议,你却不听。那你要我怎么做啊?”要知 道,这是强词夺理。孩子早就发现你带着情绪呢,你却冠冕堂皇地说这是 好心的建议。除了从你身上学会虚伪和狡辩,我想孩子很难再学到积极的 东西了。建议就是建议,最好别带着情绪。作为成年人,你应该是自己情 绪的主人,对于孩子的成长,你充其量只要负部分责任(因为除了你,还有 老师、同学、社会在教育他,如果他成才了,你也只有部分功劳),但是对你 自己的成长,你得负全部责任。

       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友。 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 婴儿的热爱及满足其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 学校融化为大家庭。

裴斯泰洛齐

       很多孩子都有炫耀自己聪明的禀性,长幼不分,说话没大没小,经常插 ?话并打断别人。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孩子在大人们谈话时,能 插话多次,这个习惯确实不好。这首先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其次也影响了 自己对信息的接收。而且,家长被孩子打断的思路,有时候很难再找回来。 而孩子爱插话往往是为了表现自己或引起他人的注意。孩子一般表现为

   不去注意听大人讲的事,而是想方设法表现自己。

       沈浩是一个心直口快的学生,在班会上以及和别人谈话时,总是抢先 发言。当别人说话时,他常常在中间打断,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必要改正孩子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针对孩子性子急、不知道 尊重人这一习惯特点,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倾听别人的谈话。要告诉孩 子:在谈话时,别人想要表达什么观点,都要听明白,注意去听,一切疑惑都 要等别人陈述完毕后再进行提问。

要让孩子知道,学会倾听别人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是一种有教养、 有风度的表现。只顾自己滔滔不绝,无视他人的存在,是一种不礼貌的行 为。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就要让他在听其他人讲话时,尽量保持安静。 在别人陈述完毕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父母以自己做榜样有助于孩子养 成良好的习惯。

1.家长首先要学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话。

       在孩子和你说话的时候,最好注视着他的眼睛。我们知道,听人说话 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当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做一个好的 倾听者,给孩子以正确的示范。不要一边低头忙于自己的事情,一边对孩 子说:“宝贝,你说吧,我听着呢! ”如果孩子有话要讲,父母亲专注倾听的表 情,会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那就是,他表达的思想和意见很有趣,他的话 很有价值,值得别人倾听,同时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在充满自 尊自信的情境中,孩子容易学会如何去关注讲话的人。

2.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要听孩子把话说完。

       有的父母总是自作聪明,把孩子想说的话先说了,以示自己对孩子的 理解。曾经见过一个孩子指着一辆汽车说:“妈妈,你看。”妈妈立即接过话 说:“你说的是那辆汽车吗?黄颜色的,真漂亮,对不对?”孩子“嗯”了一声, 再没说话。这样一来,让孩子认为,妈妈能帮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妈妈说的 话就是他想说的话。这既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不利于良好的表达 和倾听习惯的养成。

而更多的情况下家长说的只是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孩子想说的话。即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在孩子第一次学会倾听时,我们就要表扬与赞赏。当孩子学会倾听 时,我们一个小小的夸奖,就是孩子继续保持好习惯的动力。所以,请不要 吝啬对孩子的表扬,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有时候,听孩子说话,确实需要很大的耐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这就需要听话人的耐心。父母专注倾听是对孩子的最大支持,因为倾听是 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爱孩子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孩子情绪不好时,父 母的耐心倾听会给孩子很大的精神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及时摆脱负面情 绪,同时,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的倾听者榜样。

       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岀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 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歌德

[疝孩子交谈时多靈同[

.. .. . ? I

a

1.要保护孩子渴望探求的心。

       父母不要总是给孩子公认的真理,要让孩子有自由思考的余地。 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理解孩子的问题。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 周围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以兴趣为岀发点,琢磨、研究,从而发现 问题、学到知识,甚至有所发明创造,因此,聪明的父母要学会保护孩 子的质疑之心。

       只有抱有好奇心,才能提出有创意的问题。孩子提问题,说明孩子对 问题感兴趣,父母珍视孩子的提问,是在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如果压制孩子

的进步。因此,父母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质疑之心。

为了保护这种质疑的习惯,父母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

学会换位思考c当发现孩子的质疑之心时,要学会理解和支持,更要不失 时机地肯定和引导孩子。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

也许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很奇怪,可是,只要孩子提岀了自己的问题,

就说明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动了脑筋,而且也反映出孩子对父母的信 任。父母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要持有冷静、客观的态度,认真为孩子作 答。另外,孩子向父母提问,是他们求知欲望的体现,也可以反映岀孩子对 121 知识的掌握程度,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发现孩子的长处和缺点,因势利 导,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在解答孩子的问题时,对于难度适中的问题,父母应该详细解答,直接

告诉孩子答案,同时告诉孩子自己的解题思路。对于难度较高的问题,父 母不必感到难堪,更不要用训斥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威,而要坦诚地告 诉孩子自己不知道,并和孩子一起来讨论,为孩子树立起实事求是的榜样, 这样还可以激发起孩子的求知欲望。

       卡尔-威特三四岁时,爸爸每天都要把他带到郊外去,让他接触和观 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有时候,爸爸会捉一些昆虫,然后用浅显易懂的语 言,教给他昆虫方面的知识。遇到自己也不知道的问题,爸爸便会老实告 诉孩子:“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父母都要耐心倾听,力求做出正确的回 答,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此外,父母要鼓励孩子提问,充分调动孩子 的积极性。

3.要让孩子勇于提问,善于提问。

       父母首先要做到善于向孩子提问,经常和孩子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 话题,从而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和提问。在提问孩子的过程中,内容要符合

同孩孑处好关系的TOO妙招

1=

       父母要掌握和孩子说话的技巧,启发、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比如不 马上为孩子提供答案,而是采取进一步提出疑问和制造悬念,激起孩 子更强的求知欲。

       4.鼓励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对于那些通过孩子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够搞清楚的问题,父母要善于引 导,注意拓展孩子的思维。如果问题是孩子自己稍微动脑就可以解答的, 父母就不要直接给孩子答案,而要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否则孩子会养成什 么事情都依赖父母解答的坏习惯。

       父母不妨让孩子多接触新鲜的事物,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自己去寻 找答案,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在自己答疑的过程中,也会 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5.孩子提出的有创造性的问题时要进行夸奖。

       赏识是一种鼓励,让孩子更加大胆地去质疑。父母千万不要否定孩子 的意见,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思考方式岀发,积极肯定 他们的想法。

       朋友是宝贵的,但敌人也可能是有用的;朋友会告诉我,我可以做什 么,敌人将教育我,我应当怎样做。

席勒

       大多数家长都非常忙,每天要做的工作很多,此外还有很多需要劳心 费神的事情,不知不觉中,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就少了。然而,安排出固定的 时间与孩子交心,就像阳光对植物一样重要。其实,让孩子理解自己,不是

 要靠命令而是感情。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拒绝真心帮助自己的人,但肯定会 拒绝一个想控制自己的人,亲子交往亦如此。孩子需要你发自内心地鼓励 他们。无论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身上的优点永远都等待着你发 掘他们的价值。以他们为荣,为他们指引人生路径。你这么做了之后,就 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人生竟能如此精彩。

       孩子不理解自己、不听话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家长都遇到过,“都是为了 你好'是不少家长共同的行为和口头禅。可是,却越来越难以触动孩子的 心灵了。因为,上了中学的孩子,其自我意识已经萌发,他们开始用自己的 经验和心灵去体验、评价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这种体验与成人过去灌输给他们的价值观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是他们的 经历毕竟有限,经验不足,这时他们需要成人给予他们真心的帮助。而家 长根据自己的经验教育孩子时,附加了许多的“控制”,限制了孩子所需要 的心灵的自主与自由,于是,就产生了“叛逆心理”,并以一些过激的言语与 行为表现出来。原有的家庭教育模式面临着危机,于是母子双方的隔膜不 可避免地产生了。

要与孩子保持心灵的沟通,就要注意以下问题:

1.听孩子说话时要有耐心。

       当孩子缠着你问这问那时,不要觉得厌烦。停下手头正在做的事,看 着孩子的双眼,给他们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多倾听可以表现出你对他们的 重视与关心。给予孩子成人般的尊重,只要几分钟他们就很满足了。孩子 需要知道自己所说的话很重要,这样才能培养出他们的自信心。

2.和孩子要有共同话题,对孩子关心的事感兴趣。

          有的家长一跟孩子说话就是你考了多少分,好像毫不关心其他问题似 的。交谈的内容不应当仅限于学习方面,而应当尽量宽泛,尤其是孩子感 兴趣的问题。比如,孩子的朋友、爱好甚至喜欢的游戏,使孩子觉得自己受 到父母亲的重视。被父母亲认可的孩子,内心充满了阳光。孩子的兴趣不 是你的兴趣,你的心很容易就被自己忧虑的事霸占住了。然而,真心实意 地认可孩子,就是要对孩子的朋友、游戏、嗜好都感兴趣。当你对孩子所做 的事感兴趣时,他就会发光发亮。多了解他心里想些什么,而不仅是无微 不至地照顾他的生活。相反,亲情是一种互动,你应当也表现出需要孩子 的关心和照顾,培养孩子对家庭和他人的责任感。

  3.花时间陪孩子,采取多种沟通方式。

       孩子需要的是陪伴。陪伴孩子的时间永远不够。似乎你越陪伴他们, 他们需要的时间也越多。然而,这一切终究会改变。总有一天,他们不再 需要你陪伴了。最终,他们会忙到找不出时间陪你了。

       一定要给孩子应有的支持。当孩子需要父母在身边时,父母却无法出 现。这是孩子及父母都无法忘却的伤痛。尽力而为,准备迎接孩子的大 ———生日、毕业典礼、婚礼。告诉孩子,他们奋斗成功时,你为他们高兴; 当他们心碎时,你陪伴他们;在他们挣扎的时刻,你提供支持。不要以为孩 子没有向你开口,就表示他们不需要你的爱。

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柏拉图

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父母也正值壮年,忙于自己事业,难免与孩子疏于

沟通,甚至以强硬的态度对待孩子?可是这样只会让孩子做出更令家长头 疼的事来。一边是年少不更事的逆反,一边是烦躁不安、怒气冲冲。所以 父母与孩子之间总是冲突不断:父母亲总觉得难以跟孩子沟通,话没说两 句孩子就暴跳如雷;孩子更觉得父母亲的话不中听,整日唠唠叨叨,还总以 轻蔑或质疑的态度相向。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想要化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 突,使沟而不通的情况得以缓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学会心理换位。当你 对别人的言行产生不满情绪的时候,不妨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站在对方的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做出和他一样的行为,说出和他一样

的话语,为对方的言行寻找出恰当的理由,从而充分理解对方,化解与对方 的对立情绪,以取得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理智地解决问题的良好效果。

孩子一天天长大,也越来越难管了。顶撞父母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

甚至有意跟我对着干。让她帮忙递一下东西,她会说:''自己的事情自己 做。”给她指出缺点和错误,她小嘴一撅:“我没错,你才有错呢!',她还经常 说一些毫无道理的话:“我就是聪明,聪明才做错。''有客人来时,她也会“人 来疯'',实在令人生气。有时候,一气之下就使用武力让她屈服。但我明 白,这是一个很不可取的方法,女儿是口服心不服,就连认错都是气冲冲 的。大嗓门只能暂时镇住她,嗓门的高度终究是有限的,靠训斥也只能让 她暂时屈服,终究有一天,她会长大,再说,也不能给孩子一种“谁的嗓门 高,谁说了算”的错觉。可女儿总这样,如果对她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又怕 她养成诸多恶习,最终走向歧途。唉,如今的家长真难做啊!

       吃饭时,女儿又像往常那样一边吃一边玩,吃几口就到别的地方转一 圈,我不生气,拉着女儿的手,把她牵回餐桌旁:“兰兰,如果你将来做了妈 妈,你的孩子在吃饭时也像你那样,你说好不好?你会怎么做?''女儿一下 愣了,继而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这一招还真灵,虽然她有时仍会控制不 住自己离开餐桌,但马上就会意识到错误,还会说:“哎呀,又忘了。”而不是 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坚持错误。

       尝到了甜头,我不再对女儿呵斥,而是经常让她换位思考。当她将好 吃的菜都挪到自己的面前时,我就对她说:“如果我们也将好吃的菜放到自 己面前,不给你吃,你会高兴吗?'每次进行换位思考,女儿都能意识到自己 的错误,渐渐地,女儿变了,也肯讲道理了。有时,还真像个大人呢!我也 感觉到女儿正在长大。

       沟通不是简单的谈话。做父母的要充分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 孩子,不仅要做父母,还要做孩子的朋友。遇到事情时,换位思考一下,如 果自己是他会怎么样?如果自己的父母凡事都要命令你“听我的”,你会怎 么样?就这一问题,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1.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

       孩子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也需要尊重。很多家长放不下做家长的尊 严,在孩子面前扮一副权威的样子,要求孩子服从自己的“领导”,而这正是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反感的。所以,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给予孩子足够 的尊重和平等是很重要的。

2.听懂孩子的心声。

在没有听懂孩子的心里话之前,不要急于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孩子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3.对孩子的成就要认可和肯定。

       孩子在言行和思维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家长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认 可。每一个人都要成长,都要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要培养这些能力,付出 成长的代价是谁都逃不过的。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做的是 协助他而不是取代他。因此,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并且客观地看待事 情的结果,认可孩子独立做事的愿望,也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帮助。

.

:用故事洲练孩子的倾听能力;

       不管孩子还是家长都要懂得倾听。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 位,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可是有些习惯却不好,如大人说话时常插 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听等。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 倾听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能力的重要保障。应让孩子懂得在听故 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 人,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倾听是一种礼貌。

       古代有个小国派人到中国来,进贡了 3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光闪闪, 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了 一道题目:这3个金人哪 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 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件 小事都不懂吧?

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 答案正确。

3个金人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是显而易见的。第三个金人因为善

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价值最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学会倾听是十 分重要的。不重视、不善于倾听就是不重视、不善于交流。交流的一半就 是用心倾听对方的谈话。

倾听不只意味着听。倾听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

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 127 他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与原则。

       韦恩是罗宾见到的最受欢迎的人士之一,他总能受到邀请。经常有人 请他参加聚会、共进午餐、担任基瓦尼斯国际或扶轮国际的客座发言人,打 高尔夫球或网球。

       一天晚上,罗宾碰巧到一个朋友家参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动。他发现韦 恩和一个漂亮女孩坐在一个角落里。出于好奇,罗宾远远地注视了 一段时 间。罗宾发现那位年轻女士一直在说,而韦恩好像一句话也没说。他只是 有时笑一笑,点一点头,仅此而已。几小时后,他们起身,谢过男女主人,走 T o第二天,罗宾见到韦恩时禁不住问道:

       “昨天晚上我在斯旺森家看见你和那个迷人的女孩在一起。她好像完 全被你吸引住了。你怎么抓住她的注意力的?'

       “很简单。”韦恩说,“斯旺森太太把乔安介绍给我,我只对她说:'你的 皮肤晒得真漂亮,在冬季也这么漂亮,是怎么做的?去哪呢?阿卡普尔科 还是夏威夷?

“夏威夷。”她说,“夏威夷永远都风景如画。”

“你能把一切都告诉我吗?'我说。

       '当然。''她回答。我们就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接下去的两个小时她一 直在谈夏威夷。

“今天早晨乔安打电话给我,说她很喜欢我陪她。她说很想再见到我,

看出韦恩受欢迎的秘诀了吗?很简单,韦恩只是让乔安谈自己。他对

   每个人都这样——对他人说:“请告诉我这一切。”这足以让一般人激动好

   几个小时。人们喜欢韦恩就因为他注意倾听他人的心声。

       有好的倾听习惯是赢得良好关系的金钥匙。孩子要与人融洽相处,流 畅地交流,必须要先学会倾听。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 倾听习惯,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素养的全面提高起到 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

   了关心,也学会了理解和沟通。倾听也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人有

   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为了少说多听。

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 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让孩子们学会倾听是培养一 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抑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 倾听。

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张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

——苏格拉底

第六章父母如何听, 孩子才会说

^-4—f—^4-—H—H——4--^

「父田要蹲下来听孩子说!

                很多大人都习惯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思维和主观愿望强加到孩 子身上,而很少考虑他们内心的想法。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亲子教育中, 家长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孩子成长的轨迹, 从人性需求的角度岀发,给他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

       不少家长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或者把孩子看成宠物,在 教育孩子的时候,习惯于采取居髙临下的姿势:“我说你不对你就是不 对! ”“我叫你这样做你就得这样做! ”如此这般缺乏平等气氛,没有商 量余地,即使说得在理,也往往没有好效果。家长对孩子有养育之恩, 而且在处世经验、人生阅历、知识文化上处于优势,处于教育者的地位 不言而喻。但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并无尊卑、高 下之分。

       家长的威信不是靠强硬的手段得来的,家长采取平等商量的态度 和孩子说话,有利于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 人,就比较容易为孩子所接受。这是因为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和尊 严受到大人的尊重,在心理情感上不会产生排斥性,只要大人说得有 道理他就爱听。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的过失就怒火中烧,不由分说地训 斥,语气过于严厉、言辞过于尖锐,甚至吹胡子、瞪眼睛,以势压人。这 就难免引起孩子反感,孩子或辩驳、或顶撞、或反击,甚至弄得家长下 不了台,气不打一处来。

与孩子的视线保持平行,就是尊重孩子。可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在物

SJ

                   小魏的父母都是文化水准很高的人,因此对他的教育也格外的严。父 母的专制,使家庭气氛紧张,孩子动辄得咎,处处谨小慎微,畏首畏尾,导致 精神压抑,想说的话不敢说,想做的事不敢做,结果自卑消极心理滋长,性 格扭曲,智能发展也受到影响,常常不爱说话,莫名其妙地发脾气,父母也 感到很奇怪。听了教育专家的话以后,跟孩子平等相处,渐渐地发现孩子 130 变了,变得有爱心,理解家长了。

       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学会与孩子平等相处也是一种能力。家长与孩 子以平等的地位和态度说话,既是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的要求,又是衡量教 育艺术、教育水平的标志,也是家长和教师文明素质的一种反映。假如你 的孩子老喜欢跟你顶嘴,你不妨换一种方式一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试试 效果如何?家长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 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孩子的事情或问题 认真又亲切的态度。同时,家长可以轻声细语地耐心说服教育,而不是自 上而下地命令,更用不着大声呵斥。

       感受平等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釆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促使孩子 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 尊的人格;能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或缺点;也可为孩子创造了乐 G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听而不闻或产生逆反心理。这是一 种很具体的教育方法,却体现了如何看待子女同父母的关系的教育观念问 题,也从侧面体现着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身高的距离拉开了,心的距离也就拉开了。如果家长总是站着面对孩 子,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 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不能沟通的距离。蹲下来,倾听,对孩 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蹲下来,倾 听,孩子离我们的距离就会缩短;蹲下来,倾听,是我们关心孩子内心世界

第人章心如何听,孩6才念镜

,JLT

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友比克泰德

[别中途打断苞子,让孩子把苗说糸I

       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大了,什么也不跟自己说,殊不知,孩子也有很多话 想跟父母说,可是,每当他们想说话的时候,父母是怎么反应的呢?不久 前,一家社会咨询机构对两千名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住口”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的父母说的话。这里先来看一段资料,'父 母让我们住口,而他们却整天喋喋不休。”“父母太小瞧我们了,一点也不给 我们讲话的机会。”“为什么让我们闭嘴?我们心里有许多话要说给父母 听呀!'

       孩子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父母永无止境的唠叨。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父 母决定了一件事,孩子持有反对意见,刚说了一两句,父母就听不顺耳了, 喝令他“住口气 父母老是觉得孩子不懂事,轮不到他们说话。其实,孩子 从他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哪怕孩子气一点,也可以启发 父母,弥补父母的决定或认识的不足。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却总是凭着自己的了解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 而孩子又据理力争。这时做父母的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 是,对孩子一声断喝:“不用解释了! ”你能想象得到孩子这个时候有多委屈 吗?哪怕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已经造成。法庭 审问犯罪嫌疑人还给其申诉的机会呢,怎么做父母的就不能容忍孩子为自 己的过失辩解?

       赵先生整理房间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女儿写的一篇日记,那里面满是 委屈:“爸爸一本心爱的书不见了,他几乎把整个家翻遍了,也没找到。后

同孩豌好关系的100妙招

 一个朋友,时间一长,他就忘了,以至于错怪了女儿。女儿本是个爱看书的 孩子,自从那次以后她再也不敢到他的书橱里找书看了。其实,如果他能 听女儿把话说完,就不至于发生这一切。

父母阻止孩子说话,往往是出于这样几种心理:

        1.说了父母不爱听的话。孩子的话说到父母的痛处,让父母 觉得没面子。

        所谓童言无忌,孩子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忌讳。父母不妨 抱着轻松的心态听听孩子怎么说,或许自己也能受到启发。

2.父母要维持自己所谓的权威。

        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样的父母属于顽固型,不听解释,老认为孩子 是在找借口。长期如此,孩子就会慢慢习惯了沉默,哪怕是受到冤屈,也缄 默不语。一个不会据理力争的孩子,很难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3.不认可孩子的思维。觉得小孩子不懂事,没有耐心听孩 子说。

              其实,孩子的思维比大人简单得多,往往能从复杂的事情中看到本质 的东西。孩子也有话语权,他想说话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他机会表达。老 是被“住口 ”二字打断话头的孩子,慢慢就变得沉默了,他也就懒得跟父母 说话交流了。这是因为父母的“禁令”让他觉得自己的意见根本不受重视, 说了也是白说。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便会逐渐降 低。这对于他的成长和人生都是非常不利的。

        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道理,老是听到“你不用解释”的孩子,会渐 渐习惯于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会背着很多的冤屈一个人默默承 受。而这样的重负很可能让他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你给孩子 发表意见的机会,也就是在避免上面提到的种种不良后果。其实,听 孩子把话说完,又能浪费你多少时间?而你又多了一个了解孩子的机 会。你可以根据孩子说的话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他理解有偏差的 地方,你可以纠正;他看法片面的时候,你予以补充。这样,孩子的判 断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有的时候,孩子的话确实有不周到或者不正确的认识,这时家长可以 及时给予引导。在家长的引导下以正确的交流方式说话不仅增长孩子的 见识,锻炼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与人交流的能力。除了在他想说 话的时候,让他尽情地说以外,还要在他沉默的时候鼓励他说。因为有的 孩子根本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意识或者胆量。鼓励孩子说岀心里的想法、不 满或者委屈,会让他变得善于思考,也会使他的自主意识和表达能力得以 增强。每个人都有话语权,让孩子把话说完,就是对孩子人格的一种尊重。 让我们放平视线去看待孩子,用真诚宽厚的心去爱孩子,特别要时刻提醒 自己:“让孩子把话说完!'

哈钦斯

i妻听懂核子的弦外之音I

9 ' ' “ 一 W '   * ' '

       中国的父母总是说,“你是我的孩子,你要听我的”,而外国的小孩是怎 么说的呢? “我是你的孩子,所以你要理解我所说的话。请不要笑,这不是 让你笑的,而是让你听懂的,否则我不原谅你。''说这话的是一个法国小 姑娘。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果要达到教育的效果,那么首先要了 解孩子心中所想,才能明白孩子的真实意图。而许多父母老是在那里自以 为是地评价,孩子的话总是被打断,使他根本无法完整地表达一件事。更 何况,父母的评价总是站在一个成人的立场上,有些评价对他来说也许不 太适合。

       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应学会倾听、乐于倾听。 善于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 些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才能真正领会孩子的思想意图,分享孩子的 快乐,真诚地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才能有效地用父 母的体贴去化解孩子的烦恼,营造出充满爱意的家庭环境;也才能赢得与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天气十分炎热,刚下班的妈妈浑身是汗地骑着自行车在人流车流中艰 难地前进。女儿坐在她的车后,向她讲着在班里与同学闹别扭的事,劳累 疲惫、心里正烦的她毫无反应地听着。渐渐地,女儿的声音弱了下来。突 然,她小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买一盒橡皮泥。”妈妈不耐烦地 说:“早干吗去了,刚才路过文具店为什么不说!'谁知当她极不情愿地带着 孩子返回文具店时,女儿竟然气鼓鼓地自己跳下车,恨恨地说:“不买了,回 家!''说完,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家走。

                   一进家门,妈妈就冲到女儿面前质问她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女儿 ]34 眼泪汪汪地望着她说:“妈妈,你知道吗,小孩儿也很可怜! ”妈妈一下 子愣住了,像遭到重重的一击。女儿的小脸通红,哽咽着:“妈妈,你们 父母心烦的时候,可以对小孩儿发火;小孩儿心烦的时候,找谁发火 呢?你知不知道,小孩有时也很难受 '孩子的话使妈妈的内心长 时间无法平静。

                   每个家长一方面对孩子有那么多的要求,一方面又不愿跟孩子沟通, 以告诉他们怎样去达到这些要求?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缺乏兄弟姐妹的 亲情沟通、繁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太需要心的交流和沟通。许多父母 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只看重每次考试的分数,却不知 道这样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许多孩子变得不愿和父母说 话。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么会不和父母产生代沟,不心生 隔膜呢?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呢?下面介绍的几种 此方法,不妨作为父母们的参考。

1.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父母应安静、专心地倾听,但不给予评判。父母不必接受孩子所有的 行为表现,而只是接受他的感受。例如,孩子可以告诉父母他对小伙伴有 多生气,但父母不能允许孩子通过嘲弄或打人来表达他的怒气。

                   2.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耐心和诚意。

                   父母的关注鼓励着孩子向自己的父母表达想法和感受。父母应停下

第人章尖母治何听,菽8才細L

       不时地总结、重述或复述孩子所讲的关键内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 导致这种感受产生的情境原因。仅仅倾听和理解是不够的,父母还必 须用语言对他所说、所想及所感的事情作出回应。但尽量不要逐字地 重复孩子的话,应使用相似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只有理解孩子 的感受,父母才能给他提供忠告、建议或教他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情境。 如果父母先给予这些帮助,那将会妨碍孩子努力去表达和理解自己的 感受。

CO

荣誉感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只有那些禀性高尚、积极向上或受过良好

教育的人才具备。

爱迪生

;认真对待孩子的意见!

V r '一 一 -.-- 冬.丿

       有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怨言:“每当我和爸爸的意见不一致时,他都以 势压人,不让我说话,有的批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家长不允许孩子发表 意见,也不调查问题的来龙去脉,而是一味地大发脾气,这种做法是违背教 育宗旨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父母和子女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作为家长, 应该让孩子把意见陈述完,要耐心地倾听,如果不等孩子讲完话,家长就凭 主观臆断下结论,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孩子的逆反心理将会表 现得十分强烈。每个人都盼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只有尊 重孩子,所说的话才有可能产生效果,何况在许多争论中,孩子往往是站在 真理一边的。

       孩子需要理解,由于身体、智力发育不成熟,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 点,所以比成人更需要理解。可有些家长忽视了孩子的这些特点,常常不

、)自觉地用成人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其结果往往对孩子造成伤害。

家长在听取孩子意见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要在孩子能够理解的基础 上。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把新玩具能拆开的地方都给拆开,他想 知道里面的秘密,这正是好奇心所致。好奇心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内在动 力,家长对此应正确理解,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再如,由于理解能力 低,常常不能明白家长的教导。家长用反语说:“你就这样做吧!”“你就淘 气吧!”可孩子不清楚大人语气变化的含义,误以为是一种鼓励。因此,家 长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说话或教导时应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对孩 子真正理解而表达的爱是一种盲目的爱,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爱护孩 子、教育孩子。

孩子虽小,可他们内心世界却比较复杂,因为不善于表达,所以承受不

136 了太大的压力,家长不跟他们好好沟通,就不会知道他们内心在想什么、喜 欢什么、反感什么,这样很可能在他们的内心造成一层阴影,产生许多想 法,甚至可能认为爸爸妈妈不喜欢他们了。

       在一次家长会上,家长们纷纷交流让孩子提意见的好处,小磊的爸爸 说:我儿子很善于用讽刺的方法给我提意见。比如我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 里摆弄电脑,一次儿子在门上贴了一首打油诗:“成天闭门搞电脑,知识没 见长多少……”不知道他哪来的鬼点子。我也不介意,这首打油诗在门上 贴了一个多月,但我还是没能采纳他的意见。我有抽烟的毛病,他妈妈要 我戒,我就是戒不掉,那天儿子就对我说:“现在为钱戒不掉,以后为命就戒

掉了。''这句话比他妈妈劝我管用多了。

       冯诗瑞的爸爸说:现在孩子的水平可比我们以前高多了,我们以前哪 会跟家人提出什么意见。现在孩子跟我们提意见,对家长也是个督促,无 论意见是否采纳,最起码做家长的可以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如果提得有 理,还可以让我们改正。但我觉得一些近乎攀比、虚荣的意见,家长应该加 以制止和引导。

在决定孩子的事情或者家里的事情之前,一定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看他对做这件事情的态度,如果小孩一点都不愿意做,而且,做不做这件事 对小孩的成长没有什么影响的话,就一定要顺从孩子。如果这件事情是一 定要做的,比方说,在学校的课堂学习或者作业,就不能让他太任性了。现

 在,上兴趣班是许多孩子头疼的事,让小孩子玩都没得玩,真是有点冤。不 应该让孩子上太多的兴趣班,如果他不喜欢,硬逼着他去上,那就不叫兴趣 班了。要适当让孩子放松一下,不能学完一样又学一样,换了谁都受不了。 所以,孩子的事情还是应该由孩子自己做主,家长参谋参谋、指导指导就可 以了。

       学习和考试是所有家长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 子考一个好成绩。但是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就算孩子考 试差了一点,也不要骂他,更不能打他,应该鼓励他下次考好一点。当然, 也不要太宠自己的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对孩子的 成长也不好。

       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 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 东西,不努力你也什么都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 自己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爱默森

尸一? ?  1  

[孩子懐何时家长应该怎么做1

       爱提问题的孩子是爱思考的孩子。“疑问是知识的钥匙”,只要大人经 常鼓励孩子提问,孩子就会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大人对孩子的 提问感到厌烦或不予理会,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而 懒于思考问题,影响其智力的发展。如何面对孩子提问呢?家长可从以下 几方面来试试:

1.鼓励和引导孩子的提问。

                 提问也是一种自学的方式,家长对此应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充分 利用孩子渴望求知的心理对他进行各种教育。切莫因为孩子荒谬、怪诞的 行为而斥责孩子。鼓励、肯定孩子的“为什么不要认为孩子的提问让人 啼笑皆非、荒谬、怪诞而不加理睬或一棍子打死。给孩子一份理解、一份鼓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2.父母也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和孩子一起探讨。

       父母就算是学富五车,也会有答不上孩子提问的时候。有的问题很难 回答,或者父母自己也弄不明白,不能随便搪塞过去或胡乱回答,更不能对 孩子横加斥责。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暂时回答不出来,等请教了别人或查 找书籍、资料后再回答,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的奥秘和疑问,有的连父 母也解决不了,以此激发孩子对世界的探索欲望。

.

                 对于那些自己也不很明白的问题,父母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这样 不但不能维持自己的威信,而且可能带给孩子错误的知识。对家长来说, 这是一种很虚伪的表现。可以邀请孩子共同查找资料,共同找寻答案。切 勿武断地对孩子横加批评,扼杀孩子的探索欲望。

       甜甜是个很机灵的孩子,平时就爱动脑筋,一天,学校里留的家庭作业 是画青蛙,甜甜画着画着,就想起一个问题,'青蛙有没有耳朵?'于是,她就 问爸爸。爸爸也不知道,就随便说:“可能有吧。”就像这个例子,青蛙是有 耳朵的,在头的两边有两个灰色的圆圈。只是没有耳郭(就是耳朵外面的 软骨部分)。如果家长不懂装懂,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答案,对孩子来说,将 受害一生。孩子知道真相后,也会埋怨家长,家长也会威信扫地。

3.对一些怪问题的回答要干脆、利落,要讲究方式。

有时孩子故意提一些怪问题,目的在于难住家长,然后和父母讲讲条 件。对这种提问,家长要干脆、利落,不要让孩子的小聪明得逞。还有一些 问题的回答要讲究方式,不要弄巧成拙。

4.对于孩子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可以先启发孩子自己想

       孩子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想到了就提出来问,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 对这些提问,哪怕家长已经知道了答案,也不必急着先告诉孩子,而应启发 孩子先思考。孩子经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得出了结论,会很有成就感。在给 孩子解答问题的同时,应该教给孩子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使孩子学会独 立思考。

名人镇心 03

许多年轻人通过一个笨拙的——粗制滥造的谎言使自己受到了永久

的伤害,这是不完善的教育所造成的轻率行为。有些权威人士主张年轻人

 根本不应说谎。当然,这话说得有点过头;然而,尽管我不会走得那么远,

 我却主张——而且我认为我是对的——年轻人必须克制自己,不去使用这 项异乎寻常的技艺。

马克?吐温

注意孩子的盛体落言」

       通过肢体语言,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和需求,这些特有的身 体语言,只有父母才会读懂。世界各国的教育学家,都对男孩与女孩在“体 语”上由于性别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发现,男孩和 女孩在肢体语言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女孩子笑时捂着嘴;习惯拿手提袋;喜欢照镜 子;走路时扭腰等。如果男孩子具有这些本属于女孩子的身体语言,就会 被家长或伙伴们认为“女里女气”,成为被嘲笑的对象。这对于孩子的心理 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家长要及时加以引导。家长要明白,要想孩子健康地 成长,很好地与他人交流,就必须要注意肢体语言的性别差异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困惑的母亲所说的话:我相信许多母亲和我的烦恼

是一样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大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比如 一些奇怪的动作。我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动作,他也不说。我真怕他会 有多动症的倾向。我希望自己的顾虑是多余的。但他的小动作真的让我 不安,孩子这么小我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天哪,我都不敢想象以后会怎 样!我该怎样解决呢?身为家长我真不理解,以前那么可爱的一个孩子为 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80后'或“90后''正常的行 为吗?

       孩子的很多肢体语言只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倾诉自己的需求,可父母往 往看不懂。随着孩子的成长,烦恼也会越多。而很多母亲又是望子成龙或 望女成凤,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从来不问孩子的想法。随着时间 的变化,当孩子出现一些习惯性的肢体语言,父母亲们抱怨看不懂时,我们 是否检讨过自己?很少有父母会认为自己有错,只是想“这孩子怎么性格 这么怪啊”,甚至打骂孩子。父母亲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往往只会让孩 子的心理问题加重。

       这时每个母亲都应该发挥自己身为女性的耐心。想想是不是要让孩 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或是心平气和地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让我们站 在孩子的立场,去仔细研究孩子的一些肢体语言,也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 的收获。

       母亲教育孩子不该以上压下,而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妈妈在和孩 子沟通时,应该注意到,如果孩子的声音语言同身体语言不能紧密、和谐地 结合,甚至出现背道而驰的状况,就表明,孩子没有在认真听家长讲话,这 样的沟通是不会成功的。

       虽然很多孩子的情绪可以从面部表情看出来,但是精明的孩子懂得 “脸部表情可以装”,可很少有孩子知道如何伪装双脚的动作。其中一条线 索就是双脚的朝向。当孩子与母亲说话时,如果孩子的双脚朝向某个方 向,而不是正对着你,就代表他想要结束这场对话;如果孩子突然双脚(脚 踝之处)交叉,就代表他有些紧张或是觉得受到威胁;如果孩子将身体往后

仰,然后翘脚而坐,这就是自信的表现,代表他喜欢目前谈话的内容。

教养决定一切。桃子本是一种苦味的扁桃;卷心菜只是受大学教育的

马克?吐温

[读懂兹子的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神能表达内心的想法。由于孩子对

1.求救的眼神说明需要父母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有的时候父母会感觉孩子“怯生生”的。当一个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 环境,或者一个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他的内心是恐惧的、 无助的,会怯懦地来到你跟前,默默地用一种求救的眼神看着你,乞求你的 帮助。这时你应用自己身体的接触给孩子安全感,一面用尽量温和、亲切 的语气询问孩子的情况,启发孩子说出自己的困难和要求。当孩子无法用 言语说清楚时,应学会观察周围的情境,并借助其他线索了解孩子的需要, 及时地给孩子提供帮助。

 2.游离的眼神说明孩子“另有隐情' 家长跟孩子讲话时,有的时候会发现他们东张西望,眼神游离不定。

如果是孩子对所说的话题不感兴趣,家长应及时调整谈话内容,吸引孩子 的注意;如果孩子有“隐私”,家长要以自己真诚而坚定的眼神回望孩子,让 孩子感觉到家长的信任,并以循循善诱的语言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 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内心的恐 慌,家长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排解内心的压力, 帮助孩子走出心理的阴影。

3.发光的眼神说明希望得到鼓励。

       孩子闪亮的眼神无疑是父母最希望看到的。当孩子有了高兴的事,或 有了新的发现,我们常会看到孩子发亮的眼睛,我们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并 与他一起分享快乐与喜悦。此时,家长应迎着孩子的眼光,送去微笑与赞 许,并及时配以语言和动作的鼓励。孩子会因此觉得家长就是他的朋友, 他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会感到信心倍增,力量十足,探索的兴趣更浓。

4.期待的眼神说明希望得到肯定。

       家长不要只关注那些奇怪的眼神,对孩子表现良好时呈现的眼神也要 多加重视。当他们觉得自己有进步了,或者想表现得更出色些,他们不是 用语言,而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以此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好像在说:“妈 妈,我一定能做好!' “我这样做行吗?''“我现在表现很好吧!”如果能及时回 应他们,他们脸上就会露出满意的微笑。父母不能忽视孩子期待的目光,

冷靜对待核子的与话j

家长恐怕都对孩子说过气话,而且也听孩子说过气话。所谓气话,就 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因受刺激而突然爆发的强烈的短暂的激愤 之语。说气话一般有4种情况,一种是委屈,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或冤枉 了自己;第二种是自己的想法、行为受到别人的阻碍而不能实现;第三种是 看到对方损害了他人或集体的利益;第四种是个人利益受到损害。

       气话是由激动的情绪所致,此刻认识事物的范围会大大缩小,而仅仅 局限在引起激愤的事上,思维、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受到情绪的抑制和破坏, 造成思维不连贯,分析不全面,判断不准确。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不顾及 对方能否接受、别人怎么看,也不顾及由此造成的后果,只图一时痛快。甚 毂至为了气人,有时还会故意改变自己原来所持的观点。当家长遇到孩子说 气话时应该怎么对待呢?

1.不要和孩子计较,要保持冷静。

       对孩子发火或者针锋相对也无济于事。马上在心里对自己说:“我 一定要冷静!' “我一定不发脾气! ”这在心理学上叫自我暗示,它既能 增加大脑理智思维的强度,也能疏导刺激引起的狭窄兴奋,使脾气被 压制下来。

2.暂时转移视线,冷处理。

就是把气话引起的愤怒情绪转移,迅速离开现场,或者去干别的事情,

或者在外面散步宽心,或者找别人说会儿话,使发生冲突的条件不复存在。

3-对说气话的孩子要采取宽容、谅解的态度。

孩子说气话通常都是遇到了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需求没有得到

满足,觉得和家长无法沟通。只要家长不和孩子一般见识,能够在恰当的 时候和孩子沟通,并且教导孩子这样恶劣的情绪会伤害他人,一般冷静下

来后孩子都会感到后悔,并且以后会克制自己发脾气、说气话的坏习惯。

总之,说气话的习惯是应该杜绝的。说气话是个很坏的毛病,自己一

时痛快了,却把痛苦强加给别人,既伤感情,又不利于团结,我们当然要反 对说气话。但是,如果孩子冲你说了气话,你要做孩子的榜样,以正确的方

式和心态对待,形成良好的沟通模式,不给孩子说气话的机会。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就应该在宏伟 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

广+ ” 1* - + ?f T 1 1?—?? + ??.??十?+ ” + ' +、

'了解孩子的“另类落言r

       很多家长总是搞不清楚现在的小孩是怎么想的,满口的火星文,不只 在网络上,现实中也常常充满了“哇囈!帅呆了、酷毙了”、“那种口气真是 7456(气死我了)”、“叶子和花仿佛刚洗过牛奶浴,像婴儿的小屁屁”……如 今,在大人们看来怪里怪气的语言却在孩子们口中和学生读物中甚为流 行,许多学生争相模仿,甚至有的学生把这些话语写进了作文里。传统标 准语言与孩子们口中这种“另类语言,,发生着冲突。

同学之间互送贺卡本是平常之事,可是今年春节前,冯先生随手翻看 女儿收到的贺卡时让他感到“大开眼界',只见贺卡上写着这样几句话:“你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另类语言”与传统语言的冲突中,家长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这些新的、另类的语言有的相较于传统语言 更具活力、冲击力,在某一方面表达的意思要比传统语言更为清晰、更为直 接,但有的衍生出来的现代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往往有一些不健康因素,这 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的,应该对这些语言进行有效的筛选,扬长避短,而 144 不能一味地去接受或者抵制。

                   2.以宽容之心对待新奇事物。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这个时代的孩子身上。作为家长千万 不要对孩子口中的这种“另类语言”感到大惊小怪,或粗暴地训斥孩子,而 应该正确理解并宽容对待。比如许多学生经常所说的“哇唾!”“你帅呆了、 酷毙了! ”这样的词语,学生无非是想表达一种惊讶、赞叹之类的感叹之情, 只不过与传统的表达方式比较,他们的说法更为夸张而已。如果老师或家 长对其大加训斥或坚决制止,孩子们反而会觉得大人们太“老朽”,在无形 中和大人产生一种距离感,家长或老师也同样很难融入到孩子的圈子,更 谈不上和他们促膝谈心了。

3.要以引导而不是完全否定的态度对待。

       虽然“另类语言”包含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活力,不过并不是所有的 由“另类语言”都是对的,有的“另类语言”明显很粗俗,甚至格调相当低,家长 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教育孩子在学习和正规的场合中,要使用规范 化的语言,正确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在一些娱乐场所适当地运用“另类语 F4 。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 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

——苏霍姆林斯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第一是培养自

己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这不但能培养孩子各方 面的能力,还能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现在很多人都开始重视亲子 游戏,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社会上对亲子游戏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从广 义上讲,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动都可以看做是亲子游戏,而 145 科学的亲子游戏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能起到开发孩子智慧的作用。这就要求游戏活动既能够利用和发

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做亲子游戏不是上课, 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而应当是游戏的参与者,并且跟孩子处于平 等的地位。

       3.和竞技类的游戏相比,游戏的形式应该注重相互配合,家长熊自然 而然地引导孩子智能的发展。设计的游戏应让孩子主动寻求家长的?i合, 这样家长就能顺理成章地教给孩子一些知识和技巧。

       4.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的整个过程要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 都带来乐趣。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家长则能够体 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

       最近,张女士家中出现了关于育儿的意见分歧,焦点是在与孩子进行 比赛类游戏时,父母究竟该不该故意让孩子赢。妈妈觉得孩子还小,玩游 戏只是为了让他开心,所以认为故意输掉比赛并没有什么大碍。而爸爸则 坚持认为那是一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不可取的,只有让孩子明白了胜 负的代价,他在日后的成长中才可做到能屈能伸,宠辱不惊。

同孩子处好关系的100妙招

1=1

                这并不是说家长要把自己的智商和体力完全用在和孩子的游戏中。 在和孩子一起下棋、玩牌时,家长可以放低自己的水平(和孩子处于同一个 等级),让孩子多赢几次。并且在游戏后告诉他赢的原因是什么,那些帮助 他获胜的技巧该如何更好地运用等。而对孩子来说,在下棋、玩牌中赢了 会增加他的兴趣和自信心。当然,随着孩子下棋、玩牌技能的不断提高,家 长也应逐步加大孩子获胜的难度,不要总让孩子胜。在孩子输棋时,你可 以教给他失败时应有的气度'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需要再次强 调的是,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不改变游戏规则的基础上。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 : 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吴玉章

[孩子插磚时要用提醒的方其教育i

H 1-4 卜-+ ? 1 1HH?+- ,+ ~~-4~~-?—

       爱说话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很多父母常用“小孩子不要插嘴” 。“打断别人的话很没礼貌”“你懂什么”之类的话制止孩子参与大人的讨论, 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妈妈的育儿观走红,要舍得放手,更要舍得让孩子经历三大挫折
德国妈妈这样教自律。
男孩女孩怎么养
墨言|一流的父母都有一点“绝情”
健玲:NLP高效沟通(十),正面管教让你更懂孩子
两岁半娃变火锅店老板,评论区一堆同款,模仿敏感期家长如何引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