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墨画展在津开幕,冯骥才、何家英出席 天涯艺术893期

更补的媒体统筹 终端的投资伙伴

2017年6月20日上午,“灵岩墨藻——李墨画展”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天津美术馆主办,天津美术网、艺林山房协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题写展名,共精选了李墨先生各个时期所创作的百余幅画作,其内容涵盖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册页、扇面等。开幕式后举行了“李墨绘画艺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李墨先生的绘画艺术成就进行了全面解读。

  

此外,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灵岩墨藻——李墨画集》同期首发,作品集收录了李墨先生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册页、扇面等不同门类的精品力作。李墨先生的笔墨,丰富而又内敛,华滋却不张扬。从他的画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对传统笔墨有责任感、于生活中能发现美好的艺术家。同时,作品集的出版发行,也向世人展示了李墨先生对待生活,尤其是对待理想与精神生活的真诚、执着与专注。

开幕式

▲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冯骥才先生致辞

▲ 津门书画院院长孙长康先生致辞

▲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先生致辞

▲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书平先生致辞

▲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先生致辞

▲ 李墨先生作品捐赠仪式

▲ 主持人朱懿

李墨,名裕民,1936年生,祖籍山东济南。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作品选入《津门名家书画选》《翰墨明珠》《中国名家书画选·鲁人集萃》《中国当代国画集》《中国当代美术家书法家汉英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作品入选天津市第一届花鸟画展并获一等奖,入选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等。天津电视台国际部拍摄有《李墨画虎》专题片,并编录入《365大千写真》文化交流片。

研讨会

▲ 孙长康

▲ 何家英

▲ 尹沧海

▲ 姚景卿

▲ 王振德

▲ 何延喆

▲ 马驰

▲ 郝青松

▲ 陈连羲

▲ 张学强

▲ 刘皓

▲ 马寒松

▲ 吕大江

▲ 路洪明

唯有水墨寄深情

——纪念李墨先生

马驰

水墨的魅力不单在于勾勒江山,点染春色,更在于寄予深情。有这样一些画家,纵然你再隐寓,再低调,却也总为笔墨中的深情所牵绊。津门李墨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墨中隐者。

最早知道李墨先生是缘于何家英先生的介绍,从何先生的言辞中,可以得知李墨先生是一位积淀深厚又勤勉好学的画家,一生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默默行走,不事张扬。在何家英的少年时期,李墨给予了许多艺术上的指导与帮助,这份情感,令何先生难以忘怀。

看看许多李墨先生的作品,才明白何先生的这份难以忘怀确是渊源有自。李墨先生的笔墨,丰富而又内敛,华滋却不张扬。从他的画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对传统笔墨有责任感、于生活中能发现美好的艺术家。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荣光。从这些创作于几十年前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墨先生对他生活过的那个年代的深意以及对他所感受到的传统艺术的那种敬意。笔墨的范式与艺术的主题都可以更替与更新,但是人类情感的厚度是不会更新的,而一位艺术家,他的魅力也许并不在于他描绘过什么,他歌唱过什么,而恰恰在于他对待生活,尤其是对待理想与精神生活的那种真诚、执着与专注。相对于静态的艺术作品,这份扑向艺术的情感是动态的,也恰恰是打动每一位观者的所在。

我们在这里展示李墨先生的作品,不只是因为他启蒙教育了许多了不起的艺术大家,也不只是因为他确实继承了先贤的笔墨精神,走出了一条中国传统精神导向的方正之路,更难得的是,从李墨先生的一生中,我们感受到了我们这个城市的传统文脉的源流,一直是这样的清澈,富有动感,永无间断。

马驰 二〇一七年四月

开幕式群像

桃李芬芳 动墨横锦

——李墨先生画集序言

陈聿东

李墨先生是我走上从事美术研究和书画创作道路的启蒙恩师。

先生驾鹤归去经年,每览先生之遗迹,则其音容举止,宛在目前,至若同门诸友相聚,亦未尝不叨念师恩,思绪万千。

初识先生,适值“文化大革命”中晚期,兴废靡常,举措凌乱,时事维艰,但先生笃定信念,洁身自好,一腔才情寄寓于翰墨丹青,进而春风化雨,作育人才。

我辈跟随先生砥砺品格,切磋艺术,虽无鸿篇巨制之阔论,然则只言片语、耳提面命,亦足以澡雪精神,增进学养。

先生课徒,言传身教,亲为示范,每获名迹佳构,亦邀为共赏,点拨大要,金针暗渡,化私为公,嘉惠后学。

追忆先生当年速写,目识心记,振笔直追,不俟须臾,毫发毕现,其一丝不苟之态度、炉火纯青之造诣,令人叹为观止。

恩师生长于齐鲁故地,博雅多才,古风俨然,练功习剑,天地低昂,拾遗收藏,文物重光。初研油画,兼及版画,复又于国画浸淫日深,傲立艺林,传世流芳。后移居津沽,不囿门派,转益多师,故能贯通中西,传统功力愈益深厚焉。

先生不唯艺事高超,且常措意文史,满腹经纶,尝以所购之《康熙字典》馈余,并谆嘱我辈:“欲为优秀画家,必以文化修养之提升为指归。”言简意赅,许为鞭策。

先生之于绘事,笔耕不辍,取材广泛,妙兼众长,风格独具而卓然成家。

先生之山水画,根基于石涛、石谿、半千、黄宾虹、萧龙樵等名家,进而上溯宋元,博洽融通。先生深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古训,足迹名山大川,饱览饫游,“临春风思浩荡,望秋云神飞扬”泰山之巍峨壮观、黄山之烟云变幻、太行之雄浑凝重、江南之优雅秀丽, 无不慨然有感,挫万物于笔端,寄豪情于缣素。如二十一世纪初先生所绘之《奇峰天下称天都》与《黄山云海图》,巨镇劈地摩天,峥嵘崔巍, 苍松虬曲, 云雾腾荡,变幻莫测。峭壁危岩, 曲折迂回, 游客盘旋而上,无不感到惊心动魄。画面置陈布势, 虚实相生, 循环往复, 横岭侧峰,通过皴、擦、滃、染,达到“纹理纵横,笼络起稳”之效果,笔力痛快沉着,墨色混沦苍劲,气势开阔宏大,蔚为壮观景象。而其《江南春晓》《楚山寒雨》,则林木葱茏,烟雨迷漾,泉溪潺湲,山明水秀,线条柔和流畅,墨色华滋灵动,呈现出一片秀美的江南景色。

先生之人物画,参酌扬州八怪及海派诸家遗绪,手法洗练,追慕质朴,塑造精准,传神阿堵,往往“笔才十二,像已应焉”,颇得梁楷减笔人物画之神韵。其罗汉诸图,或怒目而视,或凝神静思,或清癯浸诚,或文雅温厚……,刻画时而简易标美,时而紧劲稠叠,个性鲜明,神情酷肖,禅意盎然。《得鱼图》《争雄图》之人物造型,自然天真,线条恣肆纵横,简逸豪放,虽寥寥数笔,却妙趣无穷。

先生之花鸟画,兼及青藤、白阳、扬州八家之妙理,亦得悟于海上、岭南二派之创意,遂熔南北于一炉,随意布白,变化无穷。既有《鸭戏图》之笔爽墨清,简练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亦有《万花竞春》之粗毫重彩,泼辣痛快,装饰意味显著,大凡皆借物抒情,“万趣融其神思”。

先生画虎,最称擅场,气势威猛,咄咄逼人,神采焕发,气吞山河,直教人平添“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之境界。

石涛评画,倡导“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先生绘艺天赋极高,每每于平淡庸凡中化腐朽为神奇,情景交融,曲尽其妙,不可端倪,极富美学价值。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先生就以妙擅丹青而驰誉画坛,设若上苍假先生以时日,其艺事之精进、成绩之斐然,则自不待言也。

先生之人格魅力,不威而尊,风规自远,解疑答惑,施教有方,提携后进,不遗余力,学生弟子,感佩至深,克绍其裘,多有建树。

今同门诸友,共襄先生画集出版,以飨读者。何家英兄特为颜额题笺,名之“灵岩墨藻”。盖先生郡望长青,栖迟灵岩,泉石幽绝先生所爱,梵刹清凉先生尤钟,落款标识,遂将“灵岩”冠于名前,眷恋家园,乃寄乡愁诉诸离绪。

先生画作,墨晕云烟,藻丽彩锦,墨晕藻丽,其命惟新,故书名“灵岩墨藻”,词简义奥,良有以矣。

书名甫定,嘱余撰序,现付梓在即,个人不揣简陋,权做井蛙一隅之观,岂能全窥先生艺术荦荦之大端。西哲黑格尔曾谓“美乃形象之显现”,唯企盼同仁,于此画册详加披览,庶几能极目远眺,领略其气象之万千。

仅以此序,与同门诸友献上心香一瓣,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陈聿东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 二〇一七年

李墨作品选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墨画展在天津隆重开幕 全方位展示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众多藏家追捧画家李丰田作品,炙手可热,供不应求
本市热点:笔墨印象——肖东发
龙现代|“文心雅墨”国画展——行走在满园芳菲中,感受艺术的静谧!
“禅心道骨士子气,笔墨丹青处士心”-李义峰先生水墨小品
崔新江花鸟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