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降本,你真的了解成本吗,一文带您系统性梳理成本的不同维度!
内卷环境下,都在谈论降本措施,通过降本保持利润,维持市场竞争力。但很多人对成本的理解并不全面、不到位,影响到降本策略与措施制定的合理性。
这篇文章,将和大家一起系统性梳理成本的不同维度!

/1/  会计记录视角下的分类

从会计记录角度,成本可分为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会计报表中所记录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销售与管理费用,等等。

隐性成本即机会成本,企业为了经营活动而放弃的其他最佳机会所对应的收益。隐性成本并不直接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也不涉及实际现金流出,但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隐性成本。

从成本归属角度,显性成本又可分为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

按照能否归入产品或服务所耗费支出中,分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生产成本是指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的各项支出。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所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而是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及财务费用。

如财务行政人员的工资支出,由于其无法归入产品生产或服务成本中,被记录在管理费用。

从成本习性角度,成本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企业产出量或销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变动成本指随着成本动因(生产量或业务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果产量增加,变动成本也会增加;反之,会减少。如制造行业,直接材料支出是一种典型变动成本,生产产品越多,需要材料就越多。

固定成本指不随成本动因(生产量或业务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在一定范围内,无论生产多少产品、提供多少服务及作业量大小,某些成本均保持不变。

常见固定成本包括厂房租金、设备保险费用、薪资固定的员工、设备折旧费用、土地摊销费用、税金等。不管企业是否有生产活动或者生产量大小,都会产生。

一项成本,属于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主要受相关范围、时间框架、给定的决策情景因素影响。

在相关产能范围内,固定成本是一定的,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均保持不变。但若销售量足够大,需要新增生产线,新增生产车间,那么固定成本就会发生变化。

按照发生的成本是否可直接追溯到产品,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指能够追溯或归属于某一成本发生对象,如某产品。

间接成本,无法直接追溯至成本对象,但又与某成本发生对象间存在密切关系,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摊,如机器设备折旧费用,某段时间用设备生产了几款产品,但如何记录每款产品所耗费的折旧费用,需要在一定标准下分摊。

企业任何一项成本都有几个身份并存,可通过如下矩阵表示。

例如原材料,发生在生产环节,与产量相关,则属于变动成本,且能够直接归集到产品;再如财务人员工资,记录为管理费用,与产量没有直接关系,属于固定成本,且属于间接费用。

从成本流转角度,成本分布在在产品、半成品及产成品、营业成本。

从成本流转角度来看,原材料、人工及其他直接成本会被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形成半成品前都属于在产品状态),生成半成品,通过进一步加工,半成品会被转化为产成品。

产成品被销售出去,整个过程产生的所有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劳动、制造费用和其他间接成本)总和属于营业成本。

/2/  经营决策视角下的分类

从决策的角度,主要涉及边际成本、相关成本、沉没成本、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

边际成本,每新增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相关成本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影响或者在经营管理决策分析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成本。

换句话说,如果成本会因为不同决策的选择而发生变化,则这种成本就是相关成本。相关成本与决策相关,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是尚未发生的(未来成本),且在替代方案中有差异的成本。

沉没成本,已发生且无法改变的成本,无论未来如何决策,这部分成本都不会改变。

如购买了一台设备,支付了一定的费用,后来发现设备并不适合生产需求,支付的费用也无法退回,此费用就是沉没成本。

可避免成本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可以不发生或节省的成本,如决定停止生产某个产品,则与该产品直接相关的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则是可避免发生的成本,类似变动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不论如何决策,都必须支付的成本,即使某项产品或活动被停止,仍会发生的成本。如租赁费用或管理人员薪酬,不会因停止某产品生产而减少或消除,则属于不可避免成本,类似固定成本。

/3/  通过成本初步分析,初步了解一家企业

固定和变动成本占比

固定成本高的企业,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对市场环境变化更敏感

固定成本高的企业,一种属于“重资产型”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也较大,主要是因为前期投入较高所致,如航空公司、钢铁公司等。

此类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对市场需求变化较敏感,退出壁垒较高。

该类产品生产成本构成中,固定制造费用占比较高(以折旧费、摊销费占比为主)。由于固定成本高,一旦企业没有充足的市场销售订单,产能会闲置,无法充分释放,固定成本因无法得到订单收入覆盖,企业经营容易出现亏损。

企业经营利润对市场环境变化将较为敏感,销售量的微小变动,会导致企业盈利利润出现较大波动。一般而言,固定成本高的企业,产品成本与毛利率波动风险相对较高。

同时,由于已投放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未来转型其他产业或退出的成本也较高。

另外一种属于相对轻资产型企业其固定成本主要集中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如高科技类企业、智能制造类企业,该类企业核心为研发、设计、组装与交付,生产环节大部分被外包。

该类企业经营风险前期相对较高,后期会逐渐降低,对市场需求变化也较敏感,但退出壁垒相对较低。

该类企业由于前期大部分投入在研发与设计人员层面,在产品无法批量前,也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但一旦产品批量效应出来了,经营风险会迅速降低。

由于固定资产投入不高,退出壁垒风险也相对降低,经营的灵活性相对高些。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占比

一家企业直接成本占比若较高,成本核算层面相对更加准确;反之,间接成本占比较高,成本核算准确性更复杂点,传统成本核算方面,需要通过分摊方式把间接成本分摊到成本核算对象。

分摊的合理性,决定着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分摊不合理,或胡乱分摊,对企业经营决策起到误导性影响。

间接成本占比较高的企业,如何科学、合理的实施成本核算,对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料、工、费占比分析

不考虑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大头是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投入,若一家企业产品人工成本占比较高,可能表明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或技术含金量可能不高。

若一家企业产品直接材料占比较高,表明其产品成本容易受上游材料供应及价格变化的影响,则供应链战略及管理对产品成本影响比较大。

成本流转分析

成本流转分析,可从隐性成本视角(机会成本),对存货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在产品、半产品及库存产品结构占比以及周转率进行分析。

在产品、半产品及库存产品占总资产比例,若相比同期、同行较高,说明其库存存在积压,各项材料、人工及其他成本项投入资源未得到价值变现,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较高。

可能表明企业运营效率不高,也可能反映企业市场需求可能不佳,完工产品存在滞销。

好啦,就先整理到这里。

成本分析透彻不容易,具体需要结合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探寻成本变化背后的业务实质,方能找到降本的源头和对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际成本法和实际作业成本法的区别
什么是直接成本、固定成本、间接成本、变动成本
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小论文
成本会计的工作流程
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会计最想要的!超全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技巧,人手一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