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雷蒙德.A.穆迪

雷蒙德.A.穆迪博士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濒死现象的人

近代濒死体验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瑞士地质学家阿尔伯特.海蒙。在经历了一次“死”而复生后,海蒙开始对众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产生了兴趣。他研究了30名幸存者,包括战争中受伤的战士、从建筑物上掉下来的建筑工人、差点被淹死的渔夫等等。他发现,30名坠落幸存者中,95%的人说在濒死过程中感受到平静和快乐

海蒙的研究吸引了很多后来者。1903年,英国作家F.W.H.麦尔斯完成两卷本的《人性及其在肉体死亡时的存留》;1907年,詹姆斯.H.海斯洛波在美国发表论文《垂死者的幻觉》,影响很大。1926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巴雷特出版了《临终幻觉》。这个时期,濒死研究得到了广泛支持

1959年,美国精神研究会的卡里斯.奥西斯通过分析详细纪录病人死亡过程体验的几百份调查表,继续海蒙的研究。1972年,他还在冰岛心理学家厄兰德.哈拉德桑的帮助下,跨越种族和文化界限,把研究扩展到印度

20世纪70年代,依阿华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拉赛尔.诺依斯和罗伊.克莱蒂一起,对个别人的自传性陈述也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泰斗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雷蒙德.A.穆迪算是后来者。他最初研究的是伦理学、逻辑和语言哲学,后来兴趣转向这一领域。1972-1974年间,穆迪收集了150例濒死体验的实例,从中归纳出濒死体验最一般的要素:飘离身体;通过黑暗隧道;朝一束光升去;与朋友亲戚相会;一生的全景回顾;不情愿返回身体;对时空的非凡洞察力;被救治后的失望感。他将这些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Life after Life》,1975年出版,这是第一部人类濒死者研究著作。出版以来,创下全球销量1300万册的纪录,成为了一部极为畅销的医学科普著作。其中译本为《死亡回忆》,2007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死前一秒钟,我们会看到什么?︱荐书
人类死亡前瞬间的感受是什么?|深度剖析
临死前1秒钟14种感受
那一年最好的电影,却有一半人骂是烂片
好小一件事
读《海蒂的天空》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