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轻人最重要的三件事:阅读、游历、爱情
userphoto

2022.05.21 北京

关注

5月20日晚上20:00 

复旦大学、作家梁永安

做客十点读书雅君直播间

分享《世界崩坏,也要去爱》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2017年,梁永安因为在一席分享《在单身的黄金年代,我们如何面对爱情》而走进大众青年的视野。

他在B站分享的关于婚恋爱情主题的视频,更是获得了单集500万+的超高点击率,这也让他在年轻朋友圈中收获了“爱情导师”、“最懂爱情也最懂文学的老师”等称号。

△梁永安在一席平台的演讲 《在单身的黄金年代我们如何面对爱情》 

因演讲爱情而火,但梁永安老师并不专门研究爱情。他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被评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关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中产化、城市化,以及精神文化领域里面青年化的问题。

在视频中,梁永安老师分享的话题涉及打工人、内卷、考研VS公务员VS工作、大城床VS小城房、工作选择、爱情困境、单身主义等多个内容,因为讨论的话题切中了当代青年的时代症候,梁永安老师的个人账号在短短两年时间收获了80多万粉丝。

“人间清醒”“宝藏老师”“年轻人的人生导师”等也成为年轻人赋予梁老师的新tittle。

近日,他将自己对城市化、社会化、青年化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汇总成《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一书,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

在这本书中,梁永安老师谈及了青年读者非常关注的十五个主题,包括阅读、爱情、工作、生活、自我、人格、躺平与幸福、社交、审美、艺术、修养、孤独、女性文化的发展、女性写作等等

对这些问题的书写,梁老师希望通过梳理自己的经验知识,与青年人一起突破对问题的单一认知,找到新的理解方式,体会到生活的无限可能与多元价值。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5月出版上市

人要活得有哲学性,

把自我放在第一位,不做折旧贬值的人

虽然在网络上梁永安老师谈及两性关系、婚姻恋爱的话题反响热烈,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二级观念,上一级原价值的问题,我们很多年轻朋友都还没解决好,那就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梁老师在书中提到,今天的年轻人,往往有自我分裂。这种分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我们从农业社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传统中走出,生活特别缺乏一种自由主义。很多人一辈子没有对自我进行过探索,一辈子不知道自己是谁。明明自己是个豆,却硬要长成一个瓜。

今天很多人,身体在城市里,文化和精神还在农村里,遇到什么事情不敢做自己的选择,都是要环境肯定,爸妈肯定,朋友肯定,同学肯定,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以为天下的人都盯着自己,自己吓自己。

所以我们国家的青年普遍地面临“一步之遥的问题”。观念上,跨不过去,虚妄的恐惧统治着自己,这一个是很大的心理的坎。

梁老师还说道,现在很多人仅仅以周围的人为参照人群——“我要争得他们的同意”“我要过得比他们好”,这其实是对自己非常大的贬值。

真正的价值内核是寻找、珍惜自我,懂得这个世界的自由,珍惜个人生命的自由,关注自己的价值和社会需要的价值,确认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最终做出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为社会增添一些亮光,而不是执着于千篇一律的东西。

回归到年轻人比较关注的工作选择、爱情难题,归根到底,都是要先解决原价值的问题。梁老师表示,人一定要活得有哲学性,经常问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梁永安谈工作

在书中梁老师还多次提到了,人的“第二次出生”。他认为,一个人一辈子需要出生两次,第一次是身体的出生,不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但第二次出生是精神上的觉醒,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都面临第二次自己出生自己的人生任务,但全世界大部分人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因为没有这个意识。

他举例说,如今计算机已经把π计算到31.4万亿位上了,而很多人还活在3.14里面,3.14中没有自由,只有常规。

差异化,也是梁老师多次提及的关键词。人与人最大的价值是差异,现代社会已经从差距化社会向差异化社会转型。如何走出惯性的禁锢,如何从世俗的眼光中走出,让各自新鲜的活法遍地开花?对年轻人来说,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去不回的命运。

精神的自由价值如何寻求?

打破一切权威,热爱真实的世界

梁永安老师在B站的签名是“热爱大地”。因为他相信大地最能传递最朴素也最实用的生命哲学。热爱大地,也就是热爱自然,人要有一种自然情怀。在书中梁永安老师多次提到了自己去云南高黎贡山插队的人生经历。

△云南高黎贡山

在那里他首先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人类再伟大也造不出大山大江来,所以人要敬畏自然,要抱着赤子之心去生活。

人应该是自然的人,但梁永安老师觉得现在很多人活得不自然,是因为他从小就不热爱自然,慢慢丧失了身上的自然性,人为去搞一些虚荣、浮华、虚假的东西,而那些东西是虚幻的,跟世界真正的本质不相合。

整个自然世界其实就是一本浩瀚的百科全书,实在有太多值得关注、值得追求的东西了,年轻人在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更是要出走、游历,阅读这本百科全书。

哪怕一场春雨、一场春种,一片烟云,都可以给我们以精神滋养,人的世界观和生命观也因此变得豁达。

梁永安老师特别喜欢《走出非洲》这本书,这本书不仅仅写出了一种女性文化,也是一种人类文化。

凯伦去肯尼亚的时候,带了很多东西,各种衣服、酒器、咖啡,塞满了好几车皮,沿着铁路轰轰轰开过去,等到最后,咖啡园烧掉了,爱人丹尼斯也因飞机失事去世,而她舍弃了所有东西,只带走了几本丹尼斯留下的书。

所以,人的生命不是在一个城市的幻境里,而是在辽阔的大地上去实现的,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和自然世界,以及充满朴素真情的人类世界联系在一起,人才会精神欢喜。

所以梁永安老师建议: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热爱土地,在地表上生活,而不是虚构地生活。

△梁永安谈读书

世界崩坏,我们也要谈恋爱

对爱情的追逐集中体现了当代后浪们生存现状里最突出的矛盾——社会意识、价值标准、生活理念。所以梁永安老师谈爱情更多。

梁老师有一个很著名的爱情论断,我们可以总结为“单身式恋爱”。所谓单身式恋爱就是秉持着单身信念去恋爱,这不是说让大家做渣男、渣女,谈完恋爱就拜拜,一辈子单身。

恰恰相反,梁老师希望年轻人面对爱情,首先应该把自己建设成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一个先找到自己生命的落点和价值,不依靠别人也可以在世界上过得很好的人,如此,他才有能量去给对方去输送温暖。

往上,遇到灵魂伴侣;往下,遇到很善良的恋人。

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青年的爱情观存在一个普遍误区:不是把对方当作爱情对象,而是救赎对象,希望对方解决自己缺失的东西。很多年轻人尽管在谈恋爱,实际上在谈标准、谈条件。

爱情并不是一劳永逸,爱情最大的规律是再创造。两个人在一起,是要互相增加能量,互相增值的,而不是去跟社会比功利。

世界万万千千,要开出一朵不一样的花来。爱情是两个人合力去建设一种新的生活,两个人都是生活的建设者。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互相之间的那种温暖、那种相信,已经在精神上合成一个共同体。而不是一方将另一方当做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梁老师还提到,相爱也是让彼此学会包容差异,创造更大幸福的过程。如果说爱情的相遇是因为共同性,那差异性才是爱情持久的秘诀。

在这个拼图时代,爱情双方的两人只有自己认真生活,把体会到的事实分享彼此,在差异性里获得一种世界的丰富性,每个人才开始真正活得有尊严,有价值。爱情差异与差异相遇,而不是局限与局限相撞。

年轻是属于阅读、游历和爱情的


梁老师在书中提到,他很认同维纳1950年出版的《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的观点——“在现代世界里,人只有获得充分的信息,才能真正有效地生活。

这里的“信息”,梁老师认为是对社会的理解、对自然的理解、对历史的理解、对当下问题的理解、对人的理解。

人是靠希望活着,人生的力量来自于高远的理想。细细思量,决定一个人生命质量的,还是自身的精神内核,但很多人的一辈子都生活在自己的缺陷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旦教授梁永安:“我一直主张,年轻人一定要有特别坚定的单身信念”
时代面孔|梁永安:单身时代,我们如何去爱?
复旦教授开恋爱课爆火:两个人相爱,生命就活了
单身,也是很重要的生活方式
爱情还是美好,相爱如此艰难。读读梁永安,好好爱生活。|苔丝|恋爱|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生命没有标准答案,我们都在经历中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