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效学习的三大策略之一:以我为主,为用而学
userphoto

2023.04.04 北京

关注

本篇是《好好学习》系列篇章的底层逻辑篇。

学习要讲方法、有技巧,但更要认识到学习时应该掌握的基本逻辑。

世间绝大多数事情想要做好,都离不开道法术器势(那么究竟什么是道法术器势?),而所谓的“道”正是事物最本质的规律,只有看透了本质才能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更快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与突破口。

学习也不例外,从小到大从没有人教过我要如何系统地学习一门学科、一项技能,学校的教育能告诉我们方法层面应该怎么做,但很少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有人很努力,却依然考不了高分,而有人看似没有付出太多额外的努力,却总是轻易就摘得第一名?

我想这个答案不能简单的用智商差异来解释,抛开“努力、用心”这种在学习中相对容易做到的事,认知、思维、方法、习惯这些要素才是拉开“好学生”与“普通学生”差距的关键。

前几年有句很流行的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执着于“战术”,却很少思考背后的“战略”。

那么学习时不能忽视的关键“战略”有哪些?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做到如下三点:

  1. 1. 以我为主,为用而学

  2. 2. 框架先行,由表及里

  3. 3. 串珠成链,织链成网

今儿个先讲讲第一点:以我为主,为用而学。

以我为主,为用而学

回想一下你过去学习中有没有思考过:这个知识能用在哪里?能解释我的哪些疑问?能在哪些事上给我指导?

这些问题关系到两个基本事实,你是为何学习以及为谁学习?

很多有上进心的励志青年都会给自己定一些年度目标,比如每年要读多少本书,记多少笔记等等。

一年下来,回顾自己深厚的阅读量、满满当当的笔记本、复杂的思维导图,不说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成就感,至少能证明自己没有虚度光阴,有努力在吸收知识与提升认知。

实际上,这样的学习通常只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追求知识的数量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只重视“学了多少知识”,而不是“学会了多少知识”,往往收获的只是自我感动罢了。

以我为主

我记得大学有段时期为了让自己不要虚度光阴,在学校图书馆泡了好一阵。

当时为了培养点文学气息,借了好几本自己平常不会喜欢的文学类书籍,其中有本讲述林徽因生平的书,作者极尽词藻华丽之能事,用了大量当时在我看来非常“文艺”的描写,每段故事情节都夹杂了作者的敬佩、感慨、缅怀、哀思等诸多情绪。

这本书全程看的我非常痛苦,心说这就是文化人的艺术表达形式吗?虽说极不适应,但最终我依然坚持把它看完,甚至还专门发了个朋友圈,觉得自己真棒,开始接受“文化”大染缸的熏陶了。

那时我对文学垃圾这个词的认识还没有那么深刻,只觉得别人能出本书已经很厉害了,丝毫不会去想作者写的那些东西对不对,对于自己有没有用,只会想如果我看着不习惯一定是自身还太浅薄,没有达到那种境界!

从现在的角度看,彼时的我是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对于学到的知识基本是照单全收,作者使用什么逻辑框架组织全书内容、怎么阐述某个问题的观点等等,我都会尽力的尝试去理解吸收,让自己的思维与作者同频。

包括前几年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也会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全书的重要大纲章节画出来,并标上各种醒目的符号标记。

好看是好看,但没用也是真没用。

因为后来我发现脱离了书本和花里胡哨的思维导图,自己脑子里是真的没什么关于这本书的思考和想法,我做的唯一的事就是走马观花看完后把作者的大纲复制了一遍。

这就是作者本位的学习方式,一切以作者的思路为主,照搬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把作者的思路搬进自己的脑袋。

结果就是自己没有学到多少东西,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从作者本位到读者本位,是从以它为主到以我为主

这就回到了开篇提到的问题:我们究竟是为了谁在学习?

如果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增长见识,扩充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更懂决策,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么知识?

一篇文章、一本书凝结的是作者的思想,主要阐述哪些内容、采用哪些论点与论据、得出怎样的结论,都是作者决定的。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桌子菜,厨子可能端上来了鸡鸭鱼肉、青菜萝卜各种菜式,通常我们不可能每道菜都想吃或者喜欢吃。

这一要看厨子水平,二要看个人喜好,喜欢吃鸡的不会勉强自己去吃凉拌萝卜丝,并且如果做的不好吃那就少吃点,或者下次换别家店吃。

既然我们出去吃饭都会做这样的选择,在享用“精神食粮”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挑一挑、筛一筛?

作者的看法固然值得参考,但我们学习不仅是为了吸收,还是为了消化,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壮大自己的“精神养料”。

所以以我为主的本质是什么?

把学到的知识吸收、分解、消化,作为培育自己精神后花园的养料,而不是把自己的脑子变成他人观点的跑马场

别人的知识终究是别人的,别人的看法也只是别人的思想结晶。如果想要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就得广积粮、萃精华,博采众长、融为一体。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认知和看法,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了解其他人都是什么观点,在此基础上去对比、推敲、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盲从或者迷信某本书或者某个专家。

主动拓宽自己的信息渠道,让不同的思想与观点相互碰撞,并修正完善自己的思路,这不仅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更是避免自己陷入“信息茧房”的关键。

为用而学

以我为主的学习原则能帮我们逐渐构建起有关知识的“精神后花园”,但这片花园里的花花草草能不能茁壮成长,还要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知识“用起来”。

我们学习的一切知识都是为了增进对世界的理解,指导我们行动,一切不能落到实践中的知识,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无法用起来的知识,即使学的再多,最终都会被渐渐遗忘,就像用漏勺舀水,再怎么用力,也积蓄不了多少水。

何谓用起来?分为两个方面,学到的知识要么让我们知道是什么与为什么,比如解释某个事件或现象背后的原理、机制,增进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要么让我们知道如何做,指导我们做出分析、判断、决策等。

说的再直白点,就是要以目标导向和应用导向为主来驱动学习,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能不能用好知识,还决定了能不能学好知识。

学好与用好是互为反馈的,要想用好就必须要先学好,而要想学好又依赖于知识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为啥这么说呢?

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事实:不用就没有动力、不用就容易忘记、不用就无法理解

不用就没有动力

人类的大脑天生喜欢稳定的环境,即保持现状。

学习往往意味着改变,当我们学到新知识、获得新经验时,大脑中的神经元也在不断建立新的连接,这就是改变的实质。

我们反复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神经元的连接也愈发紧密和坚固,直到大脑彻底适应新的稳定状态,改变彻底发生(学会了,能用了)。

所以学习也是一个不断打破旧习惯,建立新习惯的过程。

建立新习惯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坚持,通过持续的刻意练习,让大脑接受新的运行模式,那怎样才能坚持下来呢?

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想要学习某个新知识或者新技能,一开始可能是受到外界的鼓舞或刺激,于是充满信心、干劲十足,可是度过了最初的兴奋期后,用不了多久就会败下阵来,将当初指定的学习计划抛之脑后。

虽然主观上我们可能并不想放弃,但放弃的理由着实比坚持的理由多太多,没时间、没精力或者发现不学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等等。

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己不感兴趣、陌生领域的知识,在没有应用场景的前提下,想要坚持学下去尤为艰难。

这种时候我们一般都是在靠意志力驱使自己去学习,但是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你也许能靠自我说服坚持学个十次八次,但绝对做不到坚持一百次。

因为靠意志力来坚持,本质上是在用有限的能量逼迫大脑跳出舒适圈,跟我们想要安逸稳定的本能作对。

一旦意志力用完了,而我们还没养成新的学习习惯,那就很容易故态复萌,继续去做“快乐大脑”了。

这就是为什么要以应用为导向去学习新知识。

因为它把我们置于“不得不去做、主动想要做”的场景下。

前者会让你受到某种外界约束,推动着你去学习,后者会让你自发主动想要去学习,这两种驱动模式都比强行自驱的成功率高。

不得不去做这种场景在职场中比较常见,如果你的工作需要你会写代码、做设计,或是写方案、做策划等等,不管你喜不喜欢,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你都不得不去学习对应领域的相关知识。

因为这些知识必然会在工作中用到,如果不能深入掌握的话,你就完不成工作任务,完不成工作任务就面临辞退危机,工作没了又会面临生存危机(家里有矿的另说)......

所以这种状态下都不需要有人逼你,你自然会主动去学习。

主动想要做一般就是受兴趣爱好或者应用目标所驱动,比如有的人喜欢编程,可能就是源于想要自己写一个小游戏、开发一个网站等等。

因为有了明确的应用目标,所以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反而会为解决了达成目标过程中的一些小难题而产生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欲望。

如果一个新人在不知道学了编程能干什么的前提下,去学习什么是语法、函数、封装、多态、类等等枯燥的概念,可能很难坚持下去,看不到正反馈,自然找不到学习动力。

这就是为什么想要坚持学习,一定得把知识置身于合适的应用场景,增加动力、减少阻力,是改变发生的必要条件。

不用就容易忘记

人类大脑并不擅长记忆,当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可能短时间我们会有较清晰的记忆,但如果之后我们不做复习与回顾,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会逐渐褪色直至我们彻底忘记。

关于学习中的记忆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两种主要记忆系统: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

大脑对正在处理的事进行瞬时及有意识的加工,这部分记忆就叫工作记忆。比如学习时对一个陌生的概念进行思考,这种思考过程一般不会持续太久,一般在几秒到几分钟,之后我们的注意力又转换到其他事情上。

长期记忆就像仓库,存放了我们大脑中记住的所有信息,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忘记。比如手机号码、家人朋友的名字、脱口而出的古诗等等这些都是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关系就好比电脑的RAM与硬盘空间,前者的内容随时可能会清空,而后者则会一直保留着硬盘里的数据。

所以,我们要想记住知识,就必须把工作记忆转换成稳定的长期记忆,这样才有随时提取出知识的可能。

那怎么形成长期记忆呢?

还是得刻意练习,只有通过持续的间歇性重复,投入一定的时间,才有可能让记忆扎根于脑海。

这就是为什么说学到的知识不用就容易忘记,只有把知识置于应用场景中,在应用时自然的重复记忆,我们对知识的印象才会不断加深。

同样的一个概念,一个人只是为了记住而去反复背诵,另一个人却尝试用概念去指导实际行动,短期内可能前者对概念的记忆比较清晰,但从长远看一定是后者的记忆与理解更深刻。

不用就法理解

从理解知识的角度,我们学习各类知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知行合一,用知识指导行动。

就比如某件事你知道是这么个理,做事时也能贯彻这个理,这就是把知识转换为智慧,真正用起来了。

很多人学习时总是停在浅尝辄止的状态,比如看到一篇好的文章于是立马收藏,产生“收藏了就等于我会了”的错觉,当真要用到相关知识时,可能早就忘了当初收藏的东西在哪个犄角旮旯。

如果连相关概念都想不起来,就更不用提能够理解并加以应用。

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学到一个新的概念、理论或方法,可能很快知道它是什么,但这个知识究竟对不对?有哪些不足?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这些问题不是光靠理论学习就能解答的。

如果回答不出这些问题就说明你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而理解不到位正是因为你对它的认知仅停留在书本上最初的介绍。

就好像你学到在写作中可以使用金字塔结构表达的技巧,知道要遵循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分组归类、逻辑递进四大原则。

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哪些类型的文章适合用金字塔结构表述,不同的内容该如何组织归类,怎样的表述逻辑更能吸引人等等,这些技巧都是要在反复应用金字塔结构的过程中才能逐渐领会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用起来、干起来,才能把知识彻底吸收,形成独属于自己的领悟,从而更深入的掌握技能和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用型阅读路线可以这样走
让人欲罢不能的学习方法真的存在
一种让孩子欲罢不能的学习方法
如何利用大脑原理,找到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学习方法?
不自律,不是你的错,而是大脑“病”了,有小朋友的家长知道更好
13个方法,让你过目不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