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挖墙脚、找盟友、赏手下,张良献出刘邦打垮项羽的关键一计(二)
userphoto

2023.04.12 北京

关注

第三、找盟友,笼络彭越

刘邦要对项羽实施有效的反击,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可是在彭城战役之前的短时间里,他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聚集起来的力量,已经在彭城被项羽彻底击溃。

五十六万联军被项羽的三万精兵杀得大败,尸体都导致睢水断了流,就像项羽用濉河做锅下了一锅血肉饺子。而那些跟随他占据彭城的诸侯王,也彻底暴露了墙头草的嘴脸,都背叛了刘邦重新亲附了项羽。

那么,现在除了这些归顺了项羽的诸侯们之外,还有谁会和刘邦团结起来,一起攻打项羽这个共同的敌人呢

这个,张良也有答案,那就是彭越!

陈胜吴广起义后,彭越手下聚集了上千人马,在邑昌一带活动。因为反秦的旗帜鲜明,后来壮大到上万人马。

彭越的独立性很强,虽然起兵不久相助过刘邦攻打昌邑,但在攻城失败后没有跟随刘邦西进。他之前没有投靠刘邦,后来也没有归顺项羽,自然就没有追随项羽入关。

彭越不与任何一位诸侯交集,使他处于一种超然的状态。随心所欲不受别人的辖制,是其优势。但也有其固有的劣势,那就是他没有一个强大的靠山。

这不,项羽在分封诸侯时,就没有把彭越纳入封王之列。如此一来,彭越的心里就憋着一股怨气,日后就在田荣造反时发泄了出来。

彭越斩杀了项羽分封的田安,又在济阴打败了项羽的将领萧公角。因为被项羽一路追击到城阳,在与田荣大军汇合后不敌,便率领自己的部队躲到了巨野泽里面。

张良认为项羽分封时,在对待彭越的问题上过于偏执。因为受彭越没随他入关这种主观情绪影响,根本就没把彭越放在眼里,彻底抹杀了彭越在反秦过程中的作用。

项羽这样刻意打压彭越引发的结果,就是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大敌。而项羽分封造成的这个漏洞,却给刘邦拉拢彭越提供了契机。

只要对彭越稍加安抚,他就会投身于刘邦的阵营。张良为何如此有把握,那是因为田荣只用了一颗大将军印,就让彭越公开向项羽叫板。

只要让彭越知道,跟着刘邦可以封王,这就是就没问题。当这个最大的利益摆在彭越跟前时,他不可能视而不见!

张良看重彭越,一是看重他的势力,二是看中了他所处的位置。项羽建都彭城,而彭越的位置刚好是楚国的腹地。在张良眼里,彭越就是插在项羽腹部的一把刀。

又比如彭越是块石头,那项羽就如同搬起这块巨石,重重地砸向他自己的脚。至于痛不痛,就算项羽不告诉别人,别人也知道。

第四、赏手下,器重韩信


至于韩信,张良觉得他的谋局能力,一点也不逊于自己。

刘邦率军去汉中时,张良建议刘邦烧毁了栈道。刘邦虽然采纳了,但张良心中明白,他只解决了项羽放松对刘邦戒备的问题。对于刘邦以后如何在汉中发展、如何夺回关中、如何夺取天下等后续问题,并没有涉及。

可是,在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之后,韩信为刘邦解决了张良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天下城邑封功臣。

可以说刘邦现在这个“捐关以东等弃之”思路,就是建立在韩信为他谋划东出的思路之上的。因此,张良觉得刘邦可以将大事托付给韩信,而韩信也足以独当一面。

而且,韩信还有一个特殊的优势。由于他长期跟随项氏叔侄,对楚军的军法军规十分熟悉,对项羽本人的性格脾气、决策习惯也相当了解。

现在刘邦与项羽之间的实力悬殊巨大,韩信对处于明显弱势的刘邦价值巨大。因为韩信对项羽的弱点了如指掌,就可以针对他的弱点采取行动。

了解项羽、打击项羽、最后战胜项羽,韩信就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这一点,张良尤为看重!因为在还定三秦这场军事行动中,这一点已经充分地显现出来了——

韩信不仅给刘邦提供了夺取天下的大方案,又给出了还定三秦相关的细节。刘邦按照韩信的方案,迅速完成了对三秦的攻击,夺回关中的速度快得令人惊讶。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刘邦已经摆韩信为大将军,而韩信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他的才干,刘邦就可以直接封赏韩信。张良在这个时候说韩信能够独当一面,不是多此一举吗

表面上看着是这样的,但是一直参与刘邦军机大事的张良却发现,刘邦似乎对韩信持有戒心。比如,刘邦在设坛拜将之后,汉军的指挥权并没有交给韩信;比如,这次攻打彭城的大型战役,率领北路、南路、中路三路大军的将领中居然没有韩信——

曹参、周勃、樊哙、灌婴及赵国军队组成北路军;薛欧、王吸、王陵等组成南路军;刘邦亲率夏侯婴、卢绾、靳歙、司马欣、董翳和殷王司马卬、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等诸侯联军组成中路军。

张良对汉军诸将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认为指挥五十六万大军作战,指挥官非韩信莫属——

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人,虽然久经沙场但只称得上将才,根本不具备跟项羽过招的能力;

刘邦虽然统兵多年,但以前最多只指挥过十万军队的作。这次五十六万联军的协同作战,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指挥能力;

至于张良自己一直是以谋士的身份,对刘邦的重要决策予以参谋。但他精通的纵横学说,以研判战略性、方向性的发展趋势为主,军事上的具体作战布防并非强项。

可是韩信就不一样了,他不仅能够制定宏观的战略规划,更能够实施具体的战术,绝对具备操盘大军团作战的能力。

假如此次彭城战役由韩信来指挥,尽管也会与项羽打一场硬仗,但必定不会吃大亏的!可是,刘邦却韩信留在了关中。

韩信留守在关中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监视尚未攻下的废丘雍王章邯,研究攻破废丘之策。另一个是征兵并训练新兵,为以后刘邦扩充军队做准备。

刘邦如此闲置韩信,除了对韩信戒备这个原因,张良实在找不出别的理由来。如果非得找个理由替刘邦开脱,也只能以刘邦从未见韩信带兵打过仗,出于不放心才没有将实际统兵权交给韩信为托词。

但不管戒备也好,不放心也罢,根源都是不信任。现在张良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解除刘邦对韩信不必要的戒心,懂得韩信能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因为作为大将军,韩信是刘邦的下属。而韩信称王,则是和汉王刘邦平起平坐的诸侯王。若是不解开刘邦的信任问题,现在这个决定刘邦生死存亡的战略方案,就是难以落到实处的空中楼阁。

或许是刘邦吃了这个大苦头之后,看清楚了韩信的重要性;或许意识到遭此大败,是因为他疑忌韩信造成的。总之,刘邦心里非常后悔。因而,在张良提议让韩信独当一面时,刘邦彻底转变了对韩信的态度。

刘邦依照张良的计策行事,这三个人在楚汉战争中,果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英布在南面牵制项羽,彭越在内部袭扰项羽。韩信则开辟了北方战场,在荥阳正面战场已成僵局的情况下,从战略态势上对项羽形成了包围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无耻的开国皇帝--------刘邦(4)
项羽是如何逼反盟友韩国的?
彭城之战,刘邦56万联军为何不敌项羽3万精兵,张良、韩信何在?
刘邦的这一招,被后世子孙刘备学了去,两人这一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什么韩信、张良、萧何不能成为刘邦的角色
“汉初三杰”之张良(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