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完饭就犯困,你不是脾虚就是气血不足,送你两个穴位调一调

在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有吃完饭以后,犯懒、犯困,不喜欢运动,犯困,想睡觉的表现。在中医上来讲,这是典型的“食困症”的表现。

“食困症”困扰着很多人,尤其是成年人,进食后,本来打算学习、工作,却犯困、犯懒,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般来说,“食困症”不是一种病,是一种正常的表现。进食之后,消化系统的胃、肠等地方需要的血供增加,调动周围血聚集在消化道,以供消化、吸收精微物质。这样就会导致周围血循环减少,人就会出现犯懒、犯困等表现。等饮食物消化吸收一部分后,胃肠道负担减轻,血供会逐渐恢复正常。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食困症”表现特别明显,有些人进食后没有明显“食困症”表现呢?

1、气血不足的人容易出现“食困症”

从中医角度来讲,进食后,食物在脾、胃进行腐熟、消化、吸收,耗损气血,对于气血相当亏虚的人,“食困症”表现就会明显。对于气血充足的人,消化食物耗损气血的表现就不明显,吃完饭后依然很有精神。

2、脾虚湿困的人也容易出现“食困症”

除了气血足的人容易出现吃完很困的情况,还有一类人也容易这样。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不佳的人,尤其是脾虚湿困的人,运化功能不足,无力消化吸收饮食物,“食困症”症状更加明显。

找到了原因,我们就明白了,益胃健脾、补益气血才是缓解“食困症”的关键。家庭保健可以选用艾灸的方法健脾益胃,选穴为足三里、阴陵泉,分别为胃经、脾经的合穴。

大家在家操作时,可选用长约10-15cm的艾条,一端点燃后插入艾灸盒,分别将艾灸盒固定在双侧足三里穴、阴陵泉穴,静静等到艾条燃尽,期间如果温度过高可以将艾条向外取出,温度低时可以将艾条插入一截,调节到温度适宜,温度以温热为宜。

脾胃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饥饱无度,饮食不节。经常暴饮暴食,加重脾胃运化负担,损伤脾胃功能。所以我们平时要均衡饮食,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吃饭,不可以暴饮暴食,才能保护脾胃功能。

总之,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保证周身有足够的气血,濡养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克服“食困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完饭就犯困?中医:不是吃多了,是脾虚虚弱了!调脾虚不犯困
吃完饭就犯困?中医:不是吃多了,是脾虚!一招治脾虚不再犯困
导引祛顽疾(7)倒拽九牛
今天旧话重提“健脾”这两个字。。
要注意:吃完饭就犯困,原来是它虚了!
健脾必备4种食材+4个祛湿妙招,犯困、疲劳、亚健康,快速解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