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及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及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原本比较沉闷的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针对过去数学知识呈现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情境的依托,数学课堂显得毫无生气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要求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枯燥的、抽象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性。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定的素材,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学发展需要的情境,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新的教学理念的作用下,“创设情境”已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中,创设情境似乎已成了落实新课标的代名词,很多教师甚至到了“无情境不入课堂”的境地。但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由于诸多原因,过于平庸或过于绚丽的无价值的情境充斥着小学数学课堂:有的教师忽略情境创设的目的性,一味地追求数学的生活味,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既脱离教学目标,又游离于学习目标之外的情境;有的教师为了出奇制胜,过分追求情境的标新立异,忽略了情境的挑战性;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情境的趣味性,忽略了情境的负面干扰,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降低了课堂效率……,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我们提出了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及策略进行研究。所谓“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开展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及策略的研究,使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能科学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树立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不能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的观念;认识到不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渲染情境,也不是所有的情境创设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我们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更不能是虚拟的,只追求表面形式的,如果是这样,不但不符合新课程理念,而且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呼唤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新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情境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要使学生的数学能联系生活实际,就必须要与一定的生活情境相联系,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只要情境的创设与所学知识有一定联系,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三、国内相关内容研究的概况与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并对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已有越来越多的老师重视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从教学杂志中我们了解到:很多的老师对课堂教学情境已有了初步的研究,如:2005年1月刊的《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中就登出了朱志明老师写的《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冷思考》一文,文中就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在2006年6月刊的《中小学数学》(小学版)中,林小红老师写的《这样的情境创设真实有效吗?》和吴存明老师写的《也谈数学课堂的有效情境创设》两篇文章,都注意到了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但我们通过上网查询、阅读教学杂志等方式,还没有看到有老师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和策略进行专门的研究,为此,我们提出对本内容进行全面的探索性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及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在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创设情境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当时当地的教学资源,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思考性原则。教学情境不能只求一时热闹、好玩,只考虑到观赏性,而失去应有的“数学味”。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一定的数学内涵,有足够的数学信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思维活动,或产生疑惑,或激起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更为深刻的数学思考,使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3、高效性原则。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性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情境明白要学习的内容,并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最终能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情境创设时,要避免其他干扰因素,能够直奔主题,迅速进入学习内容中,以最佳的学习态度进行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逐步实践。

2、个案研究法: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经验,加以理性分析、归纳。

4、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研讨课、答辩式评课、业务学习等形式经常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在计划、行动、反思、调整的螺旋发展中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及策略,即研究:“怎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或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情境的有效价值?”“怎样创设有效的情境?”的问题,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成功经验。
    2、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和策略研究,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能力上得到同步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调控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研究与反思。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研究

1)创设生活情境,建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的抽象难懂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由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因此,儿童的数学学习,应源于他们的生活现实。教师应该结合数学知识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在课堂创设蕴含数学训练、洋溢生活气息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生活事物感受数学、建构数学知识。这样,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 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建构数学知识。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教学时,教师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深度”等行动策略。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极有帮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数学素材,设计出形式生动、可供探究、空间宽绰的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出现,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索行为。

3)创设活动情境,促进数学理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的确,数学知识不仅需要“思”中学,同时也需要“做”中学。对于那些依靠“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猜测想象”仍旧难以充分理解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认识抽象知识的直观表征,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师相当精确的引领点拨,直观理解向抽象建构的认知提升便能顺利达成。

2、创设情境的策略研究

1)生活情境的创设: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①在生活实际中创设

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意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许多新鲜的事例可供我们教学使用。

②在有趣的故事中创设

很多学生都爱听故事,根据儿童形象性强的特点,将数学知识溶入趣味性的故事之中,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其学习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

2)问题情境的创设: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好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①在新旧知识连接点间创设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情境,制造冲突,学生自然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联想和探索新知,这样的情境,不仅能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而且也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②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处创设

新课标强调经验本位课程观,认为如果没有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者个人经验的过程,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意义,但学生已有的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当遇到新知时,往往与已有的经验产生矛盾与碰撞,产生困惑,这时往往有利于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③在学生惊疑中创设

《新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利用数学知识的有趣的结果给学生造成惊奇,促进学生去探究,俗话说“卖关子”,不失为一种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好方法,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放飞思想去主动探索,水到渠成。

3、活动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

①在学生竞赛中创设

小学生好胜心强,竞争意识、上进心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竞赛的方式创设情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好胜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地投入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中。

②在游戏活动中创设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游戏是儿童的最爱,在课堂中引入有趣的数学游戏,更利营造师生宽松的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增长学生智慧。

③在实际操作中创设

爱动、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数学课堂中,利用学生实际操作创设情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又能使他们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六、课题实施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5月——2008年7月)

确立课题,查阅相关资料,寻找理论依据,组建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的初步实施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步骤。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

课题组成员分别进行资料的收集,并通过多种形式研究活动、教学实践,边实践边研究修改,做好原始材料的积累。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8月 ——2008年10月)

整理、分析各种过程材料,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推广。

 

七、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及论文。

2、个案分析或案例对比。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邱娟珍         全面负责、主持研究

组员:潘荣丽         负责课题实践、收集资料,组织课堂实施

赵坚娣         负责课题实践、收集资料,组织课堂实施

赵振法         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

 

                          2007年7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立项与开题】研究方案范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还在为怎么撰写课题结题总报告发愁吗?分享一个课题结题总报告供大家参考
宁夏教研网
初中生学习数学思维过程有效性研究(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