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丛林盆景的多样表现

丛林盆景是指在同一盆中由多棵树聚生于一起,穿插互动,相依造景,而表现出具有自然美、群体美和艺术美的丛林景观。 


图1  舞动的山林  三角枫  张志刚作


树材多干连根,源自天生,宾主分明,奔趋有势。为塑造山林生境,左下填石补缺,又散点数块于林下前后,从而丰富地貌,使山林舞动,自然生趣。


丛林盆景是树木盆景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所表现的自然美感和丰富内涵是单干或双干树木盆景很难表现的,今天开专辑探讨,我认为很有必要,因为它不仅是盆景表现自然景致的一种重要形式,更主要的是盆景艺术创作升华的一个方向,是盆景强化“诗情画意”艺术表现的重要载体。


图2  烟锁梅林  雀梅  袁浩球作


雀梅属灌木,多丛生,故连根桩材容易获取。这件作品属上乘之作,从画面中可感受到画意匠心。10多个枝干连生一体,各具姿态,虽趋大同,亦有顾盼,俯仰相应,疏密有致。


丛林盆景的制作特点是多树组合,体现的景域宽、景深大、趣味强,在表现自然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空间变化和情趣营造。长久以来,国内外的盆景工作者师法自然,匠心独运,创作了很多饱含画意的丛林佳品。接下来我根据其不同的形式表现将之粗略概括,以展示丛林盆景的魅力与多彩。


图3  山林雅趣  榆树  胡春方作


作品巧借一榆木疙瘩造林布景,别开生面。盆面的桩头在这里就是一座“山”,林生山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可谓“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根据素材的构成特点和艺术表现,丛林盆景可分为一本多干和多株合栽两大类型。

 

一本多干  


即“独木成林”,是分生于一棵树的主干或根部的很多子干共同营造的丛林生态。这种一本多干丛林桩基本是大自然的赐予,靠人工培育周期长、难度大,还不一定能得到好的艺术效果。野生桩材获取后,通过立意、裁剪、育桩、嫁接、蓄枝截干等手法,历时多年培养而成。嫁接主要是指当桩材不尽美、局部有缺枝或缺根现象时,可通过靠接或穿接等方法补位完善。


图4  欧洲盆景作品


这件网络下载的作品,虽不知作者是谁,但从幽美的画面中可感受到作者的匠心和境界。作品在一横卧的树干上再生造林,并运用中国的水旱盆景格局处理画面,可谓高明。水令林远,虚实相生。


这种丛林根据根干分生特点的不同,又分为连根式丛林、山林式丛林及丛生式丛林三类。


1.连根式丛林  是指以根为纽带,将多个树干连接于一体的丛林景象。这种表现形式在我国的杂木盆景中多有运用(图1~2),日本盆栽也常看到连根的五针松作品。


图5  神奇的雨林  博兰  刘传刚作


“雨林式”盆景是刘传刚先生受热带雨林自然环境感染而独创的一种盆景形式。作品巧妙地借助原桩材狂野张扬的一面塑枝造势,枝枝向上,以“枝”代树,寓意“雨林”葱茏繁茂。


2.山林式丛林  是指以苍老硕大的树桩作依托,以桩代“山”,以形赋意,借势发挥,多点育干,错落成林。这里的树桩已变得模糊,成为丛林之载体被抽象化,可能是“山”,也可能是“古木”……这类作品具写意成分,匠心妙想,奇特多变,鲜有雷同(图3~5)。


图6  碧云竞秀  黄杨  李晓作


3.丛生式丛林  是指多干聚生于一起的丛林形式。这种形式在自然界较为常见,素材也容易觅得。国内外常用的所有树种均有体现(图6~7)。

 

多株合栽  


多株合栽是指多个树木单体经搭配、剪裁、拼合在一起的丛林形式。合栽是盆景制作中常用的形式和手法,最能表现创造力、艺术性、真实感及天然美,且成本低廉,变化万千。借助不同的盆器和石材可表现自然界不同的地域风貌,例如山岭丛林、沼泽丛林、海岸丛林、旷野丛林、溪涧丛林、丘陵丛林、原始森林、小径疏林等等。


图7  雅集  真柏  赵庆泉作


作品虽为丛林,但株株洒脱,清秀飘逸,出尘不俗,颇具文人风范。


合栽丛林通常采用单一树种组合,为的是使植物的外部性状及物候期表现统一,不显凌乱。当然,也可采用多个树种混交造林。多树种选择搭配时,除它们的生活习性要相近外,在形态表现、空间处理、物候规律上也要尽量求得和谐统一,否则会杂乱无序。


图8  秋思  榆树、朴树等  贺淦荪作


作品取意于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曲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品在创作中围绕曲意但又不囿于曲意,“力求表达曲之主题思想和历史背景”。以风取势,以动为魂,运用“乱中求整”的艺术手法,把形态各异的众多树种,统一在“西风”的动势之中,展现了秋林夕照之美,澎湃奋发之势。


杂树组合的经典之作当属贺淦荪先生的《秋思》,他虽然将5棵不同的树木(榆树、朴树、三角枫、黄荆、水蜡)合植在一起,但因构思巧妙,布局得体,寓意深刻,形神兼备,令人称颂(图8)。


丛林盆景按照格调区分,有疏林和密林之别:


1.疏林  


图9  耕闲图  榔榆 韩学年作


丛林盆景可贵者“野趣”也。作品以根代干(树木是由修剪下来的榆根培养而成)组合造林,狂“野”中不失章法,多变中归于自然。作品中摆件的设置也恰到好处,既丰富主题,又完善了画面的虚实,可为点睛之笔。


盆中树木相对较少,斜曲多变,舒朗有致。株间距离大,空间感强,每棵树木都有相对独立的树冠,体现的是不同树体间个性表现所营造的趣味,多表现近景(图9)。


2.密林


树木相对多而密集,重点体现的是群体美感和气势。多树造林,不宜个性太强,以直干为主,斜曲为辅。株间距离虽小但宜有聚散变化,表现的是中远景(图10~12)。


图10  山林牧趣  朴树  吴成发作


《山林牧趣》画面饱满而不乏空灵,豪放而不失细腻。由近及远,丝丝入扣,以情入境,回味悠长。


作品吸睛之处是右侧这片连理交柯的丛林,自然伟岸,繁茂幽深。盆左偏后作者也巧搭一棵连理丛林,其势弱低矮,进而烘托出主景的高大。林间争让有序,疏密有致,下方留白处作者巧设一牧童,可谓作品的点睛之笔,增添了作品的表现内容,给人以返璞归真的遐想空间。


图11   三角枫   日本盆景


作品表现的是一片茂林景象,由30多株树木拼合培养而成。用树虽多,但因主从鲜明,聚散有序,密中有疏,虚实有度,空间表现深远自然。


图12  毛朴  梁悦美作


作品表现的是一派森林景象,一块巨石铺筑成溪,由近及远,将丘陵分割为二。数十棵大小不一、挺拔高耸的直树按照透视分列两侧,以小显大,以近托远,旷达葱郁,自然静谧。


丛林盆景在制作形式上根据拼合的组群数量而分,也常有单组丛林、二组丛林和多组丛林之别:


1.单组丛林 


多株树木聚植于一组而表现的林相。通常用三、五、七株,属近景表现(图13~14)。


图13  杉  比利时盆景


七树合植,自然成林,主树高耸入云,从树低排舒展,聚散开合,各得其所,高低相称,上下呼应,蔚为大观。


图14  鸡爪槭  日本盆景


此单林表现是合栽的普通形式之一,根敛而枝扬,形简而韵足。系由多树自小合栽培养而成,合栽初时宜分主从、高下、正斜。


2.二组丛林 


树木分植于左右或前后两组而表现的林相,属中景描绘。两组之间不可等量,要有主次、高低、大小、远近之别,外围树木要有顾盼、争让,方和谐多趣(图15~16)。


图15  云松  香港盆景


双林耸峭,繁茂幽深,牧童点睛,画意陡生。


图16  枫林秀色  三角枫  黄学明作


三角枫叶色绚丽,常用于组合丛林。这件作品分两组展示,左为主,右为客。主者高大多株,客者少而体弱,二者之间的矛盾对比,相映成林,趣味悠远。


3.多组丛林


树木分植于三组(有近、中、远之别)或多组而表现的林相。通常用材在10株以上,用于表现远景深林(图17)。


图17  悦目秋情景气新  老鸦柿  赵谷云作


这件作品用材较多,虽杂而不乱。细观之下就会发现树林中很多组团由近及远有序展示,用于表现林之主次、高下、远近。因树材体量的悬殊对比,空间关系得以强化,使人感到林深而趣远。


以上例图均属平面构成的丛林盆景。

 

为表现大自然的丰姿神采,盆景艺术家在盆景用材及表现形式上多元融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创作了很多有野趣、富画意的作品,使盆景这门古老的艺术真正变作“立体的画”,成为“有生命的雕塑”。这些作品很多都是以丛林组合为基础,使普通的合栽素材借助盆器的个性营造及石头的架构烘托,逐渐走向了立体化、多空间的呈现,将丛林的格局进一步扩大,极大地提升了景观的综合表现力和意蕴,饱含诗情与雅趣。


图18  桧  木村正彦作


木村先生的这件丛林作品用盆新奇,构植巧妙,自然入画,意境深远,令人有回归山林之感。树借盆势,盆因林生,景盆一体,相映成趣。


图19  云深不知处  真柏、济南青石 李云龙作


取天然石材赋意凿盆,后依势布林,此时石亦为景,浑然一体,妙不可言。


丛林盆景的用盆已不局限于单一的浅口盆,逐渐向个性化、多元化、立体化发展,强调“景”“盆”合一。例如有针对性地定制异型陶盆,选择自然石盆等配植丛林,都具有很强的写意效果(图18~22)。这些盆或石头已将盆的概念弱化,突出“景”的表现成分,成为我们所说的“景盆”——即“内求造盆,外求造景”。“景盆”的运用是盆景理念的升华,是“天人合一”的高度体现。


图20  欧洲盆景


此为欧洲的一件丛林作品,树依石而建,野趣横生,艺术感浑然不同,可见树石造景之魅力。


图21  雀梅、钟乳石  伍宜孙作


“老木攒云似战陈,逡巡下马坐青茵。忽疑深入营丘画,小阜闲亭亦可人。”  

这件作品为石上丛林式。20余株雀梅高低分布,错落成林,与石相应,自然野趣。更有闲亭、骏马点缀其间,诗情画意跃然盆面。


图22  山行  三角枫、英石  贺淦荪作


作品以树石为材,以壮美为魂,从另一视角表现了杜牧诗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深秋时节,霜叶落尽,芳华凋零,但远山近树伟岸豪迈,足以令人停车驻足。


作品运用的是“景盆”组合,树植景盆中,既可独立观赏养护,又可组合为一。


单纯的树木合栽有时在表现上受素材影响,难免不尽人意,于是就采用树与石的组合搭配,这不仅提升了素材利用率,且极大地表现了自然野趣,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这种树石丛林盆景形式很受大众欢迎(图23~24)。


图23  灵山秀色  地柏、英德石  盛影蛟作


滋露润华枝,岁久苍鳞。树根抱附于山石,树干立于丘陵,枝叶飘逸,高雅洒脱,淡泊宁静而致远,充分体现了“树因石灵,石因树生”的“树石相依”的辩证美学。


图24  村头小景  米叶冬青、龟纹石  梁玉庆作


丛林点石可丰富地貌,扩大境域,增添野趣,提升画意。这件作品以疏林呈现,分为两组,前方散点纹石,不仅强化了空间关系,还映衬了林木的高古。


水旱盆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借助水旱格局制作的丛林景致更有深度和趣味。反过来说,不同形式的丛林布局也造就了不同品位的水旱盆景(图25~29)。


图25  老榆探海化蓬莱  榆树  郑永泰作


一卧干残桩,通过嫁接等手段,再生造林,令人称奇。可敬之处是作者以水陆格局布景,桩体飘悬,林海相接,境宽意远,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图26  高山流水 五针松、石灰石  张志刚作


四棵松树三聚一散,自然成林,作者依势布石理水,开阔景域,水陆辉映,意蕴深远。可见不同地貌布设对于丛林的烘托有多重要,不仅能扩大景深,而且会使画面意趣横生。


图27  秋林秀色 鸡爪槭、英德石  赵庆泉作


水旱盆景的溪涧式是以双林合栽为基础的,二者分宾主布于两岸,交错呼应,顾盼传情。秋日,在清溪的映衬下,彩叶绚丽夺目。


图28  楚韵叠翠  翠柏、水蜡、龟纹石  邢进科作


此景是以水旱盆景形式表现的岛屿风光。以石头拼合的景盆围“岛”造林,画面中乔灌丛生,各展风姿,形小相大,景深意远。


图29  峡江恋曲  金钱松、龟纹石  张志刚作


作品树石并重,表现的是场景开阔的峡江风情。在石头的对比下,这里的山林已是参天古木,多丛散植,意远景深。不论是树木,还是石头,在布局时都讲究疏密、聚散,以营造形感上的对比变化,体现自然之美。


“山因树活,树因石灵”。山水盆景虽然是以山石为主体,但同样离不开树木丛林的烘托渲染,巧植点睛、树石并茂是山水盆景出神入化的保障。山水盆景植物的搭配属立体营造,有别于平面合栽,其高低、大小、向背、张弛、疏密、聚散、藏露皆依山势需要而设,只有树石相谐、同生一体,其景致神韵才会绚丽绽放(图30 ~34)。


图30  我的家乡沂蒙山  龟纹石、六月雪、米叶冬青  张宪文作


“山因树活,树因石灵”。作品中硕大的山体凭借丛林的装点而变得活泼,富于灵气,山水一体,厚重磅礴,游目骋怀,令人向往。


图31  桂林山景  砂片石、福建茶等  伍宜孙作


高山仰止,丛林辉映,疏密聚散,各展其雄。作品中“树因石而奇,山因树而秀”。


图32 山居图  真柏、济南纹石  李云龙作


主峰巍峨挺拔,如有入云之气,次峰低小,以望高峰,两山相应,起伏有致。山上所种的多株真柏,因山势而多变,或静然直立,或虬然垂枝,苍而秀丽,形体虽小而神韵十足。各树虽有高下,但气韵相连,顾盼呼应,使作品清新有致。


图33  丛林狮吼  玉山石、虎刺  殷子敏作


普通的树林因生长环境的改变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貌,这便是树石造景的无穷魅力。树借山势而变得高挺,石借树色而变得雄奇。树石辉映,景新意长。


图34  画中游  米叶冬青、卵石  郑绪芒作


此作为多个景盆组合而成的,右为主,左为副,后方衬一远山。作品浑厚丰富,画面感极强。两侧山石林木高低相和,顾盼相应。近水远瀑,亭台桥舍,错落有致,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山水画卷。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可领略到画意美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舞动的山林的前世今生
丛林式盆景,会拼才会赢!
走进贺淦荪先生的盆景世界
育桩体会:丛林盆景还是上盆育桩好
爱木盆景|丛林盆景的多样表现(2)
​郑永泰:更多关注杂木盆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