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浮桥林鸣 漫庭花语 | 天津泰达格调松间北里·上篇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是为格调松间对东方居住哲学的诗意解读。作为继格调竹境、格调林泉之后推出的第三个新中式居住社区,格调松间将延续格调中式系列的景观设计精髓——文化造园、植物造景、园林造梦,将脱胎于中国传统文人崇尚的诗意园林,呈现为随处可以触摸的古老艺术成就的闪现。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制和模式,融入现代的审美情趣,强调生活的时代性,并通过独具特色的景观总体规划,运用新理念、新手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将禅与艺、古与新、简与繁、朴实与精致、宁静与丰富、传统与现代,种种和谐相生的美感、巧妙融于一体,共同绘制一幅坐看云松的桃源美图,回归心灵深处的生活本源。



整个社区依托建筑的布置格局,采用了一桥、四庭、三苑、五园的空间序列,层层递进,逐次展开,将丰富的视觉盛宴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在观者眼前。无论是门户形象、礼仪迎宾的四庭,贯穿社区、别具一格的天桥,还是主题鲜明、充满趣味的三苑,再现曲径通幽的五园,巧妙的融合且互为连理又相对独立,开放式公园与私密型庭院有序衔接的创意格局。漫步其间,丰富的空间变换不仅展现了诗意的古色古香,也呈现了时尚活力的时代节奏,是为格调松间对现代中式家园的全新演绎。

贯通着整个社区的天桥体系是松间北里景观设计的一大突破,这个由泰达建设格调设计创意研发团队早期提出的概念设想在设计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展现为全区最为核心的结构骨架,不仅承接着社区各具特色的入口门户,同时也搭载着三个功能鲜明的公共宅间,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立体交通方式,形成了多维度的层级构建,为社区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和线性公园般的多元体验。


▲ 动画根据早期方案制作,最终效果以照片实景为准

基于建筑总体规划对社区入口的设定,四庭呈现为各具特色的门户形象和礼仪空间。

北入口大门作为整个天桥系统的起点,也是社区的主要人行和车行出入口,采用酒店式悬挑的大堂入口和人车分流的设计,形成归家的初识记忆。

迎宾界面的宽敞前广场,绿岛景观和竖向屏风格栅的交通分流,隐藏格栅之后的地下车库入口,设计团队将不利转为有利的设计策略,提升社区对外界面的昭示性和归家的尊贵仪式感。


大门的形态摄取了汉唐风韵的大屋檐,大气优雅厚重,整体的色调采用深咖色,仿紫铜效果,低调奢华,描述居所的温暖气质。

穿过两侧悠然恬静的竹林夹道,缓缓进入社区内部的北庭。


北庭通过院门的围合形成强烈的“内庭”感,庭前对植二株丛生茶条槭,与社区主厅堂交错掩映,抬高的厅堂尽显居者身份的尊贵。

迎面设置“一池三山”的主题景观照壁,形成山的脉络,在主厅堂内往北侧回望,山形若隐若现,寓意“寻山”与“望山”


两侧的涌泉水声融入增加了听觉的体验,厅堂四周的座椅设置为日常业主等候提供闲适的交流场所,潺潺水声环抱的会客厅开启的是一段心灵洗涤的归家之旅。

茶源谷作为北庭“后花园”,和入口的内庭,景观会客厅堂从空间上划分了三个层次,两侧廊架的60米长,从主厅堂延展而开,形成强烈的序列仪式感,端头采用二层的戏楼作为底景收景。

不同于其他景观的“乌桕树林”纯粹的看景,设置了下沉防腐木休闲平台,下沉空间将人的参与性变得更有趣味性了。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是友好的观看和互望,成为了彼此眼中的风景。同时下沉空间的节点设置考虑与相邻的偶园和畅园的院门开洞视线穿透关系,视觉体验由此更加丰富。


穿过中庭的序幕,以砾代水,缓缓流淌,进入似水厅,也是天桥真正的起点。从北侧社区的入口开始,不同的植物于廊上廊下穿行,人们从走在树下转为走在树间,体验穿行茂密林间的感觉,观景体验感受由此徐徐展开。


贯穿社区的天桥,是格调松间独具魅力的创意设计,为居住社区带来了独树一帜的惊喜体验。

天桥将一个丰富多元的社区景观元素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似漂浮的纽带置于林间。结合出入口的设置,行走路径上搭载了五个私密宅间的便捷通道和三个公共组团。自北向南,结合消防通道、建筑楼体的设置,廊桥或抬高或降低,形态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曲折蜿蜒纵横交错感。


人们步入园中,随着视线的高低起伏,身体的左右游移,感受每处景观的变化,每日的游园领略不一样的风景,诠释着不同故事的可能。


天桥和各个组团的廊架相互延伸,再穿插各种景墙、玄关、休憩设施等共同呈现丰富多彩的空间演变,并与周边景观交相辉映,带来或雅致、或活泼、或古典、或现代的视觉享受,给予居民多元多层次的行走体验。


局部放大的景观节点与“园”和“苑”产生关联,如与北庭视线穿透俯瞰的“似水厅”和“茶源谷”,与康乐苑巧妙融合的“层叠露台”;与曲园遥相呼应的“盘山群岳”,与如园虚实渗透的“凌松飞瀑”,分割商业和住宅空间的“别有洞天”。

桥面整体以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桥身侧面和底面采用仿清水混凝土效果,体现强烈的现代工业感,桥身侧面的凹凸线脚加墙天桥的侧面层次。上方的坐凳位置引导人的视线,呈现相邻园子的初始记忆,庭院深深的视角若想体会,引发人们下一轮的寻觅和探索。
视觉体验上,因为有天桥的衔接,两侧楼间组团的园子所呈现的不同外在形态表现,一侧是现代简约的香氛苑,一侧是悠然闲适的草庐,高山流水的假山置石;一侧是现代简约的山形剪影墙,一侧是竹林深深的日式禅院。古典与现代的交错穿插和交融,在天桥纽带的作用下和谐而共生,自然而流畅。


桥体两侧在主体树种法桐及美国红枫的掩映下,时而于地面连廊处,听飞瀑欢歌,时而于树梢之间,俯瞰遥望。时而于林间露台,抬阶而憩;时而于茶林之间,晨露小坐,人与天桥共同绘制了一幅行走于林间的悠长画卷。

天桥的行走路径通过序列引导性的花箱及木色格栅的布置,展现出明快的节奏感,丰富了行走体验与高层俯视的视觉效果。


漫步在桥上或者桥下感受到的是两个世界,于桥下行走时,景观营造的是一种特别的舞台,丰富的借景对景设计,让每一幅风景都不再是单一的画面,呈现为立体丰富,错落有致的空间效果。而于桥上时,游者转换了角色,成为了你桥下人眼中的风景。
社区景观由此变得更加具有整体性与包容性,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更加多维,摆脱了空间和时间的束缚。


景观设计从总体规划的角度为社区设计了庭林苑、康乐苑、香芬苑三个主题鲜明的公共空间,可以和廊桥进行搭载,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社区公园,也是本案独具特色的景观规划格局




康乐苑承担社区最大的公共活动空间,这里有着常规居住社区少有的宽敞活动空间,满足超大社区对于户外运动的场地需求。全龄化的场所设计,提供业主园居生活的多种可能。


东侧利用天桥的高差,以层层阶梯的舞台方式延伸入宽敞的儿童活动区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源自京剧脸谱缤纷色彩的创意,自西侧攀爬墙开始,将墙面图案的肌理自然的流淌到地面铺装上,构建了活力十足的立体游乐场地。康乐苑看台的活动设施新颖而丰富,划分了幼龄、中龄和中老年活动需求。

南侧的无障碍坡道和场地西北侧的椭圆形铺装及弧形坐凳的衔接,将整个场地的观感视角和使用边界感进行了扩大。同时这里也是专门为儿童肆意奔跑而进行的趣味性设计,可以滑板,也可以骑自行车,彻底解放儿童活动的天性


与坡道相连接的景墙一方面有层次地分割了公共和私密庭院的边界;另一方面也阻隔了儿童活动的喧闹声对于住户的影响,体现设计关注生活感受的用心。



悬挑的平台打破了墙体的通直,同时形成了与康乐苑大舞台的温馨对望,是一处绝佳的观景瞭望点,将整个南向的康乐苑场景尽收眼底。


悬挑平台的错位,演绎成不同的空间感受,设计感的体现变得更加有趣。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天桥与儿童活动区域的特色结合,带来舞台看台和观众席般的体验感,为社区的日常活动提供了隐形的体验设计。十一期间的小型音乐会,乐池中儿童快乐的舞动,将人们的情绪体验达到高潮,天桥看台上方的观众沉浸在音乐的欢快节奏中,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感受自己是园中的一部分,这是园居生活的开启方式。当舞台的灯光映衬在建筑的山墙上,音乐声响彻在建筑楼间,那一刻夜晚的美好记忆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观者心中,这也是泰达建设格调设计创意研发团队与易亚源境设计团队回馈社区居民最好的礼物。






香芬苑,与天桥的盘山群岳相对应的植物科普园。自西而东,呈现为三段式的格局。精致的连廊、舒适的水中卡座,与莲花池一起组成了品茗清新荷香的第一段庭院;景墙、休憩构筑物、简约的花卉种植区构成了回味浪漫花香的第二道庭园;现代富有节奏感的蔬果种植区创造了收获甜蜜果香的第三道庭园,强化了社区居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香氛苑西侧的廊架与天桥在视觉上进行了空间的延伸,以莲藕的屏风照壁为底景进行庭院空间的转换。

下沉的休闲卡座,沐浴着阳光的照射,四株山杏漂浮于镜面水景之上,与下沉空间和休闲座椅形成框架互望,待到春季随意洒落的花瓣随水而动,增添了一份流动的美感。



不论是惬意的午后抑或阳光明媚的午上,很慵懒地在座椅上读书、看报、追剧,这是庭院生活最真实美好的写照。


第二段庭院是以宿根花卉种植为主,采用了紫菀、粉黛乱子草、朝雾草、月见草等品种,相互穿插栽种,考虑不同时节花期花色的效果需求,浪漫而温馨的花田中,月见草与朝雾草遥相呼应,紫菀与粉黛争相媲美,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这一片雾朦朦的花海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浪漫的气息。


两侧的现代风格花架作为花田观赏的视觉停留点,弱化消防通道作为观景的视距,园子的感觉再一次被放大。纯白色的花房及花架会在不经意间将人的视线紧紧锁住。

设计团队对于花房的设想是想给业主提供一个种花、养花、换花的交流场所,藤编简约的座椅与花房,花架融为一体,所有的场景设置编织了一个园居生活美好的梦。畅想未来的某一天,在花海和纯白色花房的见证下,这里或许将举办一场梦幻的婚礼,或许惬意的午后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明媚的阳光下野餐,煮一壶茶,约三两好友到此一叙,风吹花浪,微香浮动。


一池三山用现代的工艺来表达,散置于砾石旱溪中,既可以作为休息的坐凳, 也可以视为现代的艺术品。


这是一个邻里之间交流的会客厅,温暖而又恬静所有绿地的留白也是留下对未来生活的畅想,而这畅想需要居民们的加入。不同于康乐苑的活泼,香氛苑是一个恬静的安逸之所。




庭林苑,由示范区延续而成的珍藏庭院群落,从开放性到半开放性再到私密性庭院的层层过渡与递进,中心核心景观区域的廊架连接的厅堂亦是对大区景观的浓缩反映。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西侧连接天桥的似水厅,在这些精致细腻庭院的衬托下,松间书院在未来可以成为会所、艺术展示、举办讲座、读书借阅等场所,继续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随时光转换,泰达建设格调设计创意研发团队与易亚源境设计的园子是在不断生长的。

而天桥拉近了人与自然存在的距离,人们可以在天桥上望月,月亮在林间和云层中穿梭,林间枝桠的沙沙声音,像极了童年的歌谣,将居住园中的人们思绪一下子回到久远的时代。

人们也可以在天桥上沉思于夕阳的美好,倾听落日余晖下映衬的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那是承载童年生活最美好的记忆;也可以在雨天沉溺于欣赏格栅上悬浮的雨水露珠,偶然间遇见的风景似乎总是恰到好处。

漫行过这天桥好似演过了一出人生的戏,上坡与下坡、赏景与成为景,桥上桥下的回眸与擦身而过,不同时期不同心境,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在园中,体验四季之季相,光影之美感,邻里之温情,随心而漫不经心的行走,转角处的偶遇,不经意间的小惊喜,彻底洗去外界的繁华喧嚣,时光感觉都慢了下来,回归于家的温暖。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天津泰达格调松间北里

项目地址:天津市西青区迎水道延长线

开发商:天津建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开发商设计团队:泰达建设格调设计创意研发团队

景观设计:易亚源境 YAS DESIGN

设计团队:王赟、张腾飞飞、陈诚、王晓谕、孙婷、陈湘、马晓莉、孙逸云、吴声昊、孙芹、刘楠

展示区设计团队:王皓、许思捷

施工图团队:谭康文、王忠举、金鑫、罗仲娥、吴张宁、鲁巧丽、孔丽展、刘丽君

绿化设计:范永海

施工单位:天津市远成景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团队:贾真生、张世光

置石:张君

设计时间:2016年

建成时间:2020年

摄影:捌零建筑摄影、格调松间北里

视频:捌零摄影、格调松间北里


点击图片查阅易亚源境更多精彩项目:


注:本文由易亚源境供稿景观周发布

欢迎分享,转载请后台发送“转载”按要求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间天桥的游步偶遇,社区邻里的温情记忆 | 天津泰达格调松间北里·天桥篇
新中式居住景观--格调竹境
大爱欢喜:有灵魂的中式设计,最有格调
有灵魂的中式设计,最有格调
很全很全的庭院景观设计资料收集,不收藏实在太可惜了!
有格调的中式别墅庭院长这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