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收好这份“过冬实用养生指南”!天冷了,记得多爱自己一点


今年的雪来得真早。冷空气来袭,让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北方多个省区市今天雪花飘飘,也让大家感到了阵阵寒意——冬天真的要来啦。的确,后天就是“立冬”节气了,在这样一个倍感幸福又冷得哆嗦的日子里,大家也要注意养生、保重身体哟。今天就为您献上饮食、起居、防病完全过冬指南。赏完雪景,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


冬季饮食调养


过冬,饮食要有节。冬季天气冷,可以多吃一些肉类和高热能食品,以适当补充热量,但也要适可而止,如果过食肥腻,则痰湿顿生,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害无益。如果体质较好,就没必要大量进补营养品,只要注意日常生活调节即可。


冬季食物清单

增加御寒食物的摄入:羊肉、狗肉、甲鱼、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增加辛热食品的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补充必要的蛋氨酸: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A、C可增加耐寒能力,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适量补充矿物质:含钙丰富的牛奶、豆制品、海带等。




1
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比如畜禽肉、鱼肉和鸡蛋等。需要注意的是,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质的瘦肉,而不是脂肪多的肥肉。同时,每天吃肉量最好控制在2两以下


2
吃饭前喝碗热粥或热汤

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不但会让身体立刻感到温暖,还能暖肠胃、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尤其是杂粮粥还能帮助补充B族维生素和钾等多种营养素。此外,冬季气候干燥,更应补充水分,而喝粥也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喝下了很多水。除了热粥,饭前喝碗少油少盐的热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3
多吃黑色食物

中医提倡冬天补肾,而黑色入肾。多吃黑色食物,例如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甘蓝、紫薯、蓝莓等,能够预防癌症,增强血管弹性、可保护视力,对于预防秋冬季节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冬季穿衣原则


1
不冻不捂

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至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穿衣以身体不感到发冷即可,如果太多太厚,会影响人体自身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可以穿纯棉舒适的内衣,搭配稍微宽松的羊毛衫,外面罩上羽绒外套,这种组合足以抵御风寒。


2
冬保“三暖”


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后,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3
入睡不宜穿厚


有人因怕寒,冬天睡觉时喜欢多穿衣服,但这样其实不利于保暖,也不利于健康。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只穿宽松的睡衣,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得到很好的休息。




冬季起居注意


早睡晚起,起居有常


入冬后,昼短夜长,要适应变化,适时增添衣服,调节作息时间。


在冬季,睡眠充足且要定时,要“早睡晚起”。一般认为,中老年人冬天睡眠时间7至9小时为宜


起居有常还包括定时解大便。“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冬天由于上厕所不枫,加上活动少,老人往往不能保持天天大便。但长时间不解大便,肠道会吸收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会促使一些老年性疾病的发展。


适当运动,10点至15点最适宜


冬季,老年人户外活动少,但还是要坚持锻炼。冬季晨练不能过早,应在太阳出来后再进行,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最合适。冬天紫外线有,红外线更多。紫外线有杀毒、补钙作用,红外线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活动要掌握“度”,“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量力而行,贵在坚持。运动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就是走路,不要着急,慢慢走。只要你迈开了腿,它就对你有益处。




冬季防好疾病


冬季要避免外邪。外邪泛指外界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尤其是老人正气相对较虚,随着脏腑组织的老化,其功能日益衰退,如再感受外邪,发病后病情就会较重。所以,冬天老人不仅要做好御寒保暖,还要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外出要戴口罩等。下面这几个疾病,尤其要注意。


一防呼吸系统疾病


1.勤洗手、常通风、强锻炼、多菜果、多喝水、睡好觉、心平——“三字经”你做到了,可以说能预防所有疾病。


2.盐水漱口疗法。用一个罐头瓶子,里边加一勺盐,早晨漱口两次,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还治疗咽喉炎。


3.白萝卜或青萝卜,每天吃一两到二两,生吃慢慢嚼。


4.吃些洋葱。生吃也没事,切碎拌点黄瓜,或者炒熟都可以。


5.每人每天喝五杯红茶,最好在中午以前喝。


6.多吃菌类。


二防心脑血管病


温度下降,血管缩小,血液变粘稠,血压升20毫米汞柱,还更容易出现痉挛、心梗。所以,天寒地冻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


凌晨起床时间叫魔鬼时间,是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高发时期。所以一定注意清晨一杯水,稀释血液,活跃、冲洗一下胃肠道、排毒排尿。


三防皮肤瘙痒


1.忌烟酒,忌辛辣的食品。


2.减少洗澡次数。冬天越洗皮脂腺分泌越少,所以一周一个澡就够了。


3.洗澡的水温不要太烫。越烫皮脂腺越受影响,适宜就行了。


4.洗完澡后,赶紧抹点油。擦点含甘油多的,可以保护皮肤,这样减少皮肤干燥造成的皮肤发痒。


5.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也提高皮肤抵抗力。


6.多喝水,排毒养皮肤。


四防心理疾病


冬天注意多晒太阳。冬天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出现惆怅,从医学上说,阳光能让人心情振奋。


另外,如果你长期把自己封闭在小天地里,就会觉得消沉、无助、寂寞、空虚、无聊,久而久之就会得心理疾病。所以就算天气冷,也要出门走走,找朋友聊聊天。




文章综合来源:深港在线、家庭医生在线、健康时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小窍门、日常生活小常识
白露的养生常识及指南
【起居养生】春季养生饮食起居运动要做好(图)
健康小知识
食疗为主 注意保暖 春季养生注意阴阳平衡
惊蛰后如何起居饮食助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