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能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汉书·西域传》中有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在历史上有过无数辉煌强大的国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可强大还是消逝在了漫长的历史中,只剩下供后人探寻的传说。其中,楼兰古国便是这样一个国家,它于历史上的中原王朝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后世之中流传着许多与其有关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唐朝诗人王昌龄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仙李白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明朝时的江南四大才子徐祯卿亦云:“天子绒衣遥按剑,将军直为斩楼兰”……此中种种可见楼兰对于中原人的特殊意义,楼兰究竟有着怎样的特质,能够让著名诗人们留下如此的篇章呢?

众所周知,历代的中原王朝强大者甚多,强者眼中看到的自然是强者,能够为中原人所关注的楼兰自然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而是汉代时的“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2世纪末时,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是连接着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商业贸易通道。在丝绸之路的贸易作用下,西域地区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而楼兰便扮演着这条贸易路上中转站的角色。

西域的商贾云集和贸易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源于楼兰的地理位置。

事实上,楼兰只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小国。但其地理位置却是十分特殊,因其西南与且末、精绝、拘弥、于阗等地相通;北则通车师、焉耆;东面则可往白龙堆、敦煌等地,可谓是占据着丝绸之路的要脉。如此一来,西汉王朝出于丝绸之路的原因,自然对楼兰这个特殊的小国是上心的。

在公元前3世纪,建立不久的楼兰邦国已经与中原地区有所往来。在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更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而张骞此行所考察的一个重点便是楼兰。

张骞带回去的重要信息便是——楼兰国乃是交通要道,是去往西方的必经之地,若是要控制塔里木的政治军事或是经济贸易,西汉就必须要牢牢控制住楼兰。

对于西汉王朝来说,楼兰有着这样的战略作用,而作为西汉王朝数十年来的强敌匈奴,匈奴人亦是将楼兰看的十分重要。故而,在此后的百年中,西汉王朝与匈奴就为了争夺这个“兵家必争之地”而大动干戈,一较高下。

由此可见,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的楼兰经济繁华,对于汉王朝来说若能降服,不仅能够掌握西域的贸易经济,更能够牵制匈奴这个宿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匈奴人的实力同样不可小看,这个夹在两个强国之间的小国变成了牺牲品,可楼兰又为何会受到中原人的“特殊”对待呢?

开文所提到的“破楼兰”、“斩楼兰”、“刺楼兰”很显然是带着一种厌恶的感情的。按理来说,楼兰是西汉与匈奴相争的牺牲品,遭此待遇本不应该,怪就怪在楼兰在两国相争中所做的行径。

楼兰本臣服于中原王朝,而随着匈奴崛起,实力弱小的在匈奴人的铁蹄下根本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为匈奴人统治。然,楼兰又因其处于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东西方的商人贸易往来的要道,再加上楼兰出产的优质玉石众多,十分受中原人所喜爱。

很快地,中原商人所带来的大量财富,让楼兰经济迅速繁荣,军事实力也逐渐壮大。

若是一直如此倒也相安无事,偏偏楼兰听从了匈奴人的安排对大汉商人下手。因为大汉远在千里之外,所谓天高皇帝远,汉室在西域的威慑力远不如匈奴那么大号商人因而仗着根本不够。

因此仗着背后匈奴人的撑腰,楼兰人开始劫掠汉朝的商人的财物,甚至于杀汉人,就连大汉使节也不能幸免于难。

如此行径可谓是对一个泱泱大国的挑衅,汉武帝的决心怒极时更提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帝国宣言。随后,汉武帝派兵讨伐楼兰国,弱小的楼兰不战而降。

同样将西汉视为眼中钉的匈奴自然不愿将楼兰拱手相让,于是开始了对楼兰内部的控制。彼时出使汉朝的楼兰使节便将情况报告了汉朝的统治者,随后汉昭帝派出了大臣傅介子出使楼兰。

公元前77年,傅介子出使楼兰,并在宴会上以一人之力成功斩杀楼兰王,平定了楼兰,楼兰也因此改名鄯善国,楼兰从此归于汉朝的管制。这一事例自然是声名远扬,一度被有志之士视为报国建功的典范。

因此,几度为害大汉商人的楼兰被诗人们视为古代异族入侵我国的代名词,成为了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对象。在唐朝的鼎盛时期,诗人们出于对秦汉时期文治武功的推崇,楼兰更是成为了口诛笔伐的对象。

除却西汉与宿敌匈奴的相争、楼兰的侵害之外,楼兰本身便是一个具有天然优势的关键枢纽。

公元前126年时,出使西域的张骞带回了关于楼兰的信息考察,史料中记载了张骞对于楼兰的描述——“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这里的盐泽指的就是罗布泊,史书中曾记载了罗布泊的盛况——“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大致意思便是说罗泊湖是由诸水汇流所形成的,广阔无垠,且水量在冬夏之季都没有增加或者减少。一个水量充足而又不会因时节而过多或过少的湖泊有多重要呢?一个城市的建立最重要的莫过于是水源,若是没有水源,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事实上,这里的盐泽指的不仅仅是罗布泊,而是一个包括了喀拉和顺湖、台特玛湖、柴鲁特库勒湖等数十个大小湖泊在内的湖泊群。这个湖泊群的周边区域河网纵横,胡杨丛生,与江南水乡不遑相让。

而楼兰便是依据这样的天然湖泊群所建立的一个国家。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兴盛,控制着罗布泊水源的楼兰在其中所起的正是一个关键枢纽的作用。

最终,西汉王朝在楼兰了设置西域长史府,并将罗布泊地区纳入管辖,目的便是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而处于东西方商业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关键枢纽的楼兰有着东西融汇、兼容并包的特点,于现代来说,就仿若是香港之于中国的作用。

这样一个具有着天然优势的枢纽,楼兰自然为中原人所重视,千百年来从未被人们所忽视。然,这样一个国家终究是消逝在了历史当中,公元499年时,北魏出兵西域,楼兰也迎来了彻底覆灭的结局。最终,这个繁荣的国家消失在了广阔的大地上,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谜,更加让后人生出了探寻之心。

楼兰的历史悠久以及优势的地理位置,使得楼兰一度成为中原王朝与其敌人争夺的中间地带,夹在两个强国之间自然是生存不易的。正如司马迁在记录楼兰的历史时所说的一句话:“不两数,无以自安”。这句简短的话正是道尽了作为小国的楼兰所面临着的艰难处境,不得好处而得猜疑压制。

这也正是印证了强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唯有强大方能生存,方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一点放在如今的时代中看亦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地位,国强则民族盛。尽管楼兰已经逝去,但因其独特的地位和神秘的历史,楼兰古国终究被历史,被后人所铭记。

参考资料:《汉书·西域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中常说的楼兰究竟在哪个地方?灭亡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
一个繁荣百年的国家,扼守汉朝西进的咽喉要道,如何消失于历史?
李白、杜甫都要斩楼兰,楼兰国到底是怎样的国家?它是如何灭亡的
古楼兰犯了什么错?让西汉王朝如此痛恨,定要“不破楼兰终不回”
丝绸之路:西域诸国国小民弱,为何中原王朝仍对其十分重视
楼兰:历史与传说中的神秘国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