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中医没你想的那么难

学中医没你想的那么难。

今天我们只谈中医里的一部分,即涉及用药的部分。其他的诸如艾灸,针刺,砭石刮痧,按摩等等,均不在探讨范围。

现在的人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相信西医,不相信中医的。

2、相信西医,也相信一点中医,认为中西医可以结合的。

3、不相信西医,相信中医的,同时相信中医院的。

4、不相信西医,相信中医,但不相信中医院的,也找不到好的民间中医,只能自学的。

当你到了第4步,你才有可能开始自学中医。此时你已超越了大部分人。

当你开始自学中医,这只是你迈入自主健康,自己的命自己做主的第一步,但是如何才能自学好中医,也是个问题。

学中医难不难?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难就难在,现在的中医院校,包括市面上的书籍,包括网络上的教授中医的课程以及海量的中医文章,铺天盖地,你根本很难认识清楚到底应该学哪些?哪些才是对的?哪些才是真能治病,疗效好的。

如果没有老师指点,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入不了中医门。你说难不难?一辈子连门都入不了,简直难于上青天。不要说你入不了门,中医大学的学生,很多也是一辈子入不了门。他们毕业后发现自己根本不会治病,于是自己都不相信中医了,很多就只能卖医疗器械糊口。

那么如果找对老师指点,能把你领进门呢?那可以说中医很简单。我们不说学成大师级别,那个不在讨论范围,我们就说治感冒发烧吧,只要你找对了老师,找对了教材,1个月完全可以治疗感冒发烧,自己的孩子完全可以感冒发烧时不用再去医院。

不要小看发烧,某医几百年了,还是不会治。而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解决了。

包括这次新冠,清肺排毒汤中,就能看到大青龙汤的影子。而大青龙汤,就是《伤寒论》中早就记载的方子,是对付瘟疫时常常会用到的。

也就是说,中医几千年了,非但没有任何发展,相反,倒退了很多。

倒退的原因,就在于人们没有继承好我们的中医经典。后世的医家,各立门派,标新立异,以求扬名。

其实所有门派皆不出伤寒六经辨证之法。

中医非常早熟,早就研究透了。

只要天地不变,人就不会变。几千年前人们生病时如何,几千年后也一样。

比如麻黄汤,桂枝汤,用了几千年了,依然有效。《伤寒论》中的方子,只要用对了,对症了,都是立竿见影。小病覆杯而愈,大病也是几付就能感受到效果。

只有正确的医学才可能做到这样子。错误的医学,只要沿着错误的方向去发展,再发展一万年,也依然不会治病。

学中医,学用药,必须学《伤寒论》。

当你知道要自学中医,同时又知道要学《伤寒论》的时候,恭喜你,你又打败了不知多少成千上万的人,那些一辈子没入门的人。

这个时候,你可以说已经是一只脚踏入门里了。

当你找对了老师和教材,掌握了《伤寒论》的心法,建立了六经辨证的框架时,恭喜你,入门了。

此时,你已经比学院派的学生们强不知道多少倍。

很多人喜欢找老中医,这个概念不一定对。

不是说中医越老就一定疗效越好。如果一名中医学了一辈子错误的理论,那他就是80岁,90岁,也一样不会治病。

一名年轻的中医,哪怕只学了3个月,只要学的是对的理论,那他也比老中医学了40年还要厉害。

南辕北辙,说的就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所以,不要着急学中医,也不要一头扎进中医书籍的海洋里不能自拔。先抬起头,琢磨琢磨,到底应该学什么?只有找准了方向,才有可能到达目的地。而这个方向,就在中医经典当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中医的方法
几千年后,医圣张仲景又上了热搜!
中医几千年不变就不科学?
中医是这样炼成的
怎么学中医
一个中医门外汉的经方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