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036条:表里同病,先表后里

0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这一条讲了一个伤寒论治病的大原则,那就是攻下之前,一定要确定病人没有表证。

后面我们会学到结胸证,痞证等等,大部分都是因为病人有表证的时候,被误下,引邪入里,造成了陷胸证,痞证,包括十枣汤证。后面我们会学到大小陷胸汤,好几个泻心汤,十枣汤等等,都是在讲类似的事情。

当人体有表证的时候,正邪双方交战于体表,这个时候如果攻下,那么人体的整个气血被强行往下走,这本身就与身体气血自己的方向是相反的,所谓背道而驰。就好像将军在外打仗,皇帝一天一个诏令,要将军收兵回朝,怎么可能不引敌寇入里呢?

用药如用兵,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有时候也可能不是误下,而是有表证的时候,正好不小心吃坏了肚子,食物中毒,引起了严重的腹泻而导致的邪气内陷。

下面我们详细讲一下条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

太阳病,阳证,表证。

阳明病,阳证,里证。

合病就是同时发生。表里同病,大的原则是先表后里。

阳明病我们还没讲到,但前面陆续也提到过一些。

阳明病,胃家实是也。这里的胃也包括肠道。

阳明病在伤寒论里,主要有两大方向,阳明经热的白虎汤证,阳明腑热的承气汤证。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是无形之实,一个是有形之实。

白虎汤证主要是口大渴,里面特别热,喝冰水都还感觉热。

承气汤证主要是大便秘结,肠道里有燥矢,严重的可能十几天不大便,腹部按着很疼。

喘而胸满者,不可下

喘而胸满,当表气不通的时候,毛孔紧闭不能呼吸,就会感觉胸满,肺部就要通过喘的方式来自救。

这里说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这也是有意让大家区分喘证的不同情况。因为阳病病的时候,也有可能喘。

我们前面说过,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会移邪于大肠,反过来说,当大肠出毛病的时候,比如阳明承气汤证的时候,大便堵到了,肺没办法移邪气于大肠,那么邪气就只能壅塞于肺部,这个时候也会喘,但这是腹满而喘,是自下而上的,并不是胸满而喘。

当人呼吸时,横隔膜是会跟着上下运动的。吸气时,横隔膜向下扩张,呼气时,横隔膜向上恢复。当肠胃里有实堵到,横隔膜向下扩张不动时,当然会产生呼吸短促,喘的现象,但这是因为下面腹满而引起的上喘。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单一证不可断案。必须多个证据同时指向一个点的时候,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在这里就提醒我们,单从一个喘,我们不能判断是因为腹满引起的喘,还是因为胸满引起的喘。

喘而胸满者,这就是两个证了,一个是喘,一个是胸满,我们就能判断出他更多的是表证引起的喘,所以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攻下的。

宜麻黄汤

在这里他是省略了麻黄汤证的相关症状,是一种省略的写法,也就是说麻黄汤的证肯定都是有的,只不过也有阳明病的一些症状,比如可能有便秘。

如果是兼有一点白虎汤证的话,可以考虑麻杏甘石汤,里面有石膏可以清表里之热。

如果是兼有大便秘结的承气汤证的话,直接用麻黄汤就能解。因为表气通了,下面肠道自然会跟着通。

还记得我们前面举过的例子么?当你拿着一支吸管吸满水,同时用手堵着吸管上面的口时,水是下不来的,当你一松手,上面的口开了,水自然就下来了。

人体也是一样道理,有时候表气不通,大小便就会不利,表气一通,大小便就通畅了。

表里同病,先表后里。有表证的时候,一定不可攻下。这是伤寒论治病的大原则。很多庸医一看病人便秘就攻下,不去确定病人有无表证,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就会误下,引邪入里。

引狼入室后怎么办呢?医圣张仲景说不要慌,以后要学到的大小陷胸汤,泻心汤,十枣汤,就是用来善后的。

中医治病,先定阴阳,后定表里。表和里就是病位的判断。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处方,我们后面慢慢学习,就会发现经方用药的奥妙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六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宜麻黄汤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44
伤寒论 第44条诸家解说
夜读伤寒-163
伤寒条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学习心得
浅谈《伤寒论》表里先后的治疗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