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方官的刻书传统与欧阳修诗文的千年传承
 
地方官的刻书传统与欧阳修诗文的千年传承
(2011-05-25 08:23:27)

《经营祖先》六

 

        地方官的刻书传统与欧阳修诗文的千年传承

                      

(何明星)

 

中国图书传承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一个地方官在政务之暇、公务之余着力挖掘、整理所管辖的区域之内的历史名人、地方先贤,包括一些有过重大贡献的但尚未进入正史的地方才俊,对这些地方名人在历史上曾经留下的一些著述、历史文献进行整理、校勘,对这些地方名人已经遗失的文章篇目、碑铭等等进行搜集、考证、辑佚,经过种种努力之后,并用政府的财力刊刻出来。这种地方官主持的区域文化出版现象在中国出版历史上极为普遍,呈现出极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传承特点。

有的地方官一到任,就开始这种文化整理工作;有的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一届任期内不能完成,要由几届地方官合力才能完成;有的不能转移给下任官吏的,就带到其他地方任上接续完成;有的可能在本任上退休归田,则带回故里用自己的私钱完成,这种带有浓厚的历史“三不朽”的士大夫文化追求,笔者称之为“地方官的刻书”传统。在地方官的带动下,这种传统往往还成为一个地方文化长久不衰的文化追求,并被后来继任者自觉继承下去。

地方官文献出版传统,是中国图书官刻系统的金字塔塔基,那些在历史濒临消亡的历史图书,往往经过地方政府的文献出版努力而存亡续绝,许多历史人物的图书著述,往往经历几十年几百年之后依然不绝,地方政府的文献出版传统功不可没。中国图书历史上许多图书得以流传至今,都是因为地方官的挖掘和辑佚传统才得以保存。同时它也是与私刻系统的结合点,在浩如烟海的私刻文献中筛选、传承了那些具有传播价值的历史文献,使之呈现在我们今天的中国图书历史才这样丰富多彩。

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诗人欧阳修的著作近千年完整传承至今,就归功于江西地方官的文献出版传统。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北宋时归江南西路所辖,原属庐陵郡。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历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馆阁校勘、右正言、知制诰等职,不久历任滁州(今安徽滁县)、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等地方官职。后又先后在中央政府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后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晚年居颍州(今属安徽省),(1072)欧阳修卒于家,谥文忠。

欧阳修家族是江西庐陵一个著名的文化世家。其祖父欧阳偃曾任南京院判官,其父亲欧阳观为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进士,担任州郡推官。叔叔欧阳哗也为咸平年间进士,任随州推官。欧阳修母亲郑氏为江南名族之女,欧阳修幼年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无力延聘塾师,母亲就担负起教育欧阳修职责,写进《三字经》而广为流传的“欧母画荻”、教子认字写字故事,就来源于欧阳修幼年受母亲教育的事迹。

欧阳修著述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大名享誉两宋,因此文章著述刻本众多。根据四川大学祝尚书教授的研究,欧阳修的文集著述刻本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各类单刻本,二是合刊本,三是汇刻本,四是选集本。不论哪一种刊本的流传,欧阳修家乡——江西吉州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地方政府不断翻刻欧集,它推动着欧阳修文集、诗文等著述近千年传承历史的发展。

据四库提要记载,欧阳修各个文集本,除《居士集》50卷是他晚年自己编定之外,其余文集均为后人所裒辑,刊本不一,各自流传。单刻本《居士集》最为珍贵,根据祝尚书教授的考证,书中有“熙宁五年秋七月发男等编定”字样,大约在绍兴年间(1131——1162)刻于衢州,被称之为“传世欧集第一刻”。该本曾经属于清宫内阁藏品,从大内库中流出后,宝应藏书家刘启瑞得之,1930年藏书家傅增湘又得之,今天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欧阳修文集最早还有一个“家传本”,据四川大学祝尚书教授考证,欧阳修之孙欧阳恕曾在欧阳修去世49年之后的北宋宣和癸卯(1123)年,对欧阳修之文集整理编纂成一个写本,为欧氏家族编撰最早之“传家本”。该家传本到南宋时欧氏裔孙欧阳棐又有编订,并曾由周必大之子周伦作为校正周必大所编刊的《欧阳文忠公全集》的参考本。该写本收藏于南宋参政李光家,后又归军器监薄曾天麟家。曾氏为宋代一个大的藏书家,家多古书,曾氏收藏四世之后,历经南宋、元朝更迭,曾氏后裔曾鲁避乱新涤山中时,校勘编辑成《居士集》内、外集,但一直未刊。直至明初,菜玘知永丰县,拿出自己的俸禄刊刻是集,“首出廪禄倡率好义者,取曾氏所校,刻诸学宫”,于洪武辛亥(1371)年至洪武癸丑(1373)刊成,后建宁书坊纷纷传刻。今天菜玘刊本在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台北“中央图书馆”均有残本、完帖收藏。 

流传至清代的另外一个欧阳修文集本是“宣和吉本”,即《居士集》八函64100卷,包含行状、谥议、墓志等,按照《天禄琳琅书目》记载,吉州太守陈诚以公帑刻《居士集》50卷,后继任太守方时可又补充合刊,在宣和四年(1122)刊成100卷,书后列入一大批吉州官员名单。此本在康熙十二年(1673)曾弘白露书院曾刊105卷。在天一阁中有庐陵刊本64卷,大约同属于宣和吉本。该本的刊刻与流出亦属于吉州地方官刻书系统。

汇刻本《欧阳文忠公全集》为周必大(1126-1204)在绍熙辛亥(1191)至庆元丙辰(1196)年间编校而成,收录了欧氏诸本之精华,合153卷,附录5卷,刊刻于吉州(今江西吉安)。成为宋代欧氏文集之通行善本,该本一出,结束了欧氏著作自北宋至南宋124年诸本单行、略无统纪的局面,也成为自宋后元、明历代翻刻的祖本。

明代翻刻本最早为洪熙元年(1425)明仁宗朱高炽为太子时所刻本,据传该本“只以赐二三大臣”。此后明代地方政府刻书中,欧阳修的家乡吉州翻刊本最多。吉州知府程宗“自刑部郎来守吉,谓欧吉人,吉学古文者,以欧为宗师也。尝求欧公大全集刻之于郡黉,以教吉人矣”,刊本因刊于天顺六年(1462)年,被称藏书家称为明代天顺本。天顺本今天大陆存有10部,台北二部,日本静嘉堂文库、大仓文化财团各一部。

自明吉州天顺本之后,吉州形成了一个历代地方官刊刻欧集的传统,每一届新任吉州地区的知府、知县,都要翻刻一次欧集,翻版次数达到7次。弘治辛亥(1491)有姑苏顾天锡复刻本,30年之后的正德庚午(1510),慈溪刘乔继守吉州,命工又刊,嘉靖十六年(1537)季本、詹治重修刘乔本,嘉靖三十四年(1455)陈珊曾在吉州另刊一个135卷本,嘉靖三十九年(1560)何迁再次第修刘乔本,万历元年(1573)雷以仁重修陈珊本。考上述翻刻、重修欧集天顺本的人物,主要是在江西地方任职期间。如季本(1485-1563),是正德十二年进士,曾在建宁任推官,重修刘乔《欧阳文忠公全集》是在任江西庐陵郡守是所刻。陈珊,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曾仕兖州郡丞。何迁(1501-1574),嘉靖二十年进士,历官吉州郡守、刑部侍郎,何迁除刊刻欧集外,还刊刻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36卷、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100卷。

除江西外,明代还有出生于欧阳修故里的同乡在其他地方任职时政府翻刻欧集的记录,如隆庆五年(1571)邵廉刊于建郡。邵廉也是江西南丰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曾任工部主事,该兵科给事中,后任建宁知府。翻刻欧集是其任职建宁知府时所为。除欧集外,邵廉还刊刻过唐陈子昂文集《陈伯玉文集》10卷《附录》1卷、宋曾巩的《南丰先生元丰类稿》50卷等多部。

明代还流传一部坊刻本,即万历四十三年(1615)王凤祥金陵光启棠刊130卷本。

入清以后,欧全集刊本更多,较为有名的有康熙十一年(1672)焉文堂本、乾隆十一年(1746)孝思堂本、乾隆五十七年(1792)惇叙堂本、嘉庆二十四年(1819)欧阳修家族后裔欧阳衡本、光绪十九年(1893)澹雅书局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周氏慕濂山房本。考入清欧集的传承,以江西地方官为主的传播特征已经发生改变,更多的传承主体关注的是欧氏著作自身的特色,它表明欧阳修文集传承力量进入清代之后逐步发生改变。

欧氏文集近千年的传播过程中,与宋代其他文集的传承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东邻日本也参与其间。周必大《欧阳文忠公全集》1191——1196年宋刊本,曾于清代中叶传至日本著名藏书家伊藤家族,伊藤长坚于1734年、1735年补写,在1771年有阅读标识,并有“子子孙孙系其永实用”等印记,该书1952年被定为“日本国宝”。日本宝历十四年(1764),吉田四郎右卫门曾重新刊刻《欧阳文忠公集》36卷,文政十一年(1828)与山本浅次郎又再次重刊,明治年间青木嵩山堂还曾经有过刊印本。

欧集传承到20世纪,分化成为两大系统,一是真正文化普及传播,欧阳修的诗文进入到中小学语文课本,至今各家出版社版本不下几百种,可以说家喻户晓,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妇孺皆知,《醉翁亭记》已经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而为千百万个中小学生诵读;另一是宋版、明版和清版等欧氏文集等各类刻本,逐步转为投资收藏佳品,尤其是宋版书已经成为财富保值的佳品,资本对宋版图书的追逐已经成为中国图书传承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另一个动力。

20世纪90年代中,宋刻单本一般在10万元左右,而欧集版本在众多宋版书中价格尤高,如在1995年春,嘉德公司拍宋刻本《欧阳文忠公集》白皮纸一册的成交价为20万元,此后该刻本价格节节攀升。1998年北京海王村春拍,有周必大原刻残册出现,为天一阁旧藏,书根下墨笔书写“欧阳文集第三之第八居士集三之八共四十册”,单册拍得36.55万元,较1995年嘉德公司春季拍品高出三分之一多。2000年北京海王村秋拍,又出现一册周必大原刻《欧阳文忠公集》,存卷四十至四十二,拍出64.9万元高价,价格高出两年前近1倍。按照目前拍卖市场行情估算,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欧阳文忠公全集》估价将超过五百万,这应该是欧阳修本人所绝对没有想到的,也是那些宋代、元、明等历代翻刻欧氏文集的江西地方官所没有预料到的。

(本文刊发在《出版人》20091015日(第1920期合刊)、2009121日(第2324期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渭南文集》版本考述
珍贵·孟子全图刻本全本
明人夏言词版本述略
刘明丨影印《曹子建文集》序言
陈尚君 | 影印《宋蜀刻本唐人集选刊》序言
孟宪钧|清代藏书一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