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圣解(八十二)

道德经圣解(八十二)----萧天石

(2012-04-01 23:51:45)
标签:

杂谈

分类: 道门语要
                                          第六十八章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①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②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③

    【注释】

    ①景龙本、敦煌辛本、傅奕本、范应元本,均作“古之善为士者不武”。顾本成疏“言古者善修道之士”,是“善”前有“古之”二字。《御览·兵部》引同此。古本如是,今依景龙、敦煌辛本增。

    ②善胜敌者不争,河上本作“善胜者不与”,王弼本作“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河上本无“之”字。今从王弼本。刘 师培曰:“王注‘不与争也’。案‘与’当作‘举’,‘举’即举兵,犹古籍‘大举’之省‘兵’字也。”陶鸿庆谓“与”即“争”也。《墨子·非 儒》下篇:“若皆仁人也,则无说而相与。”与下文“若雨暴交争”云云文义相对,是“相与”即“相争”也。王引之亦谓:“古者相当相 敌,皆谓之与。”焦竑《老子翼》本,吕吉甫本及今通行本,均作“不争”。或疑“不”字乃后人妄增。复以下文有“不争之德”句,故以 作“不与”为义止。

    ③是谓配天之极,今诸通行本多作“是谓配天,古之极”。俞樾《老子平议》谓:“此章每句有韵。前四句以武、怒、与、下为韵; 后三句以德、力、极为韵。若以‘是谓配天’为句,则不韵矣。疑 ‘古’字衍文也。‘是谓配天之极’六字之句,与上文‘是谓不争之 德,是谓用人之力’,文法一律。其衍‘古’字者,‘古’即‘天’也。《周书.周祝篇》曰‘天为古’,《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邻 注‘古,天地’是‘古’与‘天’同义。此经‘配天之极’,他本或有作 ‘配古之极’者,后人传写误会之耳。”

                                       总阐配天之极玄旨第一

    古之善为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不足以化天下,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犹不足以为治,而礼法政刑次之;礼法政 刑已明,而仍不足以为治,内不足以禁暴止乱,外不足以御侮寝攻,以防敌国外患,最后方为兵战之事。以武卫之,以慈守之,以智谋 之,以勇威之,以仁怀之,而以道救之。良以“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也。及乎以兵战为事,下之又下者也。故必“迫而后动,不得已 而后起”。故曰:“古之善为士者不武。”不武者,不以武为上也。孙子有曰:“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而宜 如孔子所谓:“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敬其事而后动,善其谋而后行;不怒而兴师,不偾而为战。故曰:“善战者不怒。”而“善胜 者不与争”,不与争者,不战而善胜,不争而善成也。善胜者,不待战而已胜,胜于事先也;善成者,不待争而已成,成于无形也。故孙子 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夫如是,天下不待血刃,而强弱之势已成,而胜负之势已定矣。老子继 “善胜者不与”后,又曰:“善用人者为之下。”下乃谦德,天之道也。此于六十六章,已详为申言之矣;善用兵者,尤贵能为之“下”。欲得 人之心,致人之死力,同生死,共患难,不能以上下下,义乌能得之哉?

    圣人之所从事者,道也,与天同行者也。我身既且不有,心性自空,物亦不物,名何又由起?我自心中无一物,则虽善武而不武,善 战而不怒,善胜而不争,善上而善下,善尊而善卑,善大而善小,善强而善弱,善刚而善柔,善有而善无!如此,自能无争于天下,亦无我 天下。我且无我,亦无我心,超越天地,且复涵盖天地;我又何争于天地两间哉?故曰:“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 极。”此章纲旨与神用,全在“配天之极”一语。修道者,能自至于配天之极境界,则自可上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矣!

                                         参证章旨第二

    苏辙曰:“士当以武为本,行之以怯。若以武行武,则死矣!圣人不得已而后战,若出于怒,是以我故杀人也。以我故杀人,天必殃 之。以吾不争,故能胜彼之争。若皆出于争,则未必胜矣!人皆有相上之心,故莫能相为用,诚能下之,则天下皆吾用也。”

    吕吉甫曰:“士之为言,事道而以将人为任者也。事道则以不争而胜,将人则用人之力。若然者,何所事武哉?故曰善为士者不武, 为士而无所事武。则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固其宜也。何则?体道者不争,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则为士者 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是谓不争之德也。体道者能下人,能下人者,乐为之用而不自用。则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用人之 力也。德则不争,力则用人,虽用兵之危,我犹无为,况其他乎?无为为之之谓天,德至于无为,则与天同,而无以加矣!故曰是谓配天 古之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68章解读
关于老子的名言 老子名言100句
《道德经》第68章
道德经章成·德经六八章·用人肥天篇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道家经典嘉言二十八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