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圣解(七十七)

道德经圣解(七十七)----萧天石

(2011-12-28 00:48:16)
标签:

鏉傝皥

分类: 道门语要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②图难于易,为 大于细。③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④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⑤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⑥ 
     【注释】
      ①《文子·道原篇》引上二句同此,第三句作“知不知也”。无为、无事、无味皆指道而言。无为言其虚,无事言其静,无味言其 淡。《老子》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即为无为之意。四十八章 “取天下常以无事”,即事无事之意。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 无味”,即味无味之意。
      ②此句姚鼐谓:“大小多少,下有脱字,不可强解。”蒋锡昌亦谓二句谊不可解。朱谦之曰:“‘大小多少’,即下文‘天下难事必 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之说,义不可解。”案:韩非曰:“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老子》六四章曰:“九层之 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亦本句之意。所谓大由于小,多出于少也。
      ③韩非《解老》《喻老》及《说难》三篇,《续汉书.五行志》引《马融集》“于”字下,并有“其”字。遂州、景龙、敦煌本无之。
      ④细,敦煌、遂州二本作“小”。又傅奕、范应元本“天下”下皆有“之”字。敦煌辛本无二“天下”字。
      ⑤武内义雄谓:“敦、遂二本无此二句。”朱谦之案:敦煌壬本有此二句。叟案:此二句乃三十四章文,复出于此。
      ⑥故终无难,王弼本作“无难矣”。傅奕、范应元本,二“必”字上,皆有“者”字。犹难,御注“犹”作“由”。此句言圣人以多事多 为则多难。故简事而为无为,则无难矣
                                 总阐圣人特立独行之道第一
      圣人为百家所悬以为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道德经》中亦屡言圣人;庄子虽于圣人之上,尚悬有至人、神人、天人之境界,以为人生 之最后究竟境界。实则名号虽异,如皆止之于圣人,圣人之上,存而不议;圣人之外,议而不论;立圣人以为“人极”,以为百家之所共信 共仰、共修共行,俾知有所止;期“放之四海而皆准,万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要亦斯可矣。夫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其能“博大配天地,高 明配日月,变通配四时,成物配造化”。故曰:大哉圣人,大而无极! 浩浩乎,巍巍乎,人无能名焉!
      老子于本章开示圣人特立独行之道时,首揭“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以为形上修持之三纲领,亦即为无上心法。以之外修事为, 可以外王,以之内修心性,可以内圣。为于无为,非不为也;事于无事,非不事也;味于无味,非不味也。故庄子假瞿鹊子问长梧子曰: “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远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不从事于务者,非不以务为 务,而“务无务”,均从事于有形有象有物有兆之先,故众人不之知、不之见也。故庄子曰:“众人役役,圣人愚钝,参万岁而一成纯。”此 愚钝实非愚钝,乃所以游乎天地之上者也。故庄子又假子綦之言曰:“吾所以与吾子游者,游于天地之上。吾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 邀食于地。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吾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攫;吾与之一委蛇,而不与之为事所宜。”故老 子三纲领中之“三无”,乃所以用之游于尘垢之外,与天地之上者也! 乃圣人特立独行者之所务,而非“众人役役”者之日役于役所可方 也。
      圣人特立独行,超世间而又能外天地,不以众生之心识为心识,不以世俗之知见为知见,故能齐小大,均多少,冥恩怨,同德仇;等不 等而齐不齐,均不均而平不平;玄同万有而皆一之,夭寿不二,死生一府,何有异哉?故老子曰:“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或曰:“以德报 怨,何以报德?”余答曰:“本无怨德观,亦无人我观,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一也。圣人大同天地,何报之有?”大恩无恩,大德无德,能同大小多少,通怨德恩仇而一之,斯乃大其心,而至于同天地之心也。
      唯欲至于“同天地境界”,须阶而升,岂易为哉?作圣人非可顿超立就,须日积月累以为功,死前一步,或有差错,即失道矣!此所 以谓:“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矣。”盖道大也,圣人之功,与道合一;修之而又期其至之,故难之又难,而又大之又大也。故老子教人 以修为法曰:“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此数修为法,可用 之为世法,亦可用之为圣法;小之可用之于一切事功,大之可用之于帝王学。点睛处则在“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切宜三复斯 言,切不轻易放过。
      泰山不辞土壤,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也。庄子谓:“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而不知谁氏?是故生无爵,死无谥,实不聚,名 不立,此之谓大人。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而况为大乎?夫为大不足以为大,而况为德乎?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 而大备矣?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已也。”不以物易己者,不以物伤性;不以利易己者,不以得役心;不以名易已者,不以 生殉名;不以天下易已者,不以身殉天下!“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故独一无偶,故我贵。我无求于天下,故无得亦无失;我无心于万 物,故无取亦无弃;我无心于人我,故无亲亦无疏;我无心于爱憎,故无怨亦无德。游心天地外,不落造化中!斯人也,岂不亦大乎?老 子之所以言“报怨以德”者,以其大不可及,故不可以凡俗世见方之也。不可惑于凡情,亦不可惑于圣智,以惑解惑,以不惑解惑,均也; 故不若两忘而两遣之也。
      老子终之有曰:“夫轻诺必募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旨在教人力自提持向上,勉人修道,勉人作圣人,勉人卓 立特行于天地两间,而从事于“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之三大修持,自心以至于行,一以为于无为,而修于无修;道于无道,而法于无 法;事于无事,而味于无味;行于无行,而圣于无圣。此种无上上功行,非易修为也,故老子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 能行。”又曰:“知我者希,则我贵。”此中三昧,万世后,当更无可与言知者矣!
                                         参证章旨第二 
     此章旨在教人修道,以至作圣之功。夫道,尽人皆可修,尽人皆可成;而圣人,尽人皆可为,尽人皆可至。然而圣人不世出者,以其 似至易而实至难,似至小而实至大,且大而不可方也,是以圣人犹难之。孔子有言曰:“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 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 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此言 君子,亦即言圣人也。圣人之道,察乎天地。其言“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者,即言自然之性天也,隐符老子“道法自然”之至意存焉。
      夫修道与为圣人,均不能离自身而修,离自心而修。故孔子曰: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在自身,自求即得。 道在自心,故“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以心量不可限量也。且修道于心,则自化于中。余三十余年来,恒力倡“圣功 神化”者,即以此也。道家之“神化无方”固无论矣,即儒家恒言“变化气质”,亦皆内化之功,而以至于圣也。《中庸》不言乎:“其次致 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其中所举圣人功夫之历程,层次井然,丝毫不紊, 非修道而至圣化者,不能道得一字也。故继之又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又曰“至诚如神”。又曰:“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 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凡此虽言“诚”,实无不在明“道”也;其终之曰“无为而成”,则在明天道也。老子之“为无为, 事无事,味无味”,虽曰为作圣之无上纲领,要亦为天道也。夫儒之与道,自其小者而视之,虽理有万殊;自其大者而视之,则道无二致。 《易》不云乎:“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昔关尹子曰:“圣人以有言有为有思者,所以同乎人。以未尝言未尝为未尝思者,所以异 乎人。”吾人如能会于圣人之所未尝言、未尝为、未尝思者之意表,而契于神外,则自得其“道中”矣。
      兹以兴之所至,特不就老子诠老子,而简举孔子之圣言一二,以为《道德经》本章之参证焉。如不自拘于门庭,而死于文字辞句义理 下,冥而参之,会而通之,自可证上之所举,无一语不有圣功存焉,而亦无一语不与老子之大道合也。评参拙著《人生内圣修养心法》一 书,自知三家圣人之心法,无不通也,无不同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 《庄子》 《孟子》 《孝经》中的经典语句?
124-老子解略-宋-员兴宗
庄子(三)——道论篇
新解道德经,无我,才能够天长地久
诸子百家50句精华,每一句都是千古名言值得背诵!你还知道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