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摆脱麻烦充电器
概述:
您是不是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想帮您的相机、手机或平板电脑充电时,充电器跟其他电子产品的充电器搞混在一起,电线还纠缠不清。这些长相差不多,不 只一般「黑」的充电器,日积月累长了灰尘,久了连那些没在用的电子装置的充电器也不确定能否丢弃,或是接头也不晓得有没有耗损、接触不良。这看似不起眼的 充电器,过去几年来外观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厂商没有注重太多于充电器的设计和包装,沦落至配角的命运。不过近几年来,除了电子装置本身的软硬件进步以外, 业者也注意到了这些配件细节,改善笨重的充电器和麻烦的电线,而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也更能有效扬弃过去杂乱麻烦的配置,帮助用户提升产品使用上的方 便与易用度。
其实无线充电技术行之有年,并不是一项最近才开发出来的新技术,事实上,湿答答的浴室里面所使用的电动牙刷就是无线充电在生活上实践的一个例子,因为采用无线充电设计,而能防止因遇到水而产生短路或触电的危险。
现今以无线方式传递电源的方法有好几种,以安全性跟技术成熟度的角度切入的话,其中又以磁感应(magnetic induction)、跟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为两大主流、未来可能普及化的技术。在这边简单地介绍此两种技术:
磁感应(magnetic induction):基本原理是在发送和接收端都装置一个线圈,当发送端线圈连接电源时进而形成「电流会产生磁能、磁能会制造电流」的电磁感应,而接收 端线圈感应到这个电磁信号,透过磁场的变化便可产生电力为电池充电。然而磁感应技术的缺点就是有其物理极限,充电距离无法超过5公厘,且随着距离的增加, 电能损耗会变得很大。透过磁感应充电时,电子装置会有过热的问题,对于支持大功率产品会有安全上的疑虑。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磁共振原理不同于磁感应利用互相感应原理来交换电磁能,而是利用充电基座与待充物相同频率的共振原理来高效传输能量。当发送端与接 受端都以相同的频率振动时,接受端就能接收到发送端所产生的电磁场,进而接收到这个传递过来的能量。
市调机构IHS iSuppli的统计,2012年已有超过500万台电子装置搭载无线充电功能,更预测2015年时将会突破1亿台。不过,现今的无线充电技术还没有一个 共同的标准,各家厂商都希望自己的技术成为市场主流。面对无线电源生态系统的逐渐成形所产生的庞大商机,消费性电子产品制造厂商、电脑、汽车厂商无不纷纷 注册无线充电技术的相关专利,并各自组成不同的联盟团体,准备大打一场无线充电标准之战。
图:Panasonic可无线充电的行动电源
(详细内容请阅读PDF文档)
HTC在美国推出可无线充电版本的Droid DNA.jpg [ 30.5 KB ] [ 成品图片 ] [ 下载次数:23 ]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摆脱麻烦充电器.pdf [ 411.4 KB ] [ 使用说明 ] [ 下载次数:100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谈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一)(1)
大叔的外表,小鲜肉的心:九哥带你玩wireless charging
无线充电技术介绍系列之一(技术科普)【无线充电圈 技术分析】(1)
无线充电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实现无线充电?
即将“普及”的无线充电技术你了解多少?
整日盼着 iPhone 8 用上,但你真正了解手机的无线充电是什么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