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苏37 桥寺鱼鸿应迟暮 雨夜四望亭彷徨
黄苏37 暮色雨中的苏轼:绝望的孤独,以及孤独的绝望

桥寺鱼鸿应迟暮  雨夜四望亭彷徨

元丰三年(1080)二月二十六日,暮色中的黄州城,注定将因为一位士大夫的失魂落魄而被载入中华诗册。
是夜,苏轼离开定惠院,毫无目的的游走中,先是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写了一首小诗,意犹未尽,雨似乎停了,暮色初晴,他便走到了四望亭。
四望亭在哪里呢?
这座小亭筑于黄州一处名叫四望岭的小山丘上。那一年,苏轼还不知道,过不几年,他将在这四望亭的北侧修筑一座名叫雪堂的屋宅,那是他在黄州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座故居。
“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

四望亭下的鱼塘中,雨一停,水面浮萍逐渐合拢到一起,青蛙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海棠花已凋谢,梅子刚刚成熟。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对于海棠易逝的自然现象,苏轼总有着特别的敏感,触景生情,他又不自觉地想到了过往几个月那些噩梦一样的经历:
人生,不正像这海棠花一样,如一场大梦吗?
绚烂过后,总有凋零。

藉由时光机,当我们精准穿越回到那一刻的黄州城四望亭侧,应该会看到这样一幅略带颓败的场景:
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男人正在用手中的竹杖挑捡着地里的青菜,眼中有些空洞地望着田边一具空荡荡的秋千。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就在这幅晚春凄凉的画卷一侧,竟有几枝娇艳的牡丹花仍在怒放,似乎正在为即将结束的春天进行一场盛大的谢幕演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木芍药,即牡丹)
这是苏轼在四望亭写的第一首诗,清代学者纪晓岚的评价一击即中:

寓意迟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你的网速瞬间翻倍!十大提升网速的技巧揭秘!
高维空间的秘密
【原创】静听一朵花开的声音
《茶室插花与清供》:一本将小源流花艺应用于生活的图书
叙事联盟:国际秩序的话语基础 | 国政学人
2016.6月下半月集诗词曲36首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