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三万里(4)高适版的子午谷奇谋,可惜是史实的反面
说起《长安三万里》中另一处跳出史实的剧情,其实非常耐人寻味。
电影故事中,李白和高适自20岁相遇并引为知己后,几乎每过几年就有一次交集,两个人互相鼓励,帮助。后来,李白因永王之乱受牵连入狱,电影故事中的高适为了帮李白脱罪,怕自己直接向皇帝求情会适得其反,于是悄悄给郭子仪写信,求郭子仪代自己向皇帝替李白求情。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友情故事的结局啊。
遗憾的是,真实的历史叙事中,只写到浔阳大狱中的李白给最信任的好友高适写信求救,但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高适在收到这封书信后提供了任何帮助。
不过历史资料中确实有着一条关于郭子仪与李白之间传奇故事的记载:当年李白曾在太原救过一名青年军官的命,那军官就是后来威震华夏、力挽狂澜的郭子仪。现在,李白受难,郭子仪为当年的恩人求情,皇帝这才免了李白的死罪,流放夜郎。
同样,在真实的历史叙事中,高适与杜甫的关系更为密切。

《长安三万里》一片中,最大胆地突破历史屏障的改编,就是整部电影的核儿——贯穿全片近三个小时的、以高适第一人称视角向程姓太监回忆往事的战争背景:吐蕃来犯,以退为进,偷袭敌营,大获全胜。公号,无犀之谈
《新唐书》记载,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取陇右,高适率兵出击,希望牵制吐蕃兵力,然而非但没有起到作用,还丢失了松州(今四川阿坝自治州下辖松潘县)、维州(今四川理县),以及电影中提到的云山城,最后无功而返,被皇帝召回,虽然没有受到责罚,但也绝不能算是立功。

电影中将一场真实历史中的败仗,强行改编为一场类似蜀汉未能实践的子午谷奇谋的战争大戏。在我看来,实在是一笔点晴!
毕竟,电影故事讲究的起承转合,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场奇袭收尾,整个故事的大底很难完美呈现。
必须强调,这是电影作品,不是真实的历史。
电影故事的最后,老年李白从白帝一乘轻舟一日飞返,仍可像个少年似的狂笑醉饮。

关于李白的结局,电影没有进行画面的呈现,在我看来,这是一处小小遗憾。
至少,在太白诗的整体脉络中,传为李白临终绝命之作的《临路歌》,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用文字勾画出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白发苍苍的瘦弱文人,左手握一盏,右手执一壶,饮尽一盏,倾壶再满。
每饮一盏,高吟一句: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谁为出涕”一句终,老人身子微倾,再倾,又倾,终于倒入江中,江声汩汩,月光如银,谪落人间一个甲子的诗仙,他终于回去了。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ps.电影故事里的高适有一句台词说得好: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窃以为,只说了半句。
长安是什么?
长安,是唐代的文化政治中心,同样,在诗人的心中,长安就是灵魂与生命价值的终极寄托。
诗在,长安纵然毁于战乱,精神尤存。
可是,只有长安在,诗才在,诗人的灵感、灵魂才会出口与归宿。
如果长安没了,诗人亦如失魂落魄,如丧家之犬。
是为《长安三万里》观后有感。
再次向电影的制作团队致敬,并且强烈推荐、希望、以及期待着,追光动画可以借着本片大获成功的契机,继续发掘中国古代文化中那些不得不好好讲一讲的重要题材,创作更加优秀的作品。
比如,是不是可以考虑,下一部的主题是《东京梦华录》,用宏大的动画科技重建汴京城,以新旧党争为故事线引,讲述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北宋名臣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安三万里》:虚构了部分历史,改编人物刻画,但仍是好片!
周末休闲,影院观影《长安三万里》
聊聊《长安三万里》中的历史梗和彩蛋
(胡思)《长安三万里》
每日一话day562:聊聊《长安三万里》(2)
【山东】顾汪杬《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指导老师:李华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