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泊苏37 号称“李白转世”的人,为什么不是苏东坡?

当涂,是诗仙李白的终老之地。太白归天近三百年后,当涂出了一户郭姓官宦人家,郭夫人有一天晚上梦到了李白,李白在郭夫人的梦中讲了什么,不得而知,反正,这场“太白梦”醒来不久,夫人有喜,日后诞下一子,名祥正。

据《宋史》记载,郭祥正从小就很会写诗,诗坛前辈梅尧臣看过他的诗作后感慨:“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

诞生前的托梦传说,年少时的名人背书,为郭祥正的身上加入了“太白转世”的光环,名气越来越大。

宋神宗熙宁年间,也就是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时,在小县城任县令的郭祥正不知道出于什么意图,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主要表达一个意思:天下大事,咱们只要听王大人的安排就行了,谁要敢说个“不”字,无论是谁,皇帝您都应该直接把他的官给免了。

“天下大计专听安石处画,有异议者,虽大臣亦当屏黜。”

神宗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写奏折的小县令,还以为是王安石安排的亲信官员来为新法当说客,就直接问王安石“你认识这个叫郭什么祥什么正的人吗?看他的文笔见识,可以委以重任啊!”

“卿识郭祥正乎?其才似可用。”

以王安石的性格,如何受得了这种“吹捧”,甚至感觉被这种无名之辈推荐给皇帝,实在太羞耻了,于是对皇帝说了很多郭祥正的坏话。不久后,郭祥正听说了此事,他也是个暴脾气,一气之下就直接辞官回家了。公号:无犀之谈

后来,郭祥正虽然又几次出仕,但仕途一直不畅,中年之后索性彻底归隐。

郭祥正,无论其人其诗,在后世的影响力都在逐渐衰减,但在宋代,认同他是“太白转世”的大有人在。

宋代文人士大夫对李白的热爱与崇拜,导致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具象的代表,恰好郭祥正非常乐于将自己塑造成这样的形象,加上他的诗作确实有一些太白飘逸奇幻的色彩,因此,这个形象就逐步被宋人接受了。

郭诗的后世影响力不大,但存世诗作竟超过1400首,这其中有百余首诗中直接提到了李白,无论从数量还是占比上看,自太白仙去后,无出其右。

之所以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李白在宋代的“第一肉身”,其实是想用以解释,为什么在元丰七年的六月间,苏轼在从彭泽到当涂的一路上,一直在不停地跟太白诗较劲,频繁地鉴定太白诗的真伪。

今天,将苏轼与李白放到一起讲时,对唐宋文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会下意识地想到,这是中国唯二的谪仙。

李白是诗仙,苏轼也是诗仙,只不过,二位仙人的信仰倾向不同。

李白生活在更重视道教的唐代,而苏轼虽然对儒释道皆有所研,但显然更热衷释教(佛教),热爱东坡的人们常亲切地称他一句“坡仙”,其实,苏轼真正被“仙化”,是要到了元代之后的事。

在宋代,尤其是苏轼尚在世的北宋中晚期,纵为文坛领袖,但他的形象、地位仍以人为本体。

事实上,无论从诗词风格,还是人物性格上,如果真要讲“太白转世”,作为李白老乡的苏轼,似乎更有理由成为候选人。

钱钟书先生就曾提到,“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钱钟书,《宋诗选注》)

更重要的是,苏轼和李白,是老乡啊。

明天继续。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至今三载余,以地点或事件为章节,讲述苏轼人生片段。

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本作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这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不枉余生“苏写”。

是为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知少年 || 读诗点亮人生
致李白《诗仙太白》
那个迷死人的男子,叫苏东坡
李白 VS 苏轼:一个是天上落下的黄河,一个是淘尽风流的长江
苏轼《李白诗仙卷》
“诗仙”李白那些光芒万丈的粉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