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利时大画家图伊曼斯画作的幽闭恐惧气息


Luc Tuymans(1958-)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1958年生于比利时莫特赛尔,1976年在圣鲁卡斯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并曾就读于布鲁塞尔坎波视学艺术高等学院,随后在布鲁塞尔大学读艺术史,1985年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2001年其作品代表比利时参加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2年应邀参加德国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当代艺术馆举办《我不懂》个人画展。2013年入选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



吕克·图伊曼斯现在工作生活于安特卫普。他被认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最富标志性的绘画作品转化了影像及版画等方式,并将它们纳入其对历史与记忆的艺术实验中。


Against the Day II

------------------------------------------------------------------------------------------------------------------------------------------------------------------------------------------------------------------------------------------------------------------------------------------------------------------------------------------------------------------------------------------------------------------------------------------------------------------------------------------------------------------------------------------------------------------------------------------------------------------------------------------------------------------------------------------------------------------------------------------------------------------------------------------------------------------------------------------------------------------------------------------------------------------------------------------------------------------------------------------------------------------------------------------------------------------------------------------------------------------------------------------------------------------------------------

图伊曼斯因其在90年代为绘画复兴所作出的贡献而享负盛名,他也长期以来通过处理各不相同的命题以维持与绘画的联系。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安静、克制甚至有时令人不安的情绪,在陌生且怪异的光线下,作品同时涉及到历史问题和日常生活议题两个方面。

Altar (2002)

图伊曼斯在1994年就加入卓纳画廊,是画廊最早代理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也深深影响了许多中国艺术家。

An architect (1998)

比利时虽为小国,但却是著名的欧洲十字路口,多元化文化并存长期作为比利时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特征,成为这个“种族熔炉”精神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弗兰德斯的民族主义,还是利奥波德二世统治比属刚果的灰暗历史,都成为图伊曼斯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Angel (1992)


图伊曼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关注,往往又总回到个人的感受中,对于死亡伤感的隐喻有时会在图像中显露为幽闭恐惧的色彩。


Apple (1993)


与他的前辈,现代主义艺术大师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 1898-1967)一样,他的画作亦常常流露出幽闭恐惧的气息——这一点在比利时画家恩索尔(James Ensor 1860-1949)那里也可以发现端倪,不太一样的是,马格利特关注的是超现实的恐怖,这往往直接关乎个体的心灵感觉,图伊曼斯关注却是政治性、文化史、社会史的因素。


《秘书》Secrets (1990) 布面油画 52*37cm


例如创作于1990年的《秘书》(secret,1990),画中人低眉沉思,标题本身也似乎在烘托这种气氛。但实际上,画中人物为纳粹装备及军火部长,阿尔伯特·斯佩尔,此人与希姆莱一道,在集中营的反人类罪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allroom Dancing (2005)


80年代的一系列创作,让人们很快将图伊曼斯与当时的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1965-)及约翰·柯林(John Currin 1962- )等波普主义者区别开来。


美丽白人 Mwana Kitoko,2000 布面油画 208*90cm


此外,在2000年,艺术家的一件名为“美丽白人(Mwana Kitoko,2000) ”的作品引起争议。瓦纳·柯图克“Mwana Kitoko”在刚果语种是“漂亮男子”的意思,是刚果人对比利时国王的称谓。但实际上这个身着白色军装、步履轻快的白人男子正是给刚果带去巨大痛苦的象征。


《希姆莱》Himmler (1998)


相比之下,诸如《希姆莱》(Himmler 1998)这样的作品中要更直白一些,艺术家在这里似乎也不再试图去掩盖细节,却疏于描绘那张邪恶的脸。那正是没有脸孔的恶,或者说,正是凶暴历史的象征。


Bend Over (2001)


伊曼斯总是将生存、死亡的主题语社会史的具体事件相结合,却又总是站在一种旁观者的立场,似乎只是对那些凄惨的场景进行冷然一瞥。在这凝视的余光之中,却为观者提供了最骇人的图景。


《毒气室》 Gas Chamber (1986)  50*70cm


例如《毒气室》(Gas Chamber 1986),如果不看标题,我们很容易误解画家的本意,虽然诡异、肃杀,终究不会将它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种族灭绝联系在一起。这层纸一旦捅破,这种怪异的抒情意味就会让人觉得窒息——这间毒气室来自达豪集中营,二战期间约有70000人在此被先后折磨致死。


《施瓦尔兹海德》Schwarzheide (1986)


血迹  Bloodstains (1993)


奥斯维辛 Auschwitz (1978)


又有看似风景画的《施瓦尔兹海德》(Schwarzheide),却是二战德军军火及工业基地所在地的景象。


The Valley 山谷 2012 布面油画 71 x 72.5 cm


图伊曼斯的很多素材直接来源于照片或真实事件。作品《山谷》(The Valley 2012)中的男孩实际上来自一个被耶稣会诅咒的山谷,画面中的这个男孩被一种缺乏生气的灰黄色所笼罩,仿佛一个已死灵魂的肖像。



Ignatius van Loyolla 依纳爵·罗耀拉2006布面油画  113,0 x 81,5 cm


在另一幅绘画中(Ignatius van Loyolla ,2006),艺术家将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罗耀拉的脸庞描绘的像是饱经风霜的青铜雕像般表面层层剥落。《画像》(Portrait,2000)中的人物实际上来自一张遗照,色彩相比前文所说《山谷》,除了灰暗,也更焦虑,这种焦虑不光涉及个人感受,亦有对比利时人的生活与信仰的焦虑与恐慌。


Body (1990)


在他最近的展览中,艺术家展示了其创作中的另一维度。2012年的“Allo!”展取材自康拉德的小说及由毛姆小说改编的电影《月亮与六便士》,表达了对异国情调的不屑。展览标题来自一间安特卫普的名叫“安特卫普”的酒吧(这个名称也旨在反对异国情调)。


Dead skull


Dirty road (2003)


Easter (2006)


在那个艺术家认为很二的电影的最后,一个德国医生穿过一片肮脏的沙地——塔希提岛的女人们正在其中打滚,来到高更生前的工作室,看到的却是满室的曼妙画作,气氛诡异而沉重,给予现代主义浪漫以不留情面的戏谑。


Eyes Without a Face (1990)


Fingers (1995)


Five years (2004)


Flowers (1993)


Imperméable (2006)


Maypole (2000)


olitude (1990)


Petrus & Paulus (1998)


Pigeons (2001)


Reparation


Salon (1999)


Silence (1991)


Soldier (1999)


Still Life (2002)


Superstition (1994)


The diagnostic of view V (1992)


The Leg (1994)


The Parc (2005)


The Secretary of State 国务卿  (2005)


The time (1988)


The time (1988)


The walk (1993)


Wandeling (1989)


行文摘录自四方当代美术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想停留在绘画的表面上去思考 | 吕克·图伊曼斯访谈
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无情描绘 呈现其实
好运 | 吕克·图伊曼斯
“日说”121 吕克·图伊曼斯 LUC Tuymans
为什么我们越觉得累,就越要去看看艺术展?
图伊曼斯:精妙绝伦的中国世界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