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中医告诉你各种汗症的证治

汗有自汗、盗汗,如睡者汗出,醒后汗收的,叫盗汗;不分寤寐,不因劳动,自然汗出的,叫自汗。此外又有头汗、心汗、手足汗和半身汗等名称。汗为心之液,而肾主五液,故汗出之证,多由心肾两虚所致。如阳虚不能卫外而固密,就能发生自汗;阴虚不能内营而敛藏,就会形成盗汗。所以古人有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说法。至于头汗、心汗等证,也多各有起因,在下面另有讨论。

一、自汗

阳虚者腠理不密,卫气空疏,津液发泄,故表虚自汗;治宜实表补阳,使阳气固而汗自敛。

如自汗畏寒方药:黄芪30g,党参18g,炮附子12g,茯苓15g,牡蛎30g,麻黄根15g,甘草6g,水煎服。

如表虚用玉屏风散加减,下面附方:方药:黄芪50克g,防风15g,焦白术20g,牡蛎30g,浮小麦30g,甘草6g,水煎服。

二、盗汗

阴气空虚,睡时卫气乘虚陷入,血气无以固其表,故腠理开而汗出;醒则行阳之气复归于表,其汗乃止。治宜补血养心。

方药:当归20g,黄芪30g,防风12g,白术15g,炒枣仁20g,党参15g,生地15g,熟地20g,炙甘草6g;

加减:如阴虚血热,盗汗发热,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

方药:当归18g,生地15g,熟地20g,黄柏12g,黄芪50g,党参15g。如身热加地骨皮15克g,心烦加竹叶15g,麦冬15g,脾虚加白术15g。惑用六味地黄汤加牡蛎30g,白芍15g,浮小麦20g。

三、头汗

头为诸阳之首,若邪搏诸阳,津液上湊,遍体无汗,只头面有汗,谓之头汗。如湿热郁于胃中,上蒸额汗,小便不利的,乃发黄之兆。

方药:茵陈20g,白术15g,茯苓15g,苍术15g,栀子15g,滑石15g,泽泻15g,甘草6g.若头汗,小便自利,渴不欲饮,少腹急结,此为瘀血,宜桃仁承气汤加减下之。若头汗而喘,二便闭涩,四肢热而谵语,此内有燥,急以承气汤下之。

四、心汗

自汗津津,只在当心一片,此由忧思惊恐,心不摄血,津液外泄所致,治宜补阳心血,益气敛神。

方药:生地20g,当归18g,天冬15g,黑枣仁20g,柏子仁15g,五味子9g,远志15g,党参15g,元参15g,丹参15g,茯苓15g,龙眼肉15g。若大便溏泄,用归脾汤。

五、手足汗

脾主四肢,手足为诸阳之本;湿邪熏蒸,脾阳被遏,运转失司,津液旁达,故手足出汗。汗温肤热的

方药: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5g,黄连12g,白术15g,当归15g,生地15g,川芎15g,太子参15g,甘草6g。若阳欲亡而汗凉肌冷,急用参附汤救之,轻者可用理中汤加乌梅12克。

六、半身汗

汗出不及遍身,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这是气血不充,内夹水饮,阴阳不能融洽所致。见此症状,往往为偏枯之兆。

方药:当归18g,党参15g,川芎15g,熟地15g,白芍20g,茯苓15g,白术15g,桂枝12g,防风15g,防己12g,甘草6g,麻黄10g,生姜5片。水煎服。此证虽属血虚,不可用四物汤等阴柔之品,闭滞经络,而增他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汗的论述与治疗
讲座总结┃中医治疗汗症
流汗过多的辨证分型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止汗敛汗30方
骨髓炎中医治疗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