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常用名词术语(八)

脾阳

指脾的运化功能以及在运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热能。脾阳要正常地发挥作用,需要得到“命门之火”(肾阳)的温养和协助。

脾气

主要是指脾的运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周身血液的功能。

脾阴

指脾本脏的阴精。和胃阳相对而言。脾属脏为阴,胃属腑为阳。

脾主运化

脾的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和消化,也就是消化饮食和输布精微(营养成分)。饮食入胃,胃和脾共同进行消化,所产生的精微被吸收后,再由脾气帮助运送到身体各部,以滋养全身组织器官,同时,脾还能促进水液的运转和排泄,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脾统血

指脾有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因脾能益气,脾气 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脾气虚就有可能影响这种统摄血液的功能,血液由经脉外溢,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脾藏营

《灵枢.本神篇》:「脾藏营。」是指脾有藏纳营血的作用。“营”指 循行于经脉内的精气 -- 营养物。营又主血,可以化生为血,故通常营、血并提。《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脾....主裹血。」“裹”,有裹秽或裹护之意。说明在脏腑中虽是“肝藏血”,“脾统血”,而实际上脾也具有藏纳营血的作用。

脾主肌肉

肌肉的营养是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一般而言,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盈,所以说“脾主肌肉”。如脾有病,消化吸收发生障碍,往往就会逐渐消瘦。

脾主四肢

四肢之所以能活动,靠来自饮食所化的阳气。这种阳气虽为胃中饮食 所化,但必须经过脾的转输才能使阳气达于四肢。在脾气健运的情况下,全身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四肢活动就有力。四肢无力,往往是 脾气虚弱的表现。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这是说胃在 受纳饮食之后,还需要通过脾的作用,把富有营养的津液输 送到其它脏腑和人体各个部份。这说明胃只是一个给养仓库,而真正要“行其津液”,主要靠“脾主运化”的功能。

脾主后天

人在出生以后,主要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健全,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 要: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脾。因为饮食的精微是靠脾的消化及收并输 送到脏腑和人体各部份,使之获得营养,所以说“脾主后天”。“后天”可以单指脾,也可以脾胃并提。故营养不良或发育不良的,多称 之为“后天失调”。

脾主中州

古人将东、西、南、北、中央,分别和五脏相配合。将脾列为“中央 ”,同时又根据五行学说,把脾归属“土”脏,故有“脾主中土”或 “脾主中州”之称。土是生化万物的,脾主运化,把消化吸收的水谷 精微输送到其他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所谓“脾居中央,灌溉四旁”),为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机能和代谢的需要,因而很自然地就 把脾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性联系在一起,所以说“脾主中州”。从另一角度而言,脾的这些作用,也说明“脾为生化之源”。

脾主升清

升清,是根接脾的运输转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质,因为 脾气能将饮食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它脏腑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这种运化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 ),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如脾气不升,甚或下陷,可以导致泄泻或内脏下垂等症。

脾藏意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脾藏意。」意,指意念,是 一种思维活动(《灵枢.本神篇》:「心有所忆谓之意。”)。古人按五行学说把情志思维活动分属五脏,观察到因思虑过度可以伤脾并产生 一些病症,然后用补脾的治法而获得疗效,故认为“脾藏意”,但不免牵强附会。参见“五脏所藏”条。

脾开窍于口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灵枢.脉度 篇》又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脾脏的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脾有病可以影响口味,如 脾虚,多觉口中淡而无味;脾有湿热,常感到嘴里发甜....,这些对于辨证有一定的帮助。

脾,其华在唇四白

《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其华在唇四白。」“ 华”,有荣华外露之意。唇四白,指甲唇周围的白肉。脾主肉,主运化,其精气显露于口唇周围。《素问.五脏生成篇 》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是因为一方面是脾的“散精”作用;另一方面是脾有藏营的作用,能将“营气 ”输布于全身,脾气健运,口唇红润有光泽。故望诊口唇和口唇周围,有助于判断脾功能的情况。

脾恶湿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脾恶湿。」因湿胜容易影响 脾的运化功能,产生“湿困脾土”(常见症状为大便溏泄,头重身重,四肢困乏,脘腹满闷,舌苔白腻等)的病症,又因“脾主肌肉”,湿胜 则肌肉壅肿,故有“脾恶湿”之说。

仓廪之官

“仓廪”是贮秽谷物的仓库。仓廪之官指脾和胃。《素问.灵兰秘典 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意思是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五味(饮食)化生的本源,也是提供脏腑器官和 全身营养的“仓廪”,故名。也有人认为“仓廪之官”单是指胃。

脾合胃

指脾和胃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 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脾与胃相表里“是通过脾和胃经络之间的 联系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脾或胃的病症,有时可以通 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但由于生理功能上“胃 主受纳”,“脾主运化”,因此在某些症候方面还是各有所属而必须加 以区别的。例如呕吐,一般都以治胃为主,泄泻通常以治脾为主,主治 重点就有所不同。

胃阳

指胃的功能。

胃气

泛指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胃气主降,在消化功能上主要和脾气相配合。《灵枢.五味篇》指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意 即消化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病人的一般抗病能力,说明胃气在人体的特 殊重要性。故在治病时,历代医家都重视要保护“胃气”,所谓:「有胃 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强谓对肠胃机能衰弱的人在处方时要尽量避免用 苦寒泻下、有损于胃气的药物。指脉的胃气,脉以胃气为本,正常人脉 象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称之为有“胃气”。

胃阴

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或“胃汁”,是由水谷化生而来的。临床上 肺胃热盛容易消耗胃阴,出现发热、口干、咽燥、便秘、舌红少苔、脉细 数等症状,故从某种意义上讲,胃阴实际上也包括了体内的其他一部份津液。

胃主受纳

“受纳”指接受和容纳水谷。在整个消化道中,胃腔容量较大,有“ 水谷之海”之称,受纳饮食是胃的主要功能之一。

胃主腐熟

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能把饮食物消化成为食糜的过程。

胃主降浊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消化饮食主要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 程。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胃燥脾湿相互协调,饮食乃能消化。脾主升清,水谷之精微赖以上输和生化;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 化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皮讲五脏之脾
脾胃病的辨证,脏腑篇之脾和胃
什么是津液代谢失常?津液代谢失常、津液不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中医谈如何正确补充津液!
脾虚到底是怎么回事?
气色差,面色恍白浮肿,没胃口,动不动就喊累,你可能是脾气虚了,脾气虚损吃什么可以调理好脾脏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