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几个常见的玉器鉴定的术语,你了解多少?

本文共2096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来啊,教你几句玉器术语~

最近一部网络大剧《黄金瞳》突然火爆网络,又听说剧中出现了平洲翡翠公盘和缅甸翡翠公盘。小编本着敬业精神,苦哈哈的熬夜追起了这个槽点满满的网剧。

剧中第一集,半夜劫匪潜入典当行窃取玉目,被主角发现后展开搏斗。抢夺玉目途中,玉目破碎后碎片划伤了他的眼睛并发生异变。从此通过这双宝眼赌石、鉴宝,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文中玉目据说是起源于秦汉时期无包浆、无沁色看起来假假的。打灯一看,有种和田玉‘韩料’的既视感。看来剧组准备珠宝玉器有点敷衍啊~

接下来,剧中男主的发小因他人抵债得来一件‘和田玉鼻烟壶’,得意洋洋的想让在典当行工作的好友掌掌眼。

而男主也通过得来的双眼异能看到这件称之为“爆老”、“清朝老物件儿”、“百年朝上”的鼻烟壶,是工厂量产的廉价货。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瓶身皮色很不自然,有人为染色的痕迹;玉质也没有和田玉特有的温润感

不过个人觉得潘家园老板给的价格有点欺负人了,虽然是假货,但人家手工费都不止五块了

- 上文告一段落 -

接下来等小编看过剧中的缅甸公盘再和大家吐槽,话说本期缅甸翡翠公盘我们优石客的晓群姐也有参加哦!好了,借着网剧这股东风,今天先给大家列了十多个常见的玉器鉴定术语,给大家找找感觉。

仿古玉器

仿古玉器不同于赝品玉器,艺术上的仿古风格与制作赝品是不一样的。仿古是指玉器的风格赝品是指冒充某朝某代的玉器。仿古玉器兴起于北宋中期,到南宋时已形成颇具规模的仿古玉系列,仿制古玉成为许多人的专业。

生坑

生坑原是古铜器的术语,在玉器行业指新出土的古玉器或没有盘玩的古玉器。但也指仿古玉器作旧的一种手法。

图片与文字无关

熟坑

熟坑原也是古铜器的术语,在玉器行业指出土后盘玩的古玉器,也指仿古玉器作旧的一种手法

图片与文字无关

驻孔

驻孔是指受沁严重的古玉器表面上有许多小孔洞,其形如同虫蛀之孔。产生原因是玉器的质地不均匀,常会夹杂着一些其他物质。在长时间缓慢的化学侵蚀作用下,玉器表面杂质多的部位会形成小孔洞,小孔洞是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有因化学侵蚀而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是不能伪造的。

包浆

包浆指玉器表面长期与空气和环境接触,或是长期吸收人体分泌的油脂、汗水而产生的氧化膜,呈现出一种自然、温润的光泽。传世古玉会因空气腐蚀、土埋水浸以及人的长期盘玩,逐渐形成表面的皮壳,即包浆。包浆的形成与玉质、打磨、抛光及盘玩有一定的关系。玉质好、经过抛光和盘玩的玉器表面光滑,不干涩,容易形成包浆。

沁色

沁色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出土古玉器表面的特征;二是指伤古玉器的作旧手段。古玉器作为随葬品埋于地下,其间受到其他物质进入玉器内部,使玉器表面的颜色发生变化,这就是“沁色”。沁色有多种,名称不一。

满沁

天然沁色通常发生在古玉器上接触水的部位,因玉料上有自然解理、绺裂、杂质而发生,然后沿解理或裂隙逐渐扩大渗透,严重者可浸透全身,叫“满沁”。通常情况下,自然形成的沁色颜色比较单一。

局部沁

天然沁色面积不大的叫“局部沁”。一般是在玉料上有自然解理、绺裂处发生,并沿解理或裂隙处逐渐扩大渗透。

黄斑与土沁一些出土的青玉器、白玉器上往往会带有黄斑,古人认为是土沁。其实玉上的黄斑可能是玉皮、杂质(浅糖色)或人工染色所致。

血沁

血沁是指古玉器上有红色沁斑,典型的是白玉器上有红如血的沁色,这种沁色最佳,是收藏者最喜欢的一种沁色。血沁的红色有浓淡之别,如南枣、北枣,名曰“枣皮红”

水沁

有些出土的古玉器上会有局部性的白色瘢痕,古人称为“水沁”,并认为水沁之色只限于白色或灰色,不同于“鸡骨白”。但有些质地不好的玉材,也会有类似水沁的瘢痕。用人工作旧也可形成水沁。

水银沁

古人把古玉器上局部的黑色沁斑称为“水银沁”,认为是验尸时用了水银,才有这种沁色。但有些古玉器上的黑斑是玉中所含的黑色杂质,有些是受沁所致,有些是作旧所致

铜沁

铜沁,是指古玉器上有绿色的沁斑,俗称“鹦哥绿”。古人认为古墓中与青铜器相邻的玉器会产生铜沁,盘玩后其色似翠石,更显娇嫩

鸡骨白

古玉在满沁的情况下,呈现出类似鸡骨的白色,俗称“鸡骨白”。浙江余杭一带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大部分被蚀成鸡骨白,后常用于仿古玉作旧。由于玉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在同样埋葬环境下受沁的程度不完全一致。因而,在鸡骨白的表面,肉眼常可看到许多大小不一的晶点。如果用手电光贴在玉器边沿部位的晶点上会透光,这是仿制品不能见到的现象。

牛毛纹

牛毛纹指玉肌中出现的细如牛毛状的沁色。作旧的方法是把白玉放在寒冷的地方让寒风吹,依据热胀冷缩的原理,使玉器表面产生细如牛毛的裂纹。鉴别方法是:可以清楚看到排列有产的纤细纹理形如牛毛,并有凹陷下去现象的是真的牛毛纹;无凹陷且排列杂乱无章的则是仿品。

旧玉改制

在传世古玉中,有一类玉器是后人用前代古玉改制而成的,叫“旧玉改制”。能用于改制的旧玉器,一般是因其上无纹饰或仅有很少的纹饰,卖不上好价钱;二是做工粗笨不好卖,但又有再加工的“余料”,就依料借形做了修改,使之成为一件当时流行的器形。

图片与文字无关

【小编结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懂“沁色”就不要谈玉器鉴定
牛毛沁
精品赏析罕见精美的良渚文化玉器
附图说明:古玉沁种(找图好累,仅供参考)
仿古玉做旧多 古玉收藏需仔细辨别
中国蚌埠仿古玉的制作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