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脑风暴法在班组管理中的运用(经验总结)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rain-Storming方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特别适合于团队使用。它能够通过流程化的步骤、启发式的氛围,互相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和创意思维,从而产生尽可能多的方案、思路或创意。


班组也是一个团队,如何汇聚团队的智慧,实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头脑风暴法就是一个理想的工具。

一、头脑风暴法的应用规则:


规则一:不许负面评价;

在头脑风暴法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不得对他人的发言、观点或思路,给出批评、质疑、嘲笑。因为创意是火,批评是冰。在创意思考过程中,给予负面批评,会浇灭大家的创意热情。不利于思维的创新,也不利于团队的彼此激发和强化。


对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发言、观点或思路,大家都应该给予更多尊重、赞赏、鼓励和激励。


规则二:鼓励异想天开;

小组成员的任何发言、观点或思路,都是有价值的。在表达过程中,没有特定的思维框架、模式和条件的限制,并尽可能要鼓励员工绞尽脑汁,想出更具创意和更新颖的思路或观点。


规则三:鼓励借鉴延伸;

小组成员的发言、观点或思路,不应该有一种专利、独占、垄断的想法。相反,应该鼓励每个成员,在他人发言和思路的启示下,采用借鉴、模范、延伸或综合的方式,得出新的思路或方案。


规则四:数量多多益善;

在头脑风暴法的实施过程中,小组应该设立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比如15-20分钟之内,产生30个、40个、乃至50个创意。或者,也可以将团队分为两个小组,彼此竞争和PK,产生更多数量的方案和思路。在此过程中,不必过度纠结于思路或方案的细节和质量。

二、头脑风暴法的实施步骤:

1.独立思考:小组成员,建议5-10人左右,每人独立思考2-3分钟,不受他人干扰,想出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2.顺序发言:由小组的主持人引导,每人顺序发言,每人发布1-2条思路。不得独占发言时间,观点发表要简要、不作展开。但是不得发布重复观点。

3.相互启发:在发言过程中,小组成员彼此启发,相互借鉴,产生新的观点、思路和方案。

4.做好记录:在发言过程中,制定专人,或轮流记录大家的发言和观点。整个头脑风暴法的过程,也不宜过长,否则容易疲劳,建议15-20分钟为宜。

三、在班组日常工作中的应用领域:


1.设计创新方案:

班组的名片口号设计、文化活动方案、班组看板设计等,都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来进行方案和创意的多样化设计。


2.安全风险分析:

班组开展安全隐患识别、作业风险分析等工作中,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来更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识别安全风险。


3.问题案例分析:

在问题案例的原因分析阶段,以及改善措施的讨论阶段,都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从而进行更全面的原因分析,寻找更多的改善措施。


4.班组QC小组活动

在班组QC小组活动中,课题选择、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等环节,都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从而开拓思路,进行更多课题的考虑,更全面地分析原因,制定更多创新的对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脑风暴法的应用
“头脑风暴”集体自由讨论专题---5.如何进行传统的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转)
头脑风暴--四大原则、四大步骤及五大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