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ONE:我的12只基金构成的多策略基金组合

很久之前就在 EarlETF 的推送中说过,我希望做一个兼顾各种风格的基金组合,既有黄金圣斗士中老将的特色,也有不抱团组合的孤僻。

名字,很早就想好了,ONE 组合,一个就好的意思。

当然,这个组合里面到底放什么,一直在思考,之前想过是根据国证六风格,做一个基于风格分散的基金组合,也就是大盘成长、小盘价值来布局,但后来发现这样的风格组合,品类不好选,而且其实依然不够分散。

最近,突然恍然大悟,ONE 应当是一个基于策略分散的基金组合——其实这些年国际投资界,多策略组合早就是比多资产组合更红火的概念了。

虽然 A 股基金其实可实现的策略很少,但思想是一致的。

先给出组合清单,然后再是我分类别的讲解。注:以下2021年收益数据均截至2021年11月17日。

类别一:主动宽基

主动宽基,我一共选了三只。

  • 易方达科翔

  • 易方达瑞程

  • 国泰研究优势

在做 ONE 组合的时候,我一般尽可能也实现基金公司的分散,大多数基金公司只选择一只产品。

主动宽基上有一个例外,易方达放了两只。

一只,是陈皓的老牌旗舰易方达科翔。易方达著名的三剑客,也就是张坤、萧楠和陈皓里面,陈皓可能是最低调的那个,前两位在去年的白酒行情中可是大出风采。

陈皓我之前《🔗别追行业轮动了!均衡才是超额收益 「法宝」》中介绍过,看标题就是均衡的特色。

也正因此,2019 年和 2020 年都是 60% 出头的收益,不出彩。

但是 2021 年今年迄今 20%+ 的收益,才凸显了均衡的价值。

另一只是林森的易方达瑞程。

在分析张清华的《🔗解码张清华:择时高手?善攻不善守?背后藏大佬?》中,我就指出相比张清华,我更看好林森这位隐藏的固收大佬,在易方达瑞程刚刚从机构定制转向向散户开放时,也就买了——同时固收 + 类产品,也是买他管的易方达裕祥。

今年迄今,易方达瑞程表现依然令人信赖,近期还刚刚创了新高。

宽基剩下的一位,则是国泰基金的徐治彪,今年交流特别多的一位。

对于许多行业,徐治彪兄总有自己独到而不随大流的见解。

之前在 「不抱团」 组合中有他的国泰大健康,虽然这也是一只宽基,不过名字终究还是有局限,所以放入 ONE 组合的,是他另一只国泰研究优势,去年发行的新基金,今年迄今收益 21.06%。

类别二:SmartBeta 宽基

作为多年的指数投资拥趸,我始终对于指数投资这样透明化的载体有偏爱。

虽然中国 A 股,主动基金很容易打败指数,产生超额收益,但是要打败聪明的 SmartBeta,也依然不容易,这一点此前在 🔗主动基金的两条及格线 中也有提及。

正因此,在宽基上,我还增加了两个不同风格的 SmartBeta 基金。

一只,是我曾经在张坤限购时作为替代品的中金 MSCI 质量,这只的指数编制规则是偏好这类核心资产的,所以最近这三年的表现也是极为类似。

虽然这是 ONE 组合里面少数今年迄今亏损的基金,不过为了确保这种投资范式的覆盖,依然要放入。

也正是为了确保基金不偏离这一范式,所以反而更要用指数基金而非主动型。

另一只,则是反复提起过的创成长(参见:赚钱 「自动挡」 是怎样的体验),走得是科创风格的。因为是场外,所以用的是联接基金。

类别三:深度价值

两只 SmartBeta 宽基,其实都是偏成长的。

所以自然是要有价值风格的配置——而且是硬核的深度价值。

价值这块,指数或者 SmartBeta 没什么特别好的选择,还是得有赖主动型基金经理。

一位,是中泰资产姜诚的中泰星元,之前 「不抱团」 组合中持有过,也写过🔗在孤独 「躺平」 中创新高,是怎样的体验

虽然前两年表现看着不起眼,但是深度价值投资,本来求得就不是进攻性,而是防守性和差异性。

另一位,是广发林英睿的广发价值领先,之前 「不抱团」 组合中持有过他的广发睿毅领先,《🔗累计收益前 12%,最大回撤前 7%,平静的策略催生的不平凡》中也写过他。

之所以这次放入广发价值领先,还在于对于价值投资者,不能投港股局限性太大,所以改用广发价值领先。

当然,广发价值领先是新基金,下图用的是广发睿毅领先的回报数据,比较能体现其风格。

其实,我也很想放入唐晓斌的广发多因子,那种快速调仓搭配低估值,极有特色。怎奈最近规模太大,又增加了新的基金经理共同管理,风格能否延续不好说。唐晓斌新发的基金又是定期开放的,只能忍痛。

类别四:行业主题

虽然我不认同 A 股投资就是赛道投资,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赛道可能有长期价值。

这块上,其实之前也提过,消费、医药和新能源,是不可少的。

所以效仿 「三叉戟」 的思路,三个赛道各取一只。

消费选的是富国王园园的富国消费主题,一位在食品饮料领域也有诸多不一样想法的女将,之前曾介绍过《🔗买消费股,「女神」 的确不可少》。

医药选的是赵蓓,很传统的选择,也是 ONE 组合里面少数过百亿元规模的基金。同样是少数在 2021 年仍有不俗表现的医药主题基金。

新能源,选择的则是陆彬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

这是陆彬在新能源领域偏进攻的产品。

关于陆彬,之前也写过《🔗陆彬为何能逃离基金 「冠军魔咒」》。

新能源热大家都知道,但怕的就是太热。

所以类似陆彬这样会谈 「估值约束」 的风格,我比较信赖。

唯一的遗憾是,这只也是过百亿规模的基金了。

类别五:量化基金

对于量化基金,我也是很偏爱的。虽然是 「黑箱」,不似指数投资那么透明,但是一切规则化代码化,可以规避许多主动投资的人心弱点。

可惜的是,量化基金包括指数增强,最近限购的都厉害,比如我之前买过的盛丰衍总的西部利得量化成长,限购 1024,相当于买不了。

幸好,中欧量化驱动还没限购,这是量化派老将曲径基于偏股型基金基准做的一个产品,之前有写过:《🔗不买钢铁新能源也能大涨?靠选股这只基金今年迄今也 30%+ 了

类别六:港股 QDII

虽然之前选的基金中,有一些是可以投港股的。

不过考虑到历史上港股往往有着与 A 股并不同步的行情,而且许多 A 股基金通过港股通买港股有诸多限制,所以还是专门备一个港股 QDII 基金。

虽然我很喜欢南方香港成长基金经理近期长达五页纸的季度总结,但不可否认其波动还是大了点。

所以放入组合的,是张峰的富国蓝筹精选 QDII,这也是唯二的一家公司两只产品的情况。

相关系数矩阵

之所以将这 12 只基金分为了六类,就是希望从收益来源层面,就做足够的分散。

当然,组合之后,终究还是要靠相关系数才能论证他们彼此是否相关。

可惜,我用的同花顺 iFind 仅支持最多 10 个基金跑相关系数矩阵,所以这里剔除了三只行业基金之后,跑了一个矩阵。

结果还是挺满意的,过去一年的相关系数矩阵,鲜有超过 0.8 的严重相关,反而是 0.5 以下的一大堆,这样的分布还是很令我满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半年怎么买基金?投资建议都在这儿
【理财实验室】 把西游记角色都用完,这些定投策略有多牛?
一图秒懂!小白这么定投做ETF:跑赢指数是最简单的事
核心式投资组合和再平衡 类别 基金 作者:季凯帆 摘自:红周刊第25期 整理:财帮子 建立“核心式”基金组合 什么是“核心式”的基金组合思想呢?也就是围绕一个核心来构建我们的基金资产组合,尤
广发基金
★《如何挑选最佳基金作为组合》在头条问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