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性能分析与应用

  1. 输入输出电阻
  2. 通频带
  3. 如何提高放大倍数
  4. 1节5号电池可以放大电路吗?
  5. 158MHz频带调谐放大电路,FM接收机

图1为共射极放大电路。

图1 共射极放大电路图

“黑盒子”

如果我们把放大电路用一个盒子盖起来,只留出输入与输出端,那么任何一个放大电路均可看成一个两端口网络。

左边为输入端口,当内阻为Rs的正弦波信号源Vs作用时,放大电路得到输入电压Vi,同时产生输入电流Ii;

右边为输出端口,输出电压Vo,输出电流Io,RL为负载电阻。

不同放大电路在Vs和RL相同的条件下,Ii、Vo、Io将不同,说明不同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不同,且对同样信号的放大能力也不同;

同一放大电路在幅值相同、频率不同的Vs作用下,Vo也将不同,即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同一放大电路的放大能力也存在差异。

输入与输出电阻

图2 输入电阻的定义

输入电阻Ri是从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定义为输入电压有效值Vi和输入电流有效值Ii之比:

Ri = Vi / Ii (公式1)

那么我们在输入电路图1中串联万用表XMM1,设置为交流-电流档;并联万用表XMM2,设置为交流-电压档,那么可以测得该电路的输入电阻。

图2 输入电阻的测量

万用表XMM1示数,电流有效值20.267μA;

万用表XMM2示数,电压有效值349.973μA;

所以输入电阻等于17.27Ω;

图3 输入电阻测量,万用表读数

而在实际的电路中,放大电路图1的输入阻抗为R1与R2的并联R1//R2。

(因为一般认为电源的阻抗为0Ω;晶体管的基级电流极小,所以晶体管本身的输入阻抗可以看成非常大)

偏置电路R1和R2的并联值,100kΩ//22kΩ约等于18kΩ。这个值与实际电路测量值17.27Ω基本一致。

电容C1和C2是将基级和集电极的直流电压隔离,仅让交流成分通过的耦合电容

图4所示,电容C1和输入阻抗,电容C2和连接的输出端负载电阻RL分别形成高通滤波器,仅让高频通过的滤波器。

图4 输入与输出端的高通滤波器

电容C1形成的高通滤波器截止频率为fc,

fc = 1/2πRC = 1/2π*10μF*18kΩ ≈ 0.9Hz (公式2)

电容C2与输出端负载形成的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e,会因输出端接有不同的负载电阻而发生变化。所以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预先考虑该电路要接入什么样的负载是至关重要的。

图5 输出电阻的定义

Vo为带负载后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Vo = RL/(Ro+RL) * Vo’ (公式3)

输出电阻

Ro = (Vo’/Vo - 1) * RL (公式4)

只要获取了Vo’和Vo的值,就可以得出输出电阻了。从输出电阻表达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Ro越小,负载电阻RL变化时Vo的变化越小,称为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越强。

实际电路图6中可以这样测算,输出电路先开路,也就是不接负载,连接万用表XMM2,设置成交流-电压档,可以测到电压Vo=1.716V;

图6 测量输出电阻,开路

然后接入负载RL=10kΩ,在接入万用表,设置成交流-电压档,测得电压Vo=0.859V,再通过公式(4)求得输出电阻Ro≈10kΩ;

图7 测量输出电阻,接入负载RL,看下输出电压的变化

可以看出输出电阻Ro与电路中的Rc阻值一致,这并不是巧合;因为,如果我们把晶体管看作为电流源,(即使负载变化,其电流也是不改变的)

那么可以认为电流源内部阻抗无限大∞,所以由输出端看到的阻抗(即输出阻抗)为RC本身。

图8 晶体管看作电流源,输出电阻为RC

简要总结如下(在一般情况下)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偏置电路R1与R2的并联,输出电阻为RC;

耦合电容C1与C2分别在输入与输出端与偏置电阻、RC构成了高通滤波器

通频带

通频带用于衡量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

由于放大电路中电容、电感及半导体器件结电容等电抗元件的存在,在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或较高时,放大倍数的数值会下降并产生相移。

一般情况下,放大电路只适用于放大一个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图9 电路图1的频率响应

图9是电路图1的频率响应曲线。

中间一段比较稳定,达到13.81dB(约4.9倍,与理论值5倍几乎一致)

20log(4.9)≈13.81dB

定义放大倍数下降3个dB,就是截止频率

那么低频截止频率fc1 = 0.8Hz;高频截止频率为fch = 1MHz

如何提高放大倍数

如果想要提高该电路图1的放大倍数,我们可以变动RC和RE吗?

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RC和RE比值,决定了放大倍数Au。

但是,它们俩也同时决定了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如果想要不破坏电路的直流静态工作点,又想加个“元件”提高放大倍数,那很容易想到的元件就是——“电容”。

因为电容阻直流,通交流,不会影响直流静态工作点。

图10 发射极并联电容

图10所示,把发射极电阻RE侧分成2个,一个R=330Ω,一个RE’=1.6kΩ,保证静态总和仍为2kΩ。

在RE’边并联电容C=100μF,保证交流状态下直接把RE’短路。

Au = 10kΩ / 330Ω = 30 (公式5)

如果没有电阻R,用电容C直接并联RE,那么交流发射极电阻几乎为0。从计算角度来看,此时交流放大倍数应该为∞。

但是,很明显不可能。

实际上放大倍数受到hFE,hIE的影响。hFE为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hIE为晶体管输入阻抗的常数。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能够实现的最大放大倍数为hIE

1节5号电池可以放大电流吗?

当然可以,我们把电路中的Vcc换成5号电池。

一节5号电池的电压为1.5V。

图11 1节5号电池的放大电路图

VCC设置成12V,这并不是常见,至少相比手头上只有1节5号电池来的常见。

在偏置电路上加一个二极管,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为0.6V。

把Vcc换成电池,还要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那么三极管基级-发射极必须正向导通,VBE必须得到保证。

这就是增加一个二极管的作用,二极管一旦导通后,其压降0.6V保持不变。即使电池电压下降,也能确保晶体管的VBE能够进行放大工作。

158MHz频带调谐放大电路

现在有3节电池,利用这个电路可以实现无线收发、FM接收机的应用。

该应用涉及到了RF级别,所以实际的电路装配要十分小心。

图12 高频放大电路

把电路图1中的集电极换成LC并联谐振电路。

那么在谐振频率fo处,阻抗就会无穷大∞;在其他频率处,阻抗变小。

我们知道集电极的阻抗很大,那么有利于放大倍数。

(谐振电路的阻抗,即集电极负载电阻,与发射极电阻之比,决定电路的增益)

所以电路的频率响应与谐振电路曲线相似。仅对在调谐频率fo附近的信号进行选择放大。

理论计算:

fo = 1 / 2π√LC =140 MHz (公式6)

那么实际的电路呢,这里三极管选择了2SC3733,我们来看图13

图13 图12的频率响应

和预期的一致,不过电路在158MHz增益最大,与理论计算的140MHz有出入。

主要原因应该是三极管选择与电感的问题。很多书上给出的都是2SC2671,班长没有试验过,实验过的读者可以告诉我。

附录1:1秒看出电路放大倍数?晶体管放大电路设计,参数选择就这么简单

看到这里,为班长点个赞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总结

关于共射极放大电路,就是这么一个大家认为最简单的电路,还有很多种变法:包括信号发生器、低通滤波器、高频增强、高频放大等等。

大家很难精通、记住每一个电路,所以建议大家掌握直流+交流、高频+低频的分析方法,这样在应用或者DIY的过程中,就可以上手很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密仪器数据放大电路图
晶体管放大原理简介
集成运放电路分析
工程师应该掌握的20个模拟电路(详细分析及参考答案)
详解TDA2030功率放大电路原理,你也可以DIY自己的保质音响!
LM3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