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

——论画残稿

中国画向来重气韵、重意境、重格调,同中国的诗一样,靠的是胸襟、学问、修养。如果读者看了一幅画,读了一首诗,亦能在胸襟、学养上有所提高和收获,这就起了很好的作用。好的画,好的诗,可以使人 超脱名利欲望的束缚。
——1963年,对来访学生语

潘天寿《初晴》

140.5×364cm

成交价:2.058亿元
中国嘉德  2019秋拍
有万物,无画人,则画无从生;有画人,无万物,则画无从有;故实物非绘画,摄影非绘画,盲子不能为画人。
——《听天阁画谈随笔》

潘天寿 《无限风光》
358.5×150cm
成交价:2.87亿元
中国嘉德  2018秋拍
荒村古渡,断涧寒流,怪岩丑树,一峦半岭,高低上下,欹斜正侧,无处不是诗材,亦无处不是画材。穷乡绝壑,篱落水边,幽花杂卉,乱石丛篁,随风摇曳,无处不是诗意,亦无处不是画意。有待慧眼慧心人随意拾取之耳。“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惟诗人而兼画家,能得个中至致。
——《听天阁画谈随笔》

潘天寿 《鹰石山花图》

182.3×141.8cm
成交价:2.79亿元
中国嘉德  2015春拍
画人胸中生生郁勃之精神灵感,融会自然之形神,激发流(行)于运思挥毫之间者,气韵是也。
——论画残稿

潘天寿 《耕罢》
227×121cm
成交价:1.589亿元
中国嘉德 2017春拍
笔墨技法,既然是我们民族绘画艺术的特点,这种技法,既然是多少年代、多少画家的创作经验积累起来的,因此我们就须重视它,很好地研究它、整理它,将它继承下来。不要没有经过分析就轻率地去抹煞和否定它。
——1955年,在文艺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提纲
图:潘天寿作品
责任编辑:子曰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坛的国宝潘天寿,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潘天寿作品《初晴》在嘉德以2.0585亿成交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大师谈艺】潘天寿:艺事可求师于千年百世之前,可求知于千年百世之后!
嘉德日历 | 潘天寿笔下的鹰鹫
潘天寿:艺术不是拼苦力,而是拼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