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QQ浏览器
17-18世纪伴随西方启蒙主义运动的兴起,理性主义思潮蔚然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主流。然而正如理性主义所倡导的辩证法观点认为的那样,理性主义一产生就在自身内部孕育了自己的否定因素。肇始于叔本华,经由克尔凯郭尔、尼采、胡塞尔、柏格森、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非理性主义哲学家,掀起了对理性思想批判的狂澜,就连现代被人们顶礼膜拜的科学也未能幸免。
认真了解一下西方的哲学史和科学史,就知道理性主义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主轴,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至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由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经由中世纪神学,一直贯串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休谟、洛克、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迄今于遍布全球的科学思维。科学,可以说是理性的最典型表现形态。
理性主义在西方的落潮,以及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现象学等哲学思想对科学的尖锐批判,引发了我们对理性(科学)的重新思考。
理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基本思维操作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首先是设置一个可靠的理论起点,这个起点可以是物质的,也可是精神的,但它必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比如:原子(赫拉克利特)、理念(柏拉图)、第一因(亚里士多德)、上帝(阿奎那)、我思(笛卡尔)、实体(斯宾诺莎)、绝对精神(黑格尔)、物质(马克思)等。
其次,是由这一理论起点,借由所谓公理、公则、原理,按照分析、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方法,建立起合逻辑性和合目的性的理论框架。
最后,根据这一理论框架解释和预测现象世界,并根据对现象的观察和不断的实践或实验,调整原有理论框架。
面对理性主义的这一操作模式,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们至少可以根据理性方法作出如下质疑:
一、理论原点的设置合理性何在?
二、精神对物质的本体以及对现象背后规律的设计,合理性又何在?
三、分析所得出的对象的基本单元与对象整体的一致性的合理性又何在?
四、理性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与人自身具有相关性?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不同哲学家提出的理论起点是不相同的,这说明理性给其操作设置原点的必要性是值得怀疑的。而本体和规律的设计,本质上更是一种主观的联想和想象。在理性哲学家中,少有像康德那样谦抑的人物。对事物背后的本质,康德坦率的承认,这种作为事物背后本质的物自体是理性无法认识的。康德在哲学上的谦逊招致了不少对理性绝对信仰者的批判。在理性主义思潮中兴起的科学对规律的把握,本质上乃是精神对现象的一种实用主义的设计。无论是观察的方法还是实验的方法,都无法改变科学的这一实质。
正由于科学本质上是一种假设(人为设计),因此才会出现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到爱因斯坦到现代弦论的嬗变。这种科学认知体系的嬗变贯穿着实用主义的精神实质。正是在这一层面上,科学招致了尼采等生命哲学家的强烈批判。分析方法,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是“将组合物分解为非组合物(直至全体中的最小部分)”,这样就找到了事物的根源,而“从事物的根源来考察,对于这些事物就像对其他事物一样,我们将获得清晰的认识”(《政治学》)。这一方法隐含着一个假设,即:部分的本质等于整体的本质。显然这一假设是成问题的。由分析得来的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很难说揭开了事物本质的秘密。尽管一切理性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强调理性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因此无论他们的理论起点距离人自身多么遥远,他们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总是想方设法奔着人自身的目的而来,但是,这样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一个错误的前提认识:那就是人是理性的对象化。这显然不符合人自身生命实践所产生的领悟。只有人才是一切文化的唯一出发点和唯一目的。毋宁说,理性乃是人的生命实现自我的工具。而人的丰富而深厚的生命内涵显然是理性方法所难以措手的。这是直观智慧的领域。
我们看到,理性就其本质而言,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和缺陷。秉持理性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不顾其作为工具的局限性和缺陷,必然会越出理性和科学的合理运用范围,成为理性和科学的绝对主义者,那就走向了理性和科学存在价值的反面,给人作为向死而生的种类带来异化的风险和危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家都干什么?
为什么有人说康德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康德
《科学合理性》简评
陈淳:考古研究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自然类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