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维生素A与视觉、免疫的关系以及相关疾病

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有A1、A2两种。A1是视黄醇,A2是3-脱氢视黄醇,活性只有前者的一半。狭义的维生素A指维生素A1,广义的维生素A是指具有类似结构,能转化为维生素A的各种化合物,还包括视黄醛、视黄醇酯和部分类胡萝卜素等。

视黄醇

维生素A与视觉有关。人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中含有视紫红质(rhodopsin),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参与暗视觉过程。维生素A在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视黄醛,11-顺视黄醛与视蛋白上赖氨酸氨基结合构成视紫红质。

维生素A的转化

在光线照射下,视紫红质中的11-顺视黄醛会异构为全反式视黄醛,引起视蛋白的一系列构象变化,激活偶联的G蛋白,产生环鸟苷酸(cGMP)第二信使,通过级联放大最后形成视神经冲动,在大脑中产生视觉信号。关于视紫红质和视觉的研究获得196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视紫红质和视觉的研究获得196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在感光过程中视紫红质会分解,然后在暗中重新合成,形成一个视循环。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0分钟,称为暗适应。如果维生素A不足,会导致视紫红质再生缓慢,暗适应时间延长,甚至暗视觉障碍,即夜盲症。补充维生素A可以治疗。除暗视觉外,视锥细胞中负责色觉的视紫蓝质(photopsin),也同样含有视黄醛。不过相应的视锥视蛋白有三种,负责感受不同波长的光线。

视紫红质

维生素A缺乏还会导致干眼症。首先是泪腺和粘液分泌上皮被角质化上皮取代,造成结膜干燥。随后角蛋白碎片积聚,形成小的不透明斑块(Bitot斑点),最后由于角膜软化和破坏导致完全失明。所以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醇。

维生素A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缺乏维生素A的动物极易感染。维生素A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而维生素A的氧化产物维甲酸(视黄酸),则影响T细胞分化。除T细胞外,维生素A对于造血干细胞休眠的调节也很重要。维甲酸还通过细胞核内的维甲酸受体(RAR)调控某些基因的转录。

全反式维甲酸

维甲酸可以调节上皮细胞生长,调控角质形成细胞,维持皮肤健康。缺乏维生素A时表皮黏膜细胞减少,角化细胞增加。维生素A的类似物异维甲酸被用来治疗痤疮及减轻炎症反应。但它是一种致畸原,有许多潜在的副作用。因此,它的使用需要咨询医生。此外,维生素A还与转铁蛋白合成、抗氧化等有关。

肝脏是储存维生素A的场所,所以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A。一般动物年龄越老,维生素A含量越高。在鱼类中,淡水鱼肝脏含维生素A2较多,咸水鱼含A1较多。

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前体,一分子β胡萝卜素在氧化酶催化下加水断裂,可生成两分子视黄醇。类胡萝卜素中的α、γ胡萝卜素和隐黄质可以生成一分子视黄醇,而番茄红素、叶黄素不能生成视黄醇。这个过程在小肠粘膜内进行,并且受到人体调控,当维生素A摄入充足时就会停止。所以类胡萝卜素摄入过多不会造成维生素A中毒。但是,摄入过量的β-胡萝卜素会导致类胡萝卜素血症,使皮肤变成橙黄色。

β-胡萝卜素

除蔬菜水果以外,松针里也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在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曾经因补给问题而普遍缺乏维生素A,导致夜盲症,严重影响了战斗力。当时采用的应急办法就是用松针煮水喝,甚至直接咀嚼。现在松针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畜禽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过量摄取会引起中毒,可造成颅内压增高,引起恶心、呕吐、昏睡等,以及骨痛、肝脾肿大、鳞状皮炎等症状。食用北极熊肝或比目鱼肝过量容易引起中毒。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曾有北极探险者食用北极熊肝后数小时发生头痛、呕吐、嗜睡等症状。在经济困难时期,曾经有个水产市场卖出一批鲨鱼肝脏,被附近市民抢购一空。结果有许多居民一次性摄入过多维生素A,导致急性中毒而住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维生素A吃过量了是不是会中毒呢?!有哪些食物含有维生素A?
维生素A
62.维生素A.
养生之宝胡萝卜可以护眼
粘膜守护神--维生素A
5.2 维生素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